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第二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183/3/1_1739296444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第二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183/3/2_1739296444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与同桌分享自己写的作品梗概。
2.能根据同学的反馈修改自己的作品梗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举办一次作品分享推荐会,看看谁的作品梗概令我们印象深刻,我期待着见到这样的作品。
学生交流“习作”内容及写作过程。
二、例文赏析,补充完善
1.教师朗读范文,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主要描述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他们的冒险故事。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汤姆与好友哈克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罗宾逊医生和恶棍印江•乔埃以及喝得醉醺醺的莫夫•波特三个人发生争执,在混乱的厮打中,乔埃把雇用他们去盗尸的罗宾逊医生杀死了,然后又嫁祸于被打昏的波特。
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过了一段时间,法院开庭审理这起凶杀案,法官即将对波特的罪行作出判决,这让汤姆十分愧疚和不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战胜了恐惧与自私,勇敢地站出来指出印江•乔埃就是杀人凶手,但狡猾的乔埃却从法庭上逃走了。
不久之后,汤姆与贝琪到山上野餐时,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汤姆他们在洞中再一次看见了杀人犯乔埃。经过一番周折,他们在村民的帮助下终于成功脱险。
汤姆把杀人犯乔埃藏在洞中的消息告诉了贝琪的爸爸撒切尔法官。谁知撒切尔法官之前把山洞的入口封住了,躲在洞里的乔埃被活活饿死了,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后来,汤姆和好友哈克再次回到山洞,找到了凶手埋藏的那笔宝藏。
预设1:开篇介绍书名、作者和主要内容,语言十分简练。
预设2:第2自然段“一天深夜,汤姆与好友哈克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交代故事的起因。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得到展现。
预设3:第3自然段介绍了故事的发展,对汤姆的心理描写十分生动细腻。
预设4:第4自然段“经过一番周折,他们在村民的帮助下终于成功脱险。”将次要情节一笔带过,详略处理得当。
预设5:第5自然段语言简练,概括合并得十分得当。
预设6:最后简要叙述故事的结局。
教师点评:这篇习作向我们介绍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梗概。作者在介绍前,对原著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在忠于原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高度压缩。能扣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握小说的核心环节,对原著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合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叙事清楚,语言连贯,能把握原著的主要故事情节,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将小说内容展现给读者。
教师出示更多例文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优点借鉴
学生自主分析例文的优点,
教师总结:
忠于原著。作者对原著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在忠于原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高度压缩,写出故事梗概。
抓住重点。作者能扣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握小说的核心环节,对原著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合并。
语言连贯。文章叙事清楚,语言连贯,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将小说内容展现给了读者。
3.教师提出要求:下面请和同位交换作文,根据“评分标准”相互批改。要使用作文评改符号,最后得出总分,并写出评价。
出示评分标准:
4.评改范例
教师出示问题: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
小公主名叫濮琳丝,小名丝丝。她原本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爸爸是个有钱的发明家。她有一个装饰得像宫殿一样的漂亮房间,还有一个最好的伙伴“忧米”。那时,她真的像一个典型的小公主。
预设问题分析:对于小公主的生活环境的描写应该细致一些,突显“小公主”的身份。
教师出示修改范例: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样修改。
小公主名叫濮琳丝,小名丝丝。她原本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爸爸是个有钱的发明家。她有一个装饰得像宫殿一样的漂亮房间,住在里面似乎能嗅到森林的气息。她还有一个最好的伙伴“忧米”,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玩具小熊,它不但会说话,而且会思考,能和她一起玩。那时,她真的像一个典型的小公主。
技巧总结:
(1)充分把握故事的所有情节。
(2)梳理故事的主要脉络结构。
(3)叙述中突显重要情节。
(4)语言要连贯,简洁。
【板书设计】
写作品梗概
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外国名著单元”,本次的习作任务“写作品梗概”,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以往的写作,都是抓住主要事件,写得越详细越好。这次让把上万字的厚厚的一本书变成几百字的文章,该写些什么,又该怎么写,成了学生创作的难点。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们在在教授这次习作的一些做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一、关注教材的呈现方式:本次的习作从教材呈现方式上可以看出,编者创设了三个有关读书的真实任务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的写作具有实际的交际价值,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习作的内在动机。
二、关注教材提供的范例课文:借助《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梗概,弄清梗概和原作品的区别,明确写梗概的方法: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主要章节的内容。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三、关注学生的相互评改:在习作的修改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本次习作方法的掌握。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自己的文章不容易改,同伴的互评互改会换一种角度审视作品,所以同学之间的修改很重要。
四、关注课后讲评:在学生初次创作后,善于发现学生的习作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比如在了解了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后,如何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在梳理出小说重要情节之后,又如何将这些内容进行过渡连接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在这些细节之处进行点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梗概,明确任务,交流习作意义,明确习作要求,学习方法,动笔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顾习作要求,交流写作过程,检查习作,锤炼语言,倾听反馈,及时修改,小结习作,提出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