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下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

    16696339第1页
    16696339第2页
    16696339第3页
    16696339第4页
    16696339第5页
    16696339第6页
    16696339第7页
    16696339第8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下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

    展开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表现:(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2)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4)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提出 ,中共十四大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三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 对外开放素养目标1.立足时空观念,知道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2.通过史料实证,掌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意义;3.立足家国情怀,感受经济特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跨学科融合结合音乐《春天的故事》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历史解释对外开放即打开国门,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走出去,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对外开放第一个阶段:“引进来”①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知识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第二个阶段:“走出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请问,“老人”、“圈”分别指什么? 素养探究一:经济特区的建立独学+展示时空观念阅读教材第42-43页,简述经济特区建立的概况。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经济特区的建立.背景史料实证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中国为什么需要对外开放?1、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闭关国衰,开放国兴;2、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资金、技术等)3、顺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经济特区的建立.位置时空观念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中国为什么需要对外开放?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广东福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经济特区的建立.含义景史料实证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特”的含义材料1: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材料2: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 特区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经济特区的建立.代表史料实证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汕头珠海厦门深圳厦门 在对外开放的十余年间,深圳平均每6天就有一座新厂房落成,每11天就有一种新产品问世,这就是所谓的“深圳速度”。20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在全国步入“小康”水平。深圳——一夜崛起之城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经济特区的建立.作用史料实证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经济特区的作用?①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②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③扩大对外经济交流;④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历史解释对外开放不断深入“除现在的特区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沿海城市开放大事记》肯定了特区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素养探究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独学+展示时空观念阅读教材第43-44页,简述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概况?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福州等14个沿海城市。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 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对外开放格局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史料实证乌鲁木齐重庆武汉满洲里昆明1992年开放内地1980年经济特区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环渤海地区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 济 特 区说一说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特点时空观念对外开放过程分布上开放范围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点线面东部沿海中西部内地 内 地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逐步开放逐步深入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扩大史料实证海南岛经济特(1988年)上海浦东开发区(1990年)海南岛 浦东位于黄浦江以东,浦东虽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邓小平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意义史料实证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对外开放的意义?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名词解释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英文缩写为WTO。 其前身是1947年10月30日签订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正式成立,它是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一个永久性国际组织,旨在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目前拥有164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有‘请进来’是不够的,还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 请进来:引进外国资金、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走出去:对外投资、劳务出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素养探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独学+展示历史解释阅读教材第40页,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概况?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时间:2001年12月 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作用: ①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③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史料实证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史料实证一场艰难坎坷的谈判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历经15年谈判,最终在2001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1980年区地点: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2.1985年,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又开放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3.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4.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5.1992年,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几年后又开放一大批内陆市县时间:2001年12月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素养提升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①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②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③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④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⑤1992年,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昆明、乌鲁木齐等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