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腊八粥》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123/3/1_17392974243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腊八粥》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123/3/2_17392974243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腊八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腊八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聚焦腊八粥,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会写“腊、粥”等14个字,会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内容,分清详略并体会到详略安排的效果。
3.能找出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并体会到其表达的好处。
4.能模仿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能写出其特点及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分清详略并体会到详略安排的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腊、粥”等14个字,会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初步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模仿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能写出其特点及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布置作业: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美食,并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它。
2.准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关腊八粥的视频,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聚焦腊八粥
1.导入:在我们中国,有许多美食,它们不仅味道好,还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2.观看视频《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关腊八粥的视频。
3.学生自由交流,说说对视频中腊八粥的印象。
提示:教师可以适时地结合学生发言,组织学生从“味道”“材料”“喜爱”等角度展开互动交流。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从“趣”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腊八粥的魅力的同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腊八粥这美食,旨在使接下来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的写法——“如何写一种美食”时,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入手。
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试着写一种美食
1.过渡:看了视频中的腊八粥,我们再来看看作家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它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读一读这段文字。(出示第1段)
2.自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段文字描写的腊八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学生可能会从“深受喜爱”“甜甜腻腻的口感”“材料丰富”等角度去说。
3.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如“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4.学生尝试介绍一种自己喜爱的美食。
(1)过渡:如果让你来写一种美食,你打算怎样写呢?
(2)用课件出示“包子”“糖堆”“烤鸭”等美食的图片,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喜欢的美食是什么。
(3)思考:怎样把你喜欢的美食介绍给同学?
(4)小组交流: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每位成员把自己喜欢的一种美食介绍给组内其他同学。
(5)小组评价,并推荐介绍得好的同学在班里展示。
提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评价或推荐理由,引导学生关注“抓住特点来表达喜爱之情”,不断完善自己的介绍。
(6)小练笔。
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美食。(此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来决定是当堂完成还是在课后完成)
5.再读第1自然段,说说描写腊八粥时哪些词语给你的印象最深。
教师结合学生提到的词语,如“甜甜的腻腻的”“糊糊涂涂”“大碗大碗”等,总结并过渡:作者描写腊八粥的语言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把一幅幅生活的图景像影视剧一样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去体会,主要是为了让其领悟到:作者紧紧抓住食物的特点,从食物的材料、味道、做法等方面去写,写出了对食物的喜爱之情。
三、创设“拍视频”的情境,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导语:沈从文先生写《腊八粥》可不是只写了一段话,他写成了一篇文章,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看一看还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1)小声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要读准带拼音的词语。
(2)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新词:可以查工具书,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可以联系上下文
(3)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可以在方格中写一写。
(4)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学生交流。
(1)教师指名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准“栗、孥孥、呃、嘟囔、搅和”等字词的读音。
(2)重点了解:“孥孥”一词是湘西地区对男孩子的称呼。
(3)可以请学生示范书写。比如“腻”字,要注意右边的“贰”没有“撇”。
(4)学生先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交流感受。(从八儿一家喝腊八粥的故事中可感受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4.梳理需拍摄的镜头,了解文章内容。
(1)我们计划把沈从文先生的这篇《腊八粥》也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拍成一个视频,如果你是导演,你打算拍摄哪些镜头?
预设:
生1:可以先拍摄一组男女老少喝腊八粥的镜头,再拍摄八儿一家喝腊八粥的镜头。
生2:可以拍摄八儿等腊八粥的镜头。
生3:可以拍摄八儿让妈妈抱着,看锅里的粥的镜头。
生4:不用拍摄吃的镜头,只拍摄吃饱后的镜头。
……
(2)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发言,与学生确定好每个镜头所对应的文章内容
(3)给每组镜头起名字,梳理文章结构。
如,介绍“腊八粥”这组镜头对应的是文章的第1自然段,“等粥”这组镜头对应的是文章的第217自然段,“喝粥”这组镜头对应的是文章的第18-19自然段。“等粥”这组镜头又可以分为“盼粥”(第2—8自然段)、“分粥”(第9-12自然段)、“猜粥”(第13自然段)、“看粥”(第14-17自然段)四组镜头。
(4)商量“怎样拍摄”,分清文章内容的主次。
教师: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有些镜头会拍摄的时间长一些,有些则带而过。请问各位导演,以上的这些镜头你打算怎样拍?为什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盼粥”“分粥”“猜粥”“看粥”这四个场景要重点拍摄,因为这四个场景的描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创设拍摄的情境,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梳理需拍摄的镜头,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清详略。
四、作业
1.课后同学们可自愿结成拍摄小组,想一想:每个镜头该如何拍摄才好?
2.可以继续完成练笔:我喜爱的美食。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即兴发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腊八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交流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