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9讲 把握人物形象(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第09讲 把握人物形象(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考查形式,综合素养要求,分析鉴赏要求,阅读能力要求,2动作描写,3神态描写,依据他人评价来分析,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梳理事件标记细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洞悉全国真题,探寻命题知考向。
题型一 概括人物形象题型二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背景,体会古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出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等方面的特点。
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基本内容,这是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
知识点一:人物形象分析方法知识点二:人物形象答题步骤
知识点一: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人物的动作细节能够展现其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比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惭,下车引之”,“引”表现出友人知错能改的形象。
神态能够反映人物的情绪和内在的性格倾向。在《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面对秦王的 “怫然怒”,这个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唐雎的愤怒和不畏强权的勇敢精神。
2.从事件发展过程分析(1)人物形象是在一系列事件中展现出来的。
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对其形象塑造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古代文言文中,如果是一个官员,他的职责是治理地方或者为朝廷出谋划策。
结合人物身份和所处环境分析
文中他人对人物的评价是把握人物形象的重要线索。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对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的评价是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知识点二:人物形象答题步骤
仔细阅读文言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要素,明确故事的大致脉络。
找出文中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同时标记出能够体现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语句。
针对标记的细节描写,分析其反映出的人物性格、品质等特点。可以从不同的细节入手,综合考虑人物在各个事件中的表现。
如果是概括人物形象,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如果是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要先引用原文语句,再详细说明体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谦逊大度、以德报怨、诚实正直、为人诚信、深明大义、刚正不阿。
不耻下问、聪慧好学、虚心求教、善于反思、勤奋好学。
平等真诚、互相尊重、舍己为人、慷慨待客、虚心听取他人建议。
善于劝谏、勇于直言、敢于进谏、善于进谏
深谋远虑、当机立断、处事果断、考虑周全、思维僵化、随机应变。
(2024·黑龙江牡丹江)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旱、蝗。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①,减诸服御狗马,损②郎吏员,发仓庾③以振贫民。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④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弛山泽:解除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禁令。弛,解除。②损:减少。③庾(yǔ):露天的谷仓。④绨(tì):一种粗厚光滑的丝织品。 选文中的孝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示例:体恤百姓,以身作则,提倡节俭。
参考译文 天下大旱,遭受蝗灾。孝文帝施予恩惠:让诸侯不要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解除禁止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法令,减少供朝廷使用的服饰、车驾和狗马等玩乐之物,裁减朝廷官员的人数,打开谷仓救济贫苦的百姓。 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高)台,召来工匠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
(2024·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皭①为福建将乐令,春秋行乡饮酒礼时,至村落间问民疾苦,牧竖②妇女皆环集,导之以善,肫然③如家人。期月,邑人悉向化④,境无盗贼,讼庭稀鞭扑声。皭初至官,与家人约曰:“在官,俸金外皆赃也,不可以丝毫累我。”官廨⑤有桂二株,方花开,李指之曰:“此亦官物也,擅折者必治之。”自是家人不敢簪桂花。尝出郭省敛⑥,从仆摘道旁一橘,顾见之,责曰:“岂可坏法自汝始!”立下马杖之,命偿其直。居三年,上官有索馈者,无以应,遂去官归。(选自《清稗类钞》)【注释】①李皭(jià):清朝顺治年间福建将乐县县令。②牧竖:牧童。③肫(zhūn)然:诚恳真挚的样子。④向化:受到感化而归顺。⑤官廨(xiè):官署。⑥省敛:考察收取租税。 请结合原文分析,李皭是一个怎样的人。
清正廉洁,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妥协
【答案】①李皭为官期间到民间考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引导百姓向善,乡人都受到感化而归顺,说明他是一个关爱百姓、治理有方的官员;②他告诫家人不可贪赃,并惩治违反规定的从仆,说明他是一个清正廉洁、坚持原则的人;③职位比他高的官员向他索要财物,他没有任何回应,说明他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
参考译文 李皭担任福建将乐县的县令,在春秋举行乡饮酒礼的时候,到村落里询问百姓的疾苦,牧童和妇女都围拢过来,他用善道引导他们,诚恳真挚的样子就像对待自家人。满一个月,县里的人都受到感化而归顺,境内没有盗贼,诉讼公堂很少有鞭打的惩罚声。李皭刚到任时,和家人约定说:“在任为官,俸金以外的都是赃物,不能因为丝毫财物连累我。”官署里有两棵桂树,正逢花开,李皭指着它们说:“这也是官署的财物,擅自折花的人一定惩治他。”从此家人不敢簪戴桂花。他曾经出城考察收取租税,随从的仆人摘了路边的一个橘子,他回头看到,责备说:“怎么能破坏法规从你开始!”立刻下马用棍子打他,命令他赔偿橘子的价值。过了三年,上级官员有索要财物馈赠的,他没有回应,于是辞官回家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01讲:把握读文技能(非连续文本)(含答案),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题背景,新闻类文本,说明类文本,议论类文本,总结反思,思路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1讲 分析人物形象(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讲练测,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考点精析,网络构建,考向2次要人物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1讲 分析人物形象(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讲与练(全国通用),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考点精析,网络构建,考向2次要人物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