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史料教与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96197/0-17392270842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史料教与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96197/0-17392270843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史料教与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96197/0-17392270843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史料教与学)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96197/0-173922708438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史料教与学)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96197/0-173922708442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史料教与学)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96197/0-173922708446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史料教与学)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96197/0-173922708449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史料教与学)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96197/0-173922708452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PPT课件+素材(史料教与学)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史料教与学) 课件+素材
展开史料教与学同步课件突出史料教学 彰显核心素养中国现代史史料链接图片史料影视史料史料教与学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史料链接原因 材料: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长期以来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形成了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利益上一致。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一、依据材料,归纳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历史传统:经济文化:近代政治:现实原因:概括: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史料链接含义阅读教材第60页第一自然段找到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在哪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权限?前提地方权限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史料链接发展历程1949年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共同纲领》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制度化、法制化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课本60页第二段梳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过程和地位?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史料链接概况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最早)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史料链接意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精神2、对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采取了那些措施?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合作探究认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二、共同繁荣发展史料链接背景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P62,概括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政策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二、共同繁荣发展史料链接措施阅读教材P66-63,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2、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①政治方面--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②经济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③文化方面--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④西部大开发战略二、共同繁荣发展措施 ①政治上: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1959—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二、共同繁荣发展措施②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援藏干部——孔繁森二、共同繁荣发展措施③文化教育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二、共同繁荣发展措施④国家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吉祥的天路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二、共同繁荣发展史料链接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穿越冻土里程最长: 穿越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创高原铁路最高时速: 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风火山隧道海拔5010米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唐古拉车站海拔达5068米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青藏铁路第一长桥达11.7公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青藏铁路世界之最二、共同繁荣发展史料链接青藏铁路西电东送 国家在西部地区建成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点工程;修建了一批机场、铁路、公路、水利枢纽等基础设施。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交通落后的状况,使西藏与内地之间有了一条经济、快速、全天候的运输通道,为西藏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二、共同繁荣发展合作探究VS2020年5月25日,美国非裔男子,乔治 弗洛伊德遭警方暴力执法,被跪压致死。弗洛伊德之死引起了美国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风雨同舟、和衷共济,一次又一次地克服新冠疫情,展现出团结奉献、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不同的民族政策所导致的后果,你能得出怎样结论?民族对立阻碍国家发展民族团结促进国家发展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我国的民族团结做出哪些努力呢?1.奉行民族平等的原则,尊重班级里少数民族的同学,尊重他们不同的生活习俗;2.向身边的人们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大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地位实施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背景措施意义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课堂小结解读领域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