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理解诗题,朗读指导,读出韵味,品读诗句,想象画面,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惠、崇、豚”3个生字,会写“惠、崇、芦、芽”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
3.能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国画鉴赏。
配乐出示一组国画(均含有“题画诗”),播放古琴曲《林深寻隐》,让学生找找这些国画的共同点。
导入:这些国画中均有题诗。这些题写在画上的诗就叫做“题画诗”。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是苏轼。
板书:画中有诗
2.理解诗题:《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
3.简介苏轼
补充材料:苏轼,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设计意图:
国画鉴赏,激发学生对题画诗的兴趣,初步感受“画中有诗”。理解诗题的同时,理清苏轼和惠崇的人物关系。
二、朗读指导,读出韵味
1.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重点正音:“崇”是翘舌音、后鼻音,“豚”是前鼻音。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1)借助注释理解“芦芽、河豚”。
(2)根据泡泡中的提示理解“蒌蒿”。(从草字头可以猜测“蒌蒿”是一种植物)
(3)出示蒌蒿、芦芽和河豚的实物图,学生具体感知。
3.明确停顿,读出韵味。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指导朗读古诗,注意节奏和语调的变化。
引导学生读“竹外桃花”时一气呵成,将重音落在“花”字上,“三两枝”速度放慢,体现桃花的错落有致;“春江水暖”略微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第三句语速加快;第四句语调上扬,“欲上时”节奏放慢,给人想象的空间。
4.同桌练读,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
在疏通字词后,重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品读诗句,想象画面
1.提问: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预设1:诗题中“春江”点明了时节。
预设2:“竹外桃花三两枝”,桃花是在春天开放的。
预设3:“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冰雪消融,江水回暖。
预设4:“蒌蒿满地芦芽短”,蒌蒿满地,芦苇抽芽,这预示着春天来临。
预设5:“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在春天溯游产卵。
补充资料:春天河豚由海入江产卵,逆江而上。
2.追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预设1:有的景物刚刚萌发,比如粉红的桃花才开了三两枝、春水回暖不久、芦芽破土而出;有的景物生机盎然,比如鸭子在戏水、蒌蒿很茂盛、河豚为繁育后代逆流而上,显示出春天朝气蓬勃的景象。
预设2:这些景物色彩分明,有红色的桃花,有翠绿的竹子、蒌蒿和芦芽,还有碧清的江水。
预设3:竹子、桃花、蒌蒿、芦芽是静止的,江水、鸭子和河豚是活动的,它们一起构成了春天的美景。
3.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春江晚景图。教师可以相机出示历代名家所作的《春江水暖图》,帮助学生想象。
4.交流汇报: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可以说一处景色,也可以说几处。
预设1:丛丛翠竹沐浴着春风,随风摇曳。竹林旁,桃树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汩汩的春江水啊缓缓地流淌着,几只鸭子扑棱着翅膀在江中嬉戏……
预设2:满地的蒌蒿正翠,芦苇也开始抽出嫩芽,嫩嫩的,绿绿的;我们仿佛听见芦苇拔节和河豚逆流而上的声浪……
5.小结:很遗憾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已经失传,但我们可以通过读苏轼这首诗,想象出这幅古画中美好的春景。这也就验证了“诗中有画”。
板书:诗中有画
6.启发思考:诗歌所写的内容中哪些是惠崇画中有的?哪些是画中没有的、诗人想象的?请在书上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水的温度、鸭的知觉、河豚欲上是画中没有的)
7.提问:江里的鱼很多,苏轼为什么偏偏想到了河豚呢?蒌蒿、芦芽和河豚有什么关系呢?
讲解: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用蒌蒿、荻笋、菘菜烹煮。荻笋就是芦芽。
8.出示苏轼其他关于美食的诗句,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食荔枝》)
设计意图:
题画诗最大的特点是“诗中有画”,教学《惠崇春江晚景》,最简洁高效的方式就是“诗画比照”。通过学习,把诗中黑白文字读成五彩画面,把静态描写读成动态影像,从而把诗读得形象饱满、生动细腻。历代名家《春江水暖图》的呈现,既帮助了学生更好地想象画面,又提高了课堂的文化品格和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苏轼美食诗词的拓展也让学生感悟到其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四、指导书写
1.观察“惠、崇、芦、芽”4个字。
(1)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
(2)指导易错笔画。
“惠、崇”中间部分要写得紧凑,“惠”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提和点,几点要注意避让;“崇”字注意不要少写宝盖头,也不要多写一个“山”。
“芦、芽”都是草字头,“芦”要注意草字头与点画的穿插避让。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展示优秀书写,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
“惠、崇、芦、芽”这4个字均为上下结构,且“芦、芽”2个字的偏旁相同,都为草字头,放在这里引导学生观察并集中示范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统编版(2024)绝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激趣导入,了解诗人,初读诗歌,想象画面,理解诗意,欣赏图片,背诵古诗,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课件,导入新课,初读古诗,认写生字,再读古诗,感受节奏美,诵读想象,品味画面美,布置家庭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