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课件)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0-17393353682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课件)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0-17393353683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课件)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0-17393353683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课件)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0-173933536836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课件)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0-173933536840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课件)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0-173933536842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课件)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0-173933536845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课件)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0-173933536848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作业)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pptx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1-17393353702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作业)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pptx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1-17393353702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作业)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pptx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1-17393353702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7课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25春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pptx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699098/2-17393353707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春最新教科版科学一下(PPT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一单元 身边的物体7.它们去哪里了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一单元 身边的物体7.它们去哪里了教课ppt课件,共14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7.《它们去哪里了》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把下面物体放入水中后,不能溶解的是( )。A.B.C.2.( )不能溶解在水中。A.红糖 B.小石子 C.盐3.红糖块加入水中“消失了”,是什么现象 ( )A.溶解 B.融化 C.挥发4.在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我们可以借助( )来观察。A.B.C.5.把食盐放入水中,发现食盐( )。A.没有溶解B.溶解了6.下列物体不能溶解于水的是( )。A.糖 B.小石子 C.味精7.下面的物体能溶解在水里的是( )。A. 盐B. 螺母C. 小石子8.容易溶解在水中的是( )。A.沙子 B.红糖 C.小石子9.下列物体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A.(盐) B.(石子) C.(木块)10.取适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杯中,一段时间过后,杯子( )中的物体没有溶解。A. B. C.11.把下面物体放入水中后,能溶解的是( )。A. B.C. D.12.在溶解食盐时,搅拌能( )。A.减慢溶解 B.加快溶解 C.增加溶解数量13.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发现小石子( )。A.没有溶解B.溶解了14.下列物体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A. B. C.15.下面能溶解水中的物质是( )。A.食盐 B.螺母 C.小石二、判断题16.。( )17.把一勺糖放入水中,搅拌后,糖不见了,说明糖溶解了。( )18.食盐能被水溶解。( )19.白糖可以溶解于水。( )20.你无法溶解我。( )21.食用醋和小苏打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2.。( )23.石头能够溶解在水中。 ( )24.我们溶解了,但是没有消失。( ) 2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三、连线题26.给下面的物体分类,用线连起来。 红豆 土 酒精 白糖不能被水溶解 能被水溶解盐 小石子 醋 食用油四、实验题实验探究:物质的溶解。27.排序:( )、( )、( )。28.盐、红糖、小石子都是( )。A.固体 B.液体 C.气体29.放盐时,要( )。A.用小勺 B.直接倒 C.用手抓30.颜色发生改变的是( )。A.放盐的水 B.放红糖的水 C.放小石子的水31.没有发生溶解的是( )。A.盐 B.红糖 C.小石子五、综合题32.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①重 ②溶解 ③光滑 ④透明 ⑤正方体(1)用眼睛看,发现木块的形状是________。(2)用手掂一掂大橡皮和小橡皮,感觉大橡皮比较________。(3)用手摸一摸玻璃珠,感觉比较________。(4)把红糖放入水中,搅拌后颗粒消失,说明红糖________在水中。(5)水是一种________的液体。参考答案:1.C【详解】盐和糖都可以溶解在水中,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2.B【详解】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红糖、盐放入水中,能够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能够溶解在水中。小石子放入水中沉入水底,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不溶于水。3.A【详解】略4.C【详解】观察较小的物体时,可以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5.B【分析】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像食盐这种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液体的物质,叫做溶质。【详解】实验放进水中会溶解。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B【详解】有的物体能溶解在水中(例如糖、盐、洗洁精),有的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例如铁钉、沙子、石头),搅拌能够加快溶解的速度。列物体不能溶解于水的是小石子,所以B符合题意。7.A【解析】略8.B【详解】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红糖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沙子、小石子是不能溶于水的,放入水中会沉淀。9.A【详解】石子和木块都不能在水中溶解。10.B【详解】只有杯子B中还有固体存在,说明杯子B中的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11.B【详解】有的物体能溶解在水中(例如糖、盐、洗洁精),有的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例如铁钉、少子、石头),搅拌能够加快溶解的速度。把下面物体放入水中后,能溶解的是红糖,不能溶解的是玻璃球、小方块、石头,所以B符合题意。12.B【详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提高水的温度、搅拌、把物质研碎可以加快溶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是否被搅动有关。在溶解食盐时,搅拌能加快溶解。13.A【详解】溶解会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小石子放入水中会沉到水底,所以小石子没有溶解。14.A【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石头和木块不可以溶解在水中,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15.A【详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性质、还有溶剂的种类以及温度等相关。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程度。常见的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食盐等;螺母和小石不能溶解于水。16.√【详解】溶解是在水中看不见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物。由图可知,水中看不见颗粒,无沉淀并且均匀的分布在水中,所以图中说法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溶解,要求学生掌握溶解的概念。17.√【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把一勺糖放入水中,搅拌后,糖不见了,说明糖溶解了。18.√【分析】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因此溶液也有三种状态,大气本身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一般溶液只是专指液体溶液。【详解】食盐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9.√【详解】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观察和区别是否溶解:①颗粒是否变小,能否用肉眼看到;②分布是否均匀;③是否有沉淀;④是否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根据对溶解的认识,白糖放到水里搅拌后看不见了,说明白糖可以溶解在水里。20.√【详解】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21.√【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小苏打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食用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两者反应后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所以冒出大量气泡。22.√【详解】溶解是在水中看不见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物。当沙放入水中,沙会沉在水底,有沉淀物,不是均匀分布并且肉眼可以看到颗粒物,所以水无法溶解沙,图中说法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溶解,要求学生掌握水不能溶解沙。23.×【详解】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根据对溶解的判断,石头放入水中沉入水底,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不能在水中溶解。24.√【详解】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后,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非常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25.×;√;×【详解】盐放入水中后会溶解在水中,不会消失。红糖放入水中后会溶解,使水变成棕色。小石子在水中不会发生溶解。26.【详解】略27. ① ③ ② 28.A 29.A 30.B 31.C【分析】物体的形状包括固体、液体、气体。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27.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排序是①③②。28.盐、红糖、小石子都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是固体。29.取用粉末状的实验材料时,要用小勺,不能用手直接抓取。30.盐虽然能溶解在水中,但是盐水也是无色透明的;小石子不能溶解在水中,水的颜色也不会发生变化;红糖溶解在水中后,水会变成棕色。3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盐和红糖都可以溶解在水中,小石子不能溶解在水中。32. ⑤ ① ③ ② ④【分析】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物体获得的信息更全面。【详解】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观察物体有不同的感受。(1)用眼睛看,发现木块的形状是正方体。(2)用手掂一据大橡皮和小橡皮,感觉大橡皮比较重。(3)用手摸一摸玻璃珠,感觉比较光滑。(4)把红糖放入水中,搅拌后颗粒消失,说明红糖能溶解在水中。(5)水是一种透明的液体。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下册(2024)5.它们吃什么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4页。
这是一份科学教科版(2024)4.水中的动物授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art0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3.给蜗牛建个“家”图片课件ppt,共1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