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1 1《咏柳》优质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95483/0-17390854930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1 1《咏柳》优质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95483/0-17390854931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1 1《咏柳》优质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95483/0-17390854932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咏、妆”等6个生字,会写“碧、妆”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柳》,并积累背诵。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春天美景。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教师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谜面:绿头发,长又长,春风吹来荡呀荡。
谜底:柳树。
2.引出诗题:春天的杨柳随风舞动,不仅使清代诗人高鼎陶醉,而且让唐代诗人贺知章赞不绝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柳树的古诗,题目是《咏柳》。
教师出示诗题并板书:咏柳,学生齐读诗题。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揭示课文题目,为接下来的解诗题做好了铺垫。)
二、理解诗题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咏柳”是什么意思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咏”字呢?
预设:歌咏比赛,古诗《咏鹅》。
教师总结:这里的“咏”就是赞美、歌颂的意思。咏鹅是赞美鹅,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设计意图:结合题目,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咏”理解诗题。)
三、了解作者
贺知章(659—约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人。他的诗现存二十首,其中《咏柳》《回乡偶书》广为传颂。
四、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初读古诗
(1)教师提出要求: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教师提醒:听范读,注意听准字音,对比出自己哪几个字读得不准确。
(3)同桌互读互查。
(4)指名读,老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古诗读准确。)
2.学习字词
(1)学习会认字。
“咏”,指用口吟诵,所以是口字旁。“裁”,它的本意是指裁制衣服,所以形旁是衣。
(2)交流识字方法。
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经常用到的识字方法有哪些呢?你会怎样识记“咏”字?
预设:在生活中识字、猜字谜游戏识字、加一加、换一换……
老师追问:你会怎样识记“咏”字?
加一加:咏=口+永
换一换:咏=泳-氵+口
师:那怎样更好识记“裁”字呢?对,可以用“比一比”的方法。
比一比:
“裁”,做衣服要裁剪。
“载”,有车能把人货载。
“栽”,要木就得把树栽。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记忆,拓宽了学生对字词的积累。)
五、品读古诗,想象画面
1.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2.学生在书上给古诗画好停顿,再读古诗。
3.配乐朗读古诗,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教师范读、借助停顿符号读,配乐读等方法,让学生感受节奏,读出韵味。)
4.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碧玉: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柳树鲜嫩发亮的新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柳树的枝条多。
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细叶: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剪。
似:好像。
5.学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诗人是怎样咏柳的呢?我们一起走进古诗。
(1)教师提出要求:读前两句诗,说说诗人眼中的柳树是什么样的,请在诗中圈出来。
预设:圈出“碧玉”和“绿丝绦”。
老师引导:柳枝的颜色像碧玉一样,形状和绿丝绦相似。这句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枝怎么的特点?
预设:比喻。写出了柳枝绿、柔美、细长的特点。
板书:实景
指名学生说前两句诗的意思,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听完再补充,教师点拨。
预设: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纤细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板书:碧玉——一树高 万条——绿丝绦 赞柳
6.学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师:读后两句诗,说说这么漂亮的柳叶,是谁裁出来的?
预设:二月春风似剪刀。
(2)师:这两句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预设:这两句诗采用了设问、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师小结:诗人自问自答,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板书:想象 细叶——谁裁出 春风——似剪刀
指名学生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听完再补充,教师点拨。
预设:这些装扮了一树的细细的叶子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是早春二月的风,它犹如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将绿色丝带随心裁剪。
板书:颂春
(4)教师拓展:春风还可以裁出什么?
预设:小草、花朵、树叶……
六、诵读古诗,尝试背诵
1.出示要求:再读古诗,读好语气。
(1)指名学生读,教师指导:读“不知细叶谁裁出”时,尾音上扬,读出疑问。读“二月春风似剪刀”时,要读出恍然大悟、满心愉悦的感觉。
(2)自由读。
(3)同桌互读、互听、互评。
(4)师生合作读。
2.指导背诵。
教师引导学生一边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柳树画面,一边填一填。
碧玉妆成( ),
万条垂下(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
预设:一树高、绿丝绦、二月春风似剪刀。
七、指导书写
1.出示“碧、妆、绿、丝、剪”5个字及它们所组的词语,学生观察字形。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碧、丝、剪”是上下结构,“妆、绿”是左右结构。
2.重点指导“碧、妆、绿、丝、剪”容易写错的地方。
(设计意图:生字的书写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之一。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再进行写字教学,便于学生更好地识记生字。)
3.玩“青蛙过河”的识字游戏。
八、课文小结,拓展延伸
1.课文小结
《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树的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
2.拓展延伸。
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
七、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
教师组织学生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古诗,结合插图理解古诗,积累古诗。
2.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熟练背诵《村居》和《咏柳》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村居》和《咏柳》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诗中流露出诗人难掩的喜悦之情。《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
为帮助学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策略:
朗读方面,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加字,不重复,发音响亮清楚,读出语气。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法,比如自由读、合作读、指名读,范读等。
写字指导方面,我也采用了多种方法,例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这些方法能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记忆,拓宽了学生对字词的积累。
理解诗意方面,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借助诗中的景物的图片,给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例如,在教学“碧玉妆成一树高”时,利用“碧玉”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了柳枝的颜色。再次,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让立体而丰满的画面浮现在学生脑海中。培养学生在想象中学会表达,在想象中感知语言的韵味,为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致使学生描述的语句不够生动、流畅。今后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结合生活体验,借助朗读,将头脑中的画面转化为具体的图像,以便能够合理组织语言进行具体生动的描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村居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咏柳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初读古诗,识字写字,朗读全诗,理解诗意──领略美,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总结全课,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解题意,知诗人,初读古诗,认读生字,指导朗读,掌握节奏,细读古诗,感悟意境,想象意境,美读成诵,唱古诗,感受春天的美丽,介绍诗人,全课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