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游泳是人们喜欢的一项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1.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 60分钟。
    2.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卷面整洁不扣分。否则,将酌情扣分,书写与卷面扣分最多不得超1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序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带有“虫”字的动物中,与秀丽隐杆线虫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 萤火虫B. 绦虫C. 珊瑚虫D. 蛔虫
    【答案】D
    【分析】(1)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无呼吸系统、无循环系统、有口无肛门。
    (3)腔肠动物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6)秀丽隐杆线虫属于线形动物。
    【详解】ABC.萤火虫属于节肢动物,绦虫属于扁形动物,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ABC不符合题意。
    D.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与秀丽隐杆线虫属于同一类群,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各种动物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蚯蚓—细长柔软,用肺呼吸,体表辅助呼吸
    B. 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鲫鱼—用鳃呼吸,鳍游泳
    D. 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答案】A
    【分析】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和呼吸方式,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详解】A.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细长柔软,用湿润的体壁呼吸,与陆地生活相适应,故A错误。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在陆地上生活,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与水陆栖生活相适应,故B正确。
    C.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与水生生活相适应,故C正确。
    D.家鸽属于鸟类,前肢特化成翼,骨中空,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飞行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这都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故D正确。
    故选A。
    3.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
    B. 运动容易被敌害发现
    C. 运动有利于动物物种的进化
    D. 运动不利于动物繁殖
    【答案】A
    【分析】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详解】A.运动有利于动物扩大活动范围,获取食物,故A正确。
    B.运动有利于动物移动,可以逃避敌害,故B错误。
    C.运动与动物物种的进化无关,故C错误。
    D.运动有利于动物扩大活动范围,增加交配的几率,利于动物繁殖,故D错误。
    故选A。
    4. 据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
    【答案】C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A.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小狗崽属于先天性行为,不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正确。
    B.喂养狗崽属于先天性行为,不是学习行为,B错误。
    C.猫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的,C正确。
    D.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不是学习行为,D错误。
    故选C
    5. 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一窝蚂蚁彼此分工合作
    B. 一个养鸡场有上千只肉鸡
    C. 几只狼围捕一只绵羊
    D. 一群猕猴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答案】B
    【分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详解】A.一窝蚂蚁彼此分工合作,体现了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属于社会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养鸡场有上千只肉鸡,没有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不属于社会行为,故B符合题意。
    C.几只狼围捕一只绵羊,体现了成员之间有合作,属于社会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
    D.一群猕猴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体现了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组织,属于社会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游泳是人们喜欢的一项运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①两端的肌腱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 图乙中③非常坚韧,能使关节更加牢固
    C. 游泳时胳膊前伸,此时图甲中的①收缩,②舒张
    D. 游泳这项运动仅靠骨、关节、肌肉的配合就能完成
    【答案】B
    【分析】甲图中: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乙图中:③是关节囊、④是关节腔、⑤是关节软骨、⑥是关节头、⑦是关节窝。
    【详解】A.肌肉中间较粗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A错误。
    B.③是关节囊非常的坚韧,能使关节更加的牢固,B正确。
    C.游泳时胳膊前伸,此时处于伸肘状态,①肱二头肌舒张,②肱三头肌收缩,C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故选B。
    7. 如图为酵母菌发酵现象装置,瓶内加入了适量温开水、糖和酵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瓶中加入温开水的目的是给酵母菌提供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B. 酵母菌有氧无氧都能生活,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C. 气球胀大说明酵母菌发酵产生了气体,经检验是二氧化碳
    D. 实验装置必须放置在黑暗处才能发生反应
    【答案】D
    【分析】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有氧时,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无氧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加入温开水的目的:给酵母菌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和水,A正确。
    B.酵母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营养是异养,所以酵母菌以瓶中的糖作为营养,这种营养方式属于异养,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等物质,因此气球胀大说明酵母菌发酵产生了气体,经检验是二氧化碳,C正确。
    D.有光无光酵母菌都能进行发酵。故实验装置不必需放置在黑暗处,D错误。
    故选D。
    8. 实验小组所制作的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个最有可能是细菌的菌落( )
    A. 菌落小、呈青绿色B. 菌落大、呈黄褐色
    C. 菌落小、表面光滑粘稠D. 菌落大,呈绒毛状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真菌菌落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详解】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菌落小,表面光滑粘稠的是细菌菌落。
    故选C。
    9. 下列关于a、b、c、d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与b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无成形细胞核
    B. 芽孢是b的生殖细胞
    C. c所示结构中透亮的部分是细胞核
    D. 图d中圆圈所画部分是呈扫帚状的孢子
    【答案】D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通过分裂繁殖。细菌在干旱、高温等恶劣环境中时能够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而形成的休眠体,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萌发后只能形成一个细菌。
    (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4)图中:a是蘑菇,b是细菌,c是酵母菌、d是青霉。
    【详解】A.图中a是蘑菇,属于真菌,有细胞核,b是细菌,没有细胞核,故a与b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有成形细胞核,故A错误。
    B.图中b是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在环境不良时形成休眠体芽孢,故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故B错误。
    C.图中c是酵母菌,结构中深色部分为细胞核,故C错误。
    D.图中d是青霉,属于真菌,由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构成,直立菌丝顶端有呈扫帚状的孢子,故D正确。
    故选D。
    10. 下面是乐乐奶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判断.其中做法错误的是( )
    A. 将苹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保存
    B. 将豆角晒干后抽真空袋装保存
    C. 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
    D. 利用乳酸菌制作醋
    【答案】D
    【分析】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可用于食物保存;晒干和抽真空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食物保存时间;酵母菌可用于发酵制作馒头等面食;乳酸菌可用于制作酸奶等,制醋利用的是醋酸菌。
    【详解】A.将苹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保存,低温环境可以降低苹果的呼吸作用以及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苹果的保存时间,故A正确。
    B.将豆角晒干后抽真空袋装保存,晒干减少水分,抽真空隔绝空气,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豆角的保存时间,故B正确。
    C.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在有氧环境下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馒头松软多孔,故C正确。
    D.利用乳酸菌不能制作醋,乳酸菌可用于制作酸奶等,制醋利用的是醋酸菌,故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各项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 玉米的白粒与黄粒B. 小刚的个子高和体重小
    C. 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D. 人的能卷舌和无酒窝
    【答案】A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详解】A.玉米的白粒与黄粒,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A正确。
    B.小刚的个子高和体重小,不是同一性状,B错误。
    C.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不是同一生物,C错误。
    D.人的能卷舌和无酒窝,不是同一性状,D错误。
    故选A。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稻一个体细胞内含12对染色体,一个生殖细胞内含6对染色体
    B. 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一样
    C. 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D. 某男孩“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该基因是由男孩的父亲遗传下来的
    【答案】B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量与体细胞相同。
    【详解】A.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内则成单存在。因此,水稻一个体细胞内含12对染色体,一个生殖细胞内含12条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量与体细胞相同,B符合题意。
    C.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C不符合题意。
    D.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格兰特在1976~1985年对达夫涅主岛上的强壮地雀研究时发现:岛上先持续干旱,食物中大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大;后来持续雨季,食物中小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小。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
    B. 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C. 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不会变得更大或更小
    D. 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
    【答案】C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A正确;
    地雀喙的大小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的,B正确;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会变得更大或更小,C错误;
    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D正确。
    14. 下列细菌和真菌营寄生生活可导致生物患病的是( )
    ①人体中的链球菌 ②人体皮肤中的真菌 ③使玉米得黑粉病的真菌④地衣中的真菌 ⑤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 ⑥腐烂香蕉中的枯草杆菌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④⑥D. ①③⑤
    【答案】A
    【分析】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①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②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引起臂癣、足癣等疾病。 ③一些真菌可使农作物患病,如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等。
    【详解】①链球菌寄生在人身上,能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疾病,正确;
    ②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等皮肤病,正确;
    ③使玉米得黑粉病的真菌寄生在玉米细胞中可使玉米患病,正确;
    ④地衣中的真菌为共生,双方互惠互利,错误;
    ⑤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与生长着的豆科植物的根属于共生,双方互惠互利,错误;
    ⑥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靠吸收水果中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命,属于腐生,错误。
    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 2021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云南罗平发现了2.44亿年前的一种新的大型古鱼类化石——张氏翼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张氏翼鳕化石中观察不到鱼鳍
    B. 由化石在地层中的位置可推测生物出现的大致时间
    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 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答案】A
    【分析】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种类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种类越多。
    【详解】A.从题目提供的化石图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张氏翼鳕化石是有鱼鳍存在的,所以A错误。
    B.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所以,可以通过化石在地层中的位置可推测生物出现的大致时间,B正确。
    C.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C正确。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所以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过程,D正确。
    故选A。
    16. 图表示豌豆细胞中一对4号染色体及其携带的基因,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豌豆的花顶生和矮茎是隐性性状
    B. 4号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构成
    C. 该豌豆植物的性状表现为高茎、花顶生
    D. 该豌豆自交,后代会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性状
    【答案】C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A.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豌豆的花顶生的基因是a,控制矮茎单基因是d,因此豌豆的花顶生和矮茎是隐性性状,A正确。
    B.4号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正确。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该豌豆植物的性状表现为高茎、花腋生,C错误。
    D.如图该豌豆基因组成为Dd的豌豆自花传粉,后代有高茎也有矮茎,D正确。
    故选C。
    17. 科学家将鱼的抗冻基因注入茄子中,使茄子的抗冻能力得到提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冻茄子的抗冻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B. 抗冻基因控制茄子的抗冻性状
    C. 抗冻茄子的抗冻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D. 抗冻茄子的抗冻基因是通过杂交获得的
    【答案】B
    【分析】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将鱼的抗冻基因注入茄子中属于转基因技术,得到的抗冻茄子的抗冻性状是由抗冻基因决定的,且这种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详解】A.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抗冻茄子的抗冻性状是因为导入了鱼的抗冻基因,而不是由环境决定的。环境只是可能会影响性状的表现程度,但不能决定性状本身,故A错误。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抗冻茄子中导入了鱼的抗冻基因,这个抗冻基因在茄子体内发挥作用,控制茄子表现出抗冻的性状,故B正确。
    C.抗冻茄子的抗冻性状是由导入的抗冻基因决定的,而基因可以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所以抗冻茄子的抗冻性状能遗传给后代,故C错误。
    D.杂交是指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进行交配。抗冻茄子的抗冻基因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茄子细胞中获得的,不是通过杂交获得的,故D错误。
    故选B。
    18. “湘里记”腐乳是汾阳特色食品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腐乳与果脯的制作方法相同
    B. 低温条件有利于缩短腐乳制作时间
    C. 蒸煮豆腐后要趁热快速接种
    D. 腐乳的制作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答案】D
    【分析】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果脯的制作主要是利用高浓度糖液的渗透作用,两者制作方法不同。微生物发酵一般在适宜温度下进行,低温不利于发酵,且蒸煮豆腐后要冷却到适宜温度再接种,以免高温杀死菌种。
    【详解】A.腐乳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脯主要是利用高浓度糖液的渗透作用制作,制作方法不同,故A错误。
    B.微生物发酵一般在适宜温度下进行,低温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不利于发酵,会延长腐乳制作时间,故B错误。
    C.蒸煮豆腐后要冷却到适宜温度再接种,趁热接种会杀死菌种,故C错误。
    D.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豆腐中的蛋白质等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从而形成腐乳独特的风味,故D正确。
    故选D。
    19. 下列能正确表示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详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因此选项A、B、D的表示均是不正确的。
    故选C。
    20. 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推动着生物学不断向前发展。以下几位科学家与他们的重要成就,对应有误的是( )
    A. 达尔文——发现生物遗传规律
    B. 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C. 林奈——创立植物命名的双名法
    D. 巴斯德——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答案】A
    【分析】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孟德尔发现了生物遗传规律;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发现了细菌;林奈创立了植物命名的双名法;巴斯德通过实验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详解】A.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主要解释了生物的进化机制,并非发现生物遗传规律。达尔文的进化论强调生物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从而推动生物种群的进化。而发现生物遗传规律的是孟德尔,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解释了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故A错误。
    B.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等微生物,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
    C.林奈创立了植物命名的双名法,使得不同地区的科学家能够使用统一的命名规则来命名植物,极大地促进了植物学的发展和交流,故C正确。
    D.巴斯德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空气中已存在的细菌繁殖产生的。这个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论,对微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故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50分)
    21. 家蚕的生殖、遗传、发育
    下图是乐乐饲养家蚕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请完成以下记录:

    (1)请将乐乐拍摄的图片按照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排序_____ (用数字和箭头排序),其发育过程为_____ 发育。
    (2)乐乐观察到图中所示5幼虫在成长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原因是_____ 。
    (3)羽化的蚕蛾胸部长有三对足,两对翅,属于_____ 。
    科研人员在研究家蚕的繁育时,发现了一条产丝量很高的黑色斑个体,将这条黑色斑个体与普通斑个体杂交,产的卵孵化出了902条黑色斑和878条普通斑的家蚕。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后代进行了几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4)在遗传学上,家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称为一对_____。
    (5)杂交实验中由_____组可以推断出家蚕斑纹的显隐性。
    (6)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丙组亲本普通斑的基因组成是_____。
    (7)乙组子代中既出现了普通斑的家蚕也出现了黑色斑的家蚕,从理论上推断乙组子代黑色斑的家蚕应有_____条。
    (8)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人工选育,获得了大量能稳定遗传的黑色斑个体,推广后成为当地栽桑养蚕的优良品种。由此可见_____(填“遗传”或“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9)随着科技的进步,你还有什么生物技术方法培育家蚕新品种?_____。
    【答案】(1)①. 2→5→4→1→3→6 ②. 完全变态
    (2)外骨骼会限制家蚕的发育和长大
    (3)昆虫 (4)相对形状
    (5)乙 (6)aa
    (7)480 (8)变异
    (9)杂交技术培育的变异类型##将蚕卵带到太空种进行处理##转基因技术
    【分析】(1)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卵、幼虫、蛹期、成虫四个阶段,图片中的排序为:2→5→4→1→3→6。
    (2)家蚕的幼虫在发育过程中,体表的外骨骼会限制其生长,故要蜕掉外骨骼,此现象称为蜕皮。
    (3)昆虫的主要特征为: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故羽化的蚕蛾属于昆虫。
    (4)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所以在遗传学上,家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乙组可见:黑色斑×黑色斑,后代有黑色斑和普通斑。说明黑色斑是显性性状,普通斑是隐性性状。
    (6)由乙组可知,普通斑是隐性性状,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丙组亲本普通斑基因的组成是aa。
    (7)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乙组的遗传图解如图:

    由遗传图可知,乙组子代中既出现了普通斑的蚕也出现了黑色斑的蚕,从理论上推断丙组子代黑色斑的蚕应有:160÷25%×75%=480(条)。
    (8)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人工选育,获得了大量能稳定遗传的黑色斑个体,推广后成为当地栽桑养蚕的优良品种。亲子代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变化属于变异,由此可见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9)要培育家蚕新品种可以采取的生物技术:杂交技术培育的变异类型、将蚕卵带到太空种进行处理或转基因技术等。
    22. 生物多样性及其分类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据调查,保护区内有植物828种, 乌类189种,兽类32种,两栖类、爬行类共17种,昆虫1000 多种。 其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褐马鸡、金雕、黑鹤、金钱豹、原麝5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鸳鸯、鸢、青鼬等25种。
    (1)以上资料中提到的多组数据描述了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中_____的多样性,其实质是_____的多样性。目前国家为保护褐马鸡采取的最有效措施主要是_____。
    (2)主要树种有华北落叶松、云杉、红桦等,华北落叶松与云杉同科不同属,华北落叶松与红桦同界不同门,与华北落叶松亲缘关系较近的是_____。
    (3)保护区中褐马鸡为主要保护对象,其翼短不善飞翔,因通体黑褐色,羽毛披散下垂形似马鬃而得名。据此可知,属于_____类动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
    (4)如图为褐马鸡受精卵的结构示意图,能为[1]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6]_____、[ ]_____;含有细胞核,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1]_____;与青蛙的卵比较,其更适应陆地上的发育的原因是:_____。
    (5)请尝试将保护区内的以下几种生物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图二中 A、B处的分类依据分别是_____、_____,并写出图二中部分数字代表的生物名称:1_____,3_____,5_____,7_____。
    (6)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
    (7)资料中提到的动物如_____和图二中4所对应的图一生物属于同一类群,它们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且牙齿有门齿、_____齿和臼齿的分化。
    (8)用生物进化观点将图一中的落叶松、连翘所属的植物类群与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由简单到复杂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排列:_____。
    【答案】(1)①. 生物种类##物种 ②. 基因 ③. 建立自然保护区
    (2)云杉 (3)①. 鸟 ②.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4)①. 卵黄 ②. 8卵白 ③. 胚盘 ④. 具有卵壳保护
    (5)①. 有脊柱 ②. 无脊柱 ③. 落叶松 ④. 白木耳 ⑤. 金雕 ⑥. 蚯蚓
    (6)种 (7)①. 金钱豹、青釉 ②. 有性生殖##胎生、哺乳 ③. 犬
    (8)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一中描述了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有多种植物、多种野生动物以及不同类别的动物种类,这些数据体现了该自然保护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不同的生物种类具有不同的基因组成,所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华北落叶松与云杉同科不同属,华北落叶松与红桦同界不同门,科比界小,与华北落叶松亲缘关系较近的是云杉。
    (3)“褐马鸡具有翼短不善飞翔、羽毛披散下垂形似马鬃”说明其具有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等特征,这些都是鸟类的典型特征,所以可以判断褐马鸡属于鸟类。
    (4)能为1胚盘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6卵黄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8卵白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含有细胞核,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1胚盘,将来发育为雏鸟;与两栖动物的卵比较,鸟卵更适应陆地上的发育,是因为其具有图示中的4卵壳,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并能防止水分蒸发。
    (5)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中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因此图二中 A、B处的分类依据分别是有脊柱、无脊柱,4是原麝,5是金雕,6是蚂蚱,7是蚯蚓。有细胞壁的生物根据产生的生殖细胞不同分为种子繁殖和孢子繁殖。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图二中,1是落叶松,2是连翘;3是白木耳,属于真菌,通过孢子繁殖。
    (6)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所以,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7)图二中4原麝属于哺乳动物,资料中提到的金钱豹、青鼬也属于哺乳动物,它们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且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消化和摄食能力。
    (8)植物的进化历程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所以,落叶松属于裸子植物,连翘属于被子植物,两者所属的植物类群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或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3. 探究影响扦插月季成活的非生物因素
    生活中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式繁殖月季,生物兴趣小组在月季扦插的最佳时期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土壤是否消毒、插条切口方向、插条是否有芽对月季扦插成活率有影响吗?
    [实验过程]环境: 15 ℃--25 ℃散射光照, 扦插数 10 枝/组, 分组处理, 培养时间三周。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月季常用扦插的方式繁殖,与玉米、小麦的播种繁殖方式相比有哪些优点?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_____组对照实验,其中二组和三组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_,为什么?_____。
    (3)小叶同学提议在冬季室外做实验,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_____。
    (4)小红同学提议除在扦插实验中采取散射光照,避免阳光直射外,还要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你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5)三组与_____组可形成对照,并由此得出三组成活率最低的原因是:_____。
    (6)由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
    【答案】(1)繁殖速度快##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2)①. 三 ②. 不能 ③. 二组与三组有枝条是否带有芽和插条切口方向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
    (3)不可行;会影响实验结果##扦插需要适宜的温度
    (4)降低月季枝条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5)①. 一 ②. 插条没有芽
    (6)土壤是否消毒、插条切口方向、插条是否有芽对月季扦插成活率有影响
    【分析】(1)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月季常用扦插的方式繁殖,此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玉米、小麦的播种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相比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等。
    (2)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有3组对照实验,一组与四组作为对照实验,变量是是否消毒;一组与二组作为对照实验,变量是插条切口方向;一组与三组作为对照实验,变量是枝条是否带芽。二组与三组有枝条是否有芽和插条切口方向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3)扦插需要适宜的温度,如果生物兴趣小组在冬季室外做实验,实验结果会与表中数据不同,因此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
    (4)在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繁殖时,要对茎做一定的处理,一般茎段保留两个节,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也易辨别正反方向,同时要去掉成熟的叶片,留芽和幼叶,使之降低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芽和幼叶还能产生生长素,易于生根,利于成活。因此生物兴趣小组在扦插实验中采取散射光照,避免阳光直射,还要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插条水分散失即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插条成活。
    (5)一组与三组作为对照实验,变量是枝条是否带芽。由表中数据可见:三组成活率最低,主要原因是枝条没有芽。
    (6)由表中数据可见:土壤是否消毒、插条切口方、插条是否有芽对月季扦插成活率都有影响。土壤消毒、插条斜向切口、枝条有芽扦插成活率最高。
    组别
    亲本
    子代
    黑色斑
    普通斑

    普通斑×普通斑
    0
    1 398

    黑色斑×黑色斑
    ?
    160

    黑色斑×普通斑
    791
    788
    分组
    处理
    扦插土壤
    插条切口
    插条选择
    成活率(%)
    一组
    消毒
    斜向切口
    带有芽的枝条
    93
    二组
    消毒
    水平切口
    带有芽的枝条
    41
    三组
    消毒
    斜向切口
    没有芽的枝条
    14
    四组
    不消毒
    斜向切口
    带有芽的枝条
    48

    相关试卷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8页。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9页。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