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讲义)(原卷版).docx
    • 讲义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讲义)(解析版).docx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讲义)(原卷版)第1页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讲义)(原卷版)第2页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讲义)(原卷版)第3页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讲义)(解析版)第1页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讲义)(解析版)第2页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讲义)(解析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4 电流和电路(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4电流和电路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14电流和电路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 两种电荷
    考点二 电流和电路
    考点三 串联和并联
    考点四 电流的测量
    考点五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 两种电荷
    考向01:摩擦起电
    考向02:电荷间相互作用、验电器
    考向03:导体和绝缘体
    题型二 电流和电路
    考向01:电流
    考向02:电路与电路图
    考向03:电路的三种状态
    题型三 串联和并联
    考向01: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考向02: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考向03: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题型四 电流的测量
    考向01:电流表的连接
    考向02:电流表的读数
    题型五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考向01: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应用
    考向0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05分层训练·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考点一 两种电荷
    一、摩擦起电
    二、电荷间相互作用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和绝缘体
    2.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板时绝缘体,而在高温下达到红炽状态时,就变成了导体。
    考点二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二、电路的构成
    1.电路
    (1)电路就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种基本电路元件。
    2.电路各元件作用
    三、电路图
    1.电路图:为了便于研究,人们用图形符号表示电路元件;用符号表示电路元件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电路图与实物图:电路图与实物图是不同的。电路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实物图是用实物元件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4.画电路图时的注意事项
    (1)电路元件符号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连线时应横平竖直,呈方形。
    (3)各元件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且导线尽量避免交叉。
    (4)线路要连接到位,中间不能有断点。
    (5)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的位置必须和实物电路的位置一致。
    (6)元件做好标注,如L、S等。
    (7)同一电路中涉及多个相同元件,加下标进行区别,如S1、S2等。
    (8)画电路图时,一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依次画出元件符号,并用导线连接起来。
    (9)导线交叉相连时要画实心点,实物图中导线不能交叉,电路图中导线可以交叉,但尽量不要交叉。
    四、通路、断路、短路
    1.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
    2.用电器被短接与电源短路的区别与联系
    3.常见断路、短路的原因
    考点三 串联和并联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二、较复杂的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方法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
    电流路径法:先确定电流方向,即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依次经过哪些元件,再观察有无分支。若有分支,先将一条支路连接完成,再在对应的支路处并联上另一条支路。
    标号法:从电源正极开始,先在电路图中各元件的符号两端标出序号,再在对应的实物图中各元件两端标上对应的序号,最后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方法
    替换法:所谓替换法就是先将实物图中的元件用规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符号整理整理成规范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汇流点,以这些点为分界,将电路分成几段来画的方法。
    具体步骤:①先找出节点(并联电路的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画出干路;②对照实物图找出一条支路并画出来;③对照实物图找出其他支路并依次画出来;④将干路与各支路连接起来组成完整的电路图。
    考点四 电流的测量
    一、电流的强弱
    1.电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
    2.电流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电流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
    (3)换算关系:1A=103mA=106μA。
    二、电流的测量
    1.认识电流表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电流表的连接
    (2)电流表的读数
    一、明确所选量程。
    二、明确所选量程的分度值。
    三、由指针所指位置,读数。
    考点五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交流与反思
    (1)记录数据要真实,不得随意修改实验数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得出结论。
    (2)同一次实验过程中,每盏小灯泡的亮度可能不同,甚至有的小灯泡不亮,但这不能说明各处电流不相等,因为各小灯泡的规格不同。
    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交流与反思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不一定相等。当并联的两个小灯泡规格相同时,各支路电流相等;当并联的两个小灯泡规格不相同时,各支路电流不相等。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周六之和,即I=I1+I2+I3+…+In;当各支路用电器都相同时,I=nI1。
    题型一 两种电荷
    考向01:摩擦起电
    【例1】(2024·福建·中考真题)如图,用轻薄的纸折成小星星,轻放于地面的小钢针上,用与布摩擦过的吸管靠近,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此过程中( )
    A.摩擦创造了电荷B.布和吸管带上同种电荷
    C.吸管和小星星带上同种电荷D.吸管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D
    【详解】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
    B.布和吸管摩擦,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所以带上异种电荷,故B不符合题意;
    C.吸管带了电,小星星带上异种电荷或者不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吸管带电后,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这说明了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例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将气球与干燥的头发摩擦后,看到如图所示的有趣现象。这是因为气球与头发间发生 现象。由于异种电荷互相 ,因而使头发吸附在气球上。
    【答案】 摩擦起电 吸引
    【详解】[1][2] 将气球与干燥的头发摩擦后,发生摩擦起电现象,一个失去电子带正电,一个得到电子带负电,气球与头发间因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因而使头发吸附在气球上。
    考向02:电荷间相互作用、验电器
    【例3】(2024·广东·二模)如图,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用不同带电情况的棒丙分别靠近甲、乙,下列能证明甲、乙带异种电荷的现象是( )
    A.B.
    C.D.
    【答案】B
    【详解】A.若丙不带电,由图可知丙吸引甲,故甲带正电或负电,若丙带正电,吸引乙,故乙带负电或不带电,故A不符合题意;
    B.若丙带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甲带负电,若丙带正电,丙排斥乙,乙带正电,故B符合题意;
    C.若丙带正电,丙排斥甲,则甲带正电,丙吸引乙,则乙带负电或不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若丙不带电,丙吸引甲,则甲带正电或负电,若丙带正电,丙排斥乙,则乙带正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例4】(2024·广东广州·三模)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情况如图,已知乙带负电,丙经过摩擦 (选填“失去正电荷”或“失去负电荷”或“得到电子”)而带电。请选出符合甲情况的选项: (①带负电②带正电③不带电)。
    【答案】 得到电子 ②③
    【详解】[1]乙丙两球相互排斥,说明乙丙两球一定带电且带同种电荷——负电;丙球带负电,因为摩擦起电过程中发生转移的都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则丙球摩擦后得到电子。
    [2]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因此甲可能不带电;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因此甲球也可能带正电。
    考向03:导体和绝缘体
    【例5】如图所示,先后将不同材料的物体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铅笔芯 B.塑料尺 C.橡胶棒 D.玻璃棒
    【答案】A。
    【解析】A.铅笔芯是石墨制品,铅笔芯容易导电,所以把铅笔芯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能使小灯泡发光,故A符合题意;
    B.塑料尺是塑料制品,塑料尺不容易导电,所以把塑料尺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橡胶棒是橡胶制品,橡胶棒不容易导电,所以把橡胶棒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玻璃棒是玻璃制品,玻璃棒不容易导电,所以把玻璃棒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例6】校园内的大显示屏是LED的,LED灯管的主材料是属于______体,显示大屏上总是吸附上一些灰尘,这是因为___________。
    【答案】半导;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析】[1]按物质的导电性来分类,制作LED灯管的材料属于半导体。
    [2]显示大屏上总是吸附上一些灰尘,这是因为显示屏在工作时带有静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题型二 电流和电路
    考向01:电流
    【例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
    C.验电器的金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流方向从橡胶棒到金属箔
    【答案】B。
    【解析】A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A错误,B正确;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
    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橡胶棒向验电器转移,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电流方向从金属箔到橡胶棒,故D错误。
    故选B。
    【例2】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由于在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电荷;
    B.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C.在物理学中把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D.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毛皮带上了正电荷
    【答案】D。
    【解析】A.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A错误;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B错误;
    C.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故C错误;
    D.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程中,由于橡胶棒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故D正确。故选D。
    考向02:电路与电路图
    【例3】(2024·广东东莞·模拟预测)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各元件连接起来。(导线不允许交叉)
    【答案】
    【详解】根据电路图可知,两个灯泡串联,如图所示
    【例4】(2024·广东清远·二模)在图中,请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
    【详解】由实物图可知,两灯并联,开关S1控制L1,开关S2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由此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考向03:电路的三种状态
    【例5】如图所示电路中如果闭合S1、S2且断开S3,那么( )。
    A.只有L1亮 B.只有L2亮 C.L1和L2均亮 D.L1和L2均不亮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如果闭合S1、S2且断开S3,则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灯泡L2回负极,灯泡L1被短路不会发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例6】如图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并联接在了L2的两端。如果闭合开关,可能会发生( )。
    A.L1发光,L2不发光 B.L1不发光,L2发光
    C.L1、L2都要发光 D.L1、L2都不发光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电流表并联在电灯L2两端,将电灯L2短路,L2不会发光;电流表与灯L1串联接入电路,电源不会短路,灯L1发光,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题型三 串联和并联
    考向01: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例1】(2024·广东深圳·二模)小华在学习了电路之后,自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对于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此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B.只闭合开关,,此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C.同时闭合开关,,会使电源处于短路状态
    D.无论怎样闭合开关,此电路中灯泡和都不能组成串联或并联电路
    【答案】C
    【详解】A.只闭合开关S1时,由图可知两个小灯泡串联,故A错误;
    B.只闭合开关、,由图可知两个小灯泡并联,故B错误;
    C.同时闭合开关,,,由图可知会造成电源短路,故C正确;
    D.只闭合开关S1时,由图可知两个小灯泡串联;只闭合开关、,由图可知两个小灯泡并联,故D错误。
    故选C。
    【例2】(2024·广东深圳·二模)取还共享单车时,开关既控制锁车器,又控制发出提示音的蜂鸣器,开关只控制蜂鸣器;若蜂鸣器有故障,不影响锁车器正常工作。下列电路图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是( )
    A.B.
    C.D.
    【答案】A
    【详解】开关S1既控制锁车器,又控制发出提示音的蜂鸣器,说明开关S1为总开关,开关S2只控制蜂鸣器,说明开关S2与蜂鸣器串联;若蜂鸣器有故障,不影响锁车器正常工作,说明蜂鸣器与锁车器并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向02: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例3】请对照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
    【详解】由实物图得,两灯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开关S2与L2串联,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如图所示:
    【例4】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
    【详解】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A2在干路上,电流表A1在L2支路上,开关在干路上,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考向03: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例5】(2024·广东深圳·一模)如图所示为一款吊扇灯,闭合总开关后,风扇和灯可各自独立控制。下列电路图符合该吊扇灯功能的是( )
    A.B.
    C.D.
    【答案】B
    【详解】A.如图风扇与灯串联,不能独立控制,且三个开关串联,需要三个开关都闭合电路才接通,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灯与风扇并联,开关S2控制灯,S1控制电动机,风扇和灯可各自独立控制,且干路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故B符合题意;
    C.如图灯与风扇并联,开关S闭合后灯工作,再闭合S1,风扇工作,风扇无法独立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如图灯与风扇并联,开关S闭合后风扇工作,再闭合S1,灯工作,灯无法独立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例6】(2024·广东潮州·一模)电动自行车行驶中,用左右任意一只手柄刹车时,电动机都会断电停止工作,手柄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它们是 (选填“串”或“并”)联的;紧急刹车时,人的身体会向 倾。
    【答案】 开关 串 前
    【详解】[1]开关串联电路中,能起到控制电路中电流通断的作用,电动自行车行驶中,用左任意一只手柄刹车时,电动机都会断电停止工作,所以这车钥匙手柄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开关。
    [2]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即为串联。
    [3]行驶中的自行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
    题型四 电流的测量
    考向01:电流表的连接
    【例1】如图,a,b,c,d为电路中的四个接线点,若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的M、N接线柱与电路中各接线点的连接关系为( )。
    A.接,接B.接,接
    C.接,接D.接,接c
    【答案】B。
    【解析】AC.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应与灯泡串联,所以电流表只能接在c、d之间,故AC错误;
    BD.为保证电流表正常使用,应使电流由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由负接线柱流出,所以,由图知应使电流表的M接c,N接d;故B正确,D错误。答案B。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要求:灯L1和L2并联,开关S接在干路上,电流表只测量灯L2中的电流(连线不能交叉)。
    【解析】灯L1与L2并联,则电流的路径有两条,使灯泡L2的左接线柱与灯泡L1的左接线柱相连,灯泡L1的右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流表与L2串联,开关接在干路中。如图所示:
    考向02:电流表的读数
    【例3】(2024·广东·二模)如图所示,使用电流表前需用螺丝刀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调零旋钮,让指针在零刻度线处,接入电路后,电流表先用 (选填“大”或“小”)量程进行“试触”。
    【答案】 顺 大
    【解析】【小题1】[1]电流表使用前需要先调零,由于指针偏左,因而具体操作是用螺丝刀将旋钮顺时针旋转。
    [2]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如果不能估计出电流的大小,为防止电流表烧坏,应用大量程进行试触,根据指针偏转的角度选择合适的量程。
    【例4】(2024·广东东莞·一模)如图,电流表的读数为 mA。
    【答案】240
    【详解】由图可知,电流表接的是“﹣”和“0.6”两个接线柱,则电流表的量程为,其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240mA。
    题型五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考向01: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应用
    【例1】(2024·云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S1和S2,灯L1、L2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B.电流表A1和A2示数相等
    C.断开S2,电流表A2示数变小D.断开S2,灯L1变暗
    【答案】C
    【详解】AB.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A1与L1串联,所以测量L1所在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接在干路上,测量总电流,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小于A2的示数,故AB错误;
    CD.断开S2,电路为只有L1的简单电路,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灯L1所在支路电流不变,灯亮度不变,电流表A2示数等于电流表A1的示数,所以电流表A2示数变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例2】(2024·广东广州·一模)小明连接如图电路
    (1)闭合开关S,和发光,电流表和正常工作,示数为0.21A,示数为0.48A。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
    (2)将取下,闭合开关,则灯泡 ;(选填“发光”“不发光”),的示数 的示数(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3)闭合开关S,若发光而不发光,可能是 处发生断路(选填“”“”)。
    【答案】 0.21 0.27 发光 等于 A1
    【详解】(1)[1][2]由题意得,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A1测灯泡L1的电流,即为0.21A,电流表A2在干路上,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
    (2)[3][4]将L2取下,闭合开关,则灯泡L1、电流表A1、电流表A2串联,则灯泡L1能发光,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则两电流表的示数相等。
    (3)[5]闭合开关,若电流表A2断路,则整个电路都不通,两灯泡都不发光;若电流表A1断路,则与其串联的灯泡L1不能发光,另一条支路的灯泡L2能发光。
    考向0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例3】(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猜想:由于用电器耗电,电流流过用电器会减小;
    (2)按图甲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为了找出原因,将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有可能存在 故障;
    (3)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A点电流,如图乙所示,则 A,再测出B点电流,得到A、B两点电流相等。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都得到相同结论.由此判断猜想是 的;
    (4)为进一步得出两个灯串联时电流的规律,小明按图丙连接电路,测量A、B、C三点的电流,得出;小华认为不需要再测量,在(3)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推理也可以得出相同结论,请写出小华的推理过程: 。
    【答案】 L1​断路 0.3 错误 因为,,所以
    【详解】(2)[1]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是连通的,灯不亮说明电路断路,即电压表并联的部分断路,即L1​断路。
    (3)[2]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即IA​=0.3A。
    [3]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猜想:由于用电器耗电,电流流过用电器会减小是错误的。
    (4)[4]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3)结论可知,IA​=IB​,又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IB​=IC​,所以
    IA​=IB​=IC​
    【例4】(2024·广东广州·二模)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 在甲图中的点。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
    (2)小华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灯泡L1 ;
    (3)排除故障后,再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所在支路电流 A;
    (4)小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如上表),为了得到更普遍的规律,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 断开 串联 电流表未调零 断路 0.24 见解析
    【详解】(1)[1][2]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电流表测电流时,应与被测电路串联,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C点。
    [3]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指针偏左,原因是使用前未调零。
    (2)[4]闭合开关后,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电流表所在支路断路,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L1断路(或电流表断路)。
    (3)[5]如图丙所示,电流表接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24A。
    (4)[6]本次实验只做了一次实验,实验次数太少,为了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实验。
    基础巩固
    1.(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晚自习时,教室中正常发光的某一盏灯突然熄灭了;新年联欢会上,一串正常发光的彩灯,某一盏灯灯丝烧断,其他灯正常发光。关于前灯熄灭原因,后灯与其他彩灯连接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前灯短路 后灯串联
    B.前灯短路 后灯并联
    C.前灯断路 后灯串联
    D.前灯断路 后灯并联
    【答案】D
    【详解】教室内的灯是并联的,一盏灯熄灭,其它灯不受影响。若这盏灯短路,会导致保险丝烧断,其它灯也不亮,所以这盏灯断路;一串正常发光的彩灯,某一盏灯灯丝烧断,其他灯正常发光,不受影响,是并联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负电,乙不带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验电器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B.甲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
    D.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的瞬间,棒中的电流方向由甲到乙
    【答案】C
    【详解】A.电子带负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所以,甲验电器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了电子,故A错误;
    B.甲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错误;
    C.用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甲验电器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B上,所以A的张角将变小,B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将变大,故C正确;
    D.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从甲到乙,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故D错误。
    故选C。
    3.(2024·广东佛山·三模)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处粒子整体不显电
    B.甲处粒子带正电
    C.甲处粒子是核外电子
    D.在通常情况下,整个原子对外显负电
    【答案】C
    【详解】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一般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氢原子核除外),其体积很小,居于原子的中心,带有正电荷。由图知道,甲处粒子是核外电子,乙处粒子是原子核,带正电,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2024·广东广州·二模)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弱如图1所示,使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某气球,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与涤纶摩擦后带负电B.摩擦过程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涤纶
    C.摩擦后的涤纶不带电D.气球可能不带电
    【答案】B
    【详解】由图1知,玻璃棒对电阻的束缚能力比涤纶的弱,所以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摩擦过程,电子由玻璃棒向涤纶转移,涤纶由于带上多余电子而显负电,图2中,带正电的玻璃棒与气球相互排斥,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气球带正电,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2024·广东深圳·一模)小坪同学设计了一款智能门锁。有人到门口时,红外感应开关S闭合,智能门锁照明灯亮。当来人指纹识别正确时(S1闭合)或者面部识别正确时(S2闭合),开锁装置接通,门打开。下列电路图合理的是( )
    A.B.
    C.D.
    【答案】A
    【详解】由题意可知,灯与开锁装置互不影响,属于并联电路;当来人指纹识别正确时(S1闭合)或者面部识别正确时(S2闭合),有两个条件之一开锁装置接通,门打开,则这两个开关并联,再与开锁装置串联。
    故选A。
    6.(2024·广东深圳·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闭合开关S1时,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大
    B.两只开关都断开,灯L和R0并联
    C.闭合开关S1,S2时,向右移动滑片P,电路总功率增大
    D.两只开关都断开,若电压表没有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可能是灯L短路
    【答案】D
    【详解】A.当仅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滑动变阻器R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向右移动滑片P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会变小,因此电流表的示数会变小,而不是变大。故A错误;
    B.当两只开关都断开时,是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组成的串联电路,故B错误;
    C.闭合开关S1、S2时,是R0和滑动变阻器组成的并联电路。向右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增大,因此流经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减小,则电路总电流减小,由可知,电路总功率增大减小,故C错误;
    D.当两只开关都断开时,是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组成的串联电路,且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两端没有电压差,即电压表被短路或与其并联的部分电路被短路,可以推断出可能是灯泡L短路了,故D正确。
    故选D。
    7.(2024·广东·中考真题)《本草纲目》记载:“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拭”指摩擦,“以布拭热”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琥珀的内能。“吸得芥子”是由于琥珀因摩擦带 而 轻小的芥子。
    【答案】 做功 电 吸引
    【详解】[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以布拭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琥珀的内能。
    [2][3]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琥珀和布摩擦时,因得失电子,二者都带上了电,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琥珀就把轻小的芥子吸起来。
    8.(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有“顿牟掇芥”,意思是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像草芥一类的轻小物体。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因为得到电子而带 电,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琥珀靠近时会相互 .
    【答案】 负 排斥
    【详解】[1]毛皮与琥珀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琥珀得到电子带负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琥珀靠近时会相互排斥。
    9.(2024·广东·二模)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为缓解眼疲劳,电加热眼罩受到广泛关注。图甲所示的电加热眼罩通过控制开关实现不同温度的发热功能。它有两个发热电阻,当开关闭合时,工作,眼罩处于低温状态;再闭合,同时工作,为高温状态;若断开,眼罩停止发热。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设计一个简化模拟电路,以符合眼罩的实际工作原理。
    【答案】
    【详解】只闭合S1时,R1工作,为低温状态,再闭合S2后,R1、R2同时工作,为高温状态,说明R1可以独立工作、R1和R2可以同时工作,即两电阻并联;断开S1时,眼罩停止发热,说明开关S1位于干路,开关S2位于R2支路,如图所示:
    10.(2024·广东·模拟预测)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如题图甲所示的门禁系统,通过刷脸识别(开关S1)可开启闸口,通过手动按钮(开关S2)也可开启闸口,闸口由电动机控制,请将题图乙的电路图补充完整。
    【答案】
    【详解】人脸识别成功(S1闭合)或刷卡成功(S2闭合)均能打开门闸(由电动机M控制),由此可知,S1、S2两个开关并联,故作图如下:
    能力提升
    11.(2024·广东深圳·一模)静电驻极技术使得口罩的熔喷布带电,从而吸附细菌和病毒,有效地阻止病毒穿透口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口罩的熔喷布能吸附细菌和病毒,所以细菌和病毒一定也带电
    B.若口罩的熔喷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则熔喷布带负电
    C.口罩的熔喷布吸起一片带负电的锡箔纸,接触瞬间电流方向从熔喷布到锡箔纸
    D.通过拍打、摩擦实现口罩自充电,是创造了电荷
    【答案】C
    【详解】A.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口罩的熔喷布能吸附细菌和病毒,细菌和病毒不一定也带电,故A错误;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若口罩的熔喷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则熔喷布带正电,故B错误;
    C.口罩的熔喷布吸起一片带负电的锡箔纸,接触瞬间电流方向从熔喷布到锡箔纸,故C正确;
    D.电荷是守恒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因此,通过拍打、摩擦实现口罩自充电的过程,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电荷发生了转移,故D错误。
    故选C。
    12.(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为了减少炒菜时对油烟的吸入,厨房里安装了一台抽油烟机。抽油烟机上面的照明灯和电动机既可以同时工作又可以独立工作。以下关于抽油烟机内部电路设计,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
    A.B.
    C.D.
    【答案】A
    【详解】在抽油烟机中,照明灯和电动机既可以同时工作又可以独立工作,这说明它们之间的工作状态互不影响。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各支路的用电器都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照明灯和电动机应该并联连接。同时,开关应控制其对应的用电器,所以照明灯由其对应的开关控制,电动机由其对应的开关控制,且照明灯和电动机并联后再接入电路。
    故选A。
    13.(2024·海南·中考真题)说明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是( )
    A.将气球按压在钉板上,气球没有破裂
    B.将气球放在里面有热气的瓶口上,气球被吞了进去
    C.向气球中间吹气,两球靠拢
    D.将两个被毛织品摩擦过的气球靠近,两球相互弹开
    【答案】C
    【详解】A.将气球按压在钉板上,气球没有破裂,是因为钉子数量多,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气球放在里面有热气的瓶口上,气球被吞了进去,是因为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后气压减小,大气压将气球压入瓶内,故B不符合题意;
    C.向气球中间吹气,两球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两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将两球压向中间,所以两球靠拢,故C符合题意;
    D.将两个被毛织品摩擦过的气球靠近,两球相互弹开,是因为两球带有同种电荷,两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为停车场设计“车位占用”提醒模拟电路,要求车位被占用时,该车位上方只有红色指示灯亮;车位未被占用时,上方只有绿色指示灯亮。下列电路能实现上述要求的是( )
    A.B.
    C.D.
    【答案】C
    【详解】由题意可知,车位被占用时,该车位上方只有红色指示灯亮;车位未被占用时,上方只有绿色指示灯亮,说明红灯和绿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每盏灯都有各自的控制开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5.(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小明模拟静电复印原理。他先用丝绸快速摩擦整块塑料板(图甲),使塑料板 ,再用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了一个“中”字(图乙),然后在塑料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细小干木屑,将塑料板缓慢竖起,在重力作用下干木屑下落,“中”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图丙),“中”字能显现出来的原因:一是摩擦过的塑料板能 ,二是 。
    【答案】 带电 吸引轻小物体 人体是导体
    【详解】[1]他先用丝绸快速摩擦整块塑料板(图甲),电子在丝绸和塑料板之间发生转移,使塑料板带电。
    [2]由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板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3]再用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了一个“中”字,因为人体是导体,可将电荷导走,这样木屑就能够掉下来。
    16.(2024·广东佛山·二模)用细绳悬挂轻质通草小球,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通草小球,小球会先被玻璃棒 ;后又被玻璃棒弹开,小球被弹开说明玻璃棒和小球带有 种电荷而相互排斥,玻璃棒弹开小球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 吸引 同种 相同
    【详解】[1]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摩擦而带电,所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通草小球,小球会被玻璃棒吸引。
    [2]小球又被玻璃棒弹开,是因为小球在与玻璃棒接触时,带上了与玻璃棒相同的电荷。
    [3]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玻璃棒弹开小球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17.(2024·广东东莞·一模)地铁严禁携带有“异味”的物品乘车,是因为“异味”会充满整个车厢,影响其他乘客。“异味”充满整个车厢,这是 现象,该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 ;行驶的地铁车身与空气摩擦起电却没有吸附大量的灰尘,是因为车轮是由 (填“导体”或“绝缘体”)制成的,可以将电荷移走。
    【答案】 扩散 无规则运动 导体
    【详解】[1][2]“异味”充满整个车厢,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气体不断扩散到空气中,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3]行驶的地铁车身与空气摩擦起电却没有吸附大量的灰尘,是因为车轮是由导体制成的,可以将电荷移走,导致车轮不带静电。
    18.(2024·广东惠州·二模)原子、原子核、电子、中子、质子中带负电的是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则毛皮 电子(选填“失去”“得到”);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排热被”,把它覆盖在电子元件上,能大幅度降低电子元件工作时的温度,这是因为石墨烯具有良好的 (选填“导电性”“导热性”)。
    【答案】 电子 失去 导热性
    【详解】[1] 原子不带电,原子核和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2]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而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
    [3] 把石墨烯覆盖在电子元件上,因为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通过热传递把电子元件的热量排出,降低了电子元件工作时的温度。
    19.(2024·广东中山·三模)小明设计了一款高铁安全锤取用报警电路。该电路由电源、电铃、保护电阻R、开关S和S1组成,闭合开关S,当未取用安全锤时,相当于开关S1闭合,电铃不响;当取下安全锤时,相当于开关S1断开,电铃响,请根据以上要求,将图电路补充完整。
    【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闭合开关S,当安全锤未取用时,相当于开关S1闭合,电铃不响,说明电铃不响被短路了,当取下安全锤时,相当于开关S1断开,电铃响,说明开关S是总开关,R串联在电路中,保护电路,如图所示:
    20.(2024·广东深圳·一模)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吴同学选用两个不同的小灯泡组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处测量电流,然后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1)小吴正确测量C处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电流值为 A;
    (2)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用文字表达);
    (3)若想得到更多组数据,请举例一条可行的方法 。
    【答案】(1)0.22
    (2)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换用规格不同小灯泡进行实验
    【详解】(1)由如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2A。
    (2)三次数据都具有共同的特点:A点、B点是支路电流,它们两点的电流之和等于C点的干路电流。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实验时要得出普遍结论就要多次量几次数据,避免偶然性,可换用规格不同小灯泡进行实验。
    21.(2024·广东韶关·三模)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中,小杰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小杰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测量A、B、C三点的电流,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他在连接电路时接错了一根导线,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连接正确的导线 。
    (2)小杰纠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某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
    (3)小杰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写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表达式: 。
    (4)小杰根据实验数据还断定“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他得出该结论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 0.22 实验中使用了规格相同的灯泡
    【详解】(1)[1]图乙中有两个电流表测量同一条支路中的电流,电路改接如下图所示:
    (2)[2]由图丙可得,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则示数为0.22A。
    (3)[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三次实验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两条支路中的电流之和,所以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表达式为
    (4)[4]小杰根据实验数据还断定“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很有可能是实验中使用了规格相同的灯泡,使得各支路电流相等,导致小杰产生了这样的错误判断。考点内容
    课标要求
    考查频次
    命题预测
    两种电荷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了解静电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利用和防止的技术
    电学基础知识(每年1~2道,1~7分);
    电路识别与作图(10年8考,1~3分);
    纯电路图类(2021.19,2019.20,2018.20)
    本单元是电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是电学理论的基础,虽然电学内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电路分析与计算、电学理论在人类活动中的应用;但作为电学的基础知识,对这些内容的考查仍然要引起考生的重视。
    对此考点的考查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本考点的命题点有:两种电荷与摩擦起电、电路的组成与电路三种状态、电路与电路图的转换、连接串并联电路、电路分析与设计、电流与电压的测量、电流电压与电阻的概念、串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规律、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及其应用等
    电流和电路
    知道电流的形成过程,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图与实物图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带电体
    能吸引轻小物体时,说明物体带了电
    摩擦起电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的原因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3)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的本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电中和
    物体是因为所带正负电荷数量不等而显示出电性的,所以,如果将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它们所带的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对外将不显电性,宛如一个不带电一样,这时它们呈电中性,这种现象叫电中和
    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表示。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用“-”表示
    元电荷
    (1)人们把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它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不存在非元电荷整数倍的电量
    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式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后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原子的结构
    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有一个原子构成。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验电器
    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使用方法: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导体
    绝缘体
    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示例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各种酸、碱盐的溶液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电或不导电的原因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电荷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内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内,不能自由移动,即绝缘体并非不含电荷,而是缺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流的方向
    (1)物理学中,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在电源外部,电流是沿着电源正极→开关→用电器→电源负极的方向流动的
    (3)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但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
    ②电路为通路
    作用
    能量分析
    举例
    注意事项
    电源
    提供电能,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将其他形式转化为电能
    干电池、发电机
    用电器标有“+”的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连
    用电器
    利用电能工作的装置
    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点灯、电炉、电视机、电冰箱等
    开关
    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电路通断作用

    家中点灯开关、闸刀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
    开关接入电路时应断开
    导线
    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
    输送电能
    电脑的电源线、插座的电线、实验室中的各种导线
    导线要连接到电路元件接线柱上;不能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直接连接起来
    电路状态
    定义
    特点
    通路
    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用电器工作
    断路
    某处被切断的电路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1)用电器不工作,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层,引发火灾;
    (2)电源短路时用电器不会被烧坏
    用电器被短接
    电源短路
    区别
    用电器被短接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被短接的用电器不工作
    电源短路时,电源、导线中会产生较大的电流,会烧坏导线和电源
    联系
    (1)某些情况下,用电器被短接时允许的,但电源短路绝对不允许发生;
    (2)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时,,如果该用电器被短接,闭合开关,就一定会造成电源短路
    电路故障
    产生原因
    结果
    断路
    开关未闭合,导线断裂、接头松脱等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
    电源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
    轻则烧坏导线和电源,重则引起火灾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
    用电器首尾顺次相接
    用电器两端分别接在一起
    电路图
    电流路径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只有一条路径流回电源负极
    干路电流在其中一个节点处分别流经各支路,在另一个节点处汇合流回电源负极
    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发生断路时
    各用电器互相影响,若其中一个断路,则其他用电器都无法工作
    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若其中一个断路,则其他用电器照常工作
    发生短路时
    若其中一个用电器被短路,其他用电器依然有电流通过
    若其中一个用电器短路,与之相并联的所有用电器都被短路
    开关作用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不影响其控制作用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
    作用
    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符号及结构
    电流表在电路中的符号为,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通常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表盘上锁标字母“A”的含义
    含义有两个:一是表示该表为电流表,二是表示用该表测量电流时表盘上的示数的单位为安培
    表盘及两种接线方式
    0~0.6A
    0~3A
    对应量程及分度值
    当接“-”和“0.6”量接线柱时,其量程为0.6A,此时每个小格表示0.02A,即分度值为0.02A
    当接“-”和“3”量接线柱时,其量程为3A,此时每个小格表示0.1A,即分度值为0.1A
    使用规则
    违反规则的后果
    调零
    使用前应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
    如果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位置就开始测量,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指针在零刻度线左侧:会导致最终读数偏小;
    指针在零刻度线右侧:会导致最终读数偏大
    串联
    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如果将电流表和用电器并联,用电器被短路,而且还有可能烧坏电流表
    “+”进“-”出
    连接电流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若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通电后指针将反偏,容易损坏电流表
    量程选择
    要选择合适的量程:(1)所测电流大小不能超过所选量程;(2)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应选用小量程测电流,因为小量程分度值小,精度高
    如果电流大小超过电流表量程,无法读数还容易损坏电流表;如果选择量程过大,例如可选择0-0.6A量程时选择0-3A量程,测量误差会较大
    严禁电源短路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若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会造成电源短路,可能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测量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以各处电流可能相等;
    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由于存在用电器,串联电路中电流可能越来越小;
    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由于存在用电器,串联电路中电流可能越来越大
    设计实验
    将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分别把电流表接入图中A、B、C三点处,测出A、B、C三点的电流IA、IB、IC,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
    进行实验
    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并合理选择电流表量程;
    把电流表接在电路中的A处,如图甲所示,经检查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A处的电流值IA,并填入表格中;
    把电流表先后改接在电路中的B、C处,如图乙丙所示,分别测出这两处的电流值IB、IC,并填入表格中;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上述操作,并将每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比较测得的数据,总结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A点的电流IA/A
    A点的电流IB/A
    A点的电流IC/A
    1
    0.2
    0.2
    0.2
    2
    0.24
    0.24
    0.24
    3
    0.3
    0.3
    0.3

    分析论证
    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相等,即IA=IB=IC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A=IB=IC=…=In
    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干路电流可能等于各支路电流;
    干路电流可能大于各支路电流;
    干路电流可能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
    按照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干路(C点)电流和各支路(A点和B点)的电流,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根据所测实验数据总结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进行实验
    (1)按照右图乙所示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甲,并合理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2)分别测出干路(C点)电流和各支路(A点和B点)电流,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换用规格不同的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C点的电流IC/A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1
    0.4
    0.2
    0.2
    2
    0.44
    0.24
    0.2
    3
    0.46
    0.16
    0.3

    分析论证
    通过分析数据可发现:IC=IA+IB
    实验结论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位置
    I/A
    0.18
    0.18
    0.36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1
    0.10
    0.12
    2
    0.20
    0.24
    0.44
    3
    0.30
    0.36
    0.66
    实验次序
    IA/A
    IB/A
    Ic/A
    1
    0.12
    0.12
    0.24
    2
    0.20
    0.20
    0.40
    3
    0.24
    0.24
    0.48

    相关试卷

    专题11 浮力(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浮力(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1浮力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11浮力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压强(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压强(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0压强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10压强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力(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8 力(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8力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08力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