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九章自然灾害第43课时地质灾害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95332/0-17390838391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九章自然灾害第43课时地质灾害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95332/0-17390838392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九章自然灾害第43课时地质灾害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95332/0-17390838392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九章自然灾害第43课时地质灾害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九章自然灾害第43课时地质灾害,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
1.辨识常见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并说明其危害。
2.运用地图,描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3.运用资料,分析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
必备知识梳理
一、地震
1.形成
2.地震构造
(1)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ab为____________、bc为__________。
(2)弧线de为________线:把地面__________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和烈度
[方法技巧] 图示法理解影响烈度的因素
4.危害
(1)直接危害:造成________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________健康。
(3)次生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________、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5.分布
(2)我国: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6.防避措施
[知识链接] 地震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二、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________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危害:滑坡可以破坏或掩埋______、________和建筑物堵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泥石流
(1)概念: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________、________的特殊洪流。
(2)危害:泥石流多与山洪相伴,来势凶猛,破坏力大,能够摧毁聚落,破坏________、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知识体系构建】
感悟: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滑坡和泥石流的防避
1.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
(1)产生原因
(2)时空分布
2.滑坡和泥石流的防避
(1)防灾减灾措施
(2)自救
[典例] [2021·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4分)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6分)
(3)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对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6分)
[解题能力培养]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答案]
(1)
(2)
(3)
[2023·福建卷]沟口的冲出量与沟内残留物有关,2013、2019、2020年分别发生三次泥石流,其降水依次下降,泥石流量分别为11.50、11.91、11.02平方米。据此完成1~2题。
1.2013年冲出量较少是由于泥石流爆发前( )
A.雨水冲刷作用较强
B.河道弯曲程度减弱
C.沟口内空间较大
D.土壤含水量较低
2.PQ切面堆积物为( )
感悟:
第43课时 地质灾害
必备知识梳理
一、
1.断裂
2.(1)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震中距 (2)等震 破坏程度
3.能量 破坏 一 多 震源深度 建筑
4.(1)房屋 (2)心理 (3)海啸
5.(1)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6.应急救援包 避难场所 安全 时机 余震 广告牌
二、
1.(1)重力 (2)农田 道路
2.(1)泥沙 石块 (2)森林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
[真题感悟]
[典例] 答案:(1)冰碛物(冰川搬运堆积物);崩滑体堆积物;风化碎屑物;断层破碎物。
(2)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速度。
(3)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水源条件,导致泥石流易发;泥石流运动速度快,规模大,冲击力强;峰脊区降水量大,并叠加积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隐蔽性强。
[变式演练]
1~2.解析:第1题,2013年为第一次泥石流,泥石流爆发前,沟口内空间较大,可容纳的残留物较多,因而冲出量较少,C正确;雨水冲刷作用强,径流的搬运能力也强,冲出量大,A错误;河道弯曲程度弱,洪水排泄畅通,流水搬运能力强,挟带的泥沙多,冲出量大,B错误;土壤含水量低,不易形成泥石流,D错误。故选C。第2题,由图可知,沟口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沟口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沉积岸,泥石流形成的沉积物在沟口的东西并不是对称分布的,C错误;泥石流形成的冲积物在沟口的东侧沉积多,故最高点偏东,B错误;由于沟口的西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以侵蚀为主,沉积物的层面较平直,东侧以沉积为主,沉积面凹凸不平,A正确,D错误。故选A。
答案:1.C 2.A
震级
烈度
地震________的大小等级
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________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____个震级
一次地震可以有____个烈度
3级以下为无感地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直接因素:震级、________等;间接因素:地质构造、地面________等
防避地震的措施
灾前准备
准备防灾________,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______________位置,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灾中救助
及时、有序地撤到________地带;被掩埋时,要寻找合适的________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
灾后自我保护
往往还有________,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________、电线杆等危险区域
相同点
不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使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
①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是松散物,体积小;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防御措施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恢复植被,加固山体等
具体措施
滑坡: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修建阻滑支撑工程;
泥石流:修筑排导槽,疏导泥石流物质到特定位置
滑坡发生时
向滑坡两侧迅速逃离;若遇到高速滑坡或滑坡体下滑时,无法逃离,宜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
泥石流发生时
应迅速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方逃离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九章自然灾害第44课时地理信息技术,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九章自然灾害第42课时气象灾害,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台风和寒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灾害第46课时地理信息技术湘教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