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第六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第六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第1页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第六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第2页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第六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子路、曾誓、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子路、曾誓、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共6页。
    环节
    主 要 内 容
    备注
    课前三问
    1. 为何教?——呈现理念(与时俱进)、目标(体现“三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希望学生可以做到: 1、梳理文章脉络;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 教给谁?——明晰对象(学习主体)、类别(知识层次)
    学习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上高一以来,文言文就一直是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论语》,但仅限于读背的表层,这既给学生理解《侍坐》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基础,但同时又决定了学习的难度;再有,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也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方法,这都是我们现阶段文言教学应着力培养的语文能力。
    3. 怎样教?——研究内容(本刚合一)、方法(有效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圈点批注,鼓励学生课堂互动交流,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去读书,去理解,去思考。问题设置尽可能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最大限度的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究、合作领悟文章精髓。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将课文对话内容进行再现演出,在演出过程中可以加入个人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流程:课中有三段,每段有三节
    第一段:
    教学导入
    创设情境
    3—5分钟
    1.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提问或检测)
    《论语》有言:温故而知新。在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中我们曾经学习过《论语》的相关知识,现在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
    颜渊、子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 __。”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______,少者______。”
    2.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新课
    有道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一个老人,让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刚刚通过复习回顾,我们已经对孔子自我表述的人生理想有了大概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中的另一名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从一个角度看看孔子又是如何指导学生志向的。
    (板书课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3.出示本节课学习主题和目标
    没有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脉络;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第二段:学习新知
    合作探究
    30分钟
    1. 分组展示上节课布置的预习成果
    说出下列人物的名
    子路 名( )
    曾皙 名( )
    冉有 名( )
    公西华 名( )
    2.老师有针对性地讲解
    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通过小组讨论完成问题:
    1、 解题:本文名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谁能告诉
    我里面一共出现了几个人?他们的姓、名、字分别是什么?何为侍坐?
    师提示:一共出现了五个人,孔子的四个弟子及孔子本人。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
    曾皙:名点冉有:姓冉名求
    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华。
    侍坐,陪长者闲坐。
    2、文章主要围绕哪个字讨论?本文主要围绕一个“志”字,如果第一段我将它命名为“孔子问志”,那么接下来你将全文分为几部分,分别是什么“志”。(小组讨论回答)
    师提示: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 弟子述志。
    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 孔子评志。
    3.设置课堂练习(组内讨论、说明,跨组质疑、评价)
    1、 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六组,分别担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和孔子,
    剩余一组学生进行观察评价。进入情境,有感情地分角色上台表演。表演时可将每个角色的话按照自己的理解翻译出来,用白话文的方式叙述。
    2、 表演过后,第六组同学对前五组同学的表现分别作出评价,从内容和
    表演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翻译的是否到位准确?表演时每个角色的情绪是否到位?)
    3、 针对刚刚的表演自由讨论:四个人的性格分别有哪些特征?说出理
    由?按照他们发言的顺序评价。
    师提示:
    子路:自信而率真,不谦让
    理由: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远大,才能卓绝,直率、信心十足性格。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子路也有其弱点: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率尔而对”这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不谦让的一面。
    冉有:谦虚
    理由:冉有是在孔子指名发言后才开口的。此前子路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一个小国。
    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有抱负,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态度谦逊,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虚或谦虚过度
    理由: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后才述志的。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话语,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才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的特点。
    曾皙:高雅、从容有礼
    理由:在老师问到别的同学的志向时,他正在弹瑟。当老师问到他时,他“鼓瑟希”“舍瑟而作”,表现其从容有礼。前边三人谈的是安邦定国的大事,唯独他讲得是玩乐,表现其淡泊功名。
    第三段:
    总结归纳
    延伸迁移
    5—7分钟
    1.总结或拓展、延伸本节课所学知识
    1、孔子在听完弟子言志后,分别给予了怎样的反应?小组讨论,由扮演孔子的小组作答,其他小组补充。
    师提示:对子路:孔子“哂之”。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他认为子路的谈话的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孔子叹之。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没有评点,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对公西华:孔子惜之。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
    对曾皙:孔子与之。赞同
    2、孔子赞同曾皙的话说明了什么?
    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
    2、 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
    师提示:1、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面对学生态度和蔼:第一段中在学生言志之前,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他们的顾虑,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对话环境。
    3.赞同曾皙的志,也是因为曾皙表达时表现出的雍容委婉。
    4.即使与学生有不同意见,也能够用“哂之”的态度含蓄地表达
    5.他对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了如指掌,从而做到有教无类。
    6胸襟开阔胸怀天下,格局大,不是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
    2.组内或全班分享本节课学习收获和感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3、分层分组布置作业(巩固旧知、预习新知)
    1、完成《学习指导》中本课的练习。
    行有余力的同学可以
    2、以《**我对你说》为题,选取本文中的一个人物,写出你想对他说的话,不少于300字。
    附:课后三思
    1. 思想有高度吗?——教育境界 (理念的渗透、文化的传承、人格的
    培养)
    这是一节散文鉴赏课,借助对作者行文线索的把握,帮助学生体会作者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学习常春藤永不屈服、蓬勃向上的精神。
    2.知识丰富了吗?——教育素养(视野的开拓、思维的创新、认知的深化)
    这本节课延伸拓展环节,我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关键信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通过对文本信息的整合和利用,深入挖掘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3.统帅课堂全局了吗?——教育技巧(教场的感悟、管理的融通、施教的浸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刻需要教学机智。当学生在讨论环节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在学生展示环节,要给予学生积极鼓励评价。
    板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子路、曾誓、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子路、曾誓、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论语》有关知识,孔子简介,解题,词句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子路、曾誓、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子路、曾誓、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题解,孔子,《论语》,朗读感知,翻译全文,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小结结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听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总结,赏析人物,品读课文,体会孔子的思想和主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