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186/3/1_1739296426899.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186/3/2_1739296426899.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梗概,明确任务,交流习作意义,明确习作要求,学习方法,动笔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出作品梗概。
2.能与同学分享自己写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教学重点:
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出作品梗概。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品梗概的作用和写梗概的步骤。
2.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出作品梗概。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梗概,明确任务
1.引导学生把握梗概特点。
(1)出示《鲁滨逊漂流记》,谈话导入:你们看,这么厚的一本书,课文里的梗概却只有短短的几页纸。想一想,作品梗概有什么特点呢。
(2)小结:通俗地说,作品梗概就是用简练的语言把整个故事的脉络、主要的内容呈现给我们,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握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了解故事的情节是怎么发展的。
2.明确写作任务:这是我们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梗概,它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非常有用,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本单元的习作内容就是“写作品梗概”。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由学生熟悉的课文《鲁滨逊漂流记》入手,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吸收到表达,将阅读与习作联系起来,从而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二、交流习作意义,明确习作要求
1.启发思考:在六年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读过不少好书了,现在就让我们选一本自己读过的书,使用梗概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如果让你写梗概,你觉得会有哪些困难?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2.学生自读“习作”内容,批注重点。
3.学生交流收获,分享发现。
预设1:我发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几种需要为他人介绍书籍的情境。
预设2:我发现书上为我们提示了这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预设3:我发现编者为我们写作品梗概提供了方法步骤。
4.交流梗概的实用价值。
小组交流梗概在学习、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小结:随着社会对阅读越来越重视,读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很多场合,如社会上、学校里、家庭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推荐、交流好书,这时写作品梗概就能派上用处啦。
5.明确习作要求。
(1)批画本次习作的要求要点。
(2)全班交流。
具体要求:选择最近读的一本书,使用梗概的形式向同学作介绍;语言要简练;同学互听互评;自主修改。
设计意图: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可放手让其自主阅读“习作”内容,批画、交流习作要点,为完成习作作好准备。
三、学习方法,动笔习作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为配合学校创建书香校园,咱们班准备开展一次阅读活动。请你选择一本最近读过的书,用写梗概的方式推荐给大家。对于写得好的梗概,老师想通过校园广播,在全校发布。
2.确定书籍,分享故事。
和同学聊聊你最想介绍的一本书,说说这本书带给你的感受。
3.共商写法,明确重点。
(1)过渡:要将一本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的书浓缩为几百字,还要语言简练,让别人听明白,看来难度有点大。快来读读书上给我们梳理的方法!
(2)交流方法,确定重点。
学生自学后板书写梗概的方法、步骤,同时请“小老师”讲解写作重点。
板书:
(3)提出困惑,讨论对策。
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想介绍的书,想想怎样去筛选概括。如果觉得确定“主干”与“枝叶”有困难,需要及时提出困惑,并与大家共同讨论对策。
预设:“主干”是起决定作用的人物或故事情节,“枝叶”是些细枝末节的内容,可以忽略。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主干”是汤姆给小镇上的人讲述在山洞中的奇遇,撒切尔太太与波莉姨妈伤心的场面、人们发现两个孩子后的欢乐情景等情节则是“枝叶”。
(4)再读课文,吃透方法。
①引导学生对比《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与梗概相对应的内容,说说发现。
预设:课文对鲁滨逊从船上取下许多东西,以及有猫和狗陪着他的情节描写有几个自然段,但是与之对应的梗概部分只用了两句话便写清楚了。课文中把自己遇到的幸与不幸如实地记录下来的情节占了很大篇幅,但梗概中却根本没有提。
②小结:可见,梗概删去了节选片段中的细节描写,删去了与情节发展关系不大的内容。我们在梗概中还可发现这样的语言,如“有一次”“很多年过去了”“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后”……这些内容可使语句更加通顺,内容更加连贯。同时还要注意,写梗概要用第三人称表达,而且小说中的描述性语言及对话应删去。
4.运用方法,尝试习作。
学生开始独立写作品的梗概。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参与板书,做“小老师”讲解写作重点,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明确写作方法,提升写作的信心。
设计意图:
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如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组织大家交流讨论等。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顾习作要求,交流写作过程,检查习作,锤炼语言,倾听反馈,及时修改,小结习作,提出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