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4 12《亡羊补牢》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95460/0-17390854538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4 12《亡羊补牢》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95460/0-1739085453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识字学词,指导书写,巩固提高,品读课文,读懂故事,理解内容,明白道理,创设情境,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寓、则”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通过比较朗读,体会“赶紧”一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4.了解《亡羊补牢》的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杞人忧天》的视频)学生观看后说一说故事情节及寄寓的道理。
2.小结揭题,随题识字。
师:我们从《杞人忧天》这个简短的故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像这样故事简短有趣,又含有深刻道理的文章,我们称为寓言。(板书课题:寓言二则)
(1)学习生字“寓”:整体认读音节(yù);形声字,“宀”表示住所,“禺”表声。
(2)学习生字“则”:平舌音,读“zé”;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贝+刂=则。
(3)“则”是量词,相当于“篇、条”,“寓言二则”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读一读本课带拼音的生字,并圈出带生字的词语,再读一遍。
3.(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合作正音、识记字形。
(1)正音:“亡、坊”是后鼻音,“圈、钻”是前鼻音,“牢”的声母是“l”,“钻、此”是平舌音。
(2)字形识记。
◇对比识记:亡—忙;钻—站;此—些。
◇熟字加偏旁:牛+宀=牢;方+土=坊;每+忄=悔。
◇形声字识记:“圈”的国字框像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声旁“卷”提示读音;“叼”的口字旁表示叼东西要用口,声旁“刁”提示读音。
4.扩词练习。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会写字“亡、牢、钻、劝、丢、告”)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每个字各部分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了解笔顺笔画,指导书写重点字。
牢 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牛”第二横写长些,竖写在竖中线上,上下两部分要写紧凑些。
钻 金字旁的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竖提;“占”首竖略长,第二笔横较短。
劝 “又”的第二笔变成长点;“力”的撇伸至长点下方。
丢 第一笔是短撇。“去”的第二横稍长,撇折要注意起笔的位置,勿把竖和撇折连成一笔写。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4.鼓励学生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同桌之间报听写,再互评互纠。
四、品读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每次丢羊后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学生交流汇报,师生重点探究。
(1)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课件出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①指名说说“窟窿”的意思。(洞。)
②指名说说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
③指名读、齐读句子。
(2)羊丢了以后,街坊是怎样劝他的?他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师生合作读)
①品读句子。
A.街坊的话应用怎样的语气读?请你来劝一劝这位养羊人吧!
B.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街坊是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C.指导朗读:“赶紧”强调事情的紧迫,“修一修、堵上”是告诉养羊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朗读时要加重语气。“吧”是语气词,应读出劝告的语气。
D.羊丢了,街坊劝告他,他同意了吗?他是怎么说的?
E.教师指导:读养羊人的话,要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干什么”应读重一些,语调上扬。
F.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共同评议。
②内容理解。
A.街坊的话告诉养羊人一个什么事实?(若不赶紧把羊圈修好,羊还会被叼走,或者羊自己也会跑出去。足见街坊十分有预见性。)
B.养羊人的话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目光短浅、不听劝告。)
C.对比朗读。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第一句是个反问句,语气更为强烈,更能突出养羊人根本没有考虑到羊圈破了个窟窿的后果,目光短浅而且执迷不悟。
(3)指名读第4自然段,思考:
①羊为什么又少了一只?(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②这里为什么要突出两个“又”字?(两个“又”字说明养羊人第二次丢羊的原因和第一次一样,也更突出了养羊人不听劝告的后果。)
过渡:养羊人不听劝告,又丢一只羊。这时他心里又是怎样想的?他又会怎么做呢?
(4)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
①养羊人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他为什么后悔?
②引导学生用“后悔”一词说话:你有后悔的经历吗?跟大家说一说。
③你从“现在修还不晚”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是对养羊人的心理描写,说明养羊人已经认识到了之前的错误,并决心立刻改正错误,可见他知错能改。)
④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呢?从“赶紧”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⑤读一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自由读句子,体会“赶紧”一词更能体现事情的重要和紧迫。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⑥“堵上、结结实实”说明了什么?(养羊人把羊圈修补得很好。)
⑦养羊人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及时修补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是改正错误后的好结果。
3.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假如养羊人始终没有听取街坊的意见,不去修补羊圈,会有什么后果?
五、理解内容,明白道理
1.巧妙设问,梳理课文内容,体会养羊人两次丢羊后态度的变化。
(1)第一次丢羊后,养羊人采取补救措施了吗?后来出现了什么情况?
(2)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他采取什么方法改正错误?结果怎么样?
2.交流:现在你能说一说“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吗?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学生交流、汇报。
六、创设情境,作业设计
1.创设情境,拓展理解:你会如何劝说?
(1)明明因为贪玩连续两天没完成作业,今天他又只顾着玩耍不想写作业。你提醒他赶紧写作业,他说:“我已经两天没完成作业了,今天能补得起来吗?”
(2)爸爸多次戒烟都戒不掉,妈妈每次劝他,他都说:“我抽烟抽了这么多年,肯定戒不了了,还是算了吧。”
2.教师总结本课时学习内容,学生交流学习收获或体会,师生共同回顾并记忆本课所学知识。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4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知识点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会写字及组词,易错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精读课文,感悟寓言,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