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信息、能源与材料(讲义)(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422/1-17390676669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0 信息、能源与材料(讲义)(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422/1-1739067666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0 信息、能源与材料(讲义)(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422/1-1739067667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0 信息、能源与材料(讲义)(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422/0-17390676616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0 信息、能源与材料(讲义)(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422/0-17390676616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0 信息、能源与材料(讲义)(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422/0-17390676617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专题20 信息、能源与材料(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0 信息、能源与材料(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20信息能源与材料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20信息能源与材料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 信息传递
考点二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 信息传递
考向01:电话的工作原理
考向0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考向03:电磁波的发射及应用
考向04:现代通讯技术
题型二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向01:能源及其分类
考向02:核能及其利用
考向03:太阳能的来源
考向04:太阳能的利用
考向0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05分层训练·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考点一 信息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电话: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
(1)基本结构:主要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2)工作原理: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声音→话筒→
产生变化的电流→听筒→振动(声音)。
2、电话交换机
(1)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而发明的。
(2)用来实现两部电话之间的转换。
(3)使用交换机,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电话线的数量。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电流信号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音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例如:传统的市话通话,长途通话。
(2)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例如电子计算机是利用二进制码识别信息和处理信息。
(3)模拟通信在加工,放大和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噪声大,失真大;而数字信号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失真小。
(4)电话交换机间的信息是靠数字信号传递,而电话与电话机之间的信息传递靠模拟信号,但是不论哪种通信都需要电话线。
二、电磁波的海洋
1.电磁波
(1)电磁波:由导体中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2) 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各种电磁波的波速都相同,都等于光速,c= 3×108m/s,但频率和波长不相同,它们成反比。
(4)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①发射:将要传输的电信号(音频信号,图像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的过程。
②接收:天线将电磁波接收下来,再通过接收器(收音机,电视机等)将要传输的电信号取出来并放大,最后还原成声音或图像过程。
③“天线”可以同时接收多种频率的电磁波,利用调谐器可以选出人们所需要的频率。
2.电磁波家族及电磁波的应用
(1)电磁波家族及电磁波的应用:各种光和射线都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电磁波波长从大到小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2)无线电波
①定义:电磁波中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部分,叫做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
②特点:无线电波的波长从几毫米到几千米,通常根据波长把无线电波又分成几个波段:长波、中波、短波和微波。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2.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可以用框图表示
3.广播、电视、移动电话信号传递的异同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 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支柱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
(1)用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2)光纤通信优点是:容量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怕潮湿、不怕腐蚀。
2、光纤实质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光纤通信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3、其他通信:微波通信、网络通信。
4、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因特网,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通信形式是电子邮件。
考点二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
1.能源:一般而言,能够提高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
2.常见能源
(1)化石能源: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2)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是各种生命产生或构成生命体的有机质的总称)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如柴薪、秸秆、动物粪便等。生物质能是人类利用最早、利用时间最长的能源,实际上也是化学能的一种。
(3)太阳能:由太阳辐射提供的能量。
(4)风能: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所具有的能量。
(5)地热能:地球内部高温熔岩所具有的能量,常通过地下水或喷发的熔岩送到地面从而被人们利用。
(6)电能:电流能以各种形式做功,所以电具有的能量叫做电能。
3.能源的分类:能源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按能源的获取方式,可将能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1)一次能源: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是一次能源,如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其中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一次能源的三大支柱,构成了全球能源家族结构的基本框架。
(2)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如电能、酒精、汽油、煤油、焦炭等。
4.能源危机
(1)原因:①化石能源储量并不丰富;②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
(2)应对措施:面对目前的能源形式,解决能源问题主要出路有:一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科学开发,解决使用;二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5.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探测数据表明,目前作为人类主要的能源的化石能源储量并不丰富,所以,开发新能源、更好的利用已知能源,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随着第三次能源革命序幕的拉开,核能成为主要能源。同时人类正着力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核能、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为人类的能源问题找到了新的出路。
二、核能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位于其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其半径只相当于原子的十万分之一。
(2)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3)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它们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整个原子呈电中性,对外不显示电性。
(4)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其电荷量跟核外电子相等,中子不带电。从质量上讲,质子与中子质量几乎相等,一个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质子和中子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就像几颗豆粒挤在原子这个大广场的中央。
2.核能
(1)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使他们它们分裂或结合极其困难,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但是,一旦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释放核能的方式有两种:核裂变、核聚变。
(2)核能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属于一次能源。核能也属于新能源。
3.裂变:用中子轰击质量比较大的铀235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质量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t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4.裂变的利用
(1)核电站
①核反应堆及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能够缓慢、平稳地释放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设备,它以铀为燃料。利用核反应堆中放出的核能先生成高温蒸汽,在驱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②核反应堆中的能量转化
③核电站的特点
a.消耗的热量少,产生的能量巨大;
b.产生废渣少,对大气基本无污染;
c.核反应会产生危害极大的射线,因而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2)原子弹:链式反应如果不加控制,大量原子核就会再一瞬间发生裂变,释放出极大的能量,以致引起威力强大的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6.聚变(热核反应):将某些质量很小的原子核,例如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与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氦核,也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聚变反应要求一开始就要有很高的温度,因此核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
(1)聚变的应用:大量氢核的聚变,可以在瞬间放出惊人的能量。氢弹就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制造的已知比原子弹威力还要大的核武器。迄今,人们还不能像控制核裂变那样,使核聚变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要真正安全、和平的利用核聚变所释放的核能,还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
(2)可控核聚变释放的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显著的特点
①燃料丰富且运营成本低,核聚变的燃料之一—氘核在海水中大量存在,足以功全世界使用几百亿年。
②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真正的清洁能源。
(3)裂变与聚变的比较
(4)核能的特点
三、太阳能
1.太阳能的产生—氢核聚变: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因此可以讲,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所以说,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2.太阳能的传递—热辐射:太阳核心释放的能量向外扩散,可以传送到太阳表面。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就像一个高温气体组成的海洋。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3.太阳的寿命: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已经燃烧了近50亿年,目前它正处于壮年,要再过50亿年才会燃尽自己的核燃料。可以说,太阳能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4.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外的能源基本上都来自于太阳能,所以说太阳是人类的能源宝库。
5.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的利用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1)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由于化石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都来源于太阳能,所以人类利用这些能源,实际上都是间接地利用太阳能。
(2)太阳能的直接利用: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方式主要有:一种是光热转换,一种是光点转换。
6.太阳能的优缺点:能直接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有一定的缺点,但具有其他能源不可比拟的优点。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人类在消耗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率,依靠科技进步,改进能源结构,开发、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新的理想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3.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4.未来的理想能源:未来的理想能源要能够大规模替代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必须满足一下四个条件。
(1)必须满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2)必须满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3)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4)必须满足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目前新能源的利用技术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的开发利用等,另外有可能还存在没有被人类发现的新能源,亟待人们去开发、利用。
题型一 信息传递
考向01:电话的工作原理
【例1】(2024·广东广州·三模)关于老式电话的话筒以及麦克风的构造如下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B.它们的物理原理是一样的
C.电话机话筒利用了电磁感应来实现它的功能
D.麦克风利用欧姆定律来实现它的功能
【答案】A
【详解】麦克风利用了电磁感应来实现它的功能,电话机话筒利用欧姆定律来实现它的功能,因此两者工作的物理原理是不一样的,但是两者的作用是一样的,即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例2】如图所示为电话机原理图,听筒的作用是将变化的 (选填“声信号转变成电流信号”或者“电流信话号转变成声信号”)传递到人耳。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通过导体AB的电流方向为 (选填“A到B”或“B到A”),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则听筒电磁铁磁性将 (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
【答案】 电流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A到B 变强
【详解】[1]电话机的话筒将声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传播,听筒将电流信号转化为声信号传递到人耳。
[2]由图可知,电流从电源(左边为正极)正极出发,通过导体AB的电流方向为从A到B。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变强。
考向0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例3】关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数字信号长距离传输或多次放大时可能造成声音和图像的失真
B.模拟信号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
C.数字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编码进行加密
D.用不同数字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答案】C
【详解】A.数字信号长距离传输或多次放大时不易造成声音、图象的失真,故A错误;
B.模拟信号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弱,故B错误;
C.因为易于使用不同的编码进行加密,所以数字信号有很强的保密性,故C正确;
D.用不同数字或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都叫做数字信号,故D错误。
答案C。
【例4】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信号: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 ,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2)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 ,使用数学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
(3)模拟信号容易 ;数字信号 能力强,便于加工处理,可以加密。在电话与交换机之间一般传递 ,在交换机之间传递数字信号。
【答案】 模拟信号 数学信号 失真 抗干扰 模拟信号
【详解】(1)[1]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相同,“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通信的方式叫做模拟通信。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
(2)[2]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采用数字信号通信的方式叫做数字通信。通常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形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3)[3][4][5]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中,模拟信号容易失真,而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加工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编码进行加密。在电话与交换机之间一般用模拟信号传递,在交换机之间用数字信号传递。
考向03:电磁波的发射及应用
【例5】(2024·广东阳江·二模)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大致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属于可见光B.无线电波的波长比X射线的短
C.电视机遥控器向电视机传播信号利用的是紫外线D.可见光与γ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答案】D
【详解】A.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故A错误;
B.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无线电波频率比X射线低,则波长要长,故B错误;
C.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故C错误;
D.光波也属于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例6】(2024·广东揭阳·一模)2021年4月29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未来航天员将在空间站长期驻守。舱内航天员 (选填“受”或“不受”)地球的吸引;空间站外工作的宇航员之间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用声音交流,空间站内也可以“刷手机”,它是通过 波看到地面信息的。
【答案】 受 不能 电磁
【详解】[1]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未来航天员将在空间站长期驻守,舱内航天员依然受地球的吸引。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空间站外工作的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用声音交流。
[3]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传播,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所以航天员空间站内也可以“刷手机”,它是通过电磁波看到地面信息的。
考向04:现代通讯技术
【例7】(2024·广东汕头·一模)古时候,北斗七星是人们用来辨别方向的重要指针。今天,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已成为全球导航领域的璀璨明星。如题图所示,北斗系统服务全世界,它传递信息是利用( )
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光纤
【答案】A
【详解】北斗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故选A。
故选 A。
【例8】(2024·广东汕头·一模)汽车GPS导航仪与通信卫星之间通过 来传递信息,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频率最高的是 信号。如图所示的光纤通信是利用了激光在纤维中经过多次 (“反射”或“折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答案】 电磁波 射频 反射
【详解】[1]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导航仪与卫星间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2]由图示知,在相同时间内,射频振动的次数最多,频率最高。
[3]光纤通信是激光在光导纤维即玻璃丝中多次反射,从而向远方传递信息。
题型二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向01:能源及其分类
【例1】(2024·广东惠州·二模)2024年4月29日,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B.石油C.核能D.煤炭
【答案】A
【详解】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石油、核燃料、煤炭是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A。
【例2】(2024·广东汕头·一模)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无人驾驶电车在行驶时,车上的锂离子电池将 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无人驾驶电车是通过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进行障碍物感知的。
【答案】 可再生 化学 电磁波
【详解】[1]太阳能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获取,因此属于可再生能源。
[2]车上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3]无人驾驶电车是通过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来精确定位、感知障碍物和地面的起 伏情况的,激光和毫米波都是电磁波。
考向02:核能及其利用
【例3】(2024·广东广州·三模)核能发电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反应堆是通过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C.汽轮机是热机的一种,它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核能发电过程产生大量高温的水蒸气,温度相同的水蒸气和水,水蒸气的内能一定更大
【答案】C
【详解】A.核能不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核反应堆是用人工的方法控制核裂变链式反应速度获得核能的装置,故B错误;
C.汽轮机是热机,使用时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C正确;
D.内能与温度、物态、质量等有关,温度相同的水蒸气和水,水和水蒸气的质量未知,所以两者的内能无法比较,故D错误。
故选C。
【例4】(2024·广东云浮·一模)“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华龙一号”核电站是利用核 时释放出的大量核能来发电的,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法拉第发现的 。
【答案】 裂变 不可再生 电磁感应现象
【详解】[1]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核裂变,利用核裂变释放的大量核能来发电的。
[2]核能短时间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来进行发电。
考向03:太阳能的来源
【例5】(2024·广东中山·三模)关于太阳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再生,来源于核裂变B.不可再生,来源于核裂变
C.可再生,来源于核聚变D.不可再生,来源于核聚变
【答案】C
【详解】太阳能是核聚变释放的能,可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例6】(2024·广东汕头·二模)太阳能照明路灯所用的LED灯泡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 导电的性质;发光过程中温度较 ;能量转换效率较高.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 (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答案】 单向 低 聚变
【详解】[1]单向导电性是二极管最重要的特性。利用单向导电性可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正偏时电阻值小,反偏时电阻值大。
[2]LED灯泡在发光过程中温度较低,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能量较少,所以LED灯泡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
[3]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
考向04:太阳能的利用
【例7】(2024·广东广州·二模)能源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进行不同分类。下列四组能源中,能归入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一组是( )
A.煤炭、地热能B.太阳能、风能
C.水能、天然气D.石油、核能
【答案】B
【详解】A.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和风能是来自太阳的可再生能源,也是一次能源,故B符合题意;
C.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会越用越少,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石油和核能都是不可再生的,会越用越少,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例8】(2024·广东·二模)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的空白方框内填上相关的物理名称;
① ;
② ;
③ 。
【答案】 内 光电转换 化学能
【详解】①[1]光热转换利用太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换成内能,把水加热。
②[2]光电转换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
③[3]光化转换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供植物生存。
考向0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例9】(2024·广东广州·二模)某热机的能量流向图如图所示(箭头粗细不代表能量多少),已知其工作效率为80%,输出机械能为400J,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量A为电能,能量B为内能
B.能量A为内能,能量B为电能
C.能量A和B均为内能,能量B为500J
D.能量A和B均为内能,能量B为100J
【答案】D
【详解】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因此能量A和B均为内能;已知其工作效率为80%,输出机械能为400J,根据
可知,能量A为
由能量流向图可知,能量B为
QB=Q放-W=500J-400J=100J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例10】(2024·广东广州·二模)氢内燃机以氢气作为燃料,氢气的热值是1.4×108J/kg,10k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J。下列选项可能符合其能量流向的是 。散失的能量不能自动汇集转化为燃料化学能,说明能量转化是有 的。
A. B.
C. D.
【答案】 D 方向性
【详解】[1]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A.输入化学能等于输出的机械能,相当于效率为100%,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输出的机械能与内能之和大于输入的化学能,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故B不符合题意;
CD.热机效率为
符合热机的热机效率,但氢内燃机输入不可能为电能,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散失的能量不能自动汇集转化为燃料化学能,说明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基础巩固
1.(2024·广东广州·三模)下表是不同电磁波的频率,下图是电磁波家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5G网络的波长比4G网络长
B.CCTV1广播台的电磁波属于无线电波
C.可见光中,紫光的频率比红光的频率小
D.真空中5G网络的传播速度比4G网络的快
【答案】B
【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5G信号的频率大,由可知,电磁波频率越大,波长越小,故A错误;
B.由表中的CCTV1广播台的电磁波的频率对照图中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可知,CCTV1广播台的电磁波属于无线电波,故B正确;
C.可见光中,紫光的频率比红光的频率大,波长较小,故C错误;
D.4G和5G信号都是电磁波,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都为3×108m/s,故D错误。
故选B。
2.(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加以利用。比如无人驾驶太阳能汽车,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能源,利用电磁波实现远程操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一样,都需要介质
B.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通过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C.太阳能汽车消耗的能量可以全部收集起来继续驱动汽车,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D.化石能源是以前存贮的太阳能,因此属于可再生能源
【答案】B
【详解】A.根据电磁波的传播特点可知,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
B.根据太阳的特性可知,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通过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故B正确;
C.由于存在能量的损耗,所以太阳能汽车消耗的能量不能全部收集起来继续驱动汽车,实现能量循环利用,故C错误;
D.由于化石能源不能在短时间获得,所以其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3.(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小强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详解】①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能生磁;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来的;焦耳发现焦耳定律,故①错误;
②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②正确;
③潜望镜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天平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活塞式抽水机能把水抽上来主要利用了大气压强,故③错误;
④汽车倒车雷达靠超声波定位障碍物,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④错误。
故选B。
4.(2024·安徽·中考真题)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面向镜头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增大B.“天宫”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
C.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D.航天员报平安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的
【答案】C
【详解】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载人飞船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空间站在太空中运动的方向时刻在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天宫”空间站能绕着地球运动,是因为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作用,故C正确;
D.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不是通过声波传向地球的,而是通过电磁波传向地球的,故D错误。
故选C。
5.(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下列与数据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为的电磁波一定比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快
B.功率为的机械一定比的机械做的功多
C.热值为的燃料一定比的燃料放热多
D.质量为的物体一定比的物体的惯性大
【答案】D
【详解】A.各种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与频率无关,故A错误;
B.根据公式可知,机械做功多少取决于功率和时间两个因素,只知道功率大小不能比较做功的多少,故B错误;
C.根据公式可知,燃料放热多少与燃料质量及燃料热值有关,只比较热值大小不能确定哪种燃料放热多,故C错误;
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质量为的物体一定比的物体的惯性大,故D正确。
故选D。
6.(2024·广东清远·一模)下列关于原子核及核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我国实验室研发的“人造太阳”是利用核裂变原理工作
C.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原理工作
D.氢原子核的尺度比氢原子小
【答案】D
【详解】A.根据原子结构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A错误;
BC.核裂变和核聚变都可以释放巨大的能量,我国实验室研发的“人造太阳”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工作,核电站利用的是可控的核裂变原理工作,故BC错误;
D.氢原子由氢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氢原子核的尺度比氢原子小,故D正确。
故选D。
7.(2024·广东江门·二模)如图所示是试验中的无人驾驶太阳能汽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试人员可以通过电磁波远程操控汽车
B.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汽车在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小
【答案】C
【详解】A.由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所以试验中测试人员是通过电磁波远程操控太阳能汽车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电池吸收太阳能,同时为电路提供电能,所以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太阳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所以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太阳能汽车上面凸起,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流速大,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原理可知,流过汽车的空气产生向上的压强差,所以汽车行驶时对地面压力比静止时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4·广东深圳·模拟预测)“夜空画师”,把深圳创意飞到天上去,深圳大漠大无人机表演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表现力,让海内外观众感受到深圳科技的“硬核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人机定位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无人机在空中悬停定位拍摄时,没有力对无人机做功
C.无人机的锂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无人机的灯光来自LED灯,它是半导体
【答案】C
【详解】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能够传递信息,无人机定位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无人机在空中悬停定位拍摄时,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没有力对无人机做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无人机的锂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无人机的灯光来自LED灯,它是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4·陕西·中考真题)“玲珑一号”是我国研发的新一代小型核电机组,它利用如图所示的核反应释放的能量来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是核裂变
B.太阳内部发生的也是这种核反应
C.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原子核是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答案】A
【详解】A.由题图可知用中子轰击质量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因此该核反应是核裂变,故A正确;
B.太阳内部发生的是核聚变,故B错误;
C.核能在短期内不能源源不断地获取,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0.(2024·宁夏银川·二模)关于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1 中的实验为电动机原理
B.图 2 中充电桩的金属外壳应与大地相连
C.图 3 中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着剧烈的裂变反应
D.图 4 中三颗同步卫星能实现全球通讯,说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B
【详解】A.图1中的实验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故A错误;
B.图2中充电桩的金属外壳应与大地相连,是为了防止金属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故B正确;
C.图3中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着剧烈的聚变反应,而不是裂变反应,故C错误;
D.图4中三颗同步卫星能实现全球通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11.(2024·广东东莞·一模)太阳能LED照明路灯节能、清洁、亮度高,很受人们的青睐。太阳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它是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 (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的能量;LED灯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它发光时把 能直接转化成光能。
【答案】 可再生 聚变 电
【详解】[1]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能量。
[3]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通过电流时不用经过加热灯丝直接能够发光,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光能。
12.(2024·广东江门·模拟预测)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飞向太空,成功入轨!此次发射任务的最大功臣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火箭顶端的卫星的动能将 ,机械能将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北斗导航系统组建成功后,未来将应用于军事、民用等领域,应用过程是通过 来传递信息的。
【答案】 增大 增大 电磁波
【详解】[1]在火箭携带卫星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故动能增大。
[2]同时其高度增加,故重力势能增大,由于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故机械能也增大。
[3]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北斗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13.(2024·广东·中考真题)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 (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请写出太阳能的1个优点: 。
【答案】 聚变 可再生 环保/安全/经济
【详解】[1]在太阳内部,太能之所以能发光发热,实质相当于无数个的氢弹爆炸而造成的,即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核能。
[2]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
[3]太阳能的优点是:清洁无污染,环保,安全,经济。(或环保;节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
14.(2024·广东·中考真题)【科技改善生活】广东生产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飞成功,彰显了我国科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航空器可用于高空摄影、旅游观光等,航空器通过旋转旋翼对空气施加向下的力,从而获得升力,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的。航空器升空过程中,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航空器靠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与控制中心联系。
【答案】 相互 增大 电磁波
【详解】[1]航空器通过旋转旋翼对空气施加向下的力,空气对航空器施加向上的力,从而获得升力,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航空器升空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增大。
[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最快,这使得它成为航天和航空通信的理想选择,航空器与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联系的。
能力提升
15.(2024·广东广州·三模)如图为电磁波家族的一部分,可见光是电磁波家族的一员,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发生的能量转换是电能→机械能→光能
B.电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C.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D.体检胸透用的X射线传播速度比可见光更快
【答案】C
【详解】A.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时,消耗了电能,获得了机械能,该过程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机械能,故A错误;
B.电能需要消耗一次能源获取,是二次能源,不能称之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故B错误;
C.在太阳的内部,氢原子核由于发生聚变,对外放出巨大的核能,所以说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故C正确;
D.由图可知,X射线和可见光都是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样,都是光速,故D错误。
故选C。
16.(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2024年4月30日16时56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之后,返回舱的反推发动机启动,向下推动空气,减速“刹车”,最终成功着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中心发出的返回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
B.向下推动空气,返回舱减速,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返回舱减速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D.返回舱减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D
【详解】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传播时不需要介质,所以控制中心发出的返回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下推动空气,空气给返回舱一个向上的力,使返回舱减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返回舱减速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减小,高度减小,反推发动机消耗燃料喷出燃气,返回舱质量减小,因此返回舱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则其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7.(2024·广东汕头·一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利用手机操控无人机是靠 传递信息的。无人机的旋翼由电动机驱动,电能属于 (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信息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某5G信号波段为5000MHz,其波长为 m。
【答案】 电磁波 二次 0.06
【详解】[1]手机可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利用手机操控无人机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电能是由其它能源转化而来的,属于二次能源。
[3]某5G信息的波长为
18.(2024·广东汕头·二模)“柔性太阳电池阵”是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上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可以把属于 (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它是 (选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
【答案】 可 电 半导体
【详解】[1][2]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属于可再生资源,“柔性太阳电池阵”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它是半导体材料。
19.(2024·广东汕头·一模)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到火星“上班”一年了,这一年她“拍”到了更详细更清晰的科学发现。
(1)携带探测器的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探测器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以 为参照物,探测器是静止的;
(2)如图所示“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太空张开“翅膀”是为了接收 能,再把这种能转化为 能供探测器使用;
(3)“天问一号”探测器得到的图像和数据是通过 波传递到地球的,这种波的传播速度是 km/s。
【答案】(1) 增大 火箭
(2) 太阳 电
(3) 电磁
【详解】(1)[1]携带探测器的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探测器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探测器速度增加,动能增加,机械能为势能和动能之和,机械能增加。
[2]火箭带着探测器一起上升,以火箭为参照物,探测器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探测器是静止的。
(2)[1][2]“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太空张开的“翅膀”是太阳能电池,将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接收后转化为电能供探测器使用。
(3)[1][2]电磁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速度为 ,“天问一号”探测器得到的图像和数据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
20.(2024·广东江门·一模)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福建舰满载时的排水量为8万吨,并且配备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电磁弹射与电磁拦阻装置。如图所示,当电磁弹射器内的弹射车内的导体通过强大的电流时,舰载机就受到强大的电磁力而向前弹射飞出。舰载机上的飞行员通过 与福建舰上的工作人员进行信息传递;福建舰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m3(海水的密度取,g取10N/kg);请写出一个与电磁弹射器的工作原理相同的设备: (合理即可)。
【答案】 电磁波 电动机
【详解】[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和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舰载机上的飞行员通过电磁波与福建舰上的工作人员进行信息传递。
[2]福建舰是我国最大的航空母舰,其满载排水量达到了8万吨,则福建舰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3]电磁弹射器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电动机原理相同。
21.(2024·广东肇庆·二模)如图是一艘完全依靠太阳能驱动的船。船的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假设接收的太阳能只用来驱动船前进。在某次航行中,太阳能船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是,在水平海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0.5m/s。求:
(1)太阳能船航行50s所运动的距离;
(2)牵引力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
(3)太阳能船在这段时间内的效率。
【答案】(1)25m;(2)2×106J;(3)8%
【详解】解:(1)太阳能船航行的距离
s=vt=0.5m/s×50s=25m
(2)牵引力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
W=Fs=8×104N×25m=2×106J
(3)这段时间内吸收的太阳能
W光=Pt=5×105W×50s=2.5×107J
太阳能船的效率
答:(1)太阳能船航行50s所运动的距离为25m;
(2)牵引力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为2×106J;
(3)太阳能船在这段时间内的效率为8%。
22.(2024·广东汕头·一模)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平台
2023年5月20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如图20甲所示)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是我国第一个工作海域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的漂浮式风电平台。
“海油观澜号”平台由浮式基础和风机组成。该平台整体高度超200米,排水总重达1.1万吨,底部是一个“半潜式”三角形浮式基础,总重量约4000吨,包括3个边立柱和1个中间立柱,通过向3个边立柱内部注入海水压载,实现平台在水中漂浮,浮式基础利用九根锚链系泊固定在水深120米的海洋深处(如图乙所示)。浮式基础上方装载着重约5200吨风机设备,由高约83米的圆筒状柱子及上方的机舱组成,机舱的作用相当于风机的“大脑”,可以指挥风机进行转动和变桨操作。机舱前部大风车的3只大叶片在风力带动下驱动机舱中的发电机转动,生成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海油观澜号”装机容量7.25MW,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可达2200万kW·h。
(1)风能属于 (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2)向3个边立柱内部注入海水压载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平台的 来增加平台的稳定性;
(3)风平浪静叶片不动时,平台基础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锚链对平台的作用力约为 N;
(4)“海油观澜号”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发电机组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 t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5)你认为“海油观澜号”风电平台采用“半潜式”三角形浮式基础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答案】(1)一次
(2)重心
(3)
(4) 1800
(5)见解析
【详解】(1)风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于一次能源。
(2)向3个边立柱内部注入海水压载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平台的重心来增加平台的稳定性。
(3)[1]风平浪静时平台漂浮,则受到的浮力为
则平台基础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2]平台基础受到的总重力为
则锚链对平台的作用力约为
(4)[1]发电机组的有用功为
总功为
则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为
[2]发电机组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天然气的质量为
(5)采用“半潜式”三角形浮式基础的优点是吃水深度浅,使用海域范围广。
考点内容
课标要求
考查频次
命题预测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0年9考,0.75~9分)
《信息传递》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学生了解性的内容,在教学中常冠以“了解”、“认识”。故对本单元的考题在中考试卷中会出现相应的内容,但所占分值一般不高,一般会在1分-3分之间。
本单元常见考点主要集中在电磁波及其应用、能源及其分类、核能及其应用、太阳能及其应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电磁波的产生和利用
现代通讯技术
能源及其分类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知道核能的特点和核能的利用可能带来的问题
核能及其利用
太阳能的来源
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了解节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从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体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太阳能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相同点
不同的
载体
发射过程
接收过程
信号形式
载体电磁波的特点
发射和接收设备
广播
电磁波
信号转换、调制、天线发射
天线接收、调谐、解调
音频信号
频率最小
广播电台发射、收音机接收
电视
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
频率较小
电视台发射、电视机接收
移动
电话
各种形式的信号
频率最大
移动电话发射、接收,基地台转接
比较
裂变
聚变
定义
较大的原子核分裂为较小的原子核的过程
质量很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较大一种的过程
条件
用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
超高温
释放核能大小
巨大
更加巨大
知否可以控制
可利用核反应堆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
目前,核聚变速度还不能认为控制
应用
原子弹、核电站
氢弹
核能的优点
(1)储量丰富,核能总量十分巨大,它能极大地补充人类能源的不足;
(2)核燃料能量密集,便于储运;
(3)不排放污染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4)不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不会加重地球温室效应。
核能的缺点
(1)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会越用越少;
(2)一旦发生核泄漏,会对地球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3)核反应堆中会产生核废料,在治理核废料过程中,代价较高。
选址及废物处理
(1)核电站一般建在能源需求量大,而且能源十分缺乏的地区;
(2)核电站建在离人群较远的地方,避免对人畜造成伤害;
(3)核废料要特殊处理后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优点
清洁无污染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时不会带来任何污染
分布广、获取方便
太阳能分布广,不需要挖掘、开采和运输
持久、可再生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内部的热核反应还足以持续50亿年之久,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新能源
缺点
分散
太阳能到达地球上时非常分散,接收装置需要有相当大的接收面积,提高了接收装置的造价
不稳定
太阳能的利用受天气、昼夜、地理位置的影响很大,而且还必须有储存装置,这不仅增加了技术上的困难,也使经济效益降低
转换效率低
太阳能的转换效率较低
热污染
化石能源在使用中产生大量的内能,其中未被利用的能量会造成热污染。例如,汽车尾气就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因素之一。
大气污染
化石能源在使用中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粉尘等,会造成大气的污染,形成酸雨,导致水、土壤的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金属构建造成危害。
温室效应
使用化石能源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进一步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
生态破坏
一些欠发达地区过分依赖柴薪能源,破坏了森林和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有害辐射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也不是绝对清洁和安全的,处理不当或遇到特殊情况(如地震)发生核泄漏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辐射危害。
种类
概念
常见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核能等能源会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时间内总自然界得到补充,这类能源成为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可再生能源
风能、水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这类能源成为可再生能源
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项目
CCTV1广播台
4G频段
5G频段
可见光
频率/Hz
1.061×105
1.88~1.90×109
3.3~3.4×109
4.2~7.8×1014
①科学家与贡献
②装置与原理
③物理知识与应用
④社会发展与物理
奥斯特:电磁感应
船闸:连通器原理
光的折射:潜望镜
倒车雷达:超声波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验电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等臂杠杆:天平
二极管:半导体材料
焦耳:焦耳定律
体温计:液体的热胀冷缩
大气压强:活塞式抽水机
核能:可再生能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9 电与磁(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9电与磁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19电与磁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5 电压 电阻(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5电压电阻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15电压电阻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浮力(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1浮力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11浮力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