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1海水的运动湘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1海水的运动湘教版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1海水的运动湘教版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1海水的运动湘教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1海水的运动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1海水的运动湘教版,共14页。
    1.波浪
    (1)类型
    ①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风浪。
    ②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
    (2)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
    ①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②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
    ③影响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人类活动。
    ④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
    特别提醒 波浪
    (1)海浪的基本要素
    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是海浪的基本要素。波长是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波高是波峰与波谷的相对高度。
    (2)波浪能的特点
    波浪能具有能量大、分布范围广等优点,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波浪能不稳定,开发难度大。
    2.潮汐
    (1)概念: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2)影响
    ①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可用来发电。
    ②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特别提醒 潮汐
    (1)月球的引潮力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原因
    因为月球距离地球比太阳近得多,其引潮力是太阳引潮力的约2.2倍,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原因。
    (2)潮汐能的特点
    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大,利用成本低;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潮汐能发电对环境污染小;利用潮汐能发电的水库都是用河口或海湾建成的,基本不占用耕地;潮汐能是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能源,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小。
    3.洋流
    (1)概念:又称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2)影响因素:盛行风、密度差异、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
    (3)分类
    (4)洋流分布
    ①世界主要洋流及分布
    a.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洋流名称。
    b.结合主要洋流分布,在下图中绘制大洋环流模式图。
    答案
    ②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5)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潮汐的形成和影响
    (1)潮汐的形成
    潮汐是由于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而产生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当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就会相互叠加,形成大潮;当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垂直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形成小潮。其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
    (2)影响潮差大小的因素
    ①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出现大潮,潮差大;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时出现小潮,潮差小。
    ②海湾轮廓:海湾“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容易形成大潮,潮差大。
    ③海上风向:海上盛行风吹向河口内,会使得更多海水进入海湾,潮高会更高,潮差也会更大。
    ④河流水量:若河流水量较大,则河水和潮水叠加,潮高就会更高。
    (3)潮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潮汐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人们对潮汐的利用主要是根据潮汐的周期性规律展开的。
    2.洋流
    (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2)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3)渔业成因分析
    ①影响因素
    ②案例分析: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
    (4)影响航海线路的因素分析
    ①洋流流向(盛行风向)
    洋流(盛行风)会影响航行速度,充分利用洋流(盛行风)能节约能源和时间,提高航行效率。绝大部分海区洋流的流向可利用洋流模式图进行判读,但我国沿海地区,夏季吹偏南风,海水自南向北流动,冬季吹偏北风,海水自北向南流动;北印度洋地区,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②海雾
    海雾会影响航海的安全性,海雾的形成与洋流存在密切关系,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③海冰、冰山
    高纬度南北极地海域,有季节性海冰和多年海冰,航行时需要破冰船协助;来自极地方向的洋流有可能会带来极地的冰山,这些冰山漂浮在海水表面,因出露部分较小,水面以下体积较大,会影响航行的安全。
    ④最短航线
    地球表面大圆上的劣弧距离最短,在可能的情况下,航线最好沿大圆设置,如北极航线。
    (2022·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2.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关键信息点拨]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判断,该海域位于北大西洋东部,洋流①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洋流②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寒流,选D。第2题,渔场多形成于寒暖流交汇或者上升流海域,图中甲海域是寒暖流分离处,不会形成大型渔场,A错误;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加之乙群岛受信风带或者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荒漠景观,B正确;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对该地区有增温作用,C错误;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且地热资源的形成与洋流无关,D错误。
    考向1 通过“波浪”考查“综合思维”
    下图为“南太平洋部分海域1月、7月平均浪高(单位:m)分布图”,浪高≥2.5 m为大浪。完成1~2题。
    1.图示海域浪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纬度呈负相关 B.冬季浪高大于夏季
    C.西部高于东部 D.低纬度大浪频率高
    2.全年浪高较大的海域洋流( )
    A.流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B.按性质分类属于暖流
    C.形成动力为盛行西风 D.带来饵料形成大渔场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浪高与风带相关而非纬度;南太平洋7月为冬季,由图可知冬季浪高大于夏季,B正确;西部与东部差异不大;由图可知,纬度0°~30°浪高普遍小于纬度30°~60°,可知低纬度地区大浪频率低。第2题,南太平洋浪高较大区域为盛行西风带,洋流为西风漂流,由此可知,西风漂流流动方向为自西向东;按性质分类属于寒流;形成动力为盛行西风,C正确;西风漂流无饵料来源。
    考向2 通过“洋流”考查“区域认知”
    读“世界海洋多雾区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多雾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受暖流影响 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C.受寒流影响 D.受信风影响
    4.海雾出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海边迎着气流来向支起一张吸水性较好的大网,下方再安设导流管就可以收集淡水。下列国家最适宜安装该装置的是( )
    A.中国 B.新加坡
    C.沙特阿拉伯 D.智利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由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图中的多雾区均有寒流流经。寒流流经的地区会出现多雾的天气,因为寒流海水温度低,造成海洋表层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结形成海雾。C项正确。第4题,该装置的目的是收集淡水,应选择水资源短缺且海雾出现较多的国家,故选D。
    课时精练
    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
    A.M B.N C.Q D.K
    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M B.T C.S D.Q
    3.推测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
    A.可再生,蕴藏量大 B.稳定,无污染
    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发
    答案 1.D 2.B 3.A
    解析 第1题,图中K海域年均波浪能能流密度最大,故该海域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第2题,该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盛行风影响,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岸,海浪较大;陆地的东(南)岸为背风岸,海浪较小。T海域位于陆地的西北岸,故该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第3题,波浪能清洁、蕴藏量大、可再生,故波浪能发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波浪能的不足之处是波浪能不稳定、开发难度大;由材料“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可知,目前波浪能利用率低。
    (2023·山东青岛模拟)2022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天气晴朗,家住青岛的小明提前查询当日潮汐曲线(下图)并参加了赶海活动。据此完成4~5题。
    4.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时间段可能是( )
    A.0:00~2:00 B.4:00~6:00
    C.10:00~12:00 D.17:00~19:00
    5.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当天( )
    A.日、地、月处在同一直线上
    B.海面潮汐涨落幅度最大
    C.夜晚可见月亮亮面朝向东方
    D.上半夜可以观察到月亮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大潮退下之后,贝壳等会随着潮退裸露在沙滩上,此时最适合赶海,且最好是在白天,图中显示0:00~2:00和4:00~6:00,潮高逐渐增加,危险系数增加,不适合赶海,A、B错误;10:00~12:00,大潮正处于最后的退潮时间段,最适合赶海,C正确;17:00~19:00潮高逐渐升至最高,然后再下落,处于最危险时间段,D错误。第5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日为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而日、地、月处在同一直线上,时间一般为农历每月初一或者十五,A错误;一般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后两三天内,各要发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时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涨落幅度最大,B错误;农历初七为上弦月时间,月亮出现在偏西方向,月面朝西,要在上半夜才能看到月亮,C错误,D正确。
    海冰流是海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众多的海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而成,多发生于纬度较高的海域和开春时节。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大陆的大海湾,是南极大陆周围海冰流最密集的海域,罗斯海的东岸是南极企鹅繁衍生活的“天堂”。下图为“罗斯海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推测罗斯海海冰流的流向是(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由东北流向西南 D.由西南流向东北
    7.与罗斯海西岸相比,罗斯海东岸成为南极企鹅“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上涌 B.洋流交汇
    C.风浪较小 D.气候温暖
    答案 6.B 7.A
    解析 第6题,极点附近处于极地高气压带,罗斯海附近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吹东南风,在极地东风影响下,海水由东南流向西北,B正确。第7题,罗斯海东岸处吹东南风,对于东岸而言是离岸风,受其影响,表层海水被吹走,深层冷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来源,鱼类又为企鹅提供了食物来源,所以东岸分布企鹅多,A正确。
    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以来,搁置在核污染隔离区的核废水已经超过124万吨。2020年10月,日本政府宣布将“经过净化”的核废水分批次排入太平洋。此前日本政府曾讨论过另外四个处理方案:①在锅炉中将核废水烧沸,分离水和放射性残渣;②将核污水通过管道排入地下2 500米深;③对含有大量海水的核废水电解,剩下的放射性残渣封存填埋;④在核废水中混入水泥,一并封存在地下。结合“福岛位置图”,完成8~9题。
    8.和简单粗暴的排入太平洋方案相比,另外四个方案( )
    A.方案①优于排入太平洋方案,对环境影响范围小
    B.方案②面临选址困难,且成本较高
    C.方案③对电力消耗较大,对大气环境没有影响
    D.方案④对水环境更加不负责任
    9.对于福岛附近的海水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受洋流影响福岛附近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B.附近洋流主要是由盛行西风驱动
    C.该海域的海水参与了大洋环流
    D.附近洋流主要是由离岸风造成
    答案 8.B 9.C
    解析 第8题,方案①会让放射性物质蒸发到大气层中,通过大气环流,影响范围很大,而且剩余的残渣处理起来仍然会有不利的影响,A错误。方案②需要开凿深达2 500米深井,而日本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形地质复杂,建设成本比较高,再考虑到对人们生活生产造成影响,选址难度较大,B正确。方案③涉及电解过程,电解的含有海水的核废水,会造成氯气释放,污染大气。C错误。和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的方案比,方案④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D错误。第9题,福岛附近的洋流是日本暖流,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向北凸出,A错误。日本暖流的形成主要是补偿作用,与离岸风关系不大,B和D错误。日本暖流参与北半球顺时针大洋环流,C正确。
    10.(2023·广东中山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努克市位于格陵兰岛西岸某峡湾口,是格陵兰岛的最大城市,冬季寒冷漫长,冰川广布,但海水终年不结冰。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航运、捕鱼、海产品加工等。下图示意努克市位置。
    (1)判断图中洋流A的性质,并说出判断理由。(4分)
    (2)简述努克市西面海域冬季不结冰的原因。(2分)
    (3)努克市捕鱼、海产品加工产业依靠的是附近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分析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4)简析春季由努克市到冰岛海域航行的船只可能遇到的困难。(4分)
    答案 (1)寒流。理由: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2)努克市西面海域有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影响,海水水温较高,因此冬季不结冰。
    (3)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得鱼类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
    (4)航行逆洋流而行速度慢;浮冰多,春季北极地区气温逐渐回升,格陵兰岛的冰山崩解,掉入海水中,顺着南下的寒流漂移到冰岛附近,可能给航行造成较大威胁。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钱塘江河口湾又称杭州湾(下图),平面上呈喇叭状,从湾口向内逐渐缩窄,湾内海水涨潮时潮流流向偏北,落潮时潮流流向偏南,平均潮差约4.3 m,是世界上著名的强潮型河口湾。研究表明,现代钱塘江河口湾是末次冰期以来因古钱塘江河谷遭受海侵演化而成;现代钱塘江河口湾南、北海岸沉积物深受潮流影响,北岸沉积物粒径大而南岸沉积物粒径小。
    (1)据图描述钱塘江河口湾的潮差空间变化规律。(6分)
    (2)推测现代钱塘江河口湾北岸沉积物粒径大而南岸沉积物粒径小的原因。(4分)
    (3)若未来地球气候再次进入冰期,分析钱塘江河口的位置变化。(4分)
    答案 (1)澉浦附近潮差最大;从澉浦附近至湾口,潮差减小;从澉浦附近向内,潮差减小。
    (2)涨潮时潮流的流速快,搬运能力强,且流向偏北,故北岸沉积物粒径大;落潮时潮流的流速慢,搬运能力弱,且流向偏南,故南岸沉积物粒径小。
    (3)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向海洋方向移动;河口东移。依据
    类型
    成因
    风海流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密度流
    由于各个海区的水温、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
    补偿流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
    性质(水温状况)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海域
    主要洋流名称
    共有洋流
    太平洋
    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
    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西风漂流
    大西洋
    J墨西哥湾暖流、K北大西洋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加那利寒流、N巴西暖流、P本格拉寒流
    印度洋
    Q厄加勒斯暖流、R西澳大利亚寒流
    名称
    分布
    组成
    特点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热带、副热带海区(南北纬5°~45°之间)
    流向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大洋东侧为寒流,大洋西侧为暖流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纬45°~70°之间)
    逆时针环流;大洋东侧为暖流,大洋西侧为寒流
    南极外围洋流
    南纬40°以南
    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季风漂流
    北印度洋
    随季节改变流向,夏季为顺时针环流,冬季为逆时针环流
    角度
    影响
    沿岸气候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
    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显著的海区,饵料丰富。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成因是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成因是上升流
    航运
    顺洋流航行,航速快且省油省时间;寒暖流相遇,容易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海洋污染
    加快原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人类活动
    潮汐的影响
    海水制盐
    在涨潮时打开闸门,让海水自动流入盐田,退潮时关上闸门,把海水晒干,得到海盐
    船舶进出港口
    轮船在涨潮时进港,在潮水将退时出港
    潮汐发电
    在涨潮时利用海水向陆地方向的运动,带动水轮机旋转发电,同时海水储存在水库内,储存了海水的势能;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带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海洋捕捞
    在落潮期间进行潮间带采集,即赶海
    观潮
    选择潮差大的大潮时段
    冲浪
    应该避免落潮时段,因为落潮期间浪高较小
    游泳
    避开涨潮和落潮的时间段
    冬季
    夏季
    图示
    盛行风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季风洋
    流流向
    向西流
    向东流
    洋流系
    统组成
    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四大渔场
    形成类型
    具体表现
    洋流名称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海水受到扰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丰富;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从而使鱼群集中;喜暖水和喜冷水的鱼类都在此汇集
    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道渔场
    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沿岸冷水
    秘鲁渔场
    冷海水上泛处
    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会上涌补充,沿海地区常形成上升补偿流,从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饵料丰富
    南太平洋东岸的秘鲁寒流
    海区
    成因
    中低纬度寒流流经海区
    中低纬度海区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有寒流流经该海区时,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易凝结形成雾
    寒、暖流交汇海区
    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上空的空气较寒冷,暖流增温增湿,上空有温暖湿润的水汽。在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形成逆温结构,进而形成雾。如北海海区终年多雾
    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
    中高纬度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而湿的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
    根据图中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判断,该海域位于北大西洋东部。
    依据图中洋流流向确定洋流性质,洋流①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洋流②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寒流。

    相关教案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真题专练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真题专练湘教版,共5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4海_气相互作用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4海_气相互作用湘教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厄尔尼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3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3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湘教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河流的补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