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94102/0-17390620796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94102/0-17390620797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94102/0-17390620798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2,则c=10−1,0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奋斗者”号探秘深海,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嫦娥”六号运载火箭的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燃料燃烧时存在化学能到热能的转化
B.“天和”核心舱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天问”一号火星车使用的保温材料为纳米气凝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D.“奋斗者”号潜水器含钛合金,其强度高于纯钛金属
2.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过程用如下模型表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是吸热反应
B.过程Ⅲ一定是吸热过程
C.a的总能量大于d的总能量
D.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砷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B.的水解方程式:
C.硫酸钡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
D.一个电子从3p能级跃迁到3s能级,产生的原子光谱为发射光谱
4.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镁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图:
C.Ga的价层电子排布:3d10
D.中子数为20的钾原子:K
5.下列电化学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图甲:制取少量Fe(OH)2
B.图乙:证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C.图丙:在铁表面镀锌
D.图丁:实现原电池反应Cu+2Fe3+=Cu2++2Fe2+
6.一种潜航器的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系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B.电池工作时,向负极移动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浓度减小
D.电池总反应式是
7.已知:。室温下,在含大量的浊液中,仅改变横坐标轴对应的一个条件,纵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符合实际的是
A.升高温度B.加少量NaCl固体
C.加少量水D.加少量KI固体
8.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Al>Mg>Na
B.无机含氧酸的酸性:H2SO3<H2SO4 < HClO4
C.电负性: F>N>O
D.基态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9.某柔性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电池的负极,作正极。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逐渐被消耗B.失去电子
C.离子通过电解质膜进行迁移D.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氧化硫作为空气的一种主要污染物,消除其污染势在必行。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电子从Pt2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Pt1电极
B.Pt1电极是正极
C.Pt2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O2+4e-+4H+=2H2O
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O2的体积比为1∶2
11.中科院研制出了双碳双离子电池,以石墨(C)和中间相炭微粒球(MCMB)为电极,电解质溶液为含有KPF的有机溶液,其充电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态KPF为离子化合物
B.放电时,K+向左迁移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Cn+xPF-xe-=Cn(PF6)x
D.充电时,若阴极增重39g则阳极增重145g
12.t ℃时,AgCl 的 Ksp=1.8×10-10,Ag2CrO4(橘红色)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时,Ag2CrO4的 Ksp为 1×10-8
B.t ℃时,Y 点和 Z 点的 Ksp相等
C.饱和 Ag2CrO4溶液中加入少量 K2CrO4固体可使图中 Y 点移动到 X 点
D.t ℃时,将 0.01 ml·L-1 AgNO3溶液滴入 20 mL 0.01 ml·L-1 KCl 和 0.01 ml·L-1 K2CrO4的混合溶液中,先出现橘红色沉淀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2+的电子排布式为,则元素M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VIIB族
B.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的原子,其价电子数也为2
C.元素周期表各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总是从ns能级开始,以np能级结束
D.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随着能层数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数也在增多
14.一种新型短路膜电化学电池消除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为:
B.正极反应消耗标准状况下,理论上需要转移电子
C.短路膜和常见的离子交换膜不同,它既能传递离子,还可以传递电子
D.该装置可用于空气中的捕获,缓解温室效应
15.常温下,向含NaAc(醋酸钠)、NaBrO3、Na2SO4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混合液中pAg[PAg=−lgc(Ag+)]与pX[pX=−lgc(Ac−)、−lgc()、−lgc()]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相同条件下AgAc的溶解度大于AgBrO3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1直线代表−lgc(Ag+)和−lgc()的关系
B.向M点所示混合溶液中加入AgNO3固体,减小
C.常温下,AgAc饱和溶液中c(Ag+)=10−1.36ml∙L−1
D.当同时生成AgAc和AgBrO3时,溶液中c(Ac−)>10c()
填空题(55分)
16.(12分)下表是某些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数值。
(1)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 。
(2)基态、、、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填元素符号),其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形状为 。
(3)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的原因: 。
(4)NCl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在造纸领域作为漂白剂来提高纸张的白度。NCl3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 ,写出NCl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5)在分子中,与X原子相连的A呈正电性,与Y原子相连的A呈负电性,则X、Y、A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 。
17.(14分)实验室以废渣(含少量、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写出M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 区;“浸取”时转化为,提高浸取率的措施有 (任写两种)
(2)“除、”时,所得溶液中 。[已知:,]。
(3)“沉锰”时,溶液做“沉锰”试剂。
①的水溶液呈 (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其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的顺序 。(已知:的,,的)
②此过程需控制温度低于70℃,该过程不宜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 。
③“沉锰”时,“锰”转化为,同时有气体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15分)铁的腐蚀与防护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Ⅰ.研究铁的腐蚀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将铁粉放置于溶液中浸泡,过滤后用水洗涤。
步骤2:向溶液(用盐酸调)中加入浸泡过的粉。
步骤3:采集溶液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1)第一阶段,主要发生析氢腐蚀,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第二、三阶段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①选取b点进行分析,经检验溶液中含有,检验并与生成蓝色沉淀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
②取b点溶液向其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加入稀盐酸后立即变红。写出b点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 。
③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发生不同种类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Ⅱ.研究铁的防护
(3)在铁表面镀锌可有效防止铁被腐蚀
已知:放电的速率缓慢且平稳时有利于得到致密、细腻的镀层。
①镀件应与电源的 相连。
②向电解液中加入溶液,将转化为(已知),电解得到的镀层更加致密、细腻,原因是 。
(4)电镀后的废水中含有,一种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是:取废水,再加溶液,用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已知:(无色) ;。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废水中的含量是 (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19.(14分)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减少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对废气进行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探究用次氯酸钙溶液脱除烟气中的原理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 (填“>”或“Al>Na,A项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越强,故H2SO4 < HClO4,亚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弱,故无机含氧酸的酸性:H2SO3 <H2SO4 < HClO4,B项正确;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所以电负性:F>O>N,C项错误;基态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3d和4s轨道均处于半充满状态,D项错误;答案选B。
9.B
【解析】根据题目已知:电池的总反应为:,则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式为:,电解质膜用于传递,据此分析解答。
根据分析,Zn为负极,在电池工作中不断被消耗,质量减少,A正确;根据分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为MnO,B错误;电池工作中通过电解质膜进行迁移传递电流,C正确;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正确;故答案为:B。
10.C
【解析】该电池为原电池,Pt1电极二氧化硫失电子生成硫酸,Pt1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Pt2电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水,Pt2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电池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
Pt1是负极、Pt2是正极,该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从Pt1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Pt2电极,A错误;Pt1是负极、Pt2是正极,正极电势高,故Pt1电极电势低于Pt2电极,B错误;Pt2是正极,Pt2电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水,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C正确;总反应为二氧化硫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反应方程式为2SO2+O2+2H2O=2H2SO4,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O2的体积比为2∶1,D错误;故选C。
11.C
【解析】根据图示,充电时含有KPF的有机溶液中,K+、PF分别向两极移动,固态KPF为离子晶体,故A正确;根据图示,充电时K+向右迁移,右侧MCMB为阴极;放电时,右侧MCMB为负极、左侧石墨电极为正极,K+向左迁移,故B正确;放电时,右侧MCMB为负极,负极反应为K-e-=K+,故C错误;充电时,阴极生成金属钾,若阴极增重39g,外电路转移1ml电子,阳极发生反应Cn+xPF-xe-=Cn(PF6)x,根据电子守恒,阳极有1ml PF参加反应,增重1ml×145g/ml=145g,故D正确;选C。
12.B
【解析】t ℃时,曲线最高点处,c(Ag+)=1×10-3ml/L,c()=1×10-5ml/L,Ag2CrO4的 Ksp为= c2(Ag+)∙ c()=(1×10-3)2×1×10-5=1×10-11,A不正确;t ℃时,Y 点和 Z 点都是Ag2CrO4的饱和溶液,Ksp相等,B正确;饱和 Ag2CrO4溶液中加入 K2CrO4,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可使图中 Y 点沿着曲线向左移动,但不可能移动到 X 点,C不正确;t ℃时,在20 mL 0.01 ml·L-1 KCl 和 0.01 ml·L-1 K2CrO4的混合溶液中,若想生成AgCl 沉淀,所需c(Ag+)=ml/L =1.8×10-8ml/L;若想生成Ag2CrO4沉淀,所需c(Ag+)= ml/L=ml/L,生成AgCl沉淀所需c(Ag+)小,所以应先生成AgCl白色沉淀,D不正确;故选B。
13.A
【解析】某元素+2价离子电子排布式为,则该元素是25Mn,第四周期第VIIB族,A正确;最外层电子数为ns2的原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还包括(n-1)d上的电子,B错误;第一周期元素以ns能级开始,以ns能级结束,C错误;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随着能层数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数不变,D错误;故选A。
14.A
【解析】由图可知,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结合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根离子,负极氢气发生氧化反应后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根据图示,负极反应为:,故A错误;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结合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根离子,氧元素0价降为-2价,则1ml氧气反应需转移4ml电子,故B正确;根据图示可知,短路膜内既有碳酸氢根离子,也有电子根据装置图可知,吸收含二氧化碳的空气,释放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故D正确;答案选A。
15.B
【解析】Ksp(Ag2SO4)=c2(Ag+)×c(),Ksp(AgBrO3)=c(Ag+)×c(),Ksp(AgAc)=c(Ag+)×c(Ac-),即pAg=[p Ksp(Ag2SO4)-p()],pAg= p Ksp(AgBrO3)-p(),pAg= p Ksp(AgAc)-p(Ac-),相同条件下AgAc的溶解度大于AgBrO3的溶解度,可知L1对应AgBrO3,L2对应Ag2SO4,L3对应AgAc;
由分析可知,L1直线代表−lgc(Ag+)和−lgc()的关系,A正确;M点为L2和L3的交点,此时c(Ac-)和c()相等,向M点所示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NO3固体,c(Ag+)增大,所以 增大,B错误;AgAc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AgAc(s) Ag+(aq)+ Ac-(aq),c(Ag+)=c(Ac-),Ksp(AgAc)=c(Ag+)×c(Ac-)=10-2.72,则c(Ag+)=10−1.36 ml/L,C正确;当同时生成AgAc和AgBrO3时,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55分)
16(12分).(1)(或)(2分)
(2)N(1分) 哑铃形(1分)
(3)的第一电离能失去的电子是能级的,该能级电子的能量比左边失去的能级电子的高(2分)
(4)-3 (2分) NCl3+3H2O=NH3+3HClO(或NCl3+4H2O=NH3·H2O+3HClO)(2分)
(5)(2分)
17.(14分)(1)第四周期第ⅦB族(1分) d (1分) 粉碎、适当升高温度、搅拌等(任选两种回答,合理即可)(2分)
(2 ) 80(2分)
(3)碱性(2分) (2分)
避免碳酸氢铵温度过高分解(2分) (2分)
18(15分)(1)(2分)
(2)(2分) (写沉淀符号也对)(2分) 溶液的酸碱性(或溶液的) (2分)
(3)负极(1分) 通过反应降低,使得放电速率减缓,同时通过平衡的移动补充放电消耗的,使其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达到放电速率平稳的作用(2分)
(4)加入最后半滴硝酸银溶液,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且半分钟内沉淀不消失(2分)
(或) (2分)
19(14分)(1)<(1分) 12(2分)
(2) 2-(2分) (2分) 或(2分)
(3)负极(1分) MV+-e-=MV2+(2分) N2+6H++6MV+=6MV2++2NH3(2分)元素符号
Li
Be
N
O
F
Na
Mg
Al
P
S
C1
Cr
第一电离能
520
900
1402
1314
1681
496
738
578
1012
1000
1251
652.9
电负性
1.0
1.5
3.07
3.5
4.0
0.9
1.2
1.5
2.1
2.5
3.0
1.6
反应序号
热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
I
Ⅱ
Ⅲ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D
B
A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A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高二上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1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