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9449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4492/1/1_1739212310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69449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4492/1/2_1739212310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69449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4492/1/3_1739212310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友好学校第七十八届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吉林省友好学校第七十八届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本试卷19题,满分100分,共5页。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的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 由南向北递减 B. 由北向南递减 C. 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D. 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2.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源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答案】1. D 2. B【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在大气上界,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处获得太阳辐射最高(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高,辐射集中),随着纬度增加,年太阳辐射总量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辐射逐渐分散),即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在北半球大致由南向北递减,在南半球大致地由北向南递减,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太阳源源不断地太阳辐射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辐射部分到达地球表面,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通过生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生存提供所需能量,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地球上火山爆发的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3. 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 ) A.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 太阳大气剧烈活动 D. 太阳表面的氢燃烧【答案】A【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为1个氦原子核。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能量。因此,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A正确,BCD错误。故选A。4. 下列有关生物演化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海生藻类——被子植物 B. 海生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C. 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 D. 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生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进化。前寒武纪时期出现了海生藻类,古生代晚期出现了蕨类植物,中生代出现裸子植物,新生代出现被子植物,海生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序正确,B正确;海生藻类早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A错误;先有无脊椎动物,后有脊椎动物,C错误;古生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原始鱼类,早于爬行动物时期,D错误。故选B。5. 岩石圈( )①包含地壳及上地幔 ②位于软流层以上③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④全球厚度均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②③正确;岩石圈并不包括上地幔的全部,仅包括上地幔顶部,①错误;岩石圈厚度不均,一般陆地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6. 低层大气的组成物质中( ) A. 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 水汽和固体杂质可成云致雨 C. 二氧化碳只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D. 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氮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吸收紫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称为生命的保护伞,A错误;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物质,B正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调节温度的重要气体,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C错误;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呼吸)的必需物质,氮气不能供植物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B。7. 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四川盆地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 B. 纬度低 C. 白昼长 D. 太阳高度角大【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四川盆地多,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A正确;两地纬度相当,昼长和太阳高度差异不明显,BCD错误。故选A。下面为中国两个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完成下面小题。8. 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的影响 B. 河流的影响 C.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D. 距海远近不同9. 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 A. 椰树 B. 樟树 C. 茶树 D. 桦树10. 分析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具有哪些特征( ) A. 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B. 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 C. 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 D. 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便于储水【答案】8. C 9. D 10. B【解析】【8题详解】冬季植被是否落叶,影响最大的要素是热量,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较多,热量条件好,植被常绿;北方地区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较少,热量条件差,冬季植被会落叶,所以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与地形、距海远近关系不大,C正确,A、D错误;河流不会影响植被是否落叶,B错误。故选C。【9题详解】明明家乡的植被为落叶林,椰树、樟树和茶树都是常绿植被,只有桦树为落叶植被,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题详解】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其特点是四季常绿,叶片多革质,有光泽,无绒毛,B正确;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属于落叶阔叶林的特点,A错误;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属于针叶林的特征,主要分布在亚寒带,C错误;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便于储水,属于热带较干旱地区的树种特点,D错误。故选B。11. 有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理条件是( )①岩石的透水性好②气候湿润③气温高④海拔高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答案】C【解析】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①正确;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越好,②正确;气温高,流水溶蚀能力强,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③正确;海拔适中,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若海拔过高,气温较低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④错误。故选C项。12. 周围高,中间低的地表形态是( ) A. 平原 B. 丘陵 C. 山谷 D. 盆地【答案】D【解析】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两山之间狭窄低凹的地方是山谷;盆地周围高,中间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 下列四组气候类型中属同一植被类型的是(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 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答案】D【解析】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热带季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综上所述,只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属同一植被类型,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4年4月15~16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多地遭遇暴雨侵袭,24小时降雨量超过142毫米,相当于该地区平均两年的雨量。迪拜多地发生洪水,内涝严重。完成下面小题。14. 迪拜发生暴雨的大气层( ) A. 气温上部热,下部冷 B. 空气对流运动旺盛 C. 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 D. 处于高度电离状态15. 此内涝事件后,迪拜可采取的最有效防治措施是( ) A. 完善地下排水系统 B. 增加城市道路坡度 C.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D. 兴修水库调蓄水源【答案】14. B 15. A【解析】【14题详解】迪拜发生暴雨的大气层属于对流层,气温上部冷、下部热,空气对流运动旺盛,A错误,B正确。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高层大气的电离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完善地下排水系统有利于治理城市内涝,A正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地表水不足,因此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兴修水库在迪拜不适用,CD错误;增加城市道路坡度会导致地势低洼处积水,B错误。故选A。16. 超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在菲律宾登陆。获取该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云层以及不同地物对电磁波辐射、反射特性获取卫星云图,利用的是遥感技术,B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导航、定位,A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包含了处理空间或地理信息的各种基础的和高级的功能,其基本功能包括对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C错误;数字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环节⑥的能量最主要是____,①的名称是____,②的名称是____,③的名称是____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坏,⑤和⑧的数量变化情况是:⑤____,⑧____(填“增大”或“减少”)。(2)图中____(填序号)环节短时期内增多易导致城市地表径流水位迅速上升,从而形成城市内涝: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是____环节(填序号);伴随着大气水平运动进行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填名称)。(3)叙述全球水循环的意义。【答案】(1)太阳辐射 水汽输送 降水 蒸发 增大 减少 (2)④ ⑤ 水汽输送 (3)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是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使地球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降水和地表径流塑造着地表形态;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运动、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图中环节⑥为蒸腾,能量最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图中①②③分别为水汽输送、降水、蒸发;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下渗减少,⑤地表径流增大,⑧地下径流减少。【小问2详解】陆地降水短时期内增多易导致城市地表径流水位迅速上升,从而形成城市内涝,图中表示陆地降水的是④环节;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是地表径流,图中表示地表径流环节的是⑤;伴随着大气水平运动进行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小问3详解】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使地球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水循环中的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八颗行星中,A表示____,D表示____:按结构特征划分,它们都属于____行星。E表示____,F表示____:按结构特征划分,它们都属于____行星。(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呈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性和____性。(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变为寒冷的“冰球” B. 变为炽热的“火球” C. 大气层将会消失 D. 体积将会变小(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条件是____。(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的是____,理由是____。(6)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探究其成因,将下列字母填在数字后的横线上完成逻辑框架图。 A.地球表面的温差较小 B.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 C.具有适宜的大气条件 D.日地距离适中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答案】(1)水星 火星 类地 木星 土星 巨 (2)逆 共面 近圆(顺序可以调换) (3)A (4)安全的宇宙环境 (5)适合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6)B D A C【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水、金、地、火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属于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属于远日行星。【小问2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分别为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指八颗行星围绕太阳都是自西向东公转;近圆性指绕转轨道都接近圆形;共面性指八颗行星公转轨道夹角较小,近乎于一个面上。【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地球目前所处的位置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正是因为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得地球上的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如果地球在H轨道上运行,由于距离太阳过于遥远,则会导致地球温度急剧下降,最终导致冰盖广布,变成“冰球”。A正确,B错误;地球大气层因为地球足够的质量、体积而存在,与日地距离无关,且地球体积不会因为距离太阳的远近而改变,CD错误。故选A。【小问4详解】根据书本内容可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内在和外在条件,外在条件主要指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的光照稳定等。图片中包括太阳、其他七大行星、小行星带等。八大行星有着各自的轨道,在轨道内正常运转,互不干扰;小行星带帮助地球阻挡其他陨石、小行星的撞击。这些都是有利的宇宙环境的反映。太阳的光照条件在图片中并未体现。【小问5详解】结合图片和前题可知,图片反映了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关系。地球所处的位置与太阳保持着适宜的距离,距离太阳太近,温度会过高,太远温度会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生存。因此,适宜的日地距离是地球适宜的温度的前提。【小问6详解】地球存在什么的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差(适中的公转和自转周期)、充足的大气层(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足够的引力条件);外部条件包括:稳定的宇宙环境(由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小行星带以及其他天体稳定的运行状态决定的)、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目前正值壮年时期,能量释放稳定)。1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图(填字母)。(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____图(填字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应该数我最辛苦了。”学生丙绘制的图应该是____图、____图(填字母),它们的地貌名称分别是____分别由____(外力作用)形成。(4)学生工绘制的是河流入海口的景观,应是____(填字母)图。(5)E图中地貌的迎风坡物质组成颗粒____,迎风坡的坡度比背风坡的坡度要____。(6)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与上图中____(填符号)相同。形成欧洲西海岸和挪威西海岸曲折峡湾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与上图中____(填符号)相同。【答案】(1)B (2)C 冰川侵蚀 (3)A E 风蚀蘑菇、沙丘(新月形沙丘) 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4)D (5)较粗 较缓 (6)A C【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图片一为风蚀地貌(风蚀蘑菇),图片二为海岸地貌(海蚀柱)、图片三为冰蚀地貌(冰川谷)、图片四为河流地貌(三角洲)、图片五为风沙地貌(沙丘)。海南三亚海岸线广阔,海岸地貌广泛发育,故最有可能是海岸地貌。【小问2详解】五幅图片相对高度最大的冰川谷,因此该学生绘制的最可能是图B。冰蚀地貌是冰川移动过程中由冰川和它所携带的岩石碎块对地面进行掘蚀和磨削作用(冰川侵蚀)而形成的。【小问3详解】图片中A为风蚀蘑菇,E为沙丘,二者广泛分布于干旱地区。岩石经过长期风蚀,形成孤立的风蚀柱,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加上基岩岩性的差异,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称为风蚀蘑菇。沙丘是由于风挟带大量流沙吹拂过程中遇到障碍后,风速减小、流沙堆积而形成。结合二者所处地区的气候特征,高温、干旱、风力强劲,因而学生丙最有可能绘制了A和E两幅图。【小问4详解】结合所学知识,D图为三角洲,主要出现在河流出海口附近。其形成是由于河流在入海口处因为地势平坦,流速减缓,并且同时受到了海水的反向顶托作用,因此大量的泥沙沉积下来,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浅滩、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小问5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沙丘的迎风坡由于受到风力的吹蚀,侵蚀程度较严重,坡度一般较平缓。当风挟带流沙遇到地形阻挡时,较粗的颗粒物因为重力原因首先开始沉积,因而沙丘的迎风坡一般颗粒物较粗。而当含有沙粒的气流越过沙丘顶后,常在背风坡形成涡流,使背风坡形成洼地,在洼地中沉积的沙粒较少,多数沙粒被风挟带到沙丘两翼发生堆积,因此沙丘的背风坡坡度较陡。【小问6详解】雅丹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在干旱地区,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称为雅丹地貌。图一风蚀蘑菇也是由于风蚀作用形成的。欧洲西海岸岸线曲折蜿蜒的原因是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的强烈刨蚀作用形成大量的冰蚀地形后,随着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挪威西海岸曲折峡湾地貌也是由于冰川侵蚀形成。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的刨蚀作用产生谷地,冰期后海面上升,谷地被海水入侵淹没,受海水影响,形成两侧岸壁平直、陡峭、谷底宽、深度大的海湾,即峡湾。图三是典型的冰蚀地貌,与峡谷、欧洲西海岸曲折岸线形成原理相同。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