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综合练习
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一)--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展开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一)一、书写(8分)1.看拼音,写词语。shuāi jiāo qī fù gé jú wēi yán shī fu qīn fàn nán kān xián jiē 二、选择题(10分)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吐痰(tán) 蘸料(zhàn) 发怔(zhènɡ)B.挠头(náo) 铸就(zhù) 颧骨(guàn)C.揪住(jiū) 扳手(bān) 剃头(tì)D.揩泪(kāi) 师傅(fu) 国子监(jiàn)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搂紧 期负 芝麻 B.粉桨 剃头 诈骗C.捏住 侄子 露陷 D.犯罪 木桶 国子监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B.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C.(刷子李)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D.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5.本单元课文中鲜活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怎样才能写好一个人物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做到细致观察,掌握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B.选用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C.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运用多个事件,越详细越好,面面俱到,人物更丰满。D.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采用间接的手法写出人物的特点。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摔跤》这一片段,主要通过人物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B.《两茎灯草》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C.《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本文所选片段中的“他”就是指祥子。D.《刷子李》一文中刷子李手艺高超,他敢穿着一身白衣服刷墙。三、填空题(21分)7.比一比,再组词。跤( ) 杖( ) 桨( ) 作( )较( ) 仗( ) 浆( ) 诈( )8.补全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填序号)①精( )( )擞 ②膀( )腰( ) ③( )信( )疑④心( )如( ) ⑤手疾( )( ) ⑥心( )胆( ) (1)我们的老师,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面对我们,都是( ) 的。 (2)尽管大家都这么说,他还是( )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严监生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____________》中的人物。课文所选片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的情形,写出了严监生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小嘎子是作家___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课文刻画了小嘎子__________的形象。(3)《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________(作者)的作品《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他是一名______________(职业)。课文中,“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年轻人。(4)《刷子李》中的刷子李是专干________这一行的,他干活最让人叫绝的是_______________。四、信息匹配(8分)10.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单】A.薄弱; B.只有一层的(衣服等); C.只,仅; D.单子。(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从不单凭力气。( )(2)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 )(3)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4)林黛玉长得标致,但身体很单薄。( )11.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填字母)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1)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2)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 )(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4)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五、语言表达(8分)1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第一句话从__________(正面 侧面)描写了刷子李刷墙,第二句话从__________(正面 侧面)描写了刷子李刷墙,从中可以体会出________________。(4)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这句话是对祥子____________的描写。结合课文可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20分)快乐读书吧课外阅读。13.上图是一次读书会的海报。从海报中我们能知道世界读书日是______月_______日,这次读书会的口号是: _______________。14.海报中推荐的书籍是《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书中介绍了18个传奇人物,写出三个你知道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也设计一幅荐书海报,把这本书推荐给全班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阅读。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苏七块苏大夫本名苏金伞,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A)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人有了能耐,脾气也怪了。苏大夫有个特殊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方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于,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16.根据提示,概括短文讲述的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车夫求医无钱——( )——( )17.苏大夫“特殊的规矩”是___________________。18.画“ ”的句子(A)是对苏大夫的 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 ;句子(B)是对苏大夫的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19.短文中有几处通过描写周围人反应,间接表现人物特点的句子,请你用“ ”画出一处,并写出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短文的主人公“苏七块”和课文中“刷子李”一样,都是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中的人物,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概括出两个人物身上的“奇”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七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书面表达(25分)21.习作展示。无论是严监生还是泥人张,特色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生活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即使偶然见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想一想,试着选用典型事例来向我们介绍一下他(她)吧。写的时候,一定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题目自拟。要求:(1)运用学过的写人方法。(2)写出人物特点。(3)语句通顺,连贯。不少于450字。参考答案:1.【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摔、跤、欺、局、威、傅、侵、难、堪、衔”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ACD读音正确。B.有误。颧骨(guàn)——quán。故选B。3.D【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A.错误。期负——欺负:用强暴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B.错误。粉桨——粉浆:绿豆制作粉皮粉条后的余汁。C.错误。露陷——露馅:比喻不肯让人知道而隐瞒的事物暴露出来。D.正确。4.C【详解】考查修辞手法。A.结合“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可知把小嘎子比作猴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结合“他就很像一棵树”可知把他比作一棵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好像”是一种猜测,不是比喻词,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D.结合“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知把墙面比作是雪白的屏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5.C【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写人的基本方法可以总结为:①要选取典型的事例,把它写具体;②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③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C.错误,不是事件写得越详细越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6.D【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A.正确。《摔跤》选自徐光耀的《小兵张嘎》所选片段内容主要通过人物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由此可知本项理解正确。B.正确。《两茎灯草》这简短文记述了严监生临终前由于灯盖点了两茎灯草,而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灯草才一命呜呼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由此可知本项理解正确。C.正确。《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这个片段主要写了祥子初入城市时的外貌特点和他成为一个出色的车夫的梦想。体现了他健壮结实、精气神十足的特点,表现了祥子乐观坚定的精神。D.错误。《刷子李》以“刷子李”刷墙的高超技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表达了作者对奇人“刷子李”的肯定和由衷的赞叹,告诉我们手艺人必须有真本事,真本事是精益求精、勤学苦练得来的,只有有了真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的道理。刷墙时穿一身黑衣裤,一双黑鞋,身上却一个粉点也没有。7. 摔跤 拐杖 船桨 作文 比较 打仗 豆浆 诈骗【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如:1、从字音区别;2、从字形区别;3、从字义区别;4、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我们从偏旁进行区分:跤,部首:足,组词:跌跤、撂跤、掼跤、栽跤、滑跤、仰巴跤、摔跤子、摔跤人杖,部首:木,组词:拐杖、魔杖、锡杖、擀面杖、明杖、拄杖、杖策、桐杖、杖朝之年、芒鞋竹杖桨,部首:木,组词:螺旋桨、飞桨、桨板、桨叶、孤舟独桨、桨叶背、棹桨、兰桡画桨、划桨、船桨作,部首:亻,组词:作品、作文、作用、原作、作业、写作、作家、装腔作势、自作自受、装模作样、著作、创作、作揖、作践、著作等身、作梗、矫揉造作、作弊、较,部首:车,组词:斤斤计较、比较、锱铢必较、较劲、较量、比较价格、较场、较为、较真、比较文学、较著、较大、较力、争长较短、比较教育、较差、却较些子、较对仗,部首:亻,组词:打雪仗、仰仗、仗义执言、明火执仗、仗义疏财、对仗、胜仗、仗义、仗势欺人、仪仗队、仗恃、倚仗、爆仗、硬仗、开仗、指仗、仗势、仗胆、浆,部首:水,组词:琼浆玉液、琼浆、浆洗、王浆、灌浆、灰浆、酒浆、豆腐浆、砂浆、蜂王浆、仙露琼浆、血浆、翻浆、浆果、岩浆、澄浆泥、乞浆得酒、一浆十饼、注浆、诈,部首:讠,组词:兵不厌诈、狡诈、敲诈勒索、谲诈、诡诈、欺诈、尔虞我诈、奸诈、敲诈、诈尸、核讹诈、险诈、诈降、奸诈贪婪、尔诈我虞、诈败佯输、阴险狡诈、诈奸不及、诓言诈语、诈痴佯呆、乘伪行诈、诈谋奇计、桀贪骜诈、诈痴不颠、8. 神 抖 大 粗 半 半 急 焚 眼 快 惊 战 ① ③【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词语及选词填空。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选词填空时要依据意思结合语境来选。①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②膀大腰圆:形容魁梧粗壮的人。③半信半疑: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④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⑤手疾眼快:动作迅速,眼光敏锐。形容做事机警、反应快,动作敏捷。⑥心惊胆战:形容十分害怕。(1)这句话是说我们的老师,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面对我们,都是很有活力和精神的。选“精神抖擞”。(2)这句话是说:尽管大家都这么说,他还是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选“半信半疑”。9. 儒林外史 严监生临终时 爱财胜过生命 徐光耀 小兵张嘎 顽皮、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老舍 骆驼祥子 祥子 车夫 高大健壮 充满活力 粉刷 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1)严监生出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课文《两茎灯草》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2)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写的《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课文《摔跤》描述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小嘎子先提出比赛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 时时处处想使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这篇文章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 个活泼乱跳、争强好胜、富于心计的小嘎子。 (3)《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小说主要围绕讲述了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所选片段中的“他”就是指祥子。这个片段通过对祥子的外貌描写,表现了他身体强劲结实的特点,反映了祥子旺盛的生命力。(4)《刷子李》选自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讲述了刷子李虽然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刷墙的技艺高超的故事。结合第一段“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可得出答案。10. C B D A【详解】考查多义字。(1)单凭:只凭借。单:只,仅。(2)单褂儿:指春秋天外面穿的单层上衣,单:只有一层的(衣服等)。(3)被单:铺在床上或盖在被子上的布。单:单子。(4)单薄:身体不强壮,瘦弱,单:薄弱。11. B C A D【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从中看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并且能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1)结合句中“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可知这是动作描写,选B。(2)“笑”是脸上的表情,属于神态描写,选C。(3)该句主要描写人物的外貌,故选A。(4)这是曹小三的心理描写,故选D。12. 衣服有威严。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都不能一滴不掉。 正面 侧面 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 外貌 生动具体地体现出祥子身体健壮、朴实憨厚的特点。【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按要求改写句子的能力。(1)本题考查缩句。缩句步骤: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保留“着”、“了”、“过”表示动作进行的程度的词。根据缩句步骤“的”前面的“这身黑色”和“神圣不可侵犯”都是定语删掉,“种”是定语要删掉。缩为:衣服有威严。(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变换前一定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根据步骤将“谁能”改为双重否定词“谁都不能”。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3)本题考查学生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理解。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分析句子“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可知是在正面描写刷子李刷举刷子刷墙;第二句“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这句是通过刷过的屋顶效果侧面描写出刷子李刷墙技术的高超。(4)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理解和作用。描写方法一般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在人物描写中常用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手法。分析句子通过“头、眼、鼻子、眉、头上、腮、脖、脸上、颧骨”等词可知是人物的外貌描写。作者着重描写祥子那粗壮的脖子、红扑扑的脸、硬棒的身体和四肢,远远望去,犹如一棵挺脱的树,坚毅、壮实。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描写,突出了祥子强健的体魄,表现了祥子精气神十足、充满生气的特点。13. 4 23 书籍是人类的终身伴侣 14. 俗世奇人 冯骥才 刷子李、泥人张、狗不理 15.荐书海报书名:《小兵张嘎》推荐理由:这本书主要讲了小嘎子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事。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解析】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由海报内容第二行可知,世界读书日是4月23日;由海报内容第三行可知,这次读书会的口号是:书籍是人类的终身伴侣。14.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书籍名称应使用书名号表示出来,由海报内容第四行可知,推荐的书籍是《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天津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人物的本领及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在天津的奇人异事。小说中既有作家想要肯定的人物,比如刷子李、泥人张、张大力、狗不理等,他们具有时代的工匠精神,是每个行当里的能耐人,他们对手艺的讲究,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认真是值得当代人学习的。还有一部分则是作家讽刺批判的对象,比如死鸟贺道台、酒里掺水的酒店老板、靠卖嘴皮子的杨巴等,在他们身上读者看到了良知和道德的欠缺。作家用看似轻松的笔调,写出了对民族前途的忧思。15.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本题要为自己喜欢的一本课外书设计一幅荐书海报,要写出书的名称,将推荐的理由写出来即可。如:荐书海报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理由: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当中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生命,因为我们的生命有且仅有一次,所以我们的人生应当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去度过,不断地去战胜困难,同时战胜自己,为自己喜爱的事业奉献。16. 华大夫暗中相助 苏七块赠药退钱 17.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 18. 外貌 精明干练 动作 医术精湛 19.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侧面表现苏七块执着于自己的规矩,是个极其有原则的人。 20. 穿着奇、效果奇、规矩奇、动作奇。 医术奇、外形奇、规矩奇、为人处世奇。【解析】16.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结合文章内容“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方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可知华大夫暗中相助。结合文章内容“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可知苏七块赠药退钱。1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文章内容“苏大夫有个特殊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可知答案。18.本题考查赏析描写手法。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运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苏大夫的精明干练。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苏大夫的医术精湛。19.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和分析人物形象。如: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这句话通过对张四的动作描写,表明了自己做好了忍受疼痛的准备,没想到不知不觉间苏大夫已经接好了他的胳膊。张四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出苏大夫医术的高超。20.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和文章内容理解。刷子李:(1)规矩奇:刷浆时,穿着一身黑,干完活,如果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2)动作奇:刷墙的时候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3)效果奇:刷子划过屋顶,匀匀实实一道白,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苏七块:结合文章内容“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可知医术奇。结合内容“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可知外形奇。结合内容“苏大夫有个特殊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可知规矩奇。结合内容“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可知为人处世奇。21.例文:印象深刻的人在我脑海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人,有在幼儿园辛勤培养我的老师,有原来在幼儿园的好朋友贝贝,还有……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最难忘的是一位在公交车上的叔叔。在前年的暑假,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回姥姥家。那天很热,车上的人很多,热得我们满头大汗。过了几站有一位腿脚不好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上了车。这时,售票员阿姨就喊:“谁给这位大妈让个座!”售票员阿姨喊了好几遍,都没人起来让座。当时我想:怎么这么半天都没人让座呀!过一会儿,有一位叔叔慢慢站了起来,他说:“大妈您坐这里吧。”那位老奶奶笑着点了点头,一边说谢谢,一边就坐在了座位上。我想:这位叔叔真是的,他早一点都不肯起来。又过了几站,人也少了,我们也要该下车了,我忽然发现刚才给那位老奶奶让座的那位叔叔也要下车。到站了,我看前面的人都下去了怎么这位叔叔还没下车呀,仔细一看那位叔叔正扶着扶手一步一步地往下走,这时我才发现这位叔叔腿脚也不好,右腿有些残疾。我想:刚才我错怪了这位叔叔,我心里有些后悔。这位叔叔虽然身体上有残疾,但是他的心灵是美好的。我想:这位叔叔的行为是高尚的。而且我明白了,看一个人或一件事不能单看外表,应该看全面。这才不会枉下定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本题为写人的作文,要求介绍自己身边的印象深刻的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介绍,表达自己对他(她)的情感。开头:简单的介绍人物的外貌特征。中间: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写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选用典型事例,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可使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结尾:总结全文,抒发自己对人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