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九年级上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1496/0-17390064170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九年级上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1496/0-17390064171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九年级上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1496/0-17390064171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九年级上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九年级上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领到试卷后,请用0,5V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上的注意事项。
2.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总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3.领到试卷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试卷上对应位置填写班级和姓名。
4.答作图题时,先用铅笔作图,再用规定的签字笔描黑。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落在a处的大B. 落在b处的大
C. 两个一样大D. 无法比较大小
【答案】B
【解析】篮球从高处自由落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篮球落地后动能又转化为弹性势能,篮球发生形变,图b中篮球留下的印迹较大,说明其形变程度大,弹性势能较大,则初始时的重力势能也就较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 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跳板跳水运动有起跳、腾空、落水几个阶段,若不计空气阻力,从腾空到落水的过程中( )
A. 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 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少
C.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D. 重力势能先减少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答案】C
【解析】运动员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达到最高点动能为零,在下降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在整个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机械能不变。
故选C。
3. 为了生命安全,敬请文明驾驶.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 分子间有空隙B. 分子很小
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分子可分
【答案】C
【解析】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酒精分子不断向四周扩散,能使人闻到酒精特殊的香味,这与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有直接关系,而与其它分子的特性无关.
故选C.
4.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答案】D
【解析】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选项A说法不正确;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该选项B说法不正确;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选项C说法不正确;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选项D说法正确.
5. 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 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动能变小
C. 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D. 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答案】B
【解析】洒水车在不断的洒水工程中,虽然速度是不变的,但是由于质量减小,所以动能减小;虽然在水平街道上,但是由于质量减小,所以重力势能也会减小,所以洒水车的机械能减小。
故选B。
6.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根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也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仍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灯L1断路B. 灯L2断路
C. 开关S断路D. 上述分析均不对
【答案】C
【解析】由电路图知,如果灯L1 断路,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L2 会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如果灯L2 断路,导线接触b、c两点时,L1 会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如果开关断路,导线接触c、d两点时,电路是通路,两灯都发光,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7. 将铜片和铁片插入菠萝中,制成一个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其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菠萝是用电器
B. 水果电池的电压是0.5V
C. 铜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D. 电压表能提供电压
【答案】C
【解析】A.菠萝能提供电压,是电源,故A错误;
B.由图知电压表的量程为V,分度值为0.1V,水果电池的电压为0.1V,故B错误;
C.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即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由图知铜片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连接,因此铜电极为正极,故C正确;
D.电压表可以测量电压的大小,电源提供电压,故D错误。
故选C。
8. 上海世博会很多的照明灯是LED灯,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元件是发光二极管。现在用的二极管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 )
A. 陶瓷材料B. 金属材料
C. 半导体材料D. 纳米材料
【答案】C
【解析】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
故选 C。
9. 如图所示,在A、B两个金属夹之间分别连入下列物体,闭合开关后,可以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 玻璃棒B. 铁片
C. 橡胶棒D. 塑料尺子
【答案】B
【解析】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铅笔芯、酸碱盐的溶液等.题中选项中只有铅笔芯是导体.故选B.
【点睛】要使小灯泡发光,在金属夹之间必须接入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10. 2018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图中与火箭点火加速升空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相同的是( )
A. 反复弯折铁丝
B. 用弹弓射子弹
C. 电火花发射器点火
D. 小球向上摆动
【答案】C
【解析】火箭点火加速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反复弯折铁丝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弹弓射子弹,弹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子弹的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
C.电火花发射器点火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符合题意;
D.小球向上摆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8小题,每空1分,第18每小题1分,共计22分)
11. 如图所示的军用飞机从上空高速飞过,观察者抬头看到飞机的同时,感觉到飞机发出的隆隆声是从飞机的________方发出的(选填“前”或“后”).飞机在减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将________,势能将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后 减小 减小
【解析】第一空.因为光的速度大于声音的速度,所以观察者抬头看到飞机的同时,感觉到飞机发出的隆隆声是从飞机的后方发出的;
飞机在减速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和高度都变小,
第二空.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将减小;
第三空.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12. 小明同学把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发现金属勺的温度升高了,它的________增加;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后,金属勺的温度降低了,它的________减少了,于是李文静同学得出结论:通过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内能 内能 热传递
【解析】金属勺在热汤中,从热汤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13.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发动机散热器常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大.对于四冲程汽油机,将机械能转为内能的是______冲程.
【答案】降低 比热容 压缩
【解析】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冒“黑烟”说明燃烧不充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总能量的比值就小,所以效率降低;
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能吸收更多的热量;
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4. 如图所示电路中:
(1)若使L1、L2串联,则应闭合___________;
(2)若使L1、L2并联,则应闭合___________;
(3)若三个开个都闭合,则电路发生___________。
【答案】(1)S2 (2)S1、S3 (3)短路
【解析】(1)由图可知,若使L1、L2串联,应只闭合开关S2。
(2)由图可知,若使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S1和开关S3。
(3)若三个开个都闭合,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负极,则电路发生短路。
15. 如图所示
(1)图(b)中球摆动幅度越来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
(2)图(c)是水果电池,制作时应选择_________(同种/不同种)金属材料做正负电极。
【答案】(1)球摆动时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不同种
【解析】(1)图(b)中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球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2)图(c)水果电池的正负极要与水果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个要获得电子,一个要失去电子,即制作时应选择不同种金属材料做正负电极。
16. 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在金属棒上发生定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其定向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瞬间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答案】负 由A到B 由B到A
【解析】[1][2]摩擦起电是得失电子的过程,验电器A带负电,表明其得到了电子,有多余的电子,验电器B不带电,金属导体内只有电子即负电荷可以自由移动,如果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验电器A上部分多余的电子转移到B上,故在金属棒上发生定向移动的是由A到B。
[3]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B到A。
17. 二极管由_________(选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在社会各领域应用广泛。小满同学在学习了二极管的相关知识后,将二极管与电流表串联起来,对电流表起保护作用,这是利用了二极管的_________________特性。他又将铜片、锌片插入柠檬,制成柠檬电池。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发光二极管发光,由图可知铜片是柠檬电池的________________极。
【答案】半导体 单向导电 正
【解析】[1][2]半导体是制造二极管的主要材料,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将二极管与电流表串联起来,能防止电流表因正负接线柱接反而导致损坏的情况出现,可以对电流表起保护作用。
[3]由图可知,二极管左侧与电源正极相连时有电流经过二极管,二极管可以发光,所以铜片是电源的正极。
18. 作图题
(1)按要求连接实物: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灯泡逐渐变暗。
(2)如图,某沿海地区形成海陆风,请在虚框内用一根箭头表示白天的风向。
【答案】(1) (2)
【解析】(1) 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滑片P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暗,即电流变小,则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变大,故滑片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如下所示:
(2)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陆地升温快;陆地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如图所示:
三、探究与实验(本题有4小题,每空1分,共计22分)
19.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要探究的是_________(“小车”“木块”)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2)该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3)该实验中,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与物体B碰撞时_________(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___来改变;
(4)若在实验中,由于水平木板较短,物体B碰后滑出木板,在不改变原有器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碰后物体B不从木板上滑出?方法是_________。
【答案】(1)小车 速度 (2)木块被撞距离的距离 (3)碰前A 控制物体A在斜面上的高度 (4)降低物体A的高度
【解析】(1)[1][2]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小车在斜面上所处的高度不同,小车到达到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所以该实验要探究的是小车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该实验中小车动能的大小是通过B被撞距离的远近来反映动能的大小,B被撞的越远,说明小车的动能越大,被撞的越近,说明小车的动能越小,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3)[1][2]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碰撞前A的速度,这个速度的大小是通过控制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改变的。
(4)若在实验中,物体B碰后滑出木板,在不改变原有器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物体A的高度来减小物体A的速度,从而减小物体A的动能,减小对物体B做功的多少。
20. 在“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1)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当两灯亮后,若将灯泡从灯座上取下,灯泡______(选填“发光”或“不发光”),说明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之间________;
②连接完成电路后,小明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此时若把一根导线接在灯泡的两端,则会出现的现象是灯泡________,灯泡________(均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答案】(1)断开 (2)不发光 相互影响 发光 不发光
【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元件,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2)[1][2]如图所示,两灯串联,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当两灯亮后,若将L1从灯座上取下,L2会熄灭,即L2不发光,说明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3][4]若把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L2会短路,L2不发光,但L1与电源连通,会看到小灯泡L1发光。
21.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的装置,将A、B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相同的烧杯中,并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由图甲可以看出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但这是这名同学的实验装置的明显错误,其原因是: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为B液体在第2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其示数为_________;
(3)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来反映,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
(4)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如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__(选填“A”或“B”)升高的温度较高;
(5)冬天,小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介质,选择_________(选填“A”或“B”)为介质保暖时间会更长。
【答案】(1)没有控制物质质量相等 (2)26℃ (3)加热时间 转换法 (4)B (5)A
【解析】(1)液体A、B的体积相等,二者密度不相等,则A、B的质量不相等,在探究过程中没有控制物质质量相等。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26℃。
(3)[1][2]由实验装置可知,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反映,采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忽略热量损失,则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是转换法。
(4)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等A和B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相同热量时,B升温较高。
(5)因质量相等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吸热多,A的吸热能力,比热容大,根据可知,质量相同的A、B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A放热多效果好;故选A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
22. 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下表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导体,分别用A、B、C、D四个字母代表。问: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更准确的判断导体的电阻大小;
(2)通过选用___________两导体进行实验,可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3)分别将A和C两导体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接入C导体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A导体时更大,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4)生活中,通常选用铜芯线、铝芯线作为输电线,而不选铁芯线,是因为导体的电阻还与导体的___________有关;
(5)如图所示的一个长方体金属块,AB间的电阻为RAB,CD间的电阻为RCD,则RAB_________RCD(选填“>”“<”或“=”)。
【答案】(1)电流表示数 (2)AB (3)横截面积 (4)材料 (5)>
【解析】(1)[1]实验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导体电阻越大,电路电流越小,导体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因此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判断导体的电阻的大小。
(2)[2]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而导体的长度不同,故选取A、B导体进行实验。
(3)[3]选取A、C导体进行实验时,导体的材料、 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发现接入C导体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A导体时更大,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4)[4]通常选择铜芯线、铝芯线作为输电线,而不选择铁芯线,主要应用了铜、铝的导电性好,这是因为导体的电阻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5)[5]根据题意可知,长方体金属块的材料相同,观察图可知,AB间的横截面积比CD间的横截面积小,而长度不同,因为 AB间的长度比CD间的长度长,则RAB大于RCD。
四、综合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第23题每小问2分,第24题第1、2问各3分,第3问2分)
23. 某家庭用液化气热水器将质量为50kg,温度为20C的自来水加热到50C,消耗的液化气0.4kg(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液化气的热值为3×107J/kg。
(1)液化气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2)求0.4kg液化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_________;
(3)求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
(4)求此过程中液化气被利用的效率_________。
【答案】(1)内 (2)1.2×107J (3)6.3×106J (4)52.5%
【解析】(1)液化气燃烧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故燃烧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液化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水吸收热量
(4)液化气被利用的效率为
24. 在如题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是0.2A,电流表A2示数如图乙所示,求:
(1)电流表A2的示数;
(2)通过灯泡L1的电流;
(3)通过灯泡L2电流。
【答案】(1)0.48A;(2)0.2A;(3)0.28A
【解析】解:(1)由乙图可得,电流表A2的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所以电流表A2示数为0.48A;
(2)由甲图可知,等L1、L2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L1的电流,电流表测是是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得,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0.2A。
(3)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
答:(1)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8A;
(2)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2A;
(3)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28A。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A液体的温度/℃
10
14
18
22
26
B液体的温度/℃
10
18
34
42
导体代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A
0.6
0.4
镍铬合金
B
1.0
0.4
镍铬合金
C
0.6
0.6
镍铬合金
D
0.6
0.6
锰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九年级上期末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