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初中道法七年级下册 知识清单
部编版初中道法七下4.2 走进民法典 知识清单
展开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第十课 走进民法典 第一框 认识民法典1.怎样正确认识民法典?(P84)(1)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p83蓝色)(2)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2、实施民法典的意义?(p84)(1)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3.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系(p84)(1)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4.民法典规定人民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85)(1)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建设美丽中国)等基本原则第二框 保护人身权 1.人身权包括哪些?(p87)(1)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2.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维护?(p87)(1)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2)法律保护肖像权。我们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意义。隐私是我们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问、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法律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第三框 保障财产权 1.法律为什么要保障财产权?(p89)(1)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3)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激励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意义(p90)(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订立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3. 知识产权包括什么?(p90)(1)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4.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p90)(1)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等依法享有的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保护创新。(3)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5.法律为什么要保护继承权?(1)在我国,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按法律规定的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2)它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