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第2页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山地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河流地貌、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结合生活实例,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必备知识梳理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河流的作用
    (1)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
    (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________。
    2.聚落规模
    3.不同地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形态的影响
    具体表解如下:
    二、山地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1)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成本______,难度比较______。
    (2)山地地质构造________,坡地稳定性差。
    2.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________,其次才是________。
    (2)交通运输线路
    ①通常会在地形相对和缓的________、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选线。
    ②需要翻越山岭时,为减低道路的坡度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
    ③越来越多地采用了________相结合的方式。
    [方法技巧] 如何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1)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等;(2)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居民点运营效率、少占耕地等。具体如下图所示。
    三、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逐步增大。
    2.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筑梯田、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不断地塑造着新的________。
    【知识体系构建】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一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聚落选择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
    [典例1] [2020·全国Ⅱ卷]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如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解题能力培养]
    [答案] (1) (2)
    [2023·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1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海口河为滇池湖水的唯一出口,元代以来多次疏浚。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面积显著扩大。图2示意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
    (1)说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对柴河三角洲面积扩大的影响。(6分)
    (2)分析与A区域相比,B区域聚落密度大的原因。(6分)
    能力点二山区交通线的选择
    山区交通线路的选取原则与原因
    [典例2] [海南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10分)
    [解题能力培养]
    [答案]



    位于四川西部的雅西高速(雅安至西昌)被称为“天梯高速”。雅西高速图示路段由特大桥P连接的双螺旋形状构成。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路段建设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有( )
    A.气候炎热B.风沙漫天
    C.冻土深厚D.地质复杂
    2.雅西高速图示路段设计成双螺旋形状可以( )
    A.减少跨越河流B.避开高大山体
    C.减缓路面坡度D.降低工程造价
    第36课时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必备知识梳理
    一、
    1.(1)生产 生活用水 (3)农副产品
    2.大 小
    3.带 条带 团 带 大 温暖 水 平坦 平坦 内河
    二、
    1.(1)高 大 (2)复杂
    2.(1)公路 铁路 (2)①山麓 ③桥(梁)隧(道)
    三、
    2.地表形态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一
    [真题感悟]
    [典例1] 解题能力培养:干旱 大
    答案:(1)A (2)D
    [变式演练]
    解析:第(1)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会破坏柴河流域原有植被,植被覆盖率下降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为三角洲面积的扩大提供更多的“物源”条件;“开挖沟渠”使柴河入湖水道增多,水流速度下降,满足了泥沙大量沉积的“动力”条件;“元代以来多次疏浚”使滇池水更易外流,降低了滇池水位,为三角洲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条件。第(2)题,农业社会,聚落密度大小取决于人口数量及密度,人口的分布又受制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读图推理可知,与A区域相比,B区域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条件更优;地势更高,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更小;开发历史更早,土壤经长期耕作后更适宜农业生产,土壤条件优。
    答案:(1)海口河作为滇池湖水的唯一出口,多次疏浚,导致滇池水位下降,柴河河口地区出露,三角洲面积扩大;柴河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到达河口地区泥沙增多,导致三角洲面积增大;下游开挖沟渠分散水流,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导致流速降低,水量减少,水的搬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增多,导致三角洲面积增大。
    (2)B区域成陆时间早,聚落形成早;B区域开发早,水稻种植早,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生产生活条件优越;B区域海拔高,距滇池较远,受滇池水位变化影响小,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强。
    能力点二
    [真题感悟]
    [典例2]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变式演练]
    1~2.解析:第1题,四川西部地壳运动活跃,断裂发育,山高谷深,工程建设难度极大。第2题,陡坡地区道路设计多为“人”字形、“之”字形或螺旋形状,路程延长,路面坡度减缓。
    答案:1.D 2.C
    地形
    高原
    山区
    平原
    分布
    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
    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形态
    多呈狭长的____状
    ________状
    ____状、____状
    密度

    较小
    ____
    原因
    地势相对较低,气候________,土壤肥沃,____资源丰富
    地势______,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地势________,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________运输和海上运输
    举例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河流地貌
    冲积平原
    山区河谷
    自然灾害
    洪水
    洪水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
    聚落选址
    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方式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路线
    选址
    及走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尽可能连接沿线较多的居民点;⑤尽量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充分考虑地形确定路线走向。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的需要;②降低技术难度的需求;③保障工程施工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的需要
    线网
    密度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关学案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5课时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5课时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4课时风沙地貌: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4课时风沙地貌,共7页。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3课时河流地貌: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3课时河流地貌,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