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91239/0-17390050385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91239/0-17390050385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91239/0-17390050386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全国部分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模糊(mó) 勋章(xūn) 炫耀(xuàn)
B. 和蔼(ǎi) 吐穗(huì) 旌旗(jīng)
C. 愚蠢(yú) 澄澈(chè) 蛋壳(qià)
D. 淡泊(bó) 惬意(qiè) 惩戒(chěng)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觅 气概 奋恨B. 尽衷 迁徙 取义成仁
C. 极端 测验 华盖D. 增添 较量 骸人听闻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如果可以的话,我只想做一个 但不 的人。
(2)站在泰山脚下山顶,不禁为泰山的雄伟气魄所 。
(3)学习的 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要学会如何思考。
A. 平凡 平庸 佩服 动机B. 平凡 平庸 折服 目的
C. 平庸 平凡 折服 动机D. 平庸 平凡 佩服 目的
4.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别号是射阳山人。
B.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C. 《西游记》回目“尸魔三戏唐三藏”中的“尸魔”是白骨精。
D. 《西游记》中的偷走唐僧袈裟的熊罴怪最终被太上老君收服。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生在世,是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还是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B. 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 “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D. 细看这女子,不过三十二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第三四句作者寄愁闷之心给明月,借明月传情,这里明月仿佛成为了诗人的化身。
B.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第二句的两个“自”字,将“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子规啼”与《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中的“猿啼”虽叫声不同,但都悲切伤感,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氛围。
D. 两首诗都既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愁心忧思,又有对友人的开解劝慰。不同的是《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更有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7.古诗文默写。
(1) 客路青山外, ______ 。
(2) ______ ,于我如浮云。
(2) 何当共剪西窗烛, ______ 。
(3) 小张晚上九点来到海边,这是他第一见到大海,看到眼前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不禁吟诵起《观沧海》中的名句:“ ______ , ______ ”。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8.阅读《西游记》节选,回答问题。
“他这里有。那童子拿两个与师父吃,那老和尚不认得,道是三朝未满的孩儿,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惫懒,师父既不吃,便该让我们,他就瞒着我们,才自在这隔壁房里,一家一个,哐悼哐悼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里水泱。怎么得一个儿尝新?我想你有些溜撒(这里是灵活、伶俐的意思),去他那园子里偷几个来尝尝,如何?”
这段话是谁说的?体现了他什么特点?文中他想偷的东西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9.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蚕豆与男孩的电影梦
①小陆记得,九岁那年的春天,家里的粮食有些青黄不接。当他再次壮起胆子提醒父亲,一定要帮他留足暑假买电影票的钱时,父亲不耐烦了,把他领到了自家的菜地,指着正在开花的一片蚕豆棵子说:“这些蚕豆归你了,能收多少豆卖多少钱,你就买多少电影票。”父亲可不想儿子因为热爱电影,而重蹈他的覆辙。父亲知道,乡村少年的路好窄,如果考不上大学,即便如他能够在乡间谋得一个教职,也仅是朝不保夕的代课老师。
②父亲说完,就带着因为伤心和恨铁不成钢的恼怒走了,将小陆留在了蚕豆地的中心。然而,不到五分钟工夫,小陆心中委屈的情绪就被蚕豆地里的微风吹散了。 小陆看到蚕豆花开了,花瓣上像长着一双双明媚的眼睛。微风徐来,花朵的清香引来无数蜂蝶,无数双眼睛也在闪动。
③小陆蹲下去,捉住一朵花,自言自语:“我倒要看看,把这一园子的蚕豆结结实实卖出去,能不能买足暑假的电影票。”
④终于,收蚕豆的时刻到来了。每天早上五点,小陆都和母亲一起下园子摘蚕豆,一直摘到七点半才回家。顾不得两手乌黑,像洗不干净似的,他从铁锅中摸出一个杂面馒头,背着书包就往学校狂奔。
⑤放学归来,却听到了坏消息:上周蚕豆还一块钱四斤,今天一块钱八斤都没人要了。
⑥母亲试探性的看看了小陆的脸,说:“蚕豆卖这么贱了,你能不能少看两场电影呀,家里的盐和酱油,还有你妹的头绳和裙子,都指望这蚕豆换呢。”小陆沉默了好半天,然后咬了咬嘴唇,对母亲说:“酱油要买,我的电影票也要买。明天再摘下来的蚕豆不卖了,咱把它晒成铁蚕豆,以后总有办法做成吃食,卖出好价钱的”“你是想做油酥蚕豆吗?一炸就是大半锅油,咱家可没有那么多油好糟蹋。”小陆说:“妈,你只管晒豆。爹说的,这些蚕豆归我管。”
⑦几百斤的豆子剥出来,铺满了十几个团匾,晒得干蓬蓬地皱缩起来。母亲背地里对父亲说:“这孩子莫不是中了邪?”父亲淡淡地说:“随他去折腾吧,不跌跟斗就不知道疼,也不明白美梦不能当饭吃。”
⑧小陆听了一声不吭。等到村邻们的蚕豆统统卖光,菜园里的蚕豆棵子都拔出来当柴烧了,他才不慌不忙舀出几斤干豆,开始浸泡。泡上一天一夜的豆,其间要反复换水去除豆腥,然后再剥去豆衣,将脱皮蚕豆隔水蒸。一直蒸到豆子酥烂,可以用擀面杖压成泥。起一个温热的油锅,下一小勺麻油,放入蚕豆泥和白糖,小火慢慢炒制。
⑨母亲惊讶地看到,只有九岁的儿子不停地调停柴火,让灶膛中的火焰越来越温和,而蚕豆泥就在这温柔的炉火中炒出香味,逐渐起沙了。儿子踮起脚尖,将一点点蚕豆沙抹上母亲的嘴唇,母亲舔舔,沙鲜甜润,美绝了。豆泥晾凉,母亲帮小陆一起将豆泥舀入、压实、小心翼翼地拓出,一块灰绿色的蚕豆糕就诞生了。
⑩依照小陆的主意,母亲带着五六十块糕,到镇中心的小学门口去卖。一块糕五角钱,不到半天就卖光了。后来,母亲又骑车带去县城卖……那一年的暑假,小陆不仅买齐了自己所有的电影票,还替妹妹买了头绳和裙子。
⑪他用行动告诉了家人, 别急着否定某些梦想,或许它可以与谋生完美地融合,就像一个男孩收获蚕豆去看电影一样。
⑫很多年以后,小陆大学毕业,去了广州、惠州辗转打工,后来找到一个做场记的机会,逐渐成为广告片编导。在业内积累了些名气之后,他走上了纪录片导演之路。
⑬三十年,他走的路或许人烟稀少,可内心从不彷徨。他一直都记得九岁春天的那个下午,无数双蚕豆花的眼睛包围着他……
语文课上,老师以“青春和梦想”为主题,组织同学分三组对选文进行讨论,请你也参加,补全讨论内容,回答讨论中提出的问题。
(1) 讨论技巧小组
小明:与题目中的蚕豆相比,我更关注选文对蚕豆花的描写。从最后一段看,蚕豆花实际就是小陆 ______ 的象征,就是它支持着小陆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小华:对蚕豆花的描写主要还是在选文第②段,你们觉得第②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2) 讨论人物小组(一)
小李:毫无疑问,小陆是选文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小红:他还具有坚持不懈的品质,面对父亲生气,家里生活条件差等种种困难,以及突发的 ______ 的不利因素,他始终没有放弃。
小陈:光坚持也不行,还得有方法,要不是他想出 ______ 的办法,他的梦想也实现不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小陆是一个 ______ 的孩子。
小丽:你们说的都对,但是这一切都要以 ______ 为基础,你看文章详写了 ______ 的过程。这中间哪一步轻松?
小李:我赞同小丽的分析,小陆每天早上摘两个半小时蚕豆,这也是依据。
(3) 讨论人物小组(二)
小红:我觉得父亲一点也不支持的孩子的梦想,根本就不爱小陆。
小陈:这种说法我反对,父亲要是不爱小陆,他怎么会 ______ ?
小丽:从选文第①段看,父亲之所以生气,主要原因还是 ______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还是很爱小陆的。
小李:母亲这个人物我很喜欢,尤其是选文中“ ______ ”这三个字用的多好,说明她照顾儿子的想法,尊重孩子。
小陈:她还帮助小陆 ______ ,小陆暑假的梦想能够实现,他妈妈可以说起到了关键作用。
(4) 讨论中心小组
小珊:我觉得选文第⑪段画线句是非常关键的。这句话主要运用了 ______ 这种表达方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起到了点明中心的作用。
小轩:有道理。不过你们看选文第⑫段写的是小陆长大以后的事,是不是有点游离于主旨之外啊!删了是不是更好一点?
小亮:这我不同意,这一段写了小陆的工作经历,尤其强调了他 ______ 的事,表明小陆最后梦想成真。起到了 ______ 的作用。
小萌:这段不能删去,我们还可以从结构上去考虑,很明显,这段文字有 ______ 的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0.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②。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 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释】①俟:等待。②革:兽皮。
(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主人昼寝厅事 ______
②将寐 ______
③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______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稍长,亦颇驯。
②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4) 选文中“群犬呜呜作怒声”的原因是什么?读了选文,对你有什么启示?(写出一条即可)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1.作文。
高光时刻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源于英文单词 highligt,翻译为高光时刻,一开始是用在体育竞技中,后来逐渐扩大了适用范围,用途也变广,多数情况下人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值得骄傲、铭记,前所未有的瞬间都可以称之为高光时刻。
请以“我的高光时刻”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 500字,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正确。
B.有误,“吐穗”的“穗”应读作“suì”。
C.有误,“蛋壳”的“壳”应读作“ké”。
D.有误,“惩戒”的“惩”应读作“chéng”。
故选:A。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答案】C
【解析】A.有误,“奋恨”的“奋”应为“愤”;
B.有误,“尽衷”的“衷”应为“忠”;
C.正确;
D.有误,“骸人听闻”的“骸”应为“骇”。
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答案】B
【解析】“平凡”指平常,普通,不带有贬义,强调的是一种常见、普通的状态。“平庸”则侧重于指平凡而不突出,没有作为,含有一定贬义。根据语境,这里表达的是希望做一个普通但并非毫无作为的人,所以应是“平凡但不平庸”。
“佩服”指感到可敬而心服,更多是对他人的品德、才能等方面的敬重。“折服”意思是信服,心服,使人从心里屈服或服从。站在泰山脚下,人是被泰山的雄伟气魄所震撼,从而从心里感到信服,“折服”更能体现这种情境。
“动机”是引发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原因,强调的是行为的出发点。“目的”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这里表达的是学习最终想要达成的结果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学会思考,所以用“目的”更合适。
故选:B。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理解词语的常见意思及用法,以及词语蕴含的感情色彩,答题时要结合语境,注意词语搭配,联系前后文辨析作答。
词义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如它们的使用范围、常见搭配、感情色彩等,答题时也要注意联系语境。
4.【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偷走唐僧袈裟的熊罴怪最终被观音菩萨收服,不是太上老君。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文体常识等的理解辨析能力。结合自己的积累解答即可。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答案】D
【解析】A.有误,“是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还是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该句是选择疑问句,在选择疑问句中,只在句末用问号,中间的停顿用逗号。
B.有误,句中“最炫民族风”是歌曲名称,应用书名号《最炫民族风》,而不是引号。
C.有误,当“某某说”在引语中间时,“某某说”后面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所以此句应把“主教练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基础,理清每一种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另一方面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标点符号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解答此类问题时,要牢记逗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等常见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答题时也要注意联系句子内容辨析。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ABC.正确;
D.有误,写出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
故选:D。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安慰。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此诗通过描述诗人与裴郎中同时被贬吉州,在两人分开途中所见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又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的感叹。全诗写景抒情,清新自然。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7.【答案】【小题1】行舟绿水前,不义而富且贵
【小题2】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3】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解析】答案:
(1)行舟绿水前
(2)不义而富且贵
(3)却话巴山夜雨时(注意“话”的书写)
(4)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8.【答案】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师徒四人来到五庄观,镇元大仙的弟子清风、明月打了两个人参果给唐僧吃,唐僧不识货不敢吃,于是两人便自己吃了。之后孙悟空得知此事,便想去偷人参果来尝尝,这段话就是猪八戒在和师弟们商量偷人参果时说的。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孙悟空头脑灵活,能想到去偷果子吃,体现了他的机灵;因为想吃果子就想去偷,表现出他的贪吃;而这种偷果子的想法和行为又显示出他的顽皮。所以这段话是孙悟空说的,体现了他机灵、贪吃、顽皮的特点,想偷的是人参果。
答案:
这段话是猪八戒说的,体现了他机灵、贪吃、顽皮的特点,文中他想偷的东西是人参果。
【解析】《西游记》的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部小说告诉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我们要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斗志战胜一切的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答案】【小题1】梦想与坚持
【小题2】蚕豆价格下跌,制作蚕豆糕并成功售卖,聪明、有创造力,勤奋和努力,制作蚕豆糕(或小陆的辛苦付出)
【小题3】让小陆处理蚕豆,担心小陆会因为热爱电影而走上艰难的道路,试探性,协助小陆制作或售卖蚕豆糕
【小题4】议论,成为纪录片导演,进一步证明中心论点,承接上文、补充交代
【解析】(1)本题考查象征意义以及句子的作用。小明提出了一个关于蚕豆花在文章中象征意义的问题。根据文章内容,蚕豆花不仅代表了小陆童年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它象征了小陆内心的梦想、坚持和追求。特别是在最后一段中,提到蚕豆花像无数双眼睛包围着小陆,这实际上是在强调蚕豆花给予小陆的坚定信念和力量,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勇往直前。
选文第②段中关于蚕豆花描写的这句话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蚕豆花的花瓣比作眼睛,并描述了花朵的清香和蜂蝶的舞动,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画面。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更重要的是,它烘托了小陆当时虽然遭遇困难但内心仍然充满希望的心理状态。
(2)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小李认为小陆是选文的主人公,他有梦想并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小红则强调了小陆的坚持不懈,即使面对父亲的生气、家里生活条件差等困难,以及蚕豆价格下跌的不利因素,他都没有放弃。小陈进一步指出,除了坚持,小陆还有方法,他想出了制作蚕豆糕并成功售卖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小陆是一个聪明、有创造力的孩子。小丽则认为这一切都要以小陆的勤奋和努力为基础,文章详细描写了小陆制作蚕豆糕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轻松,需要耐心和细心。小李赞同小丽的分析,并提到小陆每天早上摘两个半小时蚕豆作为他勤奋的依据。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小红认为父亲不支持孩子的梦想,甚至怀疑父亲不爱小陆。但小陈提出反驳,他认为如果父亲不爱小陆,就不会有某些行为(“爹说的,这些蚕豆归我管”“随他去折腾吧,不跌跟斗就不知道疼,也不明白美梦不能当饭吃”)。小丽进一步解释,从选文第①段可以看出,父亲之所以生气,主要是因为他担心小陆会因为热爱电影而重蹈他的覆辙,走上一条艰难的道路。这实际上体现了父亲对小陆的关爱和担忧。
小李则表达了对母亲的喜爱,特别是选文中“试探性”用得好,说明她照顾儿子的想法,尊重孩子。小陈补充说,母亲还帮助小陆实现了梦想,具体行为是“豆泥晾凉,母亲帮小陆一起将豆泥舀入、压实、小心翼翼地拓出,一块灰绿色的蚕豆糕就诞生了”“依照小陆的主意,母亲带着五六十块糕,到镇中心的小学门口去卖”。因此,小陆暑假的梦想能够实现,母亲起到了关键作用。
(4)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小珊认为选文第⑪段画线句是关键,主要运用了议论这种表达方式,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即不要急着否定某些梦想,它们或许可以与谋生完美地融合。这句话起到了点明中心的作用。小轩则对选文第⑫段提出了疑问,认为这段写的是小陆长大以后的事,有点游离于主旨之外,考虑是否可以删除。小亮不同意小轩的看法,他认为这一段写了小陆的工作经历,尤其是他成为纪录片导演的事,表明小陆最终梦想成真。这段文字起到了进一步证明中心论点的作用,即坚持梦想并与谋生融合是可能的。小萌也强调这段不能删去,并从结构上去考虑。她认为这段文字有承接上文、补充交代小陆实现梦想后的情况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答案:
(1)梦想与坚持
第②段画线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蚕豆花的美丽和生机,烘托了小陆当时虽然面临困难但内心仍然充满希望的心理状态。
(2)蚕豆价格下跌;制作蚕豆糕并成功售卖;聪明、有创造力;勤奋和努力;制作蚕豆糕(或小陆的辛苦付出)。
(3)让小陆处理蚕豆;担心小陆会因为热爱电影而走上艰难的道路;试探性;协助小陆制作或售卖蚕豆糕。
(4)议论;成为纪录片导演;进一步证明中心论点;承接上文、补充交代。
九岁的小陆热爱电影,但因家境贫寒,父亲让他靠卖自家蚕豆赚钱买电影票。小陆通过创新制作蚕豆糕并成功售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电影梦,还帮助了家庭。多年后,他坚持梦想,最终成为纪录片导演,内心始终坚定。
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词语运用、句式的结构特点等方面入手,落脚点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
10.【答案】【小题1】白天
【小题2】睡觉
【小题3】但是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昼:白天。
②句意:便假睡。寐:睡觉。
③句意:但是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然:但是。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稍,渐渐;亦,也。句意为:(两只狼)渐渐长大,也很温顺。
②中重点词语有:此,这;何,为什么。句意为: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只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3)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故断为: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从文中“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可以看出,两只狼趁主人睡觉没有察觉,想要舔他的喉咙,对主人构成威胁,所以群犬发出呜呜的怒声,是为了阻止狼靠近主人。启示:示例一:文中的狼一开始与家犬杂处,表现得很温顺,让主人“竟忘其为狼”,然而却在主人睡觉时露出本性,企图伤害主人。这告诉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来判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警惕那些看似无害却暗藏危险的事物。示例二:主人收养狼,却没有意识到狼潜在的危险,差点遭受伤害。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对坏人或可能带来危害的事物保持足够的警惕,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可能给自己带来灾祸。
答案:
(1)①白天。
②睡觉。
③但是。
(2)①(两只狼)渐渐长大,也很温顺。
②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只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3)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4)原因:两只狼趁主人睡觉,想要舔他的喉咙,群犬发现后发出怒声阻止它们。
启示:示例一,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文中的狼表面温顺,实际却暗藏杀机。示例二,对坏人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文中主人险些因狼的伪装而丧命。
参考译文:
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他)就说:“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1.【答案】我的高光时刻 每个人,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高光时刻,哪怕只是微小的,但也是一抹惊艳了时光的色彩。
小时候,喜欢与外婆一起欣赏雨谷之美景,眼里闪着星辰大海,满怀希望地眺望路的前方,“知道路那边是什么吗?”外婆柔声问道。我摇摇头,外婆脸上闪过一丝骄傲。而现在,外婆老了,她的语气不再张扬,她的目光不再坚定。如今,她只能望着眼前的路,唉声叹气。那刻,我鼓起勇气:“外婆,我替你去瞧瞧路的那边是什么!”第2天,在温柔阳光的抚慰下,我身着一袭白裙,出发了。
路面平坦极了,我欢快地蹦跳着,欢悦着……心中却有些忐忑不安。始料未及的是,天有不测风云,一时间风起云涌,天空如川剧的变脸瞬间换了一张皮囊,大片的乌云,张牙舞爪的向地面压下来,片刻间,拉下来的雨幕一个巴掌一个巴掌甩过来,我恐慌不已,拼命抖擞着白衣向前扑腾。“轰隆隆——”雷贯在我耳边炸开了。我如一支迷路的小绵羊,孑然一身,惶恐而瘦弱,为什么要独自上路?难道我就这样不获而返吗?不,我不甘!这时,我的耳边仿佛响起号子声:前进,前进,不怕风,不怕雨……我深吸一口气,是的,我有心中的太阳,我要逆流而上,我要到对面去看看!前方是一座原木色的小木桥,我最怕过这种桥了。
站在桥上,从很大的缝隙里透着湍急的河流,一下子显露出来了,看得我心惊胆颤。地面又湿滑,一打滑就……只记得,这座桥我是手脚兼并,爬着过去的。现在想起,也是后怕不已,过了木桥,前方的路变成了崎岖的山路。山石贴着泥泞的土,一脚踩下去,硌出了深浅不一的痛,风夹着雨乱撞似锋芒,挪一下身躯,“直径”割在我的脸上、身上,隐隐作痛。我艰难地穿过风,雨、雷的三面夹击。
身后的映山红欢愉地送我。一步一个脚印。拔一脚,移一步,终于——雨儿回家了,风儿去邻村云游了,雷有点倦了。脚下早已不是泥泞的色彩,而是明丽的,且平静。抹掉脸上的汗水,抖去裙上的雨珠,顿觉“身轻”气爽,亢奋不已。原来路的那边,是斜映于天际的长虹!我伸展双臂,一束高光抚烁在我湿透的衣裳之上。
顷刻间,我明白了何谓高光时刻。
【解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我的高光时刻”,“高光时刻”,网络流行语,是精彩时刻的意思,就是指各自学习、生活中的精彩之处,可以是一技之长,也可以是优良的品质,只要能展示出自己的个性风采就行。可以写自己“独特的精彩”,由于每个人的兴趄不同,所以拥有的本领也各不相同。有的人从小学书法,写字笔走龙蛇;有的人从小学绘画,几笔就能将一个人的特征勾勒出来;有从小学武术,闪转腾挪招招生辉……这些都是你的高光时刻;可以写自己的真善美。一个人最美的地方其实是心灵,心灵之美才真正魅力无限。所以,不妨挖掘一下自身的真善美,从另一角度展现自己的时刻。选材构思。可以写学习武术的“我”,参加比赛时的招招式式都精彩,是“我”的高光时刻;可以写攀登华山时,走过奇险的栈道,那是“我”的高光时刻;可以写和别人分享阅读体验,在分享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灵感,这是“我”的高光时刻……在作文的写法上,最好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细节描写的方法等突出主题;在表达方式上,应该以叙述为主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此文写作者独自穿越风雨,探寻路另一边的景色,展现出顽强不屈的精神。文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环境描绘,将作者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坚持展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处的高光时刻,是作者勇气的象征,也是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整体而言,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