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0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0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0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0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0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共5页。
    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判断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质构造,分析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必备知识梳理
    在山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裸露地表的岩层,它们有的倾斜弯曲,有的断裂错开。这些岩石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1.褶皱
    (1)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______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________。
    (2)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名师解惑] 背斜、向斜及其形成的地貌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思考] 为什么修建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而不选择在断层和向斜处?
    2.断层
    (1)概念:当岩层受到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________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________。
    (2)断层对地貌的影响
    [疑难辨析]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
    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知识体系构建】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1.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问题指向
    ①问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
    ②问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2)具体方法
    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
    (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向斜,背斜建隧道
    [典例] [2021·河北卷]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
    A.水平挤压B.水平拉张
    C.垂向挤压D.垂向拉张
    (2)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
    A.F1~F4疏导性能好
    B.F1~F4延伸到地表
    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
    D.F1~F4断至含油层
    [解题能力培养]
    [答案] (1) (2)
    [2024·九省联考甘肃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市北碚区中梁山顶部发育的背斜谷地,被称为“螬上”。下图示意“螬上”位置及地层结构。
    描述“螬上”的地貌形成条件及过程。(6分)
    第30课时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必备知识梳理
    1.(1)挤压 波状弯曲 (2)山岭 向上拱起 谷地 裂隙 谷地 向下弯曲 山岭 致密
    [思考] 提示:背斜是拱形的,承压能力强,安全性好;而向斜是储水构造,修建隧道易积水或渗水,可能变为水道;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建筑物塌陷。
    2.(1)破裂 位移 (2)错断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
    [真题感悟]
    [典例] 答案:(1)B (2)D
    [变式演练]
    答案:形成条件:背斜顶部的差异性风化、流水侵蚀;泥岩、砂岩抗蚀能力弱,石灰岩易溶蚀。过程:地壳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岩层受力超过耐受限度,断裂抬升;背斜顶部的泥岩、砂岩石质疏松,遭到较强的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出露地表,遭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溶蚀,形成背斜谷地。
    形式
    地貌
    原因
    褶皱
    背斜
    形成____,如A处
    背斜岩层一般________
    形成____,如C处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____,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形成____,如B处
    向斜岩层一般________
    形成____,如D处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____,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形式
    地貌
    举例


    水平位移,如图E
    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____
    圣安德列斯断层
    垂直位移,如图F
    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断块山或高地
    华山、庐山、泰山
    相对下降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
    谷地、吐鲁番盆地
    山地断层
    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山泉出露
    向斜
    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
    地下水出露成泉
    煤矿
    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
    油、气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密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避开
    断层
    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
    隧道避
    开向斜
    向斜是地下水和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
    隧道选
    在背斜
    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岩性均一,利于开凿

    相关学案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2课时喀斯特地貌: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2课时喀斯特地貌,共5页。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1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1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共6页。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9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9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共5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