![专题4 力和运动的关系 平衡力 摩擦力(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2/1-1739003064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4 力和运动的关系 平衡力 摩擦力(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2/1-17390030643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4 力和运动的关系 平衡力 摩擦力(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2/1-17390030644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4 力和运动的关系 平衡力 摩擦力(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2/0-17390030615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4 力和运动的关系 平衡力 摩擦力(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2/0-17390030615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4 力和运动的关系 平衡力 摩擦力(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2/0-17390030616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
专题4 力和运动的关系+平衡力+摩擦力--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4 力和运动的关系+平衡力+摩擦力--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4力和运动的关系平衡力摩擦力原卷版docx、专题4力和运动的关系平衡力摩擦力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网络式”复习法:即采用章、节、标题、要点四个层次对教材进行梳理和编织记忆网络。
2.提高“回头率”:为了防止遗忘,就要采用提高“回头率”的方法。
3.“空想法”:所谓空想法就是不看课本回想看过的内容;或看课本的大纲填充细节。
4.树形图:复习时,选出较有代表性的参考书,通读全书后,理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线索。
5.梳理错题法:把综合复习阶段做过的所有习题重新浏览一遍。
6.“齐头并进”法:在复习过程中,由于要复习的学科多,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时间。
专题4 力和运动的关系 平衡力 摩擦力
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一切”表明定律对所有物体都是适用的;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理想情况,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这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保持”表面物体不受力时只有两种状态,要改变这两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
(4)“或”即两种状态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力”的本质,说明了“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是错误的。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不受力或受力平衡时,运动状态不变;而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由于从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它已经成为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3.惯性: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任何物体不受力时,都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知识点二: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与平衡力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二个力的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我们称之为二力平衡。
3.平衡力
(1)若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我们就把这几个力为平衡力,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牛顿第一定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可以理解为“物体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2)悬挂着的电灯能保持静止,是因为电灯受到重力和灯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图甲);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向前的牵引力和地面、空气对它向后的阻力,这时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乙)。桌面上的书保持静止,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丙)。
甲 乙 丙
4.物体受平衡力与物体不受力的区别
(1)从运动状态上看,受平衡力与不受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而言是等效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从物体是否发生形变看,物体不受外力时,不发生形变;物体受平衡力时虽然运动状态不变,但会发生形变。
二力平衡的判断
1.概念辨析法:看两个力是否满足二力平衡的所有条件,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否大小相等,是否方向相反,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满足以上条件的两个力彼此平衡。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只要两个力“同体、等值、反向、共线”,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2.状态分析法:根据物体运动状态来判断。若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2023•海南)如图是改进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水平拉动长木板A,可测出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
B.拉动长木板A的速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
C.在木块B上增加重物,拉动长木板A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在长木板A上铺毛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解答】解:A.实验时水平拉动长木板A,AB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有滑动摩擦力,而B始终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故A正确;
B.拉动长木板A的速度越大,B始终静止,受力平衡,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B错误;
C.在木块B上增加重物,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增大压力,滑动摩擦力增大,拉动长木板A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故C正确;
D.在长木板A上铺毛巾,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B。
(2023•岳阳)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将光滑的扣子放在卡片上静止。用手指使劲弹一下卡片,卡片飞出去,但扣子却落入了瓶中。关于这个游戏说法正确的是( )
A.扣子静止时对卡片的压力与扣子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用光滑的扣子是为了增大扣子与卡片之间的摩擦力
C.卡片被弹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扣子不随卡片飞出是因为扣子没有受到惯性
【解答】解:A.扣子静止时对卡片的压力与扣子受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用光滑的扣子是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故B错误;
C.卡片被弹开,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扣子不随卡片飞出是因为扣子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2023•青岛)如图所示,一只碗放在水平餐桌上,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以下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餐桌对碗的支持力和碗对餐桌的压力
B.餐桌对碗的支持力和碗受到的重力
C.碗对餐桌的压力和地面对餐桌的支持力
D.餐桌对地面的压力和餐桌对碗的支持力
【解答】解:A、餐桌对碗的支持力和碗对餐桌的压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了碗和餐桌上,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餐桌对碗的支持力和碗受到的重力,都作用在碗上,且等大、反向、共线,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故B正确;
C、碗对餐桌的压力等于碗的重力,地面对餐桌的支持力等于桌子和碗的重力,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餐桌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餐桌对碗的支持力作用在碗上,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2023•攀枝花)小文同学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改进。
如图甲所示,长、宽、高均不相同的长方体木块,上表面比下表面更为粗糙,放在由电机驱动的水平传送带上,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定滑轮与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相连。
(1)请画出电机顺时针匀速转动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并标注力的符号。
(2)若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
(3)先后用上、下表面贴放在传送带上,在木块上放不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绘制出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仅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 有关;当较粗糙的上表面贴放在传送带上进行实验时得到的实验图象应为 (选填图象编号)。
(4)本实验采用传送带的好处是 (答出一条即可)。
【解答】解:(1)由题知,木块放置在水平传送带上,左端细绳通过定滑轮与弹簧测力固定,所以电机顺时针匀速转动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水平方向木块的受力有:细绳对它水平向左的拉力,传送带对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故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
(2)若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1.2N;
(3)由图象可知,图线为两个过原点的斜线,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仅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故①是较粗糙的上表面贴放在传送带上进行实验时得到的实验图象;
(4)利用传送带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或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运动速度有关。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1.2;(3)接触面粗糙程度;①;(4)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或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运动速度有关)。
(2022•苏州)小明暑假外出旅游,他到火车站乘坐复兴号列车,进入车厢时,发现旁边停着一列和谐号列车。
(1)坐到座位上后,透过车窗只能看到和谐号列车,发现它动了,据此判断: 。
A.一定是和谐号运动了
B.一定是复兴号运动了
C.可能是两车都运动了
(2)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向西行驶,小明发现桌上茶杯中的水面突然变为如图所示情形,此时茶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
(3)行驶过程中,复兴号列车以68m/s的速度驶入长1000m的平直隧道,复兴号在进入隧道时鸣笛5s,在隧道另一端口的护路工人听到鸣笛的时间为 s。(空气中声速340m/s)
【解答】解:
(1)坐在复兴号列车上的小明看到和谐号动了,说明复兴号与和谐号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复兴号运动的结果,可能是和谐号运动的结果,还可能是两车都在运动,但运动方向不同,或是运动方向相同,运动速度不同。故选C;
(2)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向西行驶,看到茶杯中水面向东倾斜,说明列车在向西加速运动,因为茶杯随列车加速,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东运动,所以此时水面会向东倾斜;
茶杯随列车加速向西,水平方向只受一个摩擦力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摩擦力方向向西;
(3)假设列车静止在隧道口,鸣笛5s,在隧道另一端口则听到的鸣笛时间为t=5s,
列车从进入隧道口开始鸣笛持续5s,列车行驶的距离:
s=vt=68m/s×5s=340m,
声音传播这段路程的时间:
t′=sv声=340m340m/s=1s,
实际列车第5s末鸣笛声到达隧道另一端则少用t′的时间,
所以在隧道另一端口的护路工人听到鸣笛的时间为t﹣t′=5s﹣1s=4s。
故答案为:(1)C;(2)向西;(3)4。
(2024•福建模拟)图甲为上海FI赛道示意图,图乙为赛道中的局部路段,为了保障车手的安全,赛道的某些位置需要加设防护设施,图乙中最需要加设防护设施的是( )
A.M处B.N处C.P处D.Q处
【解答】解:
运动的赛车具有惯性,一旦发生失控时,赛车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而冲出赛道;
图乙中,赛车行驶到赛道的M点时,它要进行一个接近90°的急转弯,此时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最大,由于惯性,赛车最可能直接冲出赛道,所以为了保障车手的安全,最需要在M处加设防护设施。
故选:A。
(2024•鞍山模拟)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物体 A 对 B 的摩擦力与物体 B 对 A 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地面一定是粗糙的
【解答】解:A、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B间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物体 B 的重力与地面对 B 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故地面一定是粗糙的,故D正确。
故选:D。
(2023•绵阳模拟)如图所示,甲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重为10N的木块,重为6N钩码乙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带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要用力将甲物块向左水平匀速拉动,拉力大小为( )
A.4NB.6NC.12ND.16N
【解答】解:
钩码通过定滑轮拉着木块向右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6N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滑动摩擦力是f=6N;
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左,使木块拉动钩码匀速上升,木块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的拉力F=6N,水平向左的拉力F与水平向右的拉力F、滑动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F左=F+f=6N+6N=12N,故C正确。
故选:C。
(2023•泗洪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处于平衡状态
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大于青蛙对桌面的力
C.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D.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A、蛙向前跳动时,青蛙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青蛙所受合力不为零,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
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青蛙受到桌面对青蛙的力,这个力与青蛙对桌面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故C正确;
D、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要大于青蛙受到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2023•阳信县模拟)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B.F1>F2>F3C.F2>F1>F3D.F1<F2=F3
【解答】解: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前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同,且由于木块做匀速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故前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即F1=F2;
第三次实验,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了摩擦力的大小,此时木块仍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所受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相等,但由于此时摩擦力变小,所以测力计的示数F3小于F1和F2。
综合上面两种情况可得:F1=F2>F3。
故选:A。
(2023•历下区模拟)对于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来说,下列各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解答】解: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都竖直向下,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桌子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桌子的重力和书的重力),所以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满足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23•清江浦区一模)如图,大熊猫紧抱住树干不掉下来,以下选项中与大熊猫增大摩擦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
B.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
D.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
【解答】解:大熊猫紧抱住树干不掉下来,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A、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是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B、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D、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
综上分析可知,与大熊猫增大摩擦的方法相同的是C。
故选:C。
(2023•昂仁县二模)2022年12月世界举重锦标赛在哥伦比亚波哥大进行,中国选手蒋惠花包揽了女子49公斤级的3枚金牌,为中国举重队在巴黎奥运会周期的首个世界大赛中取得开门红。如图所示是蒋慧花举重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铃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杠铃对人的压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A、杠铃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和杠铃的总重力,则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不是发生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杠铃对人的压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2023•泰兴市校级一模)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比赛日收官,中国交出了办赛和防疫双重完美答卷。下列关于冰雪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沿弯道匀速滑行时,他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B.乙图中谷爱凌腾空转体时,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丙图中的冰壶做得非常光滑,是为了减小与冰面的摩擦力
D.丁图中做有些动作时会弯膝蹲下,是为了降低重心,避免摔倒
【解答】解:A、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沿弯道匀速滑行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他的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
B、运动员腾空转体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因此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
C、冰壶做的非常光滑,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与冰面的摩擦力,故C正确;
D、做有些动作时会弯膝蹲下,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加稳度,避免摔倒,故D正确。
故选:A。
(2023•兴宁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虚线是小华抛出的皮球落地后又弹起的运动轨迹,当皮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若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皮球将( )
A.保持静止B.做匀速直线运动
C.自由下落D.沿着虚线轨迹运动
【解答】解:当皮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仍然具有水平向右的速度,若此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小球将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B。
(2023•南通模拟)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运动,车内的小球A和物块B在图示位置相对车厢静止.则( )
A.车可能做匀速运动
B.物块B受平衡力作用
C.物块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D.球A的惯性一定比物块B的小
【解答】解:A.对于A,受到绳子拉力和重力,属于非平衡力,故A不可能为匀速,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B和小车一起运动,处于向右加速或者向左减速状态,B为非平衡状态,摩擦力向右,故B错误,C正确;
D.惯性大小和质量有关,题中没有说明两者质量关系,无法判断,故D错误。
故选:C。
(2023•获嘉县校级模拟)联欢会上,小明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左脚和左侧身体紧贴墙面站立静止(如图所示),然后右脚抬离地面,若能使身体仍然保持静止不动者获胜。你认为抬起右脚后,人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不动,原因是 。
【解答】解:左脚和左侧身体紧贴墙面站立静止,人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人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作用,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人的两只脚上,抬起一只脚,则人受力不平衡,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人不能保持静止不动。
故答案为:不能;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2023•揭阳二模)用手握住重2N的空啤酒瓶静止悬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此时手的握力为10N,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 N;若使手的握力增加为15N,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为 N;现又向瓶中倒入一小杯水,啤酒瓶保持不动,手对瓶的摩擦力 (不变/变小/变大)。
【解答】解: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重力的大小为2N,所以摩擦力也是2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当压力增大到15N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未改变,摩擦力仍然是等于重力,大小2N;
现又向瓶中倒入一小杯水,总重力增大,啤酒瓶保持不动,手对瓶的摩擦力增大。
故答案为:2;2;变大。
(2023•邹城市校级模拟)某同学在水平地面水平向右拉动木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木块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1)根据乙图可知:2﹣6s,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6﹣8s木块做减速运动;
2﹣6s过程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甲知此时拉力等于3N,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3N;第7s时做减速运动,但水平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变,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还是3N,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
(2)第7s时,木块做减速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为3N,而它受到的拉力为2N,二力大小不相等,故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3;不是。
(2023•包河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 N。
【解答】解:在甲图中,物体A、B在2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B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
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A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为20N;
在乙图中,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也为20N。
故答案为:0;20。
(2023•张家港市校级二模)连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两端的轻质细绳分别绕过定滑轮与A、B相连,细绳恰好水平,如图所示。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摩擦不计,此时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 。当B刚触地时,若A、M都不会与滑轮相碰,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
【解答】解: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则M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A对M3N的拉力、B对M5N的拉力、桌面对M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三个力平衡,则摩擦力的大小为f=5N﹣3N=2N,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
当B刚触地时,M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右运动,则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左的。
故答案为:2;水平向左;水平向左。
(2024•邵东市模拟)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是否有关。
(3)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解答】解:(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平衡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甲、乙两图可知,甲、乙两次实验压力大小相等,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拉动木板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木板的摩擦力,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即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拉动木板时,不改变与木块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对摩擦力没有影响,故不需要匀速拉动,操作更简单。
故答案为:(1)等于;(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不需要。
(2024•重庆二模)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中,王瑞选取了如下实验器材:长木板、木块、砝码(1个)、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
(1)此实验是根据 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
(2)开始拉木块时,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然静止,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N。
(4)在木块上放上一个砝码,然后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 。
(5)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还可探究下列哪个实验 。
A.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6)王瑞同学利用如图丙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这一问题,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如表:
a.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 (选填“金属盒对纸的压力”或“金属盒的重力”)。
b.根据实验步骤②、③的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c.要分析摩擦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应选择实验步骤 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在实验中拉动木板运动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木板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与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即摩擦力等于拉力,当拉力逐渐增大时,摩擦力也增大;
(3)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2N;
(4)在木块上放上一个砝码,压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摩擦力也增大,所以可以得出:然后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5)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长木板、棉布、毛巾三种不同接触面材料,所以还可以完成“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的探究,故A符合题意。
(6)a.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由于氢气球向上拉金属盒,所以金属盒对白纸的压力变小,但其本身的重力不变;
b.实验步骤②、③的数据,物体的重力和压力都不相同,没有控制重力不变,根据实验步骤②、③的数据不能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c.要分析摩擦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是否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故应选择①③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变大;(3)2.2;(4)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5)A;(6)a.金属盒对纸的压力;b.不能;c.①③。
(2024•鞍山模拟)小明和其探究小组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
(1)拉动木块前,小明应将测力计沿 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否则测出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摩擦力。
(2)某一小组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则操作中的错误是 。实验中需要让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除改正错误外,还应满足的条件是应该拉动木块,让它作 运动。
(3)如图乙所示,老师给聪明的小明这个小组提供了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和B(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且都带有拉环),并巧妙地用定滑轮改变了拉力的方向进行实验。请你与小明一起参加探究:
①如图,当匀速拉动B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②将A叠放在B上,在匀速拉动B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发现F2>F1,这说明 。
【解答】解:(1)若在竖直方向调零,由于重力的原因,指针应指在零刻度线以下,这时我们需要把指针调回零刻度线,水平放置后,指针将指在零刻度线以上,待回测量时,有一定的拉力才会使指针指到零刻度线,导致读数小于实际摩擦力;
(2)由图甲知,拉力斜向上,摩擦力在水平方向,此时拉力与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不相等,故甲是错误的;由二力平衡可知,只有当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二者的大小才相等;
(3)②将A叠放在B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未变,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1)水平;小于;(2)没有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匀速直线;(3)②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2023•天河区校级三模)如图,水平地面B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的A点,右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O点是弹簧处于原长时的位置。用向右的力F拉物块到C点。现撤去外力F,物块水平向左运动,加速通过了B点,还能通过O点,然后继续运动经过D点(图中未画出)。请在方框内以点代替物块,画出物块在D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物块在OB段所受的摩擦力fOB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它在BC段中所受的摩擦力fOC,你的判断依据是 。
【解答】解:当物块运动到D点的位置时,弹簧被压缩,此时弹簧对物块的弹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由于物体向左运动,则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一共受到4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
;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物块在OB段和物块在BC段的压力相等,但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摩擦力不同。
故答案为:;不等于;OB段和BC段粗糙程度不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示意图
相同点
大小
相等
相等
方向
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区别
作用对象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共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可以存在
力的作用效果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一般产生不同的效果
两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保持平衡
实验步骤
台式测力计示数F/N
金属盒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①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4.8
4.8
1.9
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重复步骤①的实验
3.2
4.8
1.2
③氢气球仍系在金属盒上,往金属盒加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为4.8N,再重复步骤步骤①的实验
4.8
6.4
1.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6 电学计算问题--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16电学计算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16电学计算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5 电热器及其挡位问题--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15电热器及其挡位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15电热器及其挡位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电路故障分析--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13电路故障分析原卷版docx、专题13电路故障分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