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0757/0-17392678222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0757/0-17392678223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0757/0-17392678223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0757/0-173926782239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0757/0-173926782243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0757/0-173926782261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0757/0-173926782265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0757/0-17392678227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优秀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修订和减省刑律,三省六部制,隋朝的统一与社会稳定,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重门第,科举制重才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镜像】杨坚篡位:权力的诱惑与抉择
北周的第三位皇帝宇文邕去世,太子宇文赟继承了皇位。即位不到一年,才21岁的宇文赟觉得做皇帝太麻烦,就禅位给了7岁的太子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实际上就是太上皇。
虽然如此,宇文赟依旧把持朝政,他开始在全国广选美女,以充实自己的后宫,每天沉湎酒色,北周的国力日渐衰微。
几个月后,宇文赟身患重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就让隋国公杨坚辅政,几天后就一命呜呼了。宇文赟一死,杨坚就掌控了朝廷大权,并逼迫宇文衍禅位,建立了隋朝。
隋朝建立方式:外戚夺权
建立:统一:历史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问题1:阅读课本p4,找出“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的信息。思考隋的统一有何影响?
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大兴
589年,隋朝灭掉陈朝
杨坚的父亲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详,遂改国号为“隋”。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
加强中央集权,简化行政机构,提高效率
问题2:阅读课本P4,结合以下材料,分析隋文帝有哪些治国之道?
问题3:隋朝初年,户数增加400多万,人口增加了1 600多万。垦田面积不断扩大,修复了许多水利工程,当时仓库丰盈,“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朝前期的繁荣:“开皇之治”
杨坚(541年—604年)
【历史镜像】杨广夺嫡之路:从阴谋到登基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却心怀叵测,妄图取而代之。
杨广知晓独孤皇后痛恨奢靡、不喜皇子沉溺女色,便刻意与王妃萧氏佯装琴瑟和鸣,遣散姬妾,府中一切用度尽显简朴,让独孤皇后对他好感渐生。
同时,他暗中拉拢权臣杨素,以金银财宝和权势许诺,将其收买。杨素依杨广之意,在朝堂上时常散播对太子杨勇不利的流言,还故意歪曲杨勇一些正常举动,称其有不轨之心。
在这重重阴谋算计下,杨坚对杨勇失望透顶,最终废了杨勇,改立杨广。604年杨坚继位,年号“大业”(寓意富有和强盛) 。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
【历史镜像】隋炀帝的琼花迷梦
有一天夜里,隋炀帝梦见一种非常漂亮的花,但却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产在什么地方,醒来以后,他命人把他梦中的花画成图形寻找。
官员王世充对隋炀帝说,图上所画之花叫做琼花,生在扬州。隋炀帝听后,很想见一见,但陆路不便,便开运河,造龙舟,与皇后和嫔妃下扬州看琼花。但是,隋炀帝赏花之时,满树琼花却自行败落,隋炀帝始终没有看到琼花的芳姿。
问题1.读地图,归纳大运河的历史信息。
问题2.隋炀帝从东都出发乘坐龙舟去扬州赏琼花,路线应该怎么走?
洛阳➡通济渠➡邗沟➡江都郡️
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问题3:相传隋炀帝是为到扬州赏琼花而开通了大运河,你赞同这一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通过漕运保障北方粮食供应
问题4:传说通人性的琼花因讨厌隋炀帝这个暴君,竟自行凋零。然而,唐朝诗人皮日休却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为何呢?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
(消极影响)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积极影响:①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②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③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历史镜像】九品中正制下的阶层桎梏,催生 “洛阳纸贵” 现象
西晋文学家左思,出身寒门但很有才华。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创作了鸿篇巨制《三都赋》。
然而,在九品中正制的大背景下,尽管左思才华横溢,在当时的社会中很难得到中正官的认可与举荐。他的作品一开始并未得到广泛关注,那些凭借门第就可轻松获得上品评级、进入仕途的世家子弟,根本看不起左思,甚至对他的呕心沥血之作也不屑一顾。
左思不甘心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就带着《三都赋》去拜访当时的文坛名人张华,张华十分赏识左思的文采和这篇作品,为其大力推荐,之后《三都赋》才被人知晓,引发了洛阳纸贵的轰动效果。但即便如此,左思在仕途上依旧走得极为艰难。
中正:地方识鉴评定等级者
问题1:西晋文学家左思才华横溢,但为何他在仕途上依旧走得极为艰难?
问题2:如果左思生活在隋朝,他升官实现抱负的概率大吗?请说明理由。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掌控,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识。世家大族子弟垄断了官场中的中高级职位,平民子弟很难晋升。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立。
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是试策,通过一些有关国家政策的题目来考查考生对朝政问题的处理能力。
问题3: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有何影响?
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
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含嘉仓是隋唐时期国家最大的粮仓,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始建于隋朝,仓窖位于东都洛阳东北的含嘉城内。
【历史镜像】含嘉仓的“满”与百姓的“空”
问题1:为什么隋朝粮仓堆满粮食,百姓却吃不饱?
唐太宗曾曰:“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济,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库。”
问题2:阅读课本P6,找出隋炀帝有哪些暴行?
每年都要征发大批劳动力,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③他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船只浩浩荡荡,仅拉纤民工就多达数十万。
②还三次征辽东,役使大量农民。
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太多数不胜数
“炀”字何意:逆天虐民曰炀
隋炀帝见中原已乱,不想回北方,打算把国都迁到丹阳,保守江东。在江都的隋军多为关中人,他们思念家乡,且对隋炀帝失去信心。
【历史镜像】江都兵变:敲响隋炀帝的末路丧钟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问题3:隋炀帝落得如此下场,可知隋速亡原因是什么?
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618年,江都的隋军在司马德戡、裴虔通等人的策划下发动兵变,他们推举宇文化及为首领。最终,隋炀帝被部下杀死。
结束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
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
统治时间短暂,二世而亡
统治者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
成由勤俭败由奢;统治者要励精图治,实行仁政,以民为本
1.《历代诗陈》有诗句:“六朝至此灭,天下归杨坚。”此句描述的史实是A.南北政权并立 B.江南政权更替C.隋朝完成统一 D.杨坚建立隋朝2.在《隋书》中,对流求有专门的记载,书中详细记述了这一地区地理、物产、社会组织、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的情况。这表明隋朝( )A.对台湾进行了有效统治 B.对台湾的认识较为全面C.与台湾的贸易往来繁盛 D.大陆文化深刻影响台湾3.六朝时,扬州(广陵)屡经战乱,俗称“芜(荒芜)城”。唐中后期,扬州繁荣冠天下,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六朝对江南的开发 B.江南市镇经济繁荣C.长安和洛阳的衰败 D.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课隋的统一与灭亡课件pptx、大运河利在千秋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统一盛世,千秋大业,丧生灭国,开皇之治,隋朝有多富,宝贵的遗产,+4+5=1,现代价值,罪在当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