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96317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96317/0-17394752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696317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96317/0-17394752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696317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96317/0-173947529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专项练习
第七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训练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展开第七单元专项训练——阅读理解训练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秋天的原野》,完成后面的练习。①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②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③天空像A ,它已经给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般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可能是稍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出脖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在水面荡起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④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在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B 似的呢?⑤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水稻好似C 。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⑥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⑦天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形的雁群。村里的孩子们立刻眯起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枪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地喝叫,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然后,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恍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文中你喜欢的拟人句抄下来,再仿照样子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抓住了秋季有别于其他季节的哪些明显事物来写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到文中的横线上。A.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B.一团火焰 C.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5.在作者描写的景物中,哪些用了静态描写,哪些用了动态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绿林深处白鹭飞①初夏时节,风清日丽。我们终于来到了武安镇清泉村。②绿绿的秧苗站稳了脚跟,正婆娑着散发出无尽的青春。稻秧田错落有致,田间阡陌纵横,沟渠流水汤汤,清澈澄碧。金色的阳光裹着绿色的风的衣裳,在树梢上舞蹈,在房舍间穿梭,在水洼洼里谈笑。白果树、杨树、桃树、桑树围着一坡又一坡的村舍低声絮语。③走过一个又一个小山坡,车子停靠在一户人家门前。一棵高大的杏树遮天蔽日,树下落了一地浅黄的杏子。柴垛、沙堆间有小鸡呢喃着觅食,门前、草丛中有狗在撒欢。④眼睛越过门前的稻秧田,对面是一片深绿色的杉树林,山林外围是嫩绿色的杨树,树林越深,绿色也渐渐由浅至深,至深处则似一块墨绿色的玉镶嵌在广袤的天际。林间不时地传出“咕咕嘎嘎”的鸟鸣。灌入耳郭的丝丝风声捎着鸟鸣声,不断涌动着你宁静的思绪。⑤放眼望去,树木葱茏,绿荫滚滚。绿林上空,蓝天载着悠悠浮云,天蓝得纯净,云白得耀眼。阳光丝丝透进,在树林间快活地闪烁着,跳跃着,林间点缀着若隐若现的白色,像盛开的广玉兰花。定睛一看,枝头上正密密麻麻地停栖着上千只白鹭!不知是否林间有人惊动,一阵风过,一片白鹭群飞而起,正扑棱着翅膀向空中齐飞、滑翔,再栖落,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咕咕嘎嘎”的鸣声不绝于耳,让人疑是误入了“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千年诗行中!⑥我们惊喜地走在田埂上,向杉树林近处走去。抬头仰望,丛林中,只见它们昂着高贵的头,君临天下。那雪白的羽毛,修长纤细的腿,体态婀娜如舞蹈的少女,姿态优雅又如高贵的绅士。有的在枝头筑巢,嬉戏逗趣;有的引颈吟唱,翩翩起舞。它们体态轻盈,或奋力展翅,跃跃欲飞;或相依相偎,成双成对,带给你一份喜悦与宁静……偶尔回头,也见绿绿的稻秧田里。时有一两只缓缓飞落在明净的水田边洗喙叼鱼,稻田便成了一幅嵌在镜框里的画。让人不由想起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诗句。⑦暮色将近。一群群归巢的白鹭自由地滑翔,优美地降落,影影绰绰,还有几只在林间,辗转低回着翩然而落,在薄暮中构成一幅曼妙的剪影。7.“满眼都是绿色的世界。”这句话放在文章第几段的开头最合适( )A.② B.③ C.④ D.⑤8.仔细阅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绿林中的白鹭,先闻鸟声,再观其行。( )(2)短文两次引用诗句,描绘的景象是一样的,表达的情感也是一样的。( )(3)短文多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乡间迷人的田园风光。( )9.第⑤段是怎样描写白鹭的?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来评价这段话在表达上的特色和表达效果,分点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⑥段画“ ”的部分写了白鹭在枝头的种种活动,最后却说“带给你一份喜悦与宁静”,这前后是不是矛盾了?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阅读九寨沟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从南坪西行40千米,就到了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①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彩带般的沟谷中。②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án)。③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④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⑤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wèi)为壮观。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了。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轻盈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jū)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到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1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蔚为壮观:_________________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3自然段写了雪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处景物,第4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____________。13.短文用动态和静态描写,展示了九寨沟独有的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静态描写,而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则是动态描写。14.把下面的句子插入到第3自然段中,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作“五彩池”呢。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15.作者为什么把九寨沟称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呢?说说你的理解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一】三星堆古遗址位干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用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材料二】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发布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已发掘至器物层,出土金面具残片、乌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材料三】在新发现的五号坑中,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大备黄金制品,其中包括一张独特的金面县。据介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的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具还要大。同时,这件黄金面具厚度非常厚,不需要任何支撑,就可以独自立起来。虽只有半张,但它脸型方正,与成年男性脸部宽度相当:额头平整、眉毛突出,大立眼、高鼻梁、阔嘴微张,神情肃稽威严,透露出王者之气。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大约为280g,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是超过500g,这比目前国内所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如果能够完整发现,这件黄金面具将超过金杖,成为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16.阅读材料一、二、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世界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B.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发布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C.据介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县的高度约23座米,宽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县还要大。D.目前为止,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比已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会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17.材料三中对新发现的五号坑的介绍时用语准确科学。请仔细阅读画波浪线的部分,将你认为表述准确科学的词语圈画出来(至少两处)。18.结合材料三,选取正确的选项为黄金面具进行基本信息登记。A. 黄金 B. 五号坑 C. 黄金面具 D. 是 E.否F. 超过500g G.约为280g H.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19.近日,红领巾广播站将为同学们讲解“三星堆”的相关知识,请你结合给出的资料,不适合列入讲解提纲的是( )A.三星堆的考古发现 B.黄金面具的研究C.三星堆的考古人员 D.三星堆的概况参考答案:1. 形容忽然醒悟。 自然而然地增添。 2.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般美好的天色。 3.梧桐的落叶、枫树的叶子、水稻、雁群 4.CBA 5.静态描写:天空、枫叶。动态描写:白鹅、稻浪、雁群。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能够让静景、动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6.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词语解释。恍然:形容忽然醒悟。平添:自然而然地增添。2.本题主要考查积累句子。从“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在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可知。句子把叶子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仿写拟人句:四周的树木都争先恐后地长出了新枝绿叶。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在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天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形的雁群。村里的孩子们立刻眯起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枪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地喝叫”可知,作者抓住了秋季梧桐的落叶、枫树的叶子、水稻、雁群明显事物来写秋天。4.本题主要考查补充句子。句子把天空比作蓝宝石,故“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放在天空后面。从“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在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可知,把枫树的叶子比作火焰,故“一团火焰”放在B处。从“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水稻,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可知,金黄的水稻像一片金黄色的大海,故“一片金黄色的大海”放在C处。5.考查了对描写角度的理解能力。静态描写的句子有: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动态描写的句子有: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田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们的欢笑声。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动态和静态的描写,能具体地勾勒出景物形态之特征,更加准确、真实、形象。6.本题主要考查对思想感情的掌握。文章描述了秋天原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原野的喜爱赞美之情。7.A 8. √ × √ 9.一是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把停栖在枝头的白鹭比作盛开的广玉兰花,形象地写出了白鹭洁白无瑕的色彩美和高贵典雅的姿态美(静态美);二是通过一系列的动态描写,写出了白鹭群飞时的优美姿态(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群飞景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是引用了诗句,把白鹭群飞的景象写得诗情画意,更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群飞景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不矛盾。因为在作者笔下白鹭的种种动态和绿海般的杉树林浑然一体,更衬托出了这片树林的幽静。更重要的是,作者写白鹭的各种活动,写出了它们在这里的生活是那样自在、幸福,令作者忘记了尘世的喧嚣,陶醉其间,不舍离去,心灵获得了极大的喜悦、幸福和宁静。【解析】7.本题考查段落排序。“满眼都是绿色的世界”为总述句,对比②、③、④、⑤段的内容,第②段写绿绿的田间风光。第③段写村庄人家。第④段写稻秧田。第⑤段描写白鹭群飞的景象;因此可将这句置于第②段前,后面分述。故选A。8.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1)第④段“林间不时地传出‘咕咕嘎嘎’的鸟鸣。灌入耳郭的丝丝风声捎着鸟鸣声,不断涌动着你宁静的思绪”先写远处的鸟声;第⑤段“定睛一看,枝头上正密密麻麻地停栖着上千只白鹭!不知是否林间有人惊动,一阵风过,一片白鹭群飞而起,正扑棱着翅膀向空中齐飞、滑翔,再栖落,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写近处白鹭的飞行姿态。故题目说法正确。(2)短文两次引用诗句,第⑤段引用“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白鹭群飞的场景,表达作者对于白鹭之多的震撼之情;第⑥段引用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描写的是水田美景,表达作者对田园美景的喜爱之情;两处描绘的景象不一样,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故题目说法错误。(3)短文中赋予了秧苗、阳光、狗、白鹭等人格化的描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而表现乡村迷人的田园风光。故题目说法正确。9.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定位到第⑤段,解答此题,可从修辞、描写角度以及写法等角度赏析。本段中“像盛开的广玉兰花”是将白鹭比作广玉兰花,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白鹭的色彩和姿态美感。“一阵风过,一片白鹭群飞而起,正扑棱着翅膀向空中齐飞、滑翔,再栖落,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通过描写白鹭群飞的活动,表现出作者对白鹭群飞的赞美之情。本段中又引用“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古诗,让白鹭群飞的场景更显诗情画意。10.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说明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即可。画线句子描写白鹭的活动,与杉树林浑然一体,用动态描写衬托出树林幽静的特点。通过写白鹭的活动,写出白鹭生活的幸福,让人沉醉其中,因此最后说“带给你一份喜悦与宁静”,所以前后并不矛盾。11. 形容盛大壮丽的景象。 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 12. 湖泊 森林 瀑布 珍稀动物 13. 雪峰插云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 14.C 15.因为九寨沟的自然风光神奇、秀美,还有许多珍禽异兽,仿佛人间仙境,所以作者说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解析】1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蔚为壮观:形容盛大壮丽的景象。憨态可掬: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第3自然段第①句写了雪峰,第②句写了湖水清澈见底,第③句写了森林遍布,第④⑤句写了高低错落的瀑布;从第四段的句子“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了。”可知第四段主要写了九寨沟的珍稀动物。1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从句子“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可知本文主要写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其中雪峰插云,古木参天是静态描写;平湖飞瀑,异兽珍禽是动态描写。14.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第3自然段第①句写了雪峰,第②句写了湖泊,第③句写了森林,第④⑤句写了瀑布;根据“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可知这句话写了前面三句的内容,应该在③④之间。15.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结合短文内容回答。本文主要写了九寨沟的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表达了作者对九寨沟的喜爱之情。结合句子“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和句子“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可知九寨沟以神妙奇幻的翠海、飞瀑、彩林、雪峰和藏清“五绝”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独有的原始景色、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和“人间仙境”。16.B 17.目前 约 预计 如果 18. C B E H G A 19.C【解析】16.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掌握,需要认真的阅读并对重点信息准确定位。根据阅读材料一: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可知出土的文物是其中之一并不是全部的出土,故A错误。根据阅读材料二: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发布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可知B正确。根据阅读材料三: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的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具还要大。可知选项C将高和宽颠倒。故错误。根据阅读材料三: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大约为280g,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是超过500g,这比目前国内所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可知是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并不是半张黄金面具的重量。故D错误。17.本题考查的是对汉字的字义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境符合实际。科学词意即含义是什么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可知其中准确的表述的词语是“目前、约、预计、如果”。18.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准确阅读,需要精准的定位所需要的信息完成填空。根据阅读材料三:在新发现的五号坑中,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大备黄金制品,其中包括一张独特的金面县。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的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具还要大。同时,这件黄金面具厚度非常厚,不需要任何支撑,就可以独自立起来。虽只有半张,但它脸型方正,与成年男性脸部宽度相当:额头平整、眉毛突出,大立眼、高鼻梁、阔嘴微张,神情肃稽威严,透露出王者之气。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大约为280g,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是超过500g,这比目前国内所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19.本题考查的是对整体材料内容的理解,需要仔细认真的阅读材料选出合适的选项。根据阅读材料可知具体介绍的是关于“三星堆”的,故而介绍的的方面是三星堆的考古发现及对三星堆的概况的掌握,以及对其中出土的黄金面具的研究。不会出现关于考古人员的介绍。故选择C。名称____出土坑位____是否完整____尺寸 ____重量____制作材料____外形脸型方正,与成年男性脸部宽度相当:额头平整、眉毛突出,大立眼、高鼻梁、阔嘴微张,神情肃稽威严,透露出王者之气。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