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组织B. 器官C. 细胞D. 系统
    【答案】C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生物体。
    【详解】A.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分化是组织形成的基础,通过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特异性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组织,故A不符合题意。
    B.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胃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组合而成的。胃的黏膜层由上皮组织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的功能;肌肉层则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搅拌和研磨食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使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例如,变形虫作为单细胞生物,其细胞膜将细胞内的环境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了细胞内部的相对稳定,故C符合题意。
    D.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而成的。例如,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消化腺等器官组成,这些器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等生理功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如图为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中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结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A
    【分析】图中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线粒体。
    【详解】A.①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能够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A符合题意。
    B.②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B不符合题意。
    C.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C不符合题意。
    D.④线粒体可以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若显微镜放大倍数从100倍变为400倍后,显微镜中的视野变化是( )
    A. 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变多
    B. 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变少
    C. 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多
    D. 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
    【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解:
    【详解】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若显微镜放大倍数从100倍变为400倍后,视野越暗,细胞体积变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 人的受精卵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成了口腔上皮等多种组织,主要原因是( )
    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化D. 细胞增大
    【答案】C
    【分析】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详解】A.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的基础,它使得细胞数量增加,但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功能在初始阶段也是相同的。然而,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鸟的受精卵分裂后会产生功能不同的多种组织,如鸣肌等,故A不符合题意。
    B.细胞生长的结果使细胞体积增大,它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之后。细胞生长并不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也不直接导致细胞功能的分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这种差异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造成的。在鸟的受精卵分裂过程中,不同的细胞逐渐分化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进一步形成不同的组织,故C符合题意。
    D.细胞增大虽然可以改变细胞的形态,但它并不直接导致细胞功能的分化。细胞的功能分化是由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决定的,而不是由细胞的大小或形态决定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伊特鲁里亚鼩鼱是世界上体重最小的哺乳动物。与其相比,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组织B. 器官C. 系统D. 个体
    【答案】C
    【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伊特鲁里亚鼩鼱是动物,白杨树属于植物。结合分析可知,与伊特鲁里亚鼩鼱相比,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在常见的家畜中,羊的瘦肉占比较高。我们能由此推测,羊比较发达的组织是( )
    A. 结缔组织B. 肌肉组织
    C. 神经组织D. 上皮组织
    【答案】B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详解】A. 结缔组织:主要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等。它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故A不符合题意。
    B.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帮助机体完成各种动作。瘦肉的主要成分就是肌肉组织。羊的瘦肉占比较高,说明其肌肉组织相对发达,故B符合题意。
    C.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故C不符合题意。
    D.上皮组织:主要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上皮组织广泛分布于动物体表和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一位同学在校园内发现了一种植物。这种植物长得很矮小,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吸水性很强,生活在阴湿的地方。我们可以推测这种植物是( )
    A. 藻类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D. 裸子植物
    【答案】B
    【分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由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详解】A.藻类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没有真正的根,有茎和叶的分化,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结合分析可判断该植物属于苔藓植物,故B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叶背面有褐色的斑块隆起,即孢子囊,故C不符合题意。
    D.裸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孟连裸趾虎是2022年在我国云南发现的新物种。其体表被覆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卵生,卵壳坚硬。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判断孟连裸趾虎属于( )
    A. 鱼类B. 两栖类C. 爬行类D. 哺乳类
    【答案】C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详解】孟连裸趾虎体表被覆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卵生,卵壳坚硬,符合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因此属于爬行动物,可见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大鲵,俗称娃娃鱼,是中国特有物种,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两栖类动物。鳙鱼和成体娃娃鱼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
    A. 鳃;鳃B. 鳃;肺C. 肺;鳃D. 肺;肺
    【答案】B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详解】鳙鱼属于鱼类,生活水中,用鳃呼吸。
    大鲵(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因此,成体娃娃鱼呼吸器官主要是肺。
    可见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花生植株长到一定时间会开花结果。剥开花生果实,可以看到里面有花生种子。下列关于花生结构层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花生种子只有细胞和组织2个层次
    B. 花生叶有细胞、组织和器官3个层次
    C. 花生果实有细胞、组织和器官3个层次
    D. 花生植株有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4个层次
    【答案】A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ABC.花生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它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它的六大器官都有细胞、组织和器官3个层次,A错误,BC正确。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花生植株属于植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4个层次,D正确。
    故选A。
    11. 动物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负面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食用生鱼片可能会使人感染寄生虫或细菌
    B.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C. 有些鸟类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种子
    D. 蝎体内有毒液,尾刺可伤人,对人有害无利
    【答案】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A.生鱼片的营养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容易存在寄生虫或者细菌,食用生鱼片可能会使人感染寄生虫或细菌,A正确。
    B.蚯蚓生活在湿润土壤中,取食落叶等为食,排出的粪便含有氮磷钾等多种无机盐,所以蚯蚓可以疏松土壤,还能提高土增肥力,B正确。
    C.有些鸟类可以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C正确。
    D.蝎属于节肢动物,能咬伤人,但是蝎毒还有镇痛、抗炎和解毒等作用,故蝎不只对人类有害处,还有益处,D错误。
    故选D。
    12. 小明在学习了生物分类的知识后,将校园中的部分生物进行了归类,划分成如下表两大类群。他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A. 生物生活环境的相似程度B. 生物个体的体积大小
    C. 生物繁殖后代的速度D.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答案】D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详解】A.类群一和类群二中的生物生活环境的相似程度不大,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A不符合题意。
    B.生物个体在体积大小不是分类的依据,B不符合题意。
    C.类群一和类群二中生物的繁殖速度不一,不是分类的依据,C不符合题意。
    D.类群一中的杨树、柳树、肾蕨、葫芦藓、油松、桃树、爬山虎均为植物,类群二中的麻雀、蚯蚓、蜜蜂、蝴蝶、金龟子、乌鸦、蚂蚁均属于动物,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 在生物学课上,小丽同学制作并观察了水绵和葫芦藓的临时装片,下面是相关过程图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小丽制作水绵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填字母)。在步骤A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
    (2)若小丽想将图二视野中a处的水绵进行放大观察,她应该先将临时装片向____挪动,再转动显微镜的____(填序号)更换镜头。
    (3)在高倍镜下,小丽清晰地观察到水绵细胞的____呈带状,且螺旋排列在细胞中。
    (4)图三是显微镜下葫芦藓的部分结构。无论小丽怎样移动装片,她都无法找到具有运输作用的____组织。
    【答案】(1)①. ACBD ②. 清水
    (2)①. 左下方 ②. ①
    (3)叶绿体 (4)输导
    【分析】图一中:A滴、B盖盖玻片、C展、D吸。图四中:①转换器、②反光镜、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
    【详解】(1)制作水绵和葫芦藓的临时装片时,先A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再C将样本在液滴中展平;接着B盖上盖玻片;最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D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CBD。水绵和葫芦藓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壁,为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在步骤A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2)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故若小丽想将图二视野中a处的水绵进行放大观察,她应该先将临时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再转动显微镜的①转换器更换镜头。
    (3)水绵属于多细胞藻类,在高倍镜下,小丽清晰地观察到水绵细胞的叶绿体呈带状,且螺旋排列在细胞中。
    (4)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虽然大都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没有形成输导组织。故无论小丽怎样移动装片,她都无法找到具有运输作用的输导组织。
    14. 学完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单元后,小彤利用彩泥和鞋垫等物品制作了两种细胞的结构模型,根据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模型甲呈现了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结构,判断的依据是____(写出一点即可)。
    (2)模型乙呈现的是草履虫细胞的形态结构。为了完善模型乙,应该增加的结构是____。在适宜的环境中,草履虫能通过____繁殖后代。
    (3)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被称为遗传信息库的结构是____(填名称)。
    (4)与模型甲包含的细胞结构进行比较,酵母菌没有____(填序号),因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答案】(1)①. 植物 ②. 具有叶绿体(或液泡或细胞壁)
    (2)①. 胞肛 ②. 分裂
    (3)细胞核 (4)叶绿体
    【分析】图甲是植物细胞:①叶绿体、②液泡、③细胞核、④细胞质。图乙为草履虫。
    【详解】(1)模型甲中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因此是植物细胞的结构。
    (2)模型乙呈现的是草履虫细胞的形态结构。草履虫的结构图为:
    为了完善模型乙,应该增加的结构是胞肛。在适宜的环境中,草履虫能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3)细胞中,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被称为遗传信息库。
    (4)与模型甲包含的细胞结构进行比较,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因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
    15. 下面是一些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生物的分类信息表,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信息表中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是____。
    (2)长江江豚、朱鹮和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这三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温____。其中,朱鹮的前肢变成____,可以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3)大熊猫是我国国宝。表中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两者的最低共同分类等级是____。
    (4)银杏和荷叶铁线蕨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两者都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是荷叶铁线蕨是不能产生____的植物,繁殖过程也离不开水环境。
    (5)油松是沈阳市市树。油松的种子裸露在木质鳞片之间的缝隙中。按表中信息,油松应属于____门。
    【答案】(1)种 (2)①. 恒定 ②. 翼
    (3)①. 长江江豚 ②. 纲
    (4)种子 (5)裸子植物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1)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信息表中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是种。
    (2)长江江豚属于哺乳动物、朱鹮和丹顶鹤属于鸟类,这三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朱鹮属于鸟类,前肢变成了翼,这使得它能够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3)从表中可以看出,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长江江豚,因为它们都属于哺乳纲。两者的最低共同分类等级是纲,表中生物它们亲缘关系最近。
    (4)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荷叶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的分化,但荷叶铁线蕨属于孢子植物,是一种不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它主要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其繁殖过程也离不开水环境。
    (5)油松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裹裸露在木质鳞片之间的缝隙中,这是裸子植物的特征。根据表中信息,油松应属于裸子植物门。
    16. 自然界中有很多体形微小的生物体,根据下面的几种微生物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这些微小的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其结构一般由____构成。
    (2)图中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是____。图中具有细胞结构,但却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____。
    (3)能进行光合作用,结构简单的图中生物是____。
    (4)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会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大量增殖,引发人体患病。结核杆菌可以从人体获得营养物质,引起人患结核病。像流感病毒和结核杆菌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做____。
    【答案】(1)①. 流感病毒 ②.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2)①. 根霉 ②. 结核杆菌
    (3)衣藻 (4)寄生
    【分析】观图可知:结核杆菌属于细菌、衣藻是单细胞的藻类、流感病毒属于病毒、根霉属于多细胞的真菌。
    【详解】(1)流感病毒,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根霉是多细胞的真菌,由多个细胞构成。结核杆菌是细菌,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3)衣藻是单细胞的藻类,结构简单,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自养。
    (4)生物学上,把从活的生物体.上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寄生;像流感病毒和结核杆菌需要从活细胞中获取营养物质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做寄生。
    17.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凤眼蓝是雨久花科凤眼莲属的一种水生的绿色开花植物。它原产于南美洲,作为猪饲料被引入我国后逃逸为野生。由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凤眼蓝很快就在河道、湖泊等环境中大爆发,不仅阻断航道,还会导致水中其他生物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
    资料二:松材线虫是一种线虫动物,源自北美洲,最初是随着木制包装箱被带入。我国的松材线虫病通过松墨天牛传播。松墨天牛体内可携带松材线虫幼虫,当松墨天牛咬食松树时,线虫幼虫从咬食的伤口处感染松树,很快导致松树得病死亡。
    资料三:位于黑龙江省的中国横河子猫科动物繁育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该繁育中心承担着东北虎的保护、科研和野化训练工作,让这一珍稀物种得以保存和延续,使其重返大自然。
    (1)凤眼蓝和松材线虫破坏了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威胁当地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威胁生态安全。资料一和资料二都说明了我国生物的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____。
    (2)资料二中的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无____,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3)根据资料一可知凤眼蓝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植物。
    (4)我国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保护东北虎,在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中,资料三中对东北虎实施的保护方式属于____。
    【答案】(1)外来物种入侵
    (2)脊柱##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3)被子 (4)迁地保护##易地保护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17题详解】
    分析资料一和资料二可知,我国生物的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
    【18题详解】
    资料二中的松材线虫属于线虫动物、松墨天牛属于节肢动物,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都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19题详解】
    根据资料一可知凤眼蓝属于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
    【20题详解】
    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资料三中对东北虎实施的保护方式属于迁地保护。
    18.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蔬菜可以转化为别具风味的泡菜。但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如果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泡菜就不能安全食用。某校学生开展了“制作泡菜,探究影响泡菜亚硝酸盐浓度的因素”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相同的3个泡菜坛,将泡菜坛进行清洗、消毒,编号为甲组、乙组和丙组。
    ②将新鲜的白萝卜洗净、晾晒,切成块状,分成质量相等的三份,分别装入3个泡菜坛中。在坛中加入适量相同的花椒、辣椒等调味料。
    ③配置等量的食盐水溶液,盐浓度分别为4%、6%和8%,将食盐水煮沸并冷却后,分别倒入3个泡菜坛中。
    ④盖好坛盖,加水封坛,将3个泡菜坛都放在温暖的室内进行发酵。
    ⑤每天在同一时间,由组内五位同学分别取出适量泡菜液,各自用试纸法测定亚硝酸盐浓度,并记录下来。小组长统计数据,并计算平均值。连续测量十二天,形成亚硝酸盐含量的曲线图(见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腌制泡菜时,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它属于____(填“细菌”、“真菌”或“病毒”)。
    (2)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探究影响泡菜亚硝酸盐浓度的因素是____。
    (3)图1是已经装好蔬菜的泡菜坛,在步骤③中,加入食盐水的量最好是____(填字母)。
    (4)步骤①和步骤③画“﹏”处操作目的是____。
    (5)我国规定腌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20mg/kg,分析图2可知泡菜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天数的增多呈现出的变化规律都是____。其中,盐浓度为____的泡菜最先达到安全食用标准。
    【答案】(1)①. 乳酸菌 ②. 细菌
    (2)盐水浓度 (3)A
    (4)杀死杂菌 (5)①. 先增加后减少 ②. 8%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细菌的结构: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
    【详解】(1)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杆菌是细菌。
    (2)题目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故变量是盐水浓度,表格中也设置了不同浓度梯度的盐水做实验。除盐水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应相同以保持实验变量的唯一。
    (3)乳酸杆菌是厌氧菌,因此发酵时应该保证无氧环境,因此,加入食盐量为A稍没过食材。
    (4)步骤①中将泡菜坛进行清洗、消毒和步骤③中将食盐水煮沸处操作的目的是杀死杂菌。
    (5)分析表格可知,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而且盐浓度为8%时,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均是最少的,最先达到安全食用标准,最有利于人体健康。
    类群一
    杨树、柳树、肾蕨、葫芦藓、油松、桃树、爬山虎
    类群二
    麻雀、蚯蚓、蜜蜂、蝴蝶、金龟子、乌鸦、蚂蚁
    生物

    动物界
    动物界
    动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裸子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哺乳纲
    鸟纲
    哺乳纲
    银杏纲
    木贼纲

    鲸目
    鹈形目
    食肉目
    银杏目
    水龙骨目

    鼠海豚科
    鹮科
    熊科
    银杏科
    凤尾蕨科

    江豚属
    朱鹮属
    大熊猫属
    银杏属
    铁线蕨属

    长江江豚
    朱鹮
    大熊猫
    银杏
    荷叶铁线蕨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青蛙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共6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