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湘教版 七年级下册8.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学案+课件
展开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八章|了解地区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特点。结合图文资料知道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认识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理解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活动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目 录COMPANY2 独特的野生动物3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1 冰雪世界导入返回目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继建造了一系列极地科学考察站和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为代表的极地科学考察平台。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导入返回目录1.在图中,找出我国在南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 黄河站 南极地区: 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秦岭站、长城站导入返回目录2.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前后? 南极洲的“暖季”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这段时间内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外围结冰较少,有利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所以我国南极建站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暖季的2月。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1冰雪世界冰雪世界返回目录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北极地区北极地区 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水域,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沿岸和洋中岛屿, 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冰雪世界返回目录阅读: 北冰洋 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深最浅的大洋,面积147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225米,最大深度5527米。北极地区冰雪世界返回目录 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冬季严寒,多暴风雪;夏季温凉,多云雾。冬季海冰覆盖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夏季也有近一半洋面覆冰,到处可见漂动的冰山。冰雪世界返回目录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北冰洋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如连接北京与纽约的洲际航线,就途经北冰洋上空。冰雪世界返回目录 目前,北极地区的人口约300万人,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因纽特人拉普人冰雪世界返回目录 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0°以南的区域,包括南极洲大部分以及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地区南极地区冰雪世界返回目录阅读: 南极洲 南极洲面积为1405.1万平方千米,98%的陆地长年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如果不扣除冰层,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南极洲已发现220多种矿物,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大陆架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印度洋沿岸的查尔斯王子山脉还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冰雪世界返回目录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都处于高纬地区,北冰洋在地球的最北部,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活动:读图,完成相关任务。1.说一说,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地理位置主要有哪些特点?冰雪世界返回目录2.找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和南极洲濒临的大洋。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绕;南极洲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冰雪世界返回目录 南极大陆上覆盖有巨厚的冰盖,其面积达1239.3万平方千米,最厚的地方有4750米。南极冰盖的总体积多达2450万立方千米。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约60米,会给世界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灾难。南极冰盖冰雪世界返回目录 活动:1.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试运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这一现象。 南极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位于中纬地区,当时气候湿热,森林茂密。树木被埋藏在地下后形成丰富的煤炭资源。因大陆漂移到达高纬地区,地表被深厚的冰雪所覆盖。冰雪世界返回目录2.根据下列资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未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法国迪蒙·迪维尔站曾观测到100米/秒的大风(12级台风的风速为32.7~36.9米/秒),这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2独特的野生动物独特的野生动物返回目录 随着人类对两极地区的影响日益广泛,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独特的野生动物返回目录 如今,人类已经认识到极地野生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北极狐磷虾独特的野生动物返回目录活动: 1.查找资料,说一说,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各有哪些代表性的野生动物?2.极地动物一般都有哪些生活习性?它们是怎样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的? 北极地区有北极熊、海豹、海象、北极狐等;南极地区有企鹅、鲸、磷虾等。 极地动物一般能耐严寒,它们依靠厚的皮毛或脂肪来抵御严寒。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3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返回目录 早在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就开始了北极探险,寻找到达东方的“北方航线”。在19世纪上半叶发现南极大陆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返回目录 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得极地地区成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等领域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返回目录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迄今为止,俄罗斯、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返回目录南极探险中的阿蒙森阅读: 南极探险 20世纪初,人类对南极极点的探险活动引人瞩目。1911年1月14日,挪威人阿蒙森在罗斯海的鲸湾安营扎寨,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这里与英国人斯科特的扎营地点罗斯冰架西北的麦克默多海峡相比,距离南极极点更近。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返回目录阿蒙森和斯科特到南极极点的路线示意 1911年10月19日,阿蒙森带领4名队员,分乘4辆狗拉雪橇向南极极点进发。斯科特也在11月1日从麦克默多海峡踏上了探险之旅。两支探险队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展开了一场竞争。阿蒙森团队前进的速度很快,当到达南纬85°时,前面出现了连绵起伏的南极高原。阿蒙森带足60天的粮食,用18条强壮的狗牵拉3辆雪橇轻装上路。当时暴风雪持续了5天5夜,天气异常恶劣。为了抢先到达,他们顶风冒雪,艰难行进。12月14日,阿蒙森一行终于完成了向南极极点的最后冲刺,实现了人类首次到达南极极点的壮举。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返回目录 南极异常恶劣的天气给斯科特的探险队带来了噩运。出发不久,他们的摩托雪橇就坏掉了,接着,西伯利亚矮种马也全部冻死。斯科特等人不得不拖着150多千克的雪橇在冰原上奋力前进。虽然斯科特和探险队员在1912年1月18日也到达了南极极点,但由于体力衰竭,又遭遇了猛烈的暴风雪,他们在归途中相继遇难。斯科特遇难时,还带着重达16千克的地质标本和探险日记。阿蒙森和斯科特到南极极点的路线示意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返回目录 为纪念这两位杰出的南极探险家,1957年,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立了名为“阿蒙森 - 斯科特”的科学考察站。南极地区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返回目录活动:1.查找资料,推测科学家进行极地科学考察的内容可能有哪些。 可能有:气候变化研究、海冰和冰川研究、生态系统研究、海洋学研究、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研究、大气科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研究、人类活动影响研究、极地政策和治理研究、考古和历史研究等。2.议一议,为什么极地地区会成为世界各国科学考察的“热点”? 极地地区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研究极地可以帮助科学家预测和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极地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特有的动植物种群。这些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可以为全球生态学提供重要的参考;极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和渔业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各国经济有重要影响。极地地区小结地理位置野生动物科研价值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北冰洋及周围陆地南极地区:南极圈以南、南极洲及周围海洋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企鹅、北极熊等“天然实验室”、资源丰富自然环境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