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1069/0-17392681921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1069/0-17392681921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单元导语页,走进寓言单元,激趣导入,解题明义,读通课文,读懂故事,再读故事,感知结构,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背诵课文。
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坐车人所犯的错误,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3.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观察单元导语页,走进寓言单元
1.看图猜故事。
(1)出示《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相关的图片,学生猜故事题目。
(2)拓展:你还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2.揭示单元主题,了解学习目标。
(1)明确单元主题。
①引导学生看导语: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启发思考: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寓言故事。谁能说说自己对这句单元导语的理解,为什么“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预设:寓言会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学了《揠苗助长》,我知道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②引导学生看插图。提问:谁知道这是什么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预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2)了解学习目标:读寓言一要读懂故事,二要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设计意图:
单元导语页揭示了单元的阅读主题和语文要素,从单元导语页入手,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点。
二、激趣导入,解题明义
1.出示“守株待兔”图片,提问:谁知道这个故事?请把这故事讲给大家听。
2.引入课文: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二篇文言文《守株待兔》,看看古人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守株待兔》出自古书《韩非子》,这本书的写作时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书中记录了许多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是其中的名篇。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4.读题明义。学生结合“株”的注释,尝试说一说“守株待兔”的字面意思。
设计意图:
作为一则广泛流传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很多学生都知道,从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入手,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联系已学过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旨在帮助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三、读通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一读,读准字音。
(1)学生试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检查自读情况,提醒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①读准生字:宋人 耕者 释其耒 冀复得兔
②读准多音字:而身为宋国笑
联系上下文,理解“为”在此处是“被”的意思,因此读第二声。
(3)同桌互读,互相检查,互相帮助。
2.学生二读,读好停顿。
(1)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范读,注意停顿。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分组齐读,相互评价,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
3.学生三读,疏通文意。
(1)回顾梳理: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方法,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读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
(2)学生运用以上方法,自主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株:树桩。可以联系插图理解。
走:跑。拓展词语“走马观花、飞禽走兽”。
因:于是。
释:放下。拓展词语“爱不释手、手不释卷”。
耒:一种翻地的农具。联系文中另一个字“耕”和词语“耕耘”理解。
冀:希望。注意与“翼”比较和区分。
(4)同桌之间讲述故事大意,互相补充、指正。
设计意图:
学习文言文应以读为本。通过教师范读、指导读、学生自由朗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在此基础上,运用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如此循序渐进,读懂故事。
四、再读故事,感知结构
1.指名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准确、流利。
2.梳理故事结构: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小结:一个完整的故事由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环节组成。
这篇文言文虽然语言精练,篇幅短小,仅39个字,却把故事讲述得很完整。
五、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书写注意点。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重点指导“耕、释、其”。
耕:“耒”略窄,“井”略宽。“耒”首笔是横,末笔捺改点。“井”的撇画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释:左边首笔是平撇,第五笔竖贯通上下,一笔写成。右上“又”的两笔从竖中线起笔,收笔于横中线。右下末笔竖与“又”两笔相交点垂直对齐。
其:两竖分写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中间两短横分写在横中线上下。最后两笔撇、点分写在竖中线左右,收笔持平。
2.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书写要点。
3.学生练写。
4.展示点评,评价要点:一是书写是否正确,二是书写是否端正、整洁。
六、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人物,感悟寓意,拓展学习《南辕北辙》,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评价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评价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