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0262/0-17392672469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0262/0-1739267246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700262/0-17392672470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三课件+教案+练习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用白萝卜制作泡菜的过程中,采用适当方法可缩短腌制时间。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将白萝卜切成小块B.向容器中通入无菌空气
C.添加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D.用沸水短时处理白萝卜块
2.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曲发”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
B.“鱼眼汤”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
C.“净淘米”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D.“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
3.红茶菌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由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主要含蔗糖和茶水)发酵产生。研究表明将上述三种菌按一定的配比,在总接种量为5%、初始pH 为5.5、装液量为40%左右、温度为30 ℃的条件下,发酵5天效果最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茶菌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发酵装置要严格进行密封
B.随着发酵的进行,菌液的pH下降会抑制菌种的生长
C.初期温度和pH的控制有利于提高菌体内酶促反应速率
D.装液量为40%左右可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从发酵装置中溢岀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的排出
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用于醋酸发酵
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仍具有防止杂菌污染的作用
5.下列属于发酵工程的过程依次是( )
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发酵过程 ③动物细胞融合 ④菌种的选育 ⑤固定化
⑥灭菌 ⑦扩大培养 ⑧植物组织培养 ⑨培养基配制 ⑩分离提纯
A.①⑦⑥⑤⑩ B.①④⑥⑦⑤⑩ C.④⑥⑦⑤⑩ D.④⑨⑥⑦②⑩
6.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泡菜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B.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
C.米酒制作过程中,将容器密封可以促进酵母菌生长
D.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可产生大量乳酸杆菌
7.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图所示装置中都加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生产酒精的装置是( )
8.下列关于果酒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
B.酵母菌发酵时要保持有氧环境
C.若要探究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
D.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9.下列有关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的实质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把原料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各种产物的过程
B.传统发酵技术菌种的来源是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产生的发酵物中的微生物
C.发酵的发生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传统发酵技术不需要
D.腐乳的发酵就是经过毛霉等微生物的作用,将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10.下列关于泡菜制作过程中材料和泡菜坛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
A.泡菜坛要选择密封性好的坛子
B.选择的材料应质地鲜嫩,无烂痕,无虫咬
C.坛盖边沿的水槽应保持干燥,防止泡菜腐烂
D.坛盖边沿应注满水,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11.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这三种传统发酵产物的制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B.发酵过程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C.发酵过程都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D.发酵后形成的溶液都呈酸性
12.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B.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均有分布
C.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D.乳酸菌可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所示为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
(1)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培养的,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培育的,②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整个过程的中心阶段是__________,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基中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同时,要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通气量、转速等发酵条件。
(3)若⑤是单细胞蛋白,则⑤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若通过⑥以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为代谢产物,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进行提取。
(4)在发酵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的目的有两个: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添加______________酶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2)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__________的空间。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如果颜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3)过程乙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纯化菌种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__ ℃范围内。
(4)在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乙中的微生物先将甲过程的产物变为乙醛,再将其变为醋酸。
15.酿酒酵母是日常发酵中最常用的生物菌类。它不仅可以用于制作面包、啤酒等,还是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代表性真核生物。大肠杆菌是寄生在人体大肠和小肠内的一种单细胞原核生物,它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培养,是生物学上重要的实验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酵母菌细胞和大肠杆菌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酵母菌一样,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大肠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酿酒过程中,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果酒制作过程中不用人为灭菌,酵母菌也能成为优势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对大肠杆菌纯化培养,需要先对大肠杆菌接种,再纯化培养。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法,接种的核心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乳酸菌为厌氧菌,泡菜腌制过程中,不能通气。
2.C 解析:题意可知,“浸曲发”是将酒曲浸泡活化,在活化的过程中微生物代谢加快,A正确。“鱼眼汤”是指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气泡是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B正确。酿酒前将米蒸熟,能够杀死米中绝大部分的微生物;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而“净淘米”是防止一些杂质影响酒的品质,C错误。由题意可知,“舒令极冷”是将蒸熟的米摊开冷透,其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使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D正确。
3.A 解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醋酸菌属于严格的需氧细菌,乳酸菌属于厌氧菌,活菌饮料由三种菌种共同发酵产生,因此发酵的整个过程不可能严格密封处理,A错误;随着发酵的进行,三个菌种分别产生酒精、醋酸和乳酸,使菌液的pH下降,抑制菌种生长,B正确;初期温度和pH控制使酶活性较高,有利于提高菌体内酶促反应速率,C正确;由于酵母菌发酵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装液量不能装满,留有一定的空间可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从发酵装置中溢岀,D正确。
4.C 解析:醋酸发酵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该装置若用于醋酸发酵,去除弯管中的水,空气从弯管中进入,但不能满足底层发酵液中大量的醋酸菌进行细胞呼吸时对氧气的需求,C错误。
5.D 解析:发酵工程的过程依次是菌种的选育、培养基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发酵过程、分离提纯。
6.B 解析:泡菜制作过程中,主要是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形成乳酸,A错误;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B正确;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在密封也就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C错误;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时大部分乳酸杆菌已死亡,不会大量繁殖,D错误。
7.A 解析:酒精发酵的条件:要有葡萄糖水溶液和酵母菌;必须在密封的条件下(无氧条件下)。若有氧气,酵母菌将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D项装置没有密封,暴露在有氧的环境中,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8.D 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核膜;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A项错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B项错误。若要探究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C项错误。
9.C 解析:发酵时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原料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产物的过程,A正确;传统发酵技术菌种的来源是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者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B正确;发酵和传统发酵技术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都有酶的催化作用,所以都需要在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下进行,C错误;腐乳发酵的过程就是毛霉等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等,将大分子的蛋白质、脂肪等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D正确。
10.C 解析: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在泡菜入坛后,要保证其发酵的无氧环境,需在坛盖边沿注满水,防止空气进入。
11.D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果醋发酵需要有氧条件,B错误;不同的发酵产物需要的温度不同,C错误;果酒、果醋和泡菜发酵后形成的溶液都呈酸性,D正确。
12.C 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1)基因工程 诱变育种 (2)发酵 溶氧量、 温度、pH (3)微生物菌体 过滤、沉淀 蒸馏、萃取、离子交换 (4)增加溶氧量 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解析:(1)在发酵生产中,菌种的优劣对产品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要挑选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良菌种。现在微生物育种采用基因工程把目的基因导入工程菌进行菌种的改造,采用物理或化学诱变的方法筛选优良高产的突变菌种,还可以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细胞工程)构建工程菌。(2)在发酵生产中,需要根据发酵的目的和要求控制好发酵的条件,如:温度、pH、溶氧量等,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14.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 (2)1/3 橙 灰绿
(3)醋酸菌 高压蒸汽灭菌法 30~35 (4)氧气充足(有氧)
15.答案:(1)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而大肠杆菌没有 异养兼性厌氧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18~30℃ 在缺氧、酸性的环境中其他微生物难以生存
(3)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使聚集的菌种分开,散布在培养基的表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原卷版分层练习docx、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解析版分层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3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试题,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乳酸菌,探究实践--泡菜的制作,探究实践--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