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在飞行和休息时的画面美。背诵第3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感悟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课文
教师导入:请同学们回忆第1、2自然段描写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预设1:我仿佛看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它身上的羽毛是乌黑的,像墨水一样,一双翅膀看上去轻快有力,它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特别灵巧。
预设2:春光燕子图
教师总结:春天来了,河水解冻,花儿分外美丽,柳树发芽,鸟儿展开歌喉歌唱,真是一派美丽的春景图。接下来我们继续去感受可爱的燕子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吧!
二、再读课文,想象燕子飞行图
1.教师提出问题:品读第3、4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1:“斜飞”“横掠”“沾”这样的词让我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轻盈、灵活。
预设2:从“叽的一声”,我知道了燕子飞的速度很快,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就飞过去了。
预设3:从“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两句话中,我感受到了燕子飞得迅捷、轻盈。
2.体会“横掠”“沾”。
(1)教师提出要求;把“横掠”和“沾”换成其他词,再读一读句子吧!
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话。
(2)教师提出问题: 把“横掠”和“沾”换成其他词“横飞”“碰”,好不好?
师生交流:“横飞”指单纯地描写动作,而“横掠”则是指速度快、灵活;“碰”说明动作大,“沾”说明了燕子飞行时只是轻轻点了一下水面。从“横飞”“沾”这两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燕子飞行的轻快灵活。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斜飞”“横掠”“沾”等词语写燕子的飞行特点,给人一种轻快、敏捷的美感。写出了燕子飞行的动态美。
教师板书:斜飞 横掠 沾 动态美
3.理解“小圆晕”。
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说说“圆圈”与“圆晕”的不同吗?
预设:“圆晕”的波纹不明显,更能体现出燕子轻触湖面的快捷、灵活。
教师点拨:在作者的眼中,不但燕子美,就连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圈波纹也像七彩的光环一样美丽。
4.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提示,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师指导背诵:回顾画面,想象燕子的形状,想象燕子飞行的姿态,抓住关键词背诵这一自然段吧!
学生活动:抓关键词,借助提示自由背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让他们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从而感受燕子飞行的轻盈、灵活。)
三、品读课文,感受燕子休息图
1.教师提出问题:燕子飞行时姿态真优美,那么它飞行累了会在哪里休息呢?请同学阅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吧!
预设1:从“飞倦了的几对”“纤细的电线”“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这些词语中,我仿佛看到了燕子休息的画面,可以把这个画面取名为“燕子休息图”。
预设2:我看到了小燕子在电线上休憩时的有趣画面。
预设3:我看到小燕子在电线上休憩时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2.交流“几痕细线”“几根细线”
教师出示对比的句子,学生交流。
(1)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根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2)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学生活动:读一读两句话,并和同桌交流不同之处。
师生交流:“几根细线”比较平淡,缺少美感;“几痕细线”写出了电线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到就是模模糊糊的细细痕线。表现了燕子休息时的优美恬静。
3.抓关键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师提出问题:在这一个自然段中,作者抓住了哪些词语,构成了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
预设:“嫩蓝的春天”“几痕细线”“几个小黑点”
教师小结:用“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构成旷远的背景,“几个小黑点”则是这幅画的主角,呈现出恬静、悠闲的静态美。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对春天的赞美。
教师相机板书:嫩蓝 木杆 几痕 小黑点 静态美 对燕子的喜爱
(设计意图:从文本出发,用换词法、情景设置法、图片感受法引导学生对优美词句的理解,逐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四、积累优美词语
1.教师提出要求: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词语,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学生自由朗读识记。
2.教师提出问题:这些词语多有画面感啊!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画,运用自己积累的四字词语填空吗?
预设:瓜果飘香的秋天、干净整洁的校园
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
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拓展延伸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燕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文段的同时,感受不同作家笔下不同的燕子。)
六、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
2.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1)背诵第3自然段。(2)摘抄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的春天,燕子飞来的情景。主要描写了燕子可爱的外形,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
本课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展开教学。教学中从整体感知入手,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抓关键词体会,。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本课教学。
画面再现情境。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了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本课开始诣谜语导入,引领学生入情入境。第二段教学,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让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体会春天的绚丽多彩。
赏读语言——引导孩子美美地在“品”中积累。课文第二段,如诗如画的美景和作者的赞美之情都融入于文本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在教学中抓住关键词语“赶集”,结合图片理解,启发学生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热闹景象。引导孩子欣赏语言,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和描绘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第3-4自然段,从“斜飞”感受燕子的飞行姿态,从“横掠”“沾”体会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叽的一声”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引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边读边想象,感受燕子春光图,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回顾画面,学习第三,整体回归,积累复述,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