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使学生运动用比较的方法去分析问题。
2.学会运用观察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3.通过认识生物的共同特征,唤起热爱生命、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能够理解并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举例说出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讨论,能够理解并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举例说出生物的共同特征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观察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机器人跳舞的视频,问:机器人是生物吗?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出你的理由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11-14,思考:
①如何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②生物的基本特征都有哪些呢?
2.展示生石花和钟乳石的图片,质疑:它们是生物吗?思考: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呢?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反馈总结。
探究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P12-14页,思考: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请学生展示思考成果,教师展示图片讲解。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展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细胞和病毒的图片,得出结论: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思考: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呢?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病毒能繁殖后代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展示阳光下的小麦和植物生长的图片,明确: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得出结论: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展示熊猫等动物取食的图片,明确: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得出结论:动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展示发霉的面包、蘑菇的图片,得出结论: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营养
3.生物能进行呼吸
展示鲸鱼、狗的呼吸的图片,得出结论:动物能进行呼吸。展示叶片气孔、莲藕的图片,得出结论:植物能进行呼吸
展示泡菜的图片,得出结论: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注意:不是所有生物的生活都需要氧气如:乳酸菌能够在无氧环境当中生活。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展示猎豹追捕猎物、含羞草、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的图片,得出结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展示植物的生长、鳄鱼破壳而出、被子植物的一生、蝴蝶额一生的图片,得出结论: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展示图片,让学生总结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举例判断属于遗传还是变异。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7.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展示人出汗、植物落叶、小狗撒尿的图片,得出结论: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思考:人体排出废物的方式有哪些?
教师强调:动物和人的粪便、呕吐不属于人体排出废物的方式。
探究三、生物的归类
通过观察,你能说出我们周边环境中有哪些生物吗?还有没有一些我们人类肉眼看不到的生物呢?请学生展示思考成果,教师展示图片讲解。师生共同总结。
(三)课堂小结
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当堂检测
展示PPT上的习题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检测并给予及时反馈。
五、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后习题和练习册上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展示图片,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二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生物的特征表格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二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生物的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