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荆楚优质高中联盟高一上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荆楚优质高中联盟高一上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荆楚优质高中联盟高一上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荆楚优质高中联盟高一上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荆楚优质高中联盟高一上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北省荆楚优质高中联盟高一上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次山火的发生,短期内会造成, 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电动卷帘放下的时间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2024年12月12日上午8:00—9:15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暑期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独行月球》,讲述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陨石提前来袭,全员紧急撤离时,维修工独孤月因为意外,错过了领队马蓝星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月球表面上坑坑洼洼,有很多峡谷,电影中也出现了很多次主角掉入大坑中的镜头。这些坑洼其实主要是( )
    A. 月球上的湖泊 B. 月球表面的陨石坑
    C. 月球上的山脉 D. 月球上人类活动的遗迹
    2. 独孤月在月球生活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①日食、月食②电闪雷鸣③朝霞、晚霞④月表昼夜温差比地球表面大⑤行走如跳远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①⑤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在星际空间游荡的质量、体积较小的陨星体受月球引力吸引撞向月球,由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陨星体可以长驱直入冲向月面,月面遭受高速撞击而形成坑穴,所以月球表面上坑坑洼洼主要是指月球表面的陨石坑,B正确;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发现月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月球上也没有人类活动,AD错误;山脉应高出地面,而不是坑洼,C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日食现象是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从而形成的日食现象;月食是因为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所以出现了月食,在月球上看不到月食,①错误。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并发的一种物理现象,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不会有电闪雷鸣的现象,②错误。霞是因为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空气中的尘埃等杂质越多时,色彩越显著,而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没有这个现象,③错误。月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月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月球上也存在昼夜更替现象,且因月球表面缺少大气,故月表昼夜温差比地球表面大,④正确。因为月球的质量太小,导致月球的引力不足,引力大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在月球上行走如跳远,⑤正确。④⑤正确,故选C。
    2023年10月5日,西班牙特内里费岛再次燃起山火,大气的组成成分产生短期的变化,下图示意地球生物存续期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爬行动物繁盛的地质时期得到大发展的是( )
    A. 被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多细胞生物
    4. 本次山火的发生,短期内会造成( )
    A. 太阳辐射增强 B. 大气削弱作用减弱
    C. 大气逆辐射增强 D. 地面辐射增强
    【答案】3. C 4. 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爬行动物繁盛的地质时期是中生代,处于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前,读图可知,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大发展,被子植物大发展时期在新生代,蕨类植物大发展时期为古生代晚期,多细胞生物大发展在前寒武纪,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4题详解】
    本次山火的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烟雾,短期内存在的这些烟雾会大量削弱太阳辐射,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获得的能量减少,地面辐射有可能减弱,同时本次山火产生的烟雾及排放的二氧化碳短期内会使得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增强大气逆辐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下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以太阳能为能源)。完成下面小题。
    5. 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海拔高度 B. 阴晴状况 C. 电网供电 D. 交通流量
    6. 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好( )
    A. 重庆 B. 兰州 C. 海口 D. 北京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海拔高度不可能影响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的变化,A错误;由于天气的阴晴状况影响太阳能发电,进而影响亮度,B正确;从题干可知,交通信号灯以太阳能为电源,和电网供电无关,C错误;交通流量和亮度无关,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兰州位于西北,降水少,太阳辐射多,因此适合布置这种信号灯,B正确;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多雾,太阳辐射较弱,A排除;海口降水较多,太阳辐射不如兰州多,C排除;北京位于温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太阳辐射不如兰州多,D排除; 故选B。
    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逸散层
    8. 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
    A. 距离太阳较远 B. 到达的地面辐射较少
    C. 距臭氧层较远 D. 距电离层较远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雨幡洞云是云层的一种,云层分布在水汽和尘埃较多、垂直运动明显的对流层,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8题详解】
    雨幡洞云现象发生于对流层,对流层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说明距离热量来源较远,故判断距离地面较远,到达的地面辐射较少,B正确;太阳不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A错误;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电离层分布于高层大气,雨幡洞云发生于对流层,与高层大气和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无关,CD错误。故选B。
    沙漠温室是在传统温室的基础上,将墙体加厚,并加装了水幕集热一地暖加热系统。下图为某沙漠温室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动卷帘会根据实际气温状况开闭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沙漠温室加装水幕集热一地暖加热系统主要是为了( )
    A. 加速土壤成土速度
    B. 增大室内温差,提高作物质量
    C.减少夜间低温冻害
    D. 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10. 电动卷帘放下(幕布覆盖玻璃斜顶)的时间最可能是( )
    ①冬天的傍晚 ②盛夏的正午 ③初夏的早上 ④秋天的正午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沙漠温室加装水幕集热一地暖加热系统主要通过水幕集热装置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使水增温,暖水通过地暖管对土壤加热,提高土壤夜晚的温度,减少夜间的低温冻害,C正确;对成土速度影响小,A错误;晚上加热,使温差变小,B错误;不能提高土壤的肥力,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夏季白天,沙漠地区气温过高,覆盖卷帘可以减少太阳辐射,降低温室温度,②正确;冬季夜晚,沙漠地区气温过低,覆盖卷帘可以起到保温作用,①正确;初夏的早上 ,气温不高,不需要放下,③错误;秋季的午后,气温适宜,不需要覆盖,④错误。综上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金塔绿洲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部,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大河下游的洪积扇上,海拔1200米。金塔绿洲西南部的戈壁荒漠中有一自动气象站,下图所示为该自动气象站所测近地层风向的日变化(用角度表示风向时,北风是0°、东风是90°,南风是180°,西风是2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夜晚,该荒漠自动气象站测到的近地面风为( )
    A. 荒漠风 B. 绿洲风
    C. 荒漠风与山风的叠加 D. 绿洲风与谷风的叠加
    12. 绿洲风的风向最可能为( )
    A. 南风 B. 西南风 C. 西风 D. 东北风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金塔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大河下游的洪积扇上。结合材料读图可知,金塔绿洲西南部的戈壁荒漠中的自动气象站夜晚吹偏南风;夜晚,山地降温快,近地面风从山地吹向谷地,吹的偏南风是山风,同时荒漠与绿洲之间存在热力性质差异,荒漠降温快,气温低,近地面风从西南部荒漠向绿洲吹,吹的偏南风是荒漠风,因此夜晚该荒漠自动气象站测到的近地面风是山风与荒漠风的叠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气象站位于绿洲西南部的戈壁荒漠中,荒漠风和绿洲风的形成主要是两者热力性质差异造成,所以荒漠风为荒漠吹向绿洲,为西南风,绿洲风为绿洲吹向荒漠,为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海绵城市”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既包括河湖水系、湿地、蓄滞洪区,也包括城市配套设施,如绿地、花园、集水池、可浸透路面等。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城市中,当前最适宜大面积推广“海绵城市”的是( )
    A. 乌鲁木齐 B. 北京 C. 拉萨 D. 兰州
    14. 某城市推广“海绵城市”后,城市内部各自然要素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结合水循环原理,推测下列选项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蒸发量减少 B. 地下水位趋稳
    C. 湖岸线变直 D. 径流流速加快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海绵城市”在降水量大的地区作用较大。乌鲁木齐深居内陆,不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稀少,因此乌鲁木齐不是最适宜建设成“海绵城市”的,排除A。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降水相对较少,因此拉萨不是最适宜建设成“海绵城市”的,排除C。北京属温带季风气候,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二者降水季节变化大,但与杭州相比,北京年降水量少,缺水严重,因此是最适宜建设成“海绵城市”的,B符合题目要求,排除D。故选B。
    【14题详解】
    “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内部的水循环增强,蒸发量增加,地下水位趋稳,径流流速减慢,B正确,AD错误。“海绵城市”的建设对湖岸线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B。
    下图为“雪龙2”号前往南极科考的路线图(上海—中山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
    A. 上海沿海 B. 澳大利亚东北海域
    C. 新西兰沿海 D. 中山站沿海
    16. 从台湾以东海区至赤道附近海区航线所经历的海域,“雪龙2”号吃水深度的变化大致是( )
    A. 变深 B. 变浅 C. 先变深后变浅 D. 先变浅后变深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联系已学可知,海水表层盐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递减,澳大利亚东北海域位于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较高,B正确;上海沿海、新西兰沿海、中山站沿海海域都不是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低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域,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在载重不变的情况下,船只的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大小有关,密度越大,海水浮力越大,吃水越浅,反之,越深;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海水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由上海向赤道行驶过程中,纬度越来越低,海水密度减小,船只的吃水深度变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下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8. 若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
    A. 向东 B. 向南 C. 向西 D. 向北
    【答案】17. D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大。由图可知,丁地的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受风速影响,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侧,根据所学知识,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东南,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因此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再结合摩擦力的作用下,丙地近地面吹北风,孔明灯受北风的影响有可能向南飞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海岸潮间带由于潮汐作用形成一道道潮沟,这些潮沟在空中俯瞰宛若一棵棵向陆地方向生长的树,故名“潮汐树”。涨潮时,潮水需要逆推河水,向上爬升;落潮时,潮水回落大。下图为我国钱塘江入海口江中沙洲的潮汐树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潮汐树”的形成过程与地质作用相符合的是( )
    A. 涨潮侵蚀,落潮堆积 B. 涨潮侵蚀,落潮侵蚀
    C. 涨潮堆积,落潮侵蚀 D. 涨潮堆积,落潮堆积
    20. 下图为四个不同日期日、地、月相对位置示意图。“潮汐树”向陆地方向生长最强的日期与图中对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涨潮时,潮水需要逆推河水,向上爬升,流速较慢,以潮水的堆积作用为主;落潮时,潮水回落大,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强,以潮水的侵蚀作用为主,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0题详解】
    “潮汐树”向陆地方向生长最强的日期,潮水水位最高,为大潮;天文大潮发生时,为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左右,此时日、地、月三者共线,引潮力最大,潮差最大,潮水的溯源侵蚀能力最强,BCD错误,A正确,故选A。
    莲花盆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如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溶洞内莲花盆体量巨大的原因有( )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长期流水侵蚀③石灰岩层较厚④人类破坏较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 与莲花盆成因相同的地貌景观有( )
    A.溶沟、残丘 B. 石笋、石钟乳 C. 石芽、石林 D. 溶洞、石柱
    【答案】21. C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形成地理环境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相对温暖湿润,①正确;长期流水侵蚀会导致溶洞内的莲花盆稀少,与题意不符合,②错误;喀斯特地貌是以石灰岩为基础,石灰岩层较厚有利于溶洞景观的形成,③正确;人类破坏较少,溶洞景观保存完好,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选C。
    【22题详解】
    根据“莲花盆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可知莲花盆为地下喀斯特景观中的淀积地貌。溶沟、残丘、石芽、石林、溶洞均为溶蚀地貌,ACD错误;石笋、石钟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淀积地貌,B正确。故选B。
    南松花江干流中下游河段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mm左右,全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在6—9月,该时段是松花江干流中下游河段的洪水多发期,洪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8月。该河段流经松嫩平原、山前过渡带和三江平原,河流地貌特征多样。下图示意松花江干流中下游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示废弃河道的主要成因是( )
    A. 雨季河岸低洼地积水成河
    B. 河流凹岸不断被侵蚀,河流发生改道
    C. 河流凸岸不断被堆积,形成地上河道
    D. 旱季河水下降低洼地出露
    24. 复杂辫状河道沙坝分汊主要发育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23. B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废弃河道是曲流发育之后,河流凹岸不断被侵蚀,随着河曲弯曲加剧,河流发生截弯取直,河流发生改道,原有弯曲河段被废弃掉,形成废弃河道,B正确;雨季河岸积水、河流凸岸堆积、旱季河水下降都不是废弃河道产生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由简单辫状河道发育为复杂辫状河道,河流沙坝增多,说明河流沉积作用增强,该地位于松花江中下游,地势较为平坦,容易发生堆积作用,夏季降水量增多,导致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河流流速较慢的河道沉积,形成沙坝,河流形成复杂辫状河道,B正确;春季、秋季、冬季河流含沙量较小,不利于复杂辫状河道形成,ACD错误。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5. 读北半球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图1)、我国南方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在火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画出①②③④间的热力环流。
    (2)试比较①②两地的昼夜温差大小并说明原因。
    (3)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能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答案】(1)
    (2)①地昼夜温差小于②地。①多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小;②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①地位于海洋上,海水比热容大。
    (3)屋前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形成低压区;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形成高压区。不同地表使屋前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①②的气压大于③④;据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规律可知,①等压面下凹故为低压,气流上升,②等压面上凸故为高压,气流下沉;而近地面与高空相反,故④为低压③为高压,故气压排列是:②>①>③>④,根据同一水平面上风由高气压吹向低压,可得该热力环流流方向为②→①→③→④→②,如下图所示:
    【小问2详解】
    ①为低压,气流上升,降水概率大;②为高压,气流下沉,降水概率小;阴雨天气白天削弱作用强,晚上保温作用强,昼夜温差小;晴朗天气白天削弱作用弱,晚上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且①处为海洋,②处为陆地,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速度慢,故昼夜温差①<②。
    【小问3详解】
    屋前铺设石质路面,因为石质地面比热容小所以吸热快,升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不同地表的热力性质差异较大,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空气流速较快,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高大树种密布,降水十分丰富,地形平坦,土质粘重,透水性差,沼泽广布,下游河道宽、河床浅,涌潮强烈。受洋流等因素影响,东南部海域成为阿根廷滑柔鱼的重要产卵区和索饵(获取饵料)区。
    材料二:图左是南美洲大陆及周边海域简图,图右是亚马孙河河口盐度分布图。
    (1)读左图,与成鱼游向产卵区相比,滑柔稚鱼去索饵区时______(顺/逆)洋流游动。与福克兰寒流相比,巴西暖流密度更______。
    (2)亚马孙河流域沼泽广布,这与水循环各个环节关系密切。试从水循环环节角度分析该现象形成的原因。
    【答案】(1)顺 小
    (2)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降水丰富;(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地表径流大;土质粘重,透水性差,地表水不易下渗;高大树种密布,隐蔽效果好,蒸发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成鱼产卵线大致自南向北游,逆巴西暖流游动,而稚鱼索饵线路大致自北向南流动,顺巴西暖流游动。与福克兰寒流相比,巴西暖流温度更高,密度更小,寒暖流相遇后,海水密度差异较大,海水发生垂直搅动,将海洋底层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小问2详解】
    亚马逊流域属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降水量大,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水速慢,地表径流汇集速度缓慢,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地表径流大;同时,土壤黏重,透水性差,不易下渗,地表水下渗量少。高大树种密布,隐蔽效果好,植被覆盖率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土壤水分蒸发较弱。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和黄土地貌最为典型的地区。黄土高原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左图为某处黄土高原景观照片,右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粒径分布。
    (1)结合图例在空白方框内画出盛行风向;概括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粒径分布规律。
    (2)有同学认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不利于当地人们生产生活,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西北风)如下图;
    自西北(北)向东南(南)颗粒粒径减小
    (2)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形破碎;耕地面积小);土壤贫瘠,农业减产;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滑坡等自然灾害多)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黄土高原主要是由风力带来的沙质沉积物堆积形成,由右图的黄土分布可知,不同颗粒的黄土由西北向东南逐渐过度,说明风由西北吹向东南,如下图所示:
    西北风携带的沙质沉积物向东南移动,随着风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因此,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分布规律是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
    【小问2详解】
    读左图,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地表起伏大。生产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贸易等;生活活动如交通出行等。肥沃、深厚的土壤和平坦的土地,是发展种植业的土壤和地貌条件,而黄土高原崎岖的地表,加剧水土流失,地表破碎,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不利于农业生产;崎岖的地表不利于交通建设,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且崎岖的地表使交通不便,影响工商业发展和民众出行;地表起伏大,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脆弱。

    相关试卷

    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41亿年—2, 正确表示成熟土壤演化顺序是, 上图①中代表淋溶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楚优质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楚优质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荆楚优质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docx、湖北省荆楚优质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答案3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