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5课《自相矛盾》同步练习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16696270第1页
    16696270第2页
    16696270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5课《自相矛盾》同步练习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展开

    第15课《自相矛盾》同步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máo dùn    róng yù    fú néng yīng yě    hé rú   xiàn luò    tóng shì ér lì    cháng máo   wú bèi   二、选择题2.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吾矛之利(好处)C.于物无不陷也(刺破)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B.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4.下列译句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我的盾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C.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意思: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意思: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以同时存在的。三、填空题5.辨字组词。吾( ) 佛( )陷( )扶( )茅( )誊( )悟( ) 拂( )舀( )夫( )矛( )誉( )6.解释以下词的意思。(1)楚人:( )       (2)鬻(yù):( )(3)誉:( )         (4)陷:( )(5)利:( )         (6)以:( )            (7)弗:( )         (8)应:( )7.多音字组词。夫_______( )         ________( )应_______( )          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文中表现楚人自相矛盾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有人就反驳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人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    本文题目“自相矛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告诉我们:说话办事,一定要尊重_____________,一定要能_____________,同时还讽刺了那些________________不一的人。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时期______家学派代表。讲的是一个卖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人,夸他的盾牌__________,又夸他的长矛____________。有人说“_____________会怎么样呢?”那个人答不上来了。2.《自相矛盾》这则寓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我知道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信息匹配10.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1.置于市,贾(价)十倍,人争鬻 (zhōu yù)之。2.然自愧弗(fú fèi)如,积惭成忌。3.夫(fú fū)战,勇气也。4.此庸夫(fú f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11.选词填空。消失    漫灭1.这封家书年代久远,字迹已经( )了。2.湛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 )无影无踪。清响        音响3.海风( )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4.没有电子乐器的伴奏,没有庞大( )的烘托,只一架杨架,外加古韵的修饰及单纯的表达,便可以演绎出最动听的旋律,展现唯美的风韵。12.根据句意,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利:A.好处,跟“害”“弊”相对。B.工具、武器等锋利,尖锐,跟“钝”相对。C.顺利,与主观的愿望相合。①吾矛之利( )②坐收渔翁之利( )③出师不利( )(2)“誉”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名声;B.赞扬,称赞。请给下列句子中的“誉”选择正确的解释。①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 )②每个人都要珍爱自己的名誉。( )五、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3.这则寓言名叫《_______》,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家__________。1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_______________(2)物莫能陷也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_________________  (4)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15.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誉之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_______________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________的人,夸赞夸自己的矛和盾,他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矛盾 荣誉 弗能应也 何如陷落 同世而立 长矛 吾辈【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弗、誉、矛盾”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能力。根据平日所积累的字词的意思,结合文言文的语境进行作答。吾矛之利”出自韩非子著作《矛与盾》,利:锋利。3.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句意: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故句子划分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故选B项。4.A【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翻译句子。BCD正确。A.有误。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5. 吾辈 佛像 陷阱 扶手 茅厕 誊写 领悟 拂意 舀酒 丈夫 矛盾 名誉【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吾可以组词:吾爱、吾徒、吾人等。佛可以组词:借花献佛、佛事、佛像、拜佛、佛学、佛典、佛经、佛门等。陷可以组词: 陷入、冲锋陷阵、陷阱、凹陷、诬陷、沉陷、陷坑、攻陷、陷于等。扶可以组词:扶手、搀扶、匡扶、扶正、扶鸾、扶贫、扶梯、扶摇、扶持、扶疏、扶植等。茅可以组词:茅檐、茅草、茅茹、茅舍、茅土、茅茨、茅塞、茅庐、茅厕、茅屋、茅店等。誊可以组词:誊清、誊写、誊拓、誊录、誊画、誊抄等。悟可以组词:领悟、悔悟、醒悟、省悟、感悟、了悟、顿悟、体悟、彻悟、觉悟等。拂可以组词:吹拂、拂过、拂尘、拂袖、照拂、拂逆、拂拭、拂晓等。舀可以组词:舀酒,舀子,水舀等。夫可以组词:丈夫、农夫、夫人、船夫、脚夫、病夫、火夫、武夫等。矛可以组词:矛头、矛盾、矛弧、戈矛、矛戟、电矛等。誉可以组词:荣誉、名誉、信誉、沽名钓誉等。6. 楚国人 卖 赞誉,夸耀 穿透、刺穿 锋利,锐利 用,使用 不 回答【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词语出自课文《自相矛盾》。(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意思是: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楚人:楚国人。(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意思是: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鬻:卖。(3)“誉之曰”意思是他夸耀自己的盾,誉:赞誉,夸耀。(4)“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5)“吾矛之利”意思是我的矛锋利极了,利:锋利,锐利。(6)“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意思是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以:使用;用。(7)“其人弗能应也”意思是那人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弗:不。(8)“其人弗能应也”意思是那人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应:回答。7. fū 夫人 fú 夫不可 yīng 应该 yìng 应付【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夫[ fū ]1.旧时称成年男子。2.旧时称服劳役的人。3.〔~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fú ]1.文言发语词:~天地者。2.文言助词:逝者如斯~。3.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应[yìng]1.回答或随声相和。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 ~邀。~聘。~考。3.顺合,适合 顺~。适~。~机。~景。~时。~用文。4.对待 ~付。~变。~酬。[yīng]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2.随,即 “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3.姓。8.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客观规律 自圆其说 言行【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性默写,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结合课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可以得到楚人自相矛盾的话。结合“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可以得到有人反驳他说的话。“其人弗能应也。”可知,那人的反应。2.本题考查文言文启示,注意联系文章内容作答。这个文言文故事,后来变成了一个成语——自相矛盾,意思是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这个故事中楚人为了夸耀自己的矛和盾,说话没有实事求是,结果让自己陷入了困境。告诉我们说话办事,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定要能自圆其说,同时还讽刺了那些言行不一的人。9. 韩非子·难一 战国 法 盾牌 长矛 坚固 锐利 用你的矛戳你的盾 一个人的言行前后矛盾 说话,办事不要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详解】本题考查按课文内容填空。1.《自相矛盾》讲的是:一个卖盾牌和长矛的人,夸耀他的盾牌坚固,又夸耀他的长矛锋利,有人说:“用您的长矛刺您的盾牌,会怎么样呢?”那个人答不上来了。这个卖盾牌和长矛的人为了夸大自己的盾牌和长矛说了前后矛盾的话,令人发笑。因此要从中吸取教训:说话做事不要互相抵触、前后矛盾。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所以答案是:坚固 锋利用您的长矛刺您的盾牌 说话做事不要互相抵触、前后矛盾,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2.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如《伊索寓言》里就有很多故事,比如《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画龙点睛》《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10.1.yù2.fú3.fú4.fū【详解】本题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1.鬻,读音yù。2.自愧弗如,读音zì kuì fú rú。3.夫,读音fú。4.夫,读音fū。11. 消失 漫灭 清响 音响【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理解运用。要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来作出选择。消失: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清响:清脆的响声;声音清脆宏亮; 音响: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12. B A C B A【详解】考查了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1)①吾矛之利:我的矛很锋利。“利”意思是锋利。故选B;②坐收渔翁之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利”意思是好处。故选A;③出师不利:意思是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利”意思是顺利。故选C;(2)①誉之曰:夸赞说。“誉”意思是赞扬,称赞。故选B; ②名誉:个人或集团的荣誉或威信;个人或集团的好名声;处于受公众尊敬或尊重的地位。“誉”意思是名声。故选A。13. 自相矛盾 韩非子 战国时期 思想家 韩非 14. ……的人 穿透 使用;用 不 15. 夸耀自己的盾说。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16. 寓言 盾和矛 自相矛盾 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夸大其词,更不能自相矛盾。【解析】1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这则寓言是《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韩非(约前280-前233)新郑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1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楚国有个卖盾又卖矛的人。者,指代人,相当于……的人。(2)物莫能陷也:任何武器都无法穿透它。陷:穿透。(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以:使用;用。(4)其人弗能应也:那个人便无法回答了。弗:不。15.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誉:赞誉,夸耀。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曰:说,讲。这句话意思是:夸耀自己的盾说。(2)子:您,对人的尊称。何如:怎么样。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16.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写了一个卖盾和矛的人自夸他的盾任何武器都穿不透,又自夺他的矛什么东西都能穿透。当别人问用他的矛刺他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便无法回答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夸大其词,更不能自相矛盾。【点睛】译文:楚国有个卖盾又卖矛的人,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穿透它。”(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便无法回答了。无法被穿透的盾和什么都能穿透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