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态平衡 最小力分析(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9/0-17390031227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1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态平衡 最小力分析(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9/0-17390031228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1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态平衡 最小力分析(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9/0-17390031228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1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态平衡 最小力分析(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9/1-17390031276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1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态平衡 最小力分析(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9/1-17390031277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1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态平衡 最小力分析(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0909/1-17390031277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
专题11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态平衡+最小力分析--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态平衡+最小力分析--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1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态平衡最小力分析原卷版docx、专题1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态平衡最小力分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网络式”复习法:即采用章、节、标题、要点四个层次对教材进行梳理和编织记忆网络。
2.提高“回头率”:为了防止遗忘,就要采用提高“回头率”的方法。
3.“空想法”:所谓空想法就是不看课本回想看过的内容;或看课本的大纲填充细节。
4.树形图:复习时,选出较有代表性的参考书,通读全书后,理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线索。
5.梳理错题法:把综合复习阶段做过的所有习题重新浏览一遍。
6.“齐头并进”法:在复习过程中,由于要复习的学科多,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时间。
专题11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态平衡 最小力分析
知识点一、杠杆五要素
杠杆
①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②杠杆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知识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静态平衡 动态平衡
①杠杆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若杠杆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杠杆平衡。
②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类型一、动力F1始终垂直杠杆:物体在F1作用下逆时针转动
力臂的动态变化:
力臂的静态对比:
结论:F1始终垂直杠杆时:L1不变,L2变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F2×L2/L1,故F1变大。
类型二、动力F1始终水平向右:物体在F1逆时针转动
力臂的动态变化:
力臂的静态对比:
结论:F1始终水平向右时:L1变小,L2变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F2×L2/L1,故F1变大。
类型三、动力F1始终竖直向上:物体在F1作用下逆时针转动
臂的动态变化:
力臂的静态对比:
结论:F1始终竖直向上时:L1变大,L2变大,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无法判断,须转化:由△OAC∽△OBD得:OC/OD=OA/OB=L2/L1,代入杠杆平衡条件得:F1=F2×L2/L1=F2×(OA/OB),故F1不变。
知识点三、杠杆最小力分析
(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阻力臂一定时,要使动力最小,则须使动力臂最长,连接杠杆支点和动力作用点所得线段,即为最长动力臂。
(2)具体步骤:
①确定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位置
②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线段
③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
④)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
(2023•北京)如图是小强利用器械进行锻炼的示意图,其中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3:2,在杆A端用细绳悬挂重为300N的配重,他在B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1,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2。为了锻炼不同位置的肌肉力量,他将固定点移动到A端,杆AB可绕端点A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配重悬挂在O点,在B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使杆AB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3,压强为p。已知小强重为650N,两只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400cm2,不计杆重与绳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为200NB.F2为1100N
C.F3为830ND.p为11750Pa
【解答】解: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3:2,在杆A端用细绳悬挂重为300N的配重,他在B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1,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G×OAOB=300N×32=450N,方向向下,
他对杠杆有向下的450N拉力,杠杆对他有向上的450N的拉力,所以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2=G人﹣F1=650N﹣450N=200N,故AB错误;
他将固定点移动到A端,杆AB可绕端点A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配重悬挂在O点,在B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使杆AB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3,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G×OAAB=300N×33+2=180N,方向向上,
他对杠杆有向上的180N推力,杠杆对他有向下的180N的压力,所以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3=G人+F=650N+180N=830N,故C正确;
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F3S=830N400×10−4m2=20750Pa,故D错误。
故选:C。
(2023•兰州)建筑工地上,工人利用杠杆提起重物。如图所示,杠杆AOB在竖直拉力的作用下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OB=3:1,物体的重力为160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此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5×104Pa。若工人的重力为700N,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N,工人最多能拉起 N的重物(杠杆与绳的自重、转轴上的摩擦均不计)。
【解答】解:由p=FS可得,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压=pS=2.5×104Pa×400×10﹣4m2=1000N,
因重物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减去细线的拉力,
所以,杠杆B端细线的拉力:
FB=G物﹣F压=1600N﹣1000N=600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
解得:FA=OBOA⋅FB=13×600N=200N,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F压=G人﹣FA=700N﹣200N=500N,
当人对地面的压力为0时,杠杆A端受到绳子最大的拉力大小即等于工人的重力大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A′•OA=FB′•OB,
求出B端受到的最大拉力:
FB′=OAOB⋅FA'=31×700N=2100N,
对物体竖直方向上受力分析可知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的最大重力为G物′=FB′=2100N。
故答案为:500;2100。
(2023•安徽)如图1,爸爸和小红坐在跷跷板的两侧,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将其简化成图2所示的杠杆,不计杠杆自重的影响,若小红的质量为15kg,则爸爸的质量为 kg。
【解答】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m小红gL1=m爸爸gL2,
代入数据可得:15kg×g×1.2m=m爸爸g×0.3m,解得:m爸爸=60kg。
故答案为:60。
(2023•鞍山)图甲是一种常用的移动指示牌,图乙是它的模型,图丙是被风刮倒的指示牌,请在图丙中画出:将指示牌扶起的最小力及其力臂。
【解答】解:要将指示牌扶起,支点为C,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AC为最长动力臂L1时,动力最小,连接AC,从A点作垂直于AC向上的线段,即为最小力F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
(2023•成都)植树节当天,学校初二年级开展植树活动。同学们分工合作,如图甲,小高正在用铁锹铲土。将铁锹视为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乙中画出:
(1)手在A处施加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2)F的力臂L。
【解答】解:由分析知,用铁锹铲土时铁锹的动力臂最长时,动力最小,连接支点O和力的作用点A,以OA为力臂是最长的动力臂,由A点做OA的垂线画出最小的力F,方向向上,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见上图。
(2023•亭湖区校级一模)我国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立夏时节,有的地方会给孩子称体重,如图1所示,祈求孩子健康成长,俗称“立夏秤人”。如图2,小孩和篮子的总质量为15kg,调整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忽略绳重和杆重),此时OA=2cm,OB=12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换称质量较大的孩子,当秤杆水平平衡后,秤砣的悬挂点在B点左边
B.该秤砣的质量为3kg
C.该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D.换用质量更大的秤砣,称的质量偏大
【解答】解:A、若换称下一个体重较大的孩子,秤砣和篮子等都不变,则作用在杠杆A点的力变大,动力臂不变,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阻力臂会变大,所以调到水平平衡后秤砣的悬挂点应在B点右边,故A错误。
B、作用在杠杆A点的力等于孩子及秤钩和所坐篮子的总重力,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等于秤砣的重力,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m人和篮g×2cm=m秤砣g×12cm,即15kg×g×2cm=m秤砣g×12cm,
解得m秤砣=2.5kg,故B错误;
C、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m人和篮g×OA=m秤砣g×OB,则OB=m人和篮×OAm秤砣,分析函数关系可知该函数是正比函数,所以该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故C正确;D、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G人和篮×OA=m′g×OB,换用质量更大的秤砣,则OB变小,故称的质量变化偏大,故D错误。
故选:C。
(2023•南开区二模)如图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它的前端系一个木桶,木桶装满水后,人竖直向上拉挂木桶的绳子,通过横杆的作用,后端的配重物下降,可以使装有水的木桶匀速上升(假设在上升过程中,水没有洒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横杆的支点距离地面约9m
B.上升过程中木桶和水的动能增大
C.人未拉绳时,自然站立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8×103Pa
D.为了减小人向上提水时所需的拉力,应将配重远离支点
【解答】解:A.桔槔俗称“吊杆”,是一种原始提水工具,人的身高大约1.7m,则横杆的支点距离地面大约5m左右,故A错误;
B.木桶和水在升过程中,总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故B错误;
C.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m=70kg,则重力为G=mg=70kg×10N/kg=700N,
双脚的面积大约是S=500cm2=5×10﹣2m2,
所以自然站立对地面的压强约为p=FS=GS=700N5×10−2m2=1.4×104Pa,故C错误;
D.如下图所示,O为支点,配重A对杠杆的拉力作用在C点,水桶对杠杆的拉力作用在D点,且F配重=G配重,F水桶=G水桶,
人的向上拉力作用在B处,结合杠杆平衡G配重L配重=(G水桶﹣F人)L水桶,
将配重远离支点时,G配重、G水桶和 L水桶均不变,但L配重变大,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人在B处施加的拉力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2023•长春模拟)如图两杠杆都处于平衡状态。图甲所示轻质塑料袋装满了体积不同的两种不同液体M、N,图乙所示是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金属P、Q。则( )
A.M的密度大于NB.M的质量大于N
C.P的密度大于QD.P的质量大于Q
【解答】解:对于甲图,M的力臂小于N的力臂,所以M的重力大于N的重力,则M的质量大于N。由于M体积大于N的体积,所以无法比较M和N的密度大小,故A错误,B正确;
对于乙图,Q的力臂小于P的力臂,所以Q的重力大于P的重力,则Q的质量大于P。由于P和Q的体积一样,所以Q的密度大于P的密度,故C、D都错误;
故选:B。
(2023•墨玉县二模)如图所示,手持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拉力过轻质杠杆上的A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若将弹簧测力计移到C点(未标出),弹簧测力计仍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2。若F1:F2=2:3,AC的长度为12cm,则OC的长度为( )
A.6cmB.12cmC.18cmD.24cm
【解答】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OA=G•OB;
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2•OC=G•OB;由此可得F1•OA=F2•OC,因为F1:F2=2:3,所以OA=32OC,已知AC=12m,则OA﹣OC=AC=12m,故OC=24m。
故选:D。
(2023•盱眙县一模)小军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某液体的密度ρ,他将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悬挂在轻质硬杆AB的两端,把甲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调节乙的位置到C处时,硬杆AB恰好水平平衡。已知:OC=2OA,甲、乙的体积比为13:2,甲、乙两物块的密度为2.6g/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ρ=0.8×103kg/m3B.ρ=1.0×103kg/m3
C.ρ=1.8×103kg/m3D.ρ=2.6×103kg/m3
【解答】解:甲、乙的体积比为13:2,设甲的体积为13V,乙的体积为2V;
将甲浸没在液体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甲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
则FA=G﹣F浮=ρ甲g13V﹣ρ液g13V;
乙的重力即对C向下的拉力为:FB=GB=ρ乙g2V;
则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AOA=FBOC;
(ρ甲g13V﹣ρ液g13V)•AO=ρ乙g2V•OC;由于OC=2OA,则化简得:(ρ甲﹣ρ)×13=4ρ乙,
甲、乙两物块的密度为2.6g/cm3;则:(2.6g/cm3﹣ρ)×13=4×2.6g/cm3,
则液体的密度为ρ=1.8g/cm3=1.8×103kg/m3。
故选:C。
(2023•根河市校级二模)如图所示,O为杠杆AB的支点,B点挂一重物G,若在A点分别施加F1、F2、F3、F4四个力,其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的力是( )
A.F1B.F2C.F3D.F4
【解答】解:
由图可知,动力F4、F2都与OA垂直,则动力F4和F2对应的动力臂就是OA,它是最长的动力臂;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则动力越小;因为F4和F2对应的动力臂最长,所以F4和F2最小;
为使杠杆平衡时,动力和阻力的转动效果是相反的,左边的阻力使杠杆有逆时针转动的效果,则右边的动力应有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效果,即动力的方向应向下,所以可判断最小的力是F2。
故选:B。
(2023•和平区二模)物理学的许多概念来自于生产生活,人们对力的认识也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下列对力学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微小压强计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鸡蛋碰碗,蛋破了而碗不破,说明蛋受到碗施加的力大于碗受到蛋施加的力
C.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的力与钩码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D.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点施加的最小力应该沿BM方向
【解答】解:A、微小压强计只有一端开口,不是连通器,故A错误;
B、鸡蛋碰碗时,鸡蛋和碗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因为碗比鸡蛋硬,故B错误;
C、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越小,根据图示可知,当OB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是最大的,所以在B点施加的最小力应该沿BM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2023•薛城区二模)为了拔除外来入侵物种“一枝黄花”,农业专家自制轻质拔草器,如图所示,将拔草器左下端的叉子插入植株根部,用手对拔草器施力,可将植株连根拔起。若拔同一植株,手施力最小的是( )
A.B.
C.D.
【解答】解:如图所示,拔草器相当于一个杠杆,拔草时支点在O点,若拔同一植株,则草对拔草器的阻力一定,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阻力臂越小,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A、B、C图相比,动力臂相等,C图中的阻力臂更小,所以C图动力更小;C图与D图相比,阻力臂相等,D图的动力臂更小,所以C图动力更小,符合要求的只有C图。
故选:C。
(2022•常州模拟)如图所示,O为支点,中间挂一个重物G,如果在杠杆另一端A加一个力F,欲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所用的力最小,则这个力( )
A.应沿AB方向B.应沿AC方向
C.应沿AD方向D.可沿任意方向
【解答】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越省力;
由图可知当动力的方向跟杠杆OM垂直向上时动力臂最长,即应沿AB方向。
故选:A。
(2022•兴宁区校级三模)如图甲所示是教室里的学生座椅,图乙是它的侧面图,若从图乙中的B、C、D、E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一个力F使座椅绕A点开始逆时针转动。其中最省力的施力点是( )
A.B点B.C点C.D点D.E点
【解答】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A点,当AC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是最大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动力最小,故B正确。
故选:B。
(2024•济南模拟)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做仰卧起坐,前半段是背部由平躺地面变成脊柱弯曲,后半段是上半身完全离开地面。
(1)仰卧起坐时,人体可看成杠杆模型,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从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变化情况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来控制体育锻炼的效果,从科学角度分析,其实质是改变 的大小。
【解答】解:
(1)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变小;
(2)做仰卧起坐时,每次所做的功相同,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则做功的功率发生了改变,所以其实质是改变功率的大小。
故答案为:(1)变小;(2)功率。
(2023•海陵区校级二模)江阴市某学校在操场上举办秋季运动会的开幕式。入场时,小明竖直举着九(2)班的班牌走在最前列,如图所示。若匀速前进时,班牌受到水平向后风的阻力为10N,作用在A点。若将班牌视为杠杆,AC间的距离是BC间距离的3倍。她将图中B点作为支点,手对另一点施加的力为 N,这个力的方向是水平 (选填“向前”或“向后”)。若她将图中C点作为支点,手对另一点施加的力为 N。
【解答】解:AC间的距离是BC间距离的3倍,即LAC:LBC=3:1,所以LAB:LBC=2:1,
若以B点作为支点,A点受到向后的力为阻力F2,AB为阻力臂LAB,A、C两点位于支点的两侧,要使杠杆平衡,则C点受到的力为动力F1,方向向后,BC为动力臂LBC,
由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手对C点施加的力为:F1=LABLBCF2=21×10N=20N。
若以C点作为支点,A点受到向后的力为阻力F2,AC为阻力臂LAC,B点受到的力为动力F1′,BC为动力臂LBC,
由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手对B点施加的力为:F'1=LACLBCF2=31×10N=30N。
故答案为:20;向后;30。
(2023•宿城区二模)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的中点处悬挂重为11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为 N。保持F的方向始终与OA垂直,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力臂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力F的大小将 。
【解答】解:
(1)轻质杠杆OA的中点处悬挂重为110N的物体,杠杆在A位置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为LOA=2LG,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LOA=GLG,则力F的大小为:F=GLGLOA=12×110N=55N;
(2)力F的力臂为支点O到力F作用线的垂线段;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保持F的方向始终与OA垂直,则动力F的力臂都是LOA,即力F的力臂将不变;
在该过程中,动力臂不变,阻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阻力不变,由图可知阻力臂会变小,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会变小。
故答案为:55;不变;变小。
(2023•海安市校级一模)如图是使用手机和自拍杆自拍时的示意图,自拍杆可以看作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O为支点),已知自拍杆长1m(质量忽略不计),手机对杆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2=3N,图中L1=10cm、L2=80cm,则手垂直于杆的动力F1= N,拍摄需要伸长自拍杆时,若保持F1的作用点、方向及支点位置不变,则F1大小将 。
【解答】解:由题可知,动力臂为10cm=0.1m,阻力臂为80cm=0.8m,动力臂<阻力臂,所以自拍杆为费力杠杆。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列式:F1L1=F2L2,即F1×0.1m=3N×0.8m,解得F1=24N。
伸长自拍杆时,若保持F1的作用点、方向及支点位置不变,则可得阻力不变、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动力将变大。
故答案为:费力;24;变大。
(2023•澧县三模)在学校假期的模型设计比赛中,小华制作的如图斜拉索大桥模型,她用长30cm、重5N的质地均匀分布的木条OA做桥面,立柱GH做桥塔。OA可绕O点转动,A端用细线与GH上的B点相连,若保持桥面水平,细线对OA的拉力F= N;将细线一端的固定点由B点改至C点,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由此小华初步了解到大桥建造很高桥塔的好处。
【解答】解:由图可知,OA可绕O点转动,A端用细线与GH上的B点相连,所以桥面OA实质是一种杠杆;
过支点向拉力的作用线作垂线,这条垂线段就是拉索对桥面拉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
在RtΔAOB中,∠A=30°,则L=12OA=0.15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G×12OA,
则F=G×12OAL=5N×12×;
将细线一端的固定点由B点改至C点,动力臂增大,阻力臂和阻力不变,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减小。
故答案为:5;减小。
(2023•庐阳区校级一模)研究物理问题时,常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物理模型。如图所示,一辆两轴货车正在水平地面上设置的某种电子地磅秤上称重,先让货车前轮单独处于电子地磅秤上,其示数为5t,前轮驶离电子地磅秤,再让后轮单独处于电子地磅秤上,其示数为6t,国家规定两轴货车限载车货总质量为12t,请你通过杠杆知识计算分析该货车是否超载。(假设汽车重心位置不变)
【解答】答:以汽车前轮为支点建立杠杆模型,示意图如图甲,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后L=GL1﹣﹣﹣﹣﹣﹣﹣①
以汽车后轮为支点建立杠杆模型,示意图如图乙,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前L=GL2﹣﹣﹣﹣﹣﹣﹣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
G=F前+F后=(5×103kg+6×103kg)×10N/kg<12×103kg×10N/kg,
所以,该货车不超载。
(2023•安徽模拟)图甲为小阳举着哑铃的前臂骨骼,可将其视为如图乙所示的杠杆,不计前臂自重,小阳的肱二头肌能施加的最大拉力F=600N,OA:AB=1:5,若小阳利用最大质量的哑铃进行锻炼,1min内可举起哑铃30次,每次将哑铃举高20cm。求:
(1)小阳平时锻炼时最大能举起哑铃的质量。
(2)小阳对哑铃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1)由图可知,支点是O点,肱二头肌对前臂产生的拉力F1为动力,哑铃的重力即为阻力F2,
由图知,L1=OA,L2=OB,OA:AB=1:5,则OA:OB=1:6,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即F•OA=G•OB,则哑铃的最大重力G=F×OAOB=600N×16=100N,
哑铃的质量为m=Gg=100N10N/kg=10kg;
(2)小阳对哑铃做功:W=Gh=100N×20×10﹣2m×30=600J,
小阳对哑铃做功的功率:P=Wt=600J60s=10W。
答:(1)小阳平时锻炼时最大能举起哑铃的质量为10kg;
(2)小阳对哑铃做功的功率为10W。
(2023•双峰县一模)如图所示,小明为了熟练掌握老师讲解的物理知识,自制了一轻质杠杆,把一边长为10cm、重60N的正方体G1用细绳拴在杠杆一端的A点,OA=20cm;把重为20N的G2放在杠杆另一边的C点,OC=10cm,此时杠杆水平平衡;后用一水平拉力F=2N,使G2匀速向右运动,经过12.5s后,可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
求:
(1)开始时,杠杆水平平衡,细绳上的拉力F1多大?
(2)在水平拉力作用下,G2向右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3)水平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是多少?
【解答】解:(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OA=G2×OC,
即F1×20cm=20N×10cm,
解得F1=10N;
(2)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时,设G2向右移动的距离是L,
则G1×OA=G2×(OC+L),
即60N×20cm=20N×(10cm+L),
解得L=50cm,
G2向右运动的速度v=Lt=50cm12.5s=4cm/s;
(3)拉力做功W=FL=2N×0.5m=1J,
拉力做功的功率P=Wt=1J12.5s=0.08W;
答:(1)细绳上的拉力F110N;
(2)G2向右运动的速度是4cm/s;
(3)水平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分别是1J和0.08W。
(2023•韶关模拟)传统的舂米工具是一个杠杆,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固定转轴,在A端连接着石球,脚踏B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击打稻谷,若石球的质量为5kg,且摩擦和杠杆自重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石球的重力;
(2)要将石球竖直匀速抬起,脚至少用多大竖直向下的力;
(3)石球匀速升高20cm,杠杆A端提升石球所做的功。
【解答】解:(1)石球的质量为5kg,则石球的重力G=mg=5kg×10N/kg=50N;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L1=F2L2,则F1=F2L2L1=50N×0.4m1m=20N;
(3)石球匀速升高20cm,即h=20cm=0.2m,
杠杆A端提升石球所做的功W=Gh=50N×0.2m=10J。
答:(1)石球的重力50N;
(2)要将石球竖直匀速抬起,脚至少用20N的力;
(3)杠杆A端提升石球所做的功为10J。
(2023•潍城区二模)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冲水装置,由水箱、注水管,排水管、浮子和塞子组成。轻质硬杆OA、AB、CD固定连接,可以围绕O点旋转,硬杆AB固定连接浮子,硬杆CD固定连接塞子,AB=CD=15cm,OC:OA=1:2。塞子重20N,浮子重10N。塞子和硬杆的体积及各种摩擦都忽略不计。水箱的底面积为1m2,塞子的上表面积和浮子的底面积均为0.05m2,图中水深40cm。此时注水管开始向水箱注水,当水刚好到达浮子顶端时,浮子刚好带动硬杆,将塞子抬起来。(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1)注水前,水箱底部的液体压强;
(2)注水前,硬杆AB对浮子的弹力;
(3)注水后,浮子带动硬杆将塞子刚好抬起时,塞子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
【解答】解:(1)注水前,水箱中水的深度h=40cm=0.4m,
则水箱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4m=4000Pa;
(2)由题知,塞子的上表面积和浮子的底面积均为0.05m2,
注水前,浮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浸=h﹣AB﹣CD=40cm﹣15cm﹣15cm=10cm=0.1m,
则浮子排开水的体积:V排=Sh浸=0.05m2×0.1m=0.005m3,
浮子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05m3=50N,
浮子受到向下的重力、硬杆AB对浮子向下的弹力和向上的浮力而处于静止状态,则F浮=G浮子+F,
则硬杆AB对浮子的弹力:F=F浮﹣G浮子=50N﹣10N=40N;
(3)设浮子带动硬杆将塞子刚好抬起时水的深度为h′,
此时浮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浸′=h′﹣AB﹣CD=h′﹣30cm=h′﹣0.3m,
则此时浮子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Sh浸′=1.0×103kg/m3×10N/kg×0.05m2×(h′﹣0.3m)﹣﹣﹣﹣﹣﹣①,
注水后,浮子带动硬杆将塞子刚好抬起时,CD对杠杆的拉力等于塞子的重力与水对塞子的压力之和,即FC=G塞+F压,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C×OC=FA×OA(其中FA为AB对杠杆的拉力),已知OC:OA=1:2,
则硬杆AB对杠杆的力:FA=FC×OCOA=G塞+F压2,
此时浮子受到向下的重力、硬杆AB对浮子向下的拉力和向上的浮力而处于静止状态,
则此时浮子受到的浮力:
F浮′=G浮子+FA=G浮子+G塞+F压2=G浮子+G塞+ρ水gℎ'S2=10N+20N+1.0×103kg/m3×10N/kg×ℎ'×0.05m22−−−−−−②,
联立①②解得h′=0.68m,
塞子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
F压=ρ水gh′S=1.0×103kg/m3×10N/kg×0.68m×0.05m2=340N。
答:(1)注水前,水箱底部的液体压强为4000Pa;
(2)注水前,硬杆AB对浮子的弹力为40N;
(3)注水后,浮子带动硬杆将塞子刚好抬起时,塞子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340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6 电学计算问题--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16电学计算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16电学计算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4 动态电路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14动态电路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原卷版docx、专题14动态电路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电路故障分析--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讲解与题型专练,文件包含专题13电路故障分析原卷版docx、专题13电路故障分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