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展开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主题为“民风民俗”,是一个多文体组合单元,包括一篇小说(《社戏》)、一首现代诗(《回延安》)和两篇散文(《安塞腰鼓》和《灯笼》),四篇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民俗文化”元素,以便于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样的、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这些课文的主题并不局限于民俗文化,还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学习本单元,要做到以下几点: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民俗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对民俗文化的热爱;理解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体会课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强朗读,训练语感;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单元的写作训练为“学习仿写”,意在引导学生研读优秀作品,发现值得借鉴模仿的内容,通过借鉴模仿,以提高写作水平,可与本单元阅读教学结合进行。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练习“应对”,意在指导学生通过具体时间学习并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办法,增强应对能力。第二单元主题为“科技之光”,是一个说明性文体单元,包括一篇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三篇科普小品(《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时间的脚印》)和一篇科学观察笔记(《大雁归来》)。这些文章都综合地阐明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逻辑严密,说明准确,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教学本单元,要做到以下几点:抓住“科学思考方法”这一核心,围绕这一核心组织起筛选主要信息、理清说明顺序、学习分析推理、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等教学点;与之前学过的事物说明文进行对比,进一步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领略科学精神的实质,在教学实际中灵活处理;关注课文内容的内部关联,注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本单元的写作训练为“说明的顺序”,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安排合适的说明顺序,培养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需对所学说明文进行整合分析。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习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提高表达能力。第三单元主题为“养性怡情”,是一个文言诗文单元,或描写理想中的美好生活(诗序《桃花源记》),或记叙自己徜徉于自然之境时的所思所感(游记《小石潭记》),或赞叹古代艺人的技术精湛(说明文《核舟记》),或吟咏个人的情感追求(《关雎》和《蒹葭》)。诵读这些诗文,能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本单元,要做到以下几点:重视课前预习,让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通课文,了解作品的主要意思;根据文本特质,设计不同的诵读训练活动;结合作者生平或写作背景,把握文本内涵,并深入思考这些文本的现代价值;适当关注篇章形式特点,形成文体意识。本单元的写作训练为“学写读后感”,意在引导学生研读作品,获得感悟,并将这些感悟与生活进行印证,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构建完整的语文学习场。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通过声情并茂诵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分门别类辑古诗三个活动,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对诵读的鉴赏水平,尝试进行跨学科、跨媒介学习,选择恰当媒介展示学习成果。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安排在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进行选择性阅读,可通过“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我向大家介绍经典”“读经典的意义”三个探究专题组织阅读活动和展示活动。第四单元主题为“思想光芒”,是一个活动·探究单元,以学习演讲稿、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为轴心,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体系。“学习演讲词”选编了四篇演讲词,四篇演讲词各具特点——《最后一次讲演》语言慷慨激昂,情感爱憎分明;《应有格物致精神》客观理性、严谨求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亲切自然,幽默风趣;《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站位高,格局大,语言典雅。阅读这些演讲词,能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体特征,了解不同演讲词的风格。教学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几点:关注文本特质,准确、深入、细致地把握不同演讲词的共性和个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学,让知识自然生成;重视演讲的口语表达属性,落实“张口说”的要求,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引入媒体资源,拓展学习视野;体现活动特征,关注活动的指导与展示。第五单元主题为“江山多娇”,是一个游记单元,选编了四篇各具特色的游记,其中《壶口瀑布》视角独特,《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注重描写身体感觉和心理感受,《一滴水经过丽江》融合时空,《登勃朗峰》手法别致,所写景物或雄浑壮美,或奇绝险远,或威严瑰丽,或纯净自然,阅读这些课文,能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教学本单元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突出游记的基本要素,让学生把握游记文体的基本特点;采用多种阅读方式,突破课文阅读的难点;认真品味语文,感受语言之美和情感之切;进行单元整合,在比较阅读中求同求异;适度课外拓展,拓宽学生视野。本单元的写作训练为“学写游记”,是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延伸,促进读写融通。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即席谈话”的教学,意在启发学生理解即席谈话的特点和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即席谈话的要领和方法。第六单元主题为“情趣与理趣”,是一个文言诗文单元,选编了各具特色的八篇文言诗文,从内容和主题上来说,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学习生活的期许(《北冥有鱼》《大道之行也》《虽有嘉肴》),有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反思(《马说》《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有对哲人风采的展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教学本单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不可包办代替;重视诵读的训练,将诵读与理解紧密结合;摆脱对译文的依赖,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适当拓展课外阅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单元的写作训练为“学写故事”,是对记叙文写作的综合训练,包括写人、写诗、联想、想象等各种元素。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通过探“和”之义、寻“和”之用、班级讨论会三个活动,引导学生传承先贤智慧,培养资料搜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促进语文与生活的融合。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排在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学习摘抄和做笔记的阅读方法,可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分析”“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三个探究专题组织阅读活动和展示活动。学情预估经过一年半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的学情呈现出明显的八年级特征,具体表现如下:在学习认识上,随着教材中深度文学作品的增多,部分学生意识到语文是提升文学素养与思想深度的关键,而另一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应付字词听写与课文背诵层面。在学习态度上,对于诗词单元,积极者主动探究意境,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被动者等待老师讲解,缺乏自主思考;甚至有少数学生因背诵困难产生抵触。学习动机方面,有的学生被教材里的文学魅力吸引,像《壶口瀑布》的磅礴描写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主动求知;有的则单纯为了考试成绩,在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背诵上死记硬背。在学习兴趣上,教材中的散文与小说单元,激发了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可文言文单元因晦涩难懂,让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写作方面,对于记叙文写作,部分学生兴趣浓厚,而说明文写作则让多数学生犯难。学习方法上,优秀学生借助教材注释与课后习题,总结归纳知识;部分学生却只是盲目背诵课文和字词。学习需求也各有不同,基础薄弱的学生渴望夯实字词、语法基础;学有余力的学生期待更深入的文学鉴赏与写作技巧提升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2.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培养文言语感;学习古人说事论理的技巧。3.学习语序知识,学会合理安排语序;学习句子结构知识,会区分主要的句子成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句式,避免句式杂糅;了解语义间的搭配关系,学会修改病句。4.体会作者是如何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的,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5.阅读说明文的时候,学会理清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概括文章所阐述的事理。6.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质疑。7.学习演讲的基本知识,学会撰写演讲稿,并参与演讲活动。学习应对和即席谈话的技巧,并运用于生活情境。8.了解游记的特点,阅读游记时,能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学写游记。9.学会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与摘抄和做笔记的方法,开展名著阅读。10.感受作者寄寓在文章中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二)人文素质目标1.关注社会生活,通过实地考察学习语文,通过跨媒介表达社会责任。2.关注文化传承,通过资料搜集学习语文,学会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3.关注文学经典,通过分类整理学习语文,选择跨学科展示学习成果。4.关注整体学习,通过文本整合学习语文,构建语文学习的知能体系。(三)立德树人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教学措施1.深入解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从读者、编者、教者和学者等维度切入,构建知识体系,精准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序列化开展教学。2.认真研究学情,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和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学情视角”开展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3.注重方法指导,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生用教材学习学习方法,并在日常阅读中运用所学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4.组织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修炼教学技巧,追求本真课堂。5.关注学生动态,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分层教学等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6.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通过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氛围。7.强化经典阅读,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前三分钟举行即兴演讲,进行口语交流训练,做到读写说三向融通。8.认真写作指导,创新写作教学课堂模式,做到讲练评改一体化,推介优秀学生作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9.加强日常督促,早读安排学生背诵必背内容,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同时加强汉字书写训练。10.真实教学反思,认真写好教学手记与案例,不断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正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进度计划周次教学内容备注1开学第一课 2《社戏》 《回延安》联读《记一辆纺车》3《安塞腰鼓》联读《观舞记》《灯笼》 写作:学习仿写 4口语交际:应对 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方法指导课《大自然的语言》联读《从古诗词中看物候现象》5《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大雁归来》 《时间的脚印》 6写作:说明的顺序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阅读分享课7《桃花源记》联读《桃花源诗》《小石潭记》联读《始得西山宴游记》8《核舟记》 《诗经》二首联读《式微》《子衿》9写作:学写读后感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汇报展示课10期中复习与检测 11《最后一次讲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12《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学习演讲词”整合阅读“撰写演讲稿” “举办演讲比赛” 13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方法指导课《壶口瀑布》联读《黄山记》《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 14《登勃朗峰》 《一滴水经过丽江》 写作:学写游记 15口语交际:即席谈话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分享课《庄子》二则联读《上李邕》16《礼记》二则联读《礼记·檀弓》《马说》 《唐诗三首》 17写作:学写故事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汇报展示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