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单元检测A卷含解析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381/4/1_1739293511889.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单元检测A卷含解析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381/4/2_1739293511889.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单元检测A卷含解析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381/4/3_1739293511889.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生物一轮复习AB卷含解析答案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单元检测A卷含解析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单元检测A卷含解析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选项中描述的特点,哪一个与癌细胞无关?( )
A.由基因突变引起B.能无限增殖
C.形态结构正常D.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2.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癌细胞不能无限增殖B.癌细胞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C.抑癌基因突变不能引起细胞癌变D.原癌基因过量表达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溶酶体参与的过程
B.致癌因子能诱发细胞产生原癌基因导致癌变
C.人体细胞基因的不同导致细胞中许多mRNA 不同
D.细胞衰老过程中,相对表面积减少
4.下列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
A.X射线B.亚硝酸盐C.碱基类似物D.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5.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C.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D.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6.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和基因重组有关
B.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基因和新的基因型
C.基因重组导致基因内部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D.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7.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患病的根本原因是( )
A.血红蛋白分子运输氧的能力下降
B.血红蛋白分子一条多肽链发生变化
C.控制合成血红蛋白分子的DNA 发生变化
D.缺氧条件下红细胞会发生破裂
8.在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卡诺氏液的作用是( )细胞。
A.解离B.固定C.漂洗D.染色
9.将朝天眼和水泡眼的金鱼杂交得到朝天泡眼金鱼。该品种的获得主要是利用了(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10.下图所示细胞代表四个物种的不同时期的细胞,其中含有染色体组数最多的是( )
A.B.C.D.
11.导致猫叫综合征的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12.“鲁原502”小麦是将普通小麦用宇宙射线处理,再经多代筛选培育形成的新品种,其穗大粒多,不易倒伏。“鲁原502”小麦的育种方法属于( )
A.单倍体育种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D.诱变育种
13.如果某个动物产生了一个新的基因,那么这个基因的形成可能是由于( )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D.出芽生殖
14.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青椒经过太空辐射体积变大
B.肥沃土壤培养出饱满的大米
C.运动员锻炼后肌肉变得发达
D.经过太阳暴晒皮肤变得黝黑
15.某遗传病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患儿哭声轻,音调高。下列哪一种遗传病符合此条件?( )
A.猫叫综合征B.红绿色盲
C.软骨发育不全D.抗维生素D佝偻病
16.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以下关于人类三大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
B.多基因遗传病可能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变异引起
17.统计表明,40岁以上妇女所生的子女患21三体综合征的概率比25~34岁生育者高10倍左右。预防这种遗传病的最佳措施是( )
A.血常规检查B.适龄生育
C.X光检查D.晚婚晚育
18.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优生”已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话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优生”的是( )
A.禁止近亲结婚B.取消婚前检查
C.鼓励遗传咨询D.建议产前诊断
19.系谱法处理杂种后代,在F2选择单株,一般入选率在( )
A.0.01%~0.05%B.0.05%~1.0%C.0.5%~10%D.0.05%~10%
2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假期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B.该兴趣小组可选择家族作为调查对象
C.红绿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D.该兴趣小组可通过增加调查对象减小误差
21.___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
A.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据B.胚胎学证据
C.比较解剖学证据D.化石证据
22.下列观点中,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过度繁殖B.遗传和变异
C.用进废退D.生存斗争
23.生物变异使生物种类变得异常丰富,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A.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D.自然选择
24.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的原因是种群的______发生了定向的改变。
A.基因型频率B.基因频率
C.基因库D.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5.在图示山谷中,原本生活着可以自由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一个鼠种群。由于地质和气候的变化,山谷中形成一条汹涌的大河,该鼠种群的个体也因此被隔在了河的两岸,从而无法自由交配。像这样,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作( )
A.地理隔离B.生殖隔离C.基因重组D.后代不育
26.依据现代生物进化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发生地理隔离B.出现生殖隔离C.基因型频率改变D.基因频率改变
27.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离不开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以下哪一项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
A.功能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
C.种群多样性D.群落多样性
28.猎豹和羚羊这两个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属于( )
A.用进废退B.获得性遗传C.协同进化D.过渡繁殖
29.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该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个体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没有地理隔离不可能有新物种的形成
D.图中C表示的是种群间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30.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低温处理材料能抑制纺锤体形成,阻止着丝粒被纺锤丝拉断
B.洋葱需放入冰箱冷冻室(-18℃)环境下处理一周,等长出1cm的根待用
C.卡诺氏液中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以利于实验中能观察到完整的细胞
D.该实验需通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实验步骤才能用于观察
31.下图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b过程代表 (填增殖方式),形成的③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②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2)动物细胞进行b过程和植物细胞相比的特点是在间期有 的倍增,在末期不形成 。
(3)c过程造成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4)上皮细胞在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时会发生癌变,这是因为紫外线属于 致癌因子,在紫外线作用下,上皮细胞中的 和 发生了突变,基因突变指的是 。
32.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的原因分析(见图)
(1)若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则原因是发生了 。
(2)若为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则原因是发生了 或 。
(3)若问A、a形成的根本原因,则原因是发生了 。
(4)若提示“间期”,则原因是发生了 。若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则原因是发生了 。
《第七单元 变异与进化 单元检测A卷》参考答案:
1.C
【分析】细胞癌变是指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癌细胞的特征:
(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转移;
(4)失去接触抑制。
【详解】细胞癌变是指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遗传物质和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D
【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细胞易扩散转移。
【详解】
A、癌细胞是能够无限增殖的细胞,A错误;
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错误;
C、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癌变,C错误;
D、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原癌基因过量表达可能引起细胞癌变,D正确。
故选D。
3.A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1)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2)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4、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该过程中有溶酶体释放其内水解酶的参与,如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
B、细胞癌变是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等基因突变的结果,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原有基因,B错误;
C、人体细胞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同,导致细胞中许多mRNA不同,C错误;
D、细胞衰老时水分减少,整个细胞的体积减小,相对表面积增大,D错误。
故选A。
4.A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导致基因突变的外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详解】A、X射线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A正确;
B、亚硝酸盐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B错误;
C、碱基类似物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C错误;
D、病毒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生物因素,D错误。
故选A。
5.C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
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详解】A、无论生物个体发育的哪个时期,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A错误;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即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
C、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C正确;
D、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通过无性生殖也可遗传,D错误。
故选C。
6.A
【分析】基因重组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详解】A、“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产生了多种类型的配子,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多样化的后代,A正确;
B、新基因产生的唯一途径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
C、基因突变导致基因内部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内部碱基的序列,C错误;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
故选A。
7.C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典型实例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因此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碱基对的改替换),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详解】A、患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是患者的红细胞功能异常,不是患病的根本原因,A错误;
B、血红蛋白中的一条多肽链发生变化是血红蛋白分子空间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B错误;
C、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DNA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C正确;
D、血液中的红细胞形状变成镰刀型,容易破裂是细胞贫血症产生的直接原因,D错误。
故选C。
8.B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详解】卡诺氏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所以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B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朝天眼和水泡眼的金鱼杂交得到朝天泡眼金鱼,该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D
【分析】细胞中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详解】判断染色体组的方法之一为细胞中某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该细胞中就有一个染色体组。A图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三条,该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B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三条,该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C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一条,该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D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四条,该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猫叫综合征患者的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
【详解】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D
【分析】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宇宙射线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
【详解】A、单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宇宙射线处理一般不会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A错误;
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宇宙射线处理小麦种子不会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
C、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宇宙射线处理一般不会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
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用宇宙射线处理小麦种子会使其发生基因突变,进而从突变体中培育出早熟的新品种,D正确。
故选D。
13.B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
B、基因突变使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能产生新的基因,B正确;
C、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但不会产生新基因,C错误;
D、出芽生殖是无性生殖中的一种方式,不产生新的基因,D错误。
故选B。
14.A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青椒经过太空辐射体积变大,是由于辐射引起遗传物质改变而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A正确;
BCD、肥沃土壤培养出饱满的大米、运动员锻炼后肌肉变得发达、经过太阳暴晒皮肤变得黝黑均是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属于可遗传变异,BCD错误。
故选A。
15.A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A、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异常导致的,患者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A正确;
B、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属于单基因遗传病,B错误;
C、软骨发育不全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属于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
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属于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A。
16.A
【分析】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环境因素的疾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详解】A、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既可以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也可以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A错误;
BC、多基因遗传病是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疾病,其具有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率较高、常表现为家族聚集等特点, 如腭裂、无脑儿、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BC正确;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D正确。
故选A。
17.B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先天性愚型是由于体细胞中多了一条常染色体(21号染色体有3条),其原因是减数分裂时,精子或卵细胞中第21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详解】“40岁以上妇女所生的子女患21-三体综合征的概率比25~34岁生育者高10倍左右”,即高龄产妇生育该患者的几率增大,因此预防这种遗传病的最佳措施是适龄生育,B符合题意。
故选B。
18.B
【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2、进行遗传咨询,体检、对将来患病分析;3、提倡“适龄生育”;4、产前诊断。
【详解】A、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A正确;
B、婚前检查的内容包括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两大部分,有利于“优生”,B错误;
C、鼓励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C正确;
D、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采取科学的分娩措施,可以避免对胎位不正、脐带缠脖等的伤害,D正确。
故选B。
19.D
【分析】系谱法是一种用于分析人类遗传病的方法,特别是在杂交育种中常用。它通过绘制家系图来展示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遗传病的发病情况,然后根据孟德尔定律分析表现型和基因型,以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详解】系谱法处理杂种后代,在F2选择单株,一般入选率在0.05%~10%,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B
【分析】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详解】A、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A正确;
B、可通过该家族系谱图推测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方式,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需要随机调查,B错误;
C、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C正确;
D、有关的调查统计中,一般是调查的对象(样本)越多,误差越小,故该兴趣小组可通过增加调查对象减小误差,D正确。
故选B。
21.D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
【详解】化石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C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而用进废退是拉马克的观点,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3.C
【分析】变异是指生物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详解】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4.B
【分析】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详解】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5.A
【分析】由于地理隔离,两个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但是不一定是两个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即在自然条件下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详解】由于地质和气候的变化,原来生活在某山谷的一个鼠种群被刚形成的一条汹涌的大河隔离成A和B个种群,两个种群间形成了地理隔离,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6.B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依据现代进化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本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形成了两个新物种,彼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7.B
【分析】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8.C
【分析】协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种现象称为协同进化,C符合题意。
故选C。
29.D
【分析】1、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图中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B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
2、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1)渐变式,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2)骤变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 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 (3)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铃薯)、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
【详解】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研究对象是种群,B错误;
C、B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形成不需要地理隔离,C错误;
D、图中C表示的是种群间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正确。
故选D。
30.CD
【分析】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方法步骤:
(1)将蒜(或洋葱)在冰箱冷藏室内( 4℃)放置一周。取出后,将蒜放在装满清水的容器上方,让蒜的底部接触水面,于室温(约25℃)进行培养。待蒜长出约1 cm长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冷藏室内,诱导培养48~72 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0.5~1 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4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相同。
(4)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象。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2、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详解】A、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A错误;
B、洋葱需放入冰箱冷藏室(4℃)环境下处理一周,B错误;
C、卡诺氏液中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以利于实验中能观察到完整的细胞,C正确;
D、该实验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4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相同,D正确。
故选CD。
31.(1) 有丝分裂 相同
(2) 中心粒 细胞板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 物理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分析】据图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 b表示细胞分裂,其增殖方式通常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故形成的③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②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2)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内,动物细胞进行b过程和植物细胞相比的特点是在间期有中心粒的倍增,在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3)c过程为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包括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也是导致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
(4) 致癌因子可分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于病毒致癌因子,其中紫外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在紫外线作用下,上皮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2.(1)基因突变
(2)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3)基因突变
(4)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解析】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单元检测B卷含解析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粗糙链孢霉,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单元检测卷07 变异与进化,文件包含单元检测卷07变异与进化原卷版docx、单元检测卷07变异与进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新题基础练)(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选题,每个小题3分,共15分,非选择题,4个大题,共4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