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690/0-17390797357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690/0-17390797357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690/0-173907973580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科学家在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主要采取的科学方法是( )
A. 观察法B. 实验法
C. 调查法D. 资料分析法
【答案】A
【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等,观察法就是在野外的自然条件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家在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主要采取的科学方法是观察法,A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B不符合题意。
C.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C不符合题意。
D.资料分析法是一种普遍通用的方法,它是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收集,借助资料分析工具,直接提炼有用的工作分析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 )
A. 细菌、钟乳石B. 病毒、珊瑚
C. 蘑菇、机器人D. 珊瑚虫、生石花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细菌具有生物的特征,是单细胞生物;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B不符合题意。
C.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是多细胞真菌;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珊瑚虫、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一片,其原因可能是( )
A. 反光镜上有个污点B. 目镜的放大倍数太大
C. 镜筒离载物台太远D. 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取镜与安放;对光;放置装片、调节并观察;观察绘图后,收拾实验台。
【详解】题干描述为“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始终漆黑一片”,原因显微镜没有通光,即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显微镜的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D正确。
故选D。
4. 如图是单目显微镜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 转动④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与②的放大倍数之和
D. 若将视野中右边的物像移到中央,可将玻片向右移动
【答案】C
【分析】题图中: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④粗准焦螺旋,⑤细准焦螺旋。
【详解】A.在显微镜中,通常通过调节反光镜(或光圈)和遮光器来控制视野的光线强弱。反光镜可以反射光线进入镜筒,而遮光器上的光圈大小可以调节通过的光线量,A正确。
B.当转动粗准焦螺旋(即④)使镜筒缓慢下降时,为了避免物镜压碎玻片或损坏镜头,眼睛应该从侧面注视物镜,确保物镜与玻片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实际上是目镜(即①)和物镜(即②)的放大倍数的乘积,而不是它们的和,C错误。
D.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因此,如果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边,为了将其移到中央,需要将玻片向右移动,D正确。
故选C。
5. 为了降低菠菜内的草酸,人们通常会将菠菜入锅焯水后再食用,锅中的水会变成绿色;炎炎夏日,人们经常把水果榨成果汁并冰镇,制成消暑饮品。以上描述中提及的绿色成分和果汁分别来自细胞的( )
A. 液泡、叶绿体B. 叶绿体、液泡
C. 液泡、液泡D. 细胞核、液泡
【答案】B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细胞质中还分散有多种细胞器等。
【详解】菠菜焯水后水变绿,是因为细胞膜在高温下被破坏,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内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等色素流出,使水变成绿色,所以绿色成分来自叶绿体。水果中的果汁主要来自细胞中的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有机酸、色素、维生素等,榨水果时,液泡破裂,细胞液流出,形成果汁。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 科学家利用美西螈进行克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正常情况下,该融合细胞发育成的美西螈新个体的体色是( )
A. 黑色B. 白底黑斑
C. 黑底白斑D. 白色
【答案】A
【分析】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详解】由题意可知,黑色美西螈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融合细胞发育形成的美西螈新个体含有黑色美西螈体细胞的细胞核,其性状应该和黑色美西螈相同,即体色是黑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 2024年我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利用人体自身干细胞培养形成胰岛组织,将其移植回病人体内,成功治愈了糖尿病患者。上述研究中,干细胞形成胰岛组织的过程称为( )
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化D. 细胞衰老
【答案】C
【分析】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详解】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A不符合题意。
B.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B不符合题意。
C.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潜能。在该研究中,干细胞被诱导形成特定的胰岛组织,这一过程是细胞分化的典型例子,C符合题意。
D.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功能的退化和死亡,是不可逆的生命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如图为四种单细胞生物结构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醇母菌,我们常喝的酸奶由它发酵而成
B. ②是细菌,其细胞核里面含有染色体
C. ③是草履虫,侵入人体能使人患疟疾
D. ④是衣藻,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D
【分析】图像①酵母菌,②细菌,③草履虫,④衣藻。
【详解】A.①酵母菌,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酸奶由乳酸菌发酵而成,故A错误。
B.②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在细胞质内特定的区域,故B错误。
C.③是草履虫,侵入人体不会使人患疟疾,疟原虫能使人患疟疾,故C错误。
D.④是衣藻,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故D正确。
故选D。
9.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对于这句诗中苔藓、水稻和牡丹三种植物共同特征的叙述你认同的是( )
A. 都可用种子繁殖B. 都属于绿色开花植物
C. 叶片中都含有叶绿体D. 都具有真正的根
【答案】C
【分析】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种,孢子植物是指能产生孢子的植物,主要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三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详解】A.苔藓属于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水稻、牡丹用种子繁殖,A错误。
B.水稻、牡丹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绿色开花植物,苔藓属于孢子植物,B错误。
C.它们都是植物,体内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D 错误。
故选C。
10.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固定量相互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最多的植物类群是( )
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D. 裸子植物
【答案】A
【分析】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详解】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1. 以下不属于种子比孢子生命力更顽强的原因是( )
A. 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B. 种皮可以保护里面的胚
C. 种子是一个生殖细胞
D. 种子遇到不良环境能进入休眠状态
【答案】C
【分析】种子属于器官,而孢子仅仅是一个细胞,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
【详解】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种皮使幼嫩的胚得到保护,子叶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的强的多,寿命也比孢子长。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否则很快就失去生命力。种子则不同,在比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如果遇到过于干燥或寒冷的环境则可进行休眠,等到气候适宜时再萌发,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 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a和b代表结构,①和②代表水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买鱼时可以通过观察b是否为鲜红色来判断其新鲜程度
B. 鱼呼吸时,水从口流进,由a后缘排出
C. b主要是由鳃丝构成,其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 从②处流出的水与从①处流入的水相比,氧气增多
【答案】D
【分析】图中:①是口处的水,②是经过鳃盖后缘流出的水;a鳃盖,b鳃。
【详解】AC.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可见,买鱼时可以通过观察b是否为鲜红色来判断其新鲜程度,图中的b是鳃,主要是由鳃丝构成,其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故AC正确。
B.结合图可知,鱼呼吸时,水从口流进,由a鳃盖后缘排出,故B正确。
D.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因此从②处流出的水,与从①处流入的水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故D错误。
故选D。
13. 涡虫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被称为“刀锋下永生”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涡虫属于线虫动物
B. 涡虫的生活方式为寄生
C. 涡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D. 涡虫再生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答案】D
【分析】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
【详解】AC.涡虫并不属于线虫动物,而是扁形动物的代表。扁形动物具有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等特点,故AC错误。
B.涡虫的生活方式主要是自由生活,它们会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树叶下等地方觅食,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昆虫和甲壳类等为食,而不是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故B错误。
D.涡虫的再生能力是其体内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当涡虫的身体部分受损时,其体内的细胞会迅速进行分裂和分化,以补充和替代受损的组织和细胞,从而实现身体的再生,故D正确。
故选D。
14. 下列动物都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到岸上活动。其中,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 蝾螈B. 乌龟C. 青蛙D. 娃娃鱼
【答案】B
【分析】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潮湿的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且能分泌黏液,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黏膜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详解】A.蝾螈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而成体则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皮肤也辅助呼吸。这完全符合两栖动物的定义,A不符合题意。
B.乌龟虽然既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陆地上爬行,但它终生都用肺呼吸,而且它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不经历变态发育。更重要的是,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而不是两栖动物,B符合题意。
C.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后,青蛙的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同时皮肤也辅助呼吸。这完全符合两栖动物的定义,C不符合题意。
D.娃娃鱼也是一种两栖动物,它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后,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主要用肺呼吸,皮肤也具有一定的辅助呼吸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游冰时减小水的阻力
B. 家鸽的骨骼薄且中空,减少了自身重量,有利于在空中飞行
C. 青蛙的体表有角质层,有利于辅助呼吸来适应陆地环境
D. 河蚌具有贝壳,可以保护内部柔软的结构
【答案】C
【分析】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详解】A.鲫鱼的身体头部和尾部较尖,躯干部宽大,身体侧扁呈流线型,可以减少其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A正确。
B.家鸽属于鸟类,鸟骨骼坚固,且轻而薄,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可以减轻身体体重,利于飞行,B正确。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辅助肺进行呼吸,C错误。
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体表有贝壳,贝壳具有保护柔软身体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16. 下列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Ⅰ昆虫、Ⅱ蜜蜂、Ⅲ蟑螂、Ⅳ蚯蚓
B. Ⅰ裸子植物、Ⅱ银杏、Ⅲ苏铁、Ⅳ红豆杉
C. Ⅰ动物界、Ⅱ哺乳纲、Ⅲ食肉目、Ⅳ犬科
D. Ⅰ真菌、Ⅱ香菇、Ⅲ木耳、Ⅳ乳酸菌
【答案】B
【分析】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图中Ⅰ包括Ⅱ、Ⅲ、Ⅳ,Ⅱ、Ⅲ、Ⅳ是并列关系。
【详解】A.Ⅳ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不属于Ⅰ昆虫,A不符合题意。
B.Ⅱ银杏、Ⅲ苏铁、Ⅳ红豆杉都属于Ⅰ裸子植物,B符合题意。
C.Ⅰ动物界包括Ⅱ哺乳纲,哺乳纲包括Ⅲ食肉目,食肉目包括Ⅳ犬科,C不符合题意。
D.Ⅱ香菇、Ⅲ木耳都属于Ⅰ真菌,Ⅳ乳酸菌属于细菌,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 每年的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是赣南脐橙的最佳采摘期,脐橙保存不当,很容易变质“长绿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脐橙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提供水、有机物等
B. “毛”生长在果皮上,因此不会影响食用
C. 所看到的菌斑呈绿色、绒毛状说明可能是真菌繁殖形成的菌落
D. “绿毛”是由空气中孢子萌发产生的
【答案】B
【分析】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细菌的菌落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大多白色;真菌菌落较大,形态为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有红、褐、绿、黑、黄等。
【详解】A.脐橙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提供水、有机物等,故A正确。
B.“绿毛”主要是由真菌在果皮上繁殖产生的,这些真菌可能会产生毒素,影响健康,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所看到的菌斑呈绿色、绒毛状说明可能是真菌繁殖形成的菌落,故C正确。
D.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主要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绿毛”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B。
18. 下列细菌的特点和它的分布广泛无关的是( )
A. 细菌个体微小,极易被各种媒介携带
B. 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且数量多
C. 在环境恶劣时可以形成芽孢
D. 细菌菌落较小,表面光滑黏稠
【答案】D
【分析】细菌快速繁殖、形成芽孢的特性以及个体微小的特点,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详解】A.细菌体积小意味着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体、土壤等多种媒介传播。这种特性增加了细菌在各种环境中分布的可能性,A不符合题意。
B.细菌通过简单的分裂生殖,快速繁殖,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增长到大量群体,使它们能够迅速扩散到不同的环境中,B不符合题意。
C.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因此,产生芽孢可以让这些细菌在更广泛的环境条件下分布和生存,C不符合题意。
D.菌落的表面特征更多涉及微观,观察中细菌群体的外观,并不直接影响其分布,D符合题意。
故选D。
19. 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古代高大的苔藓植物遗体层层堆积,还渐变成煤
B. 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
C. 乙肝病毒可使人惠乙肝,也可利用它们生产疫苗
D. 棒状杆菌可以用于生产味精
【答案】A
【分析】煤是由古代蕨类植物长期埋在地层中形成的。果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A.煤主要是由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和复杂的变化形成的,A错误。
B.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果蝇易饲养,繁殖速度快,产生后代数量多;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便于分析,B正确。
C.乙肝病毒可使人患乙肝,也可利用它们生产疫苗,C正确。
D.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而谷氨酸是通过发酵工程从谷氨酸棒状杆菌中提取的。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和弱碱性环境中,可以发酵粮食合成味精,D正确。
故选A。
20.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与之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
A. 杉科B. 水杉属
C. 松杉目D. 裸子植物门
【答案】B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所以,与水杉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水杉属,故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要求在[ ]内填字母或序号,______上填文字。)
21. 我国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苔痕上阶绿;D.古道西风瘦马;E.春江水暖鸭先知;F.清风半夜鸣蝉;G.海阔凭鱼跃。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图中①对应生物的诗句是:[_______]。
(2)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将F诗句中的的动物归为_______动物,它的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E诗句中的动物体内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称为_____,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4)D诗句中的动物生殖发育方面具有的特点是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诗句代表的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
【答案】(1)B (2)①. 无脊椎 ②. 外骨骼
(3)双重呼吸 (4)胎生、哺乳
(5)D、E
【分析】红豆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松的种子是裸露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苔藓植物属于孢子植物;马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鸭属于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双重呼吸;蝉属于昆虫,昆虫的发育分为两种: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蝉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体温不恒定。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①植物有种子,且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诗句中描述裸子植物的是B中的青松,故图中①对应生物的诗句是:B。
(2)诗句F中描述的生物蝉属于节肢动物,其体内不含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它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但会限制其生长,需定期蜕皮。
(3)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鸟的飞行生活。因此,E诗句中动物的呼吸特殊,有气囊辅助其呼吸,呼吸1次,肺内气体交换2次。
(4)哺乳动物特征: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等。D诗句中的动物-马,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动物可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诗句中D、E中提及的动物马和鸭的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
22. 小莹想了解番茄,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并查找相关资料。图2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
(1)图2中小莹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______(填字母)。将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视野中有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_______上。
(2)用显微镜观察番茄细胞的结构时,为了看到更大的物像,小莹可以转动图1中[______],选择放大倍数更_______的物镜。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
(3)在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发现细胞壁薄,液泡较大,说明番茄果肉属于_______组织。
【答案】(1)①. bdca ②. 物镜
(2)①. ④ ②. 大 ③. 细准焦螺旋
(3)薄壁##营养
【分析】题图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细准焦螺旋,④是转换器,⑤是物镜,⑥是通光孔,⑦是遮光器,⑧是反光镜。a是盖片,b是滴水,c是涂抹,d是取材。
【详解】(1)制作番茄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取、涂、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取”,用解剖针挑取番茄果肉;“涂”,把挑取番茄果肉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涂抹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因此,小莹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b滴水,d取材,c涂抹,a盖片。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2)图1中的④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为了看到更大的物像,转动④转换器选择放大倍数更大的物镜。
细准焦螺旋的升降幅度更小,更能精准的调节焦距,因此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3)番茄果肉细胞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富含营养物质,属于薄壁组织。
23. 花生又名落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图甲~戊为花生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示意图,图丁为花生种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通过a______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花生的可食用部分在植物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花生能榨油,其营养物质来自图丁的[_______]。
(3)根据花生种子子叶的片数可知,花生属于_______植物(填“单子叶”或“双子叶”),花生种子中的_______将来能发育成新植株。
【答案】(1)①. 细胞分裂 ②. 相同
(2)①. 器官 ②. 2
(3)①. 双子叶 ②. 胚
【分析】题图中: 1种皮,2子叶,3胚芽,4胚轴,5胚根,6胚。 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组织形成器官。甲乙是细胞,丙是组织,丁是器官,戊是植物体。
【详解】(1)细胞通过分裂过程(即a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会经过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2)花生的可食用部分主要是其种子,而种子在植物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因为它包含了多种组(如保护组织、薄壁组织等)。花生能榨油,其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2子叶中。子叶肥厚,富含油脂和蛋白质。
(3)根据种子中子叶的片数,可以将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花生种子有两片子叶,因此属于双子叶植物。花生种子中的胚是将来能发育成新植株的部分。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它包含了新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
24. 制作生物体模型有助于更直观的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制作的部分模型。
(1)与A、B、D相比,C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__,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2)与A相比,B、C、D、E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为______(填“自养”或“异养”)。
(3)D产生的_______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4)E的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①_______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_______在活细胞内。
(5)以下是模型制作的部分评价标准。根据评价量表,A模型应被评为的等级是_______。
【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
(2)异养 (3)青霉素
(4)①. 遗传物质 ②. 寄生
(5)待改进
【分析】图中:A植物细胞模型,B动物细胞模型,C细菌模型,D青霉菌模型,E病毒模型,①内部遗传物质,②蛋白质外壳。
【详解】(1)A、B、D三种生物体模型中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属于真核生物;C中只有DNA集中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A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释放氧气,故与A相比,B、C、D、E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为异养。
(3)D是青霉菌模型图,其能产生青霉素,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4)E是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由①遗传物质和②外部蛋白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5)A是植物细胞模型图,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等,其中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标注有误,细胞的最外层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应该是细胞壁不是细胞膜,在细胞壁的内层有控制物质作用的是细胞膜,且该模型缺少线粒体,根据表格可知,被评为的等级是待改进。
25. 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后冷却。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洗手后用另一只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丙培养基不涂抹,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如图所示。
(1)根据探究问题可做出的假设:_______。
(2)三个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
(3)在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步骤_______。
(4)丙培养皿的作用是______。预期48小时后,________培养皿内的细菌菌落最多。
(5)由此实验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______。
【答案】(1)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
(2)将培养基培养皿中原有的细菌真菌杀死
(3)接种 (4)①. 形成对照 ②. 甲
(5)勤洗手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杀死其内混有的细菌和真菌的孢子等,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详解】(1)根据实验设计,探究问题是要通过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的变化来判断洗手的效果。因此可做出的假设是洗手能够减少手上细菌的数量。
(2)三个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将培养基培养皿中原有的细菌真菌杀死。
(3)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用无菌棉棒在培养基上涂抹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接种。
(4)在对照实验中,经过变量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
故本实验中,丙培养皿的作用是对照作用,充分说明培养皿内的细菌来自手上。
洗手前手上的细菌多,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少,因此预期48小时后,甲培养皿上的细菌菌落最多。
(5)结合实验结论,为了保证个人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等。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美观
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赣州经开区七年级生物测试卷参考答案docx、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期中考试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赣州经开区八年级生物学科期中测试卷答案11docx、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期中考试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