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4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湘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1530/0-17392688751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4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湘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01530/0-17392688751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4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4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甘肃综合指数最高,得益于,山西综合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采集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区分别是( )
A.平原地区、沿海地区
B.丘陵山地地区、平原地区
C.沿海地区、丘陵山地地区
D.沿海地区、油田附近地区
2.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在( )
A.沿海、城市和矿产地B.丘陵、山地和平原
C.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D.风景优美的地区
[2024·浙江杭州模拟]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电力能源及粮食主产地,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作用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各省区水—能源—粮食安全系统综合指数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发展水平,指数越高,区域发展协调度越高。下图为2007~2017年黄河流域各省区水—能源—粮食安全系统综合指数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甘肃综合指数最高,得益于( )
A.农作物单产高B.经济发展水平高
C.能源丰富多样D.气候条件较优越
4.山西综合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消费量大,利用效率低
B.多山地丘陵,粮食生产面积小
C.位于干旱地区,降水总量少
D.热量条件差,作物生长期短
[2024·湖南六校联考]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贵州省毕节市,高度肯定了毕节在脱贫攻坚方面的探索。毕节市位于乌蒙山腹地,川、滇、黔的交界地区,是长江以南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据此完成5~6题。
5.贫困曾是毕节市千百年来挥之不去的标签,其原因主要是( )
A.人地关系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B.位于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
C.开发历史悠久,各类资源匮乏
D.地形条件复杂,无法精耕细作
6.以下脱贫致富可持续措施中,不符合毕节市实际的是( )
A.大力修建公路,完善基础设施
B.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
C.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
D.推行土地休耕,保护生态环境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每年都有数十万农机手驾驶联合收割机走南闯北进行跨区收割作业(下图),被人们称为“机械麦客”。“机械麦客”多来自华北、江淮等地,需要雇佣收割机的农民通常会在乡村路边招手“打农机”,直接雇佣路过的“机械麦客”。近年来,许多“机械麦客”收入逐渐减少,不少地方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机械麦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1)依据图中“机械麦客”的收割路线,推测其收割的粮食作物。(2分)
(2)与广东省相比,说明江苏省在跨区收割产业上存在的主要优势。(6分)
(3)黑龙江省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收割量巨大,却极少有“机械麦客”“光顾”,试分析其原因。(6分)
(4)解释近年来“机械麦客”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6分)
课时作业64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1~2.解析:第1题,采集狩猎阶段,人类的生存主要依靠野果和野兽提供的食物,山麓和丘陵地区更有利于采集和狩猎,图示石器时代活动遗迹多分布在山东丘陵和西部太行山山麓地区,所以采集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分布于山麓和丘陵地带;农业社会阶段主要是在平原地区耕作,B正确。第2题,资源和交通条件对工业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在工业社会阶段,沿河、沿海的城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的地区,往往成为人类活动的集中分布区,A正确。
答案:1.B 2.A
3~4.解析:第3题,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风能、水能、太阳能以及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为当地经济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有利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C正确。故选C。第4题,山西省能源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量大,但能源利用效率低;山西省地形以高原为主;山西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相对丰富,且雨热同期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故选A。
答案:3.C 4.A
5~6.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毕节市位于乌蒙山腹地,川、滇、黔的交界地区”,故毕节市的贫困主要是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后所致,B正确;毕节市位于乌蒙山腹地,人口并不稠密,经济发展强度不大,污染并不严重,A错误;该地开发程度低,不会造成各类资源短缺,C错误;毕节市虽处山区,地形相对崎岖,不适合大型机械化耕作,但可以开展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错误。第6题,毕节市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要脱贫致富必须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此外,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积极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亦可推动毕节市经济可持续发展,A、B、C不符合题意;推行土地休耕不符合毕节市实际,D符合题意。
答案:5.B 6.D
7.解析:第(1)题,我国粮食作物分布主要表现为“南稻北麦”。每年4月底,江苏小麦逐渐成熟,5月份河南、河北南部小麦成熟;每年7月初,广东水稻成熟,7月中下旬,广西、四川等地水稻成熟,10月下旬苏、豫、冀水稻进入收割期。结合图中“机械麦客”的收割路线可知,图中“机械麦客”收割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和水稻。第(2)题,优势应从收割机数量、跨区作业范围、作业面积和收入等方面考虑。江苏是粮食生产大省,“‘机械麦客’多来自华北、江淮等地”,因此与广东相比,江苏收割机保有量大,农机手众多;读图可知,江苏在5月初收割小麦,10月下旬收割水稻,而广东仅在7月份收割水稻,与广东相比,江苏地跨水稻、小麦产区,收割机种类齐全,小麦、水稻收获期间隔时间较长,农机手有充裕的时间外出收割;江苏周边有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等粮食生产基地,就近收割便利。第(3)题,黑龙江省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当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多采用大型宽幅农业机械作业,因此对外地收割机的需求量小;材料显示,“机械麦客”多来自华北、江淮等地,黑龙江纬度高,农作物成熟较晚,收获期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因为黑龙江距其他粮食产区较远,因此“机械麦客”参与黑龙江收割容易错过苏、豫、冀的水稻成熟期。第(4)题,“机械麦客”收入减少应与投入增加、雇主减少有关。农机作业耗油量大,若燃油等成本上升,则收割利润减少;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提升及部分地区粮食产区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对“机械麦客”需求减少;随着我国土地流转等工作的展开,各粮食产区专业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自备农机手和收割机,对“机械麦客”需求减少。
答案:(1)小麦、水稻。
(2)江苏是粮食生产大省,收割机保有量大,农机手众多;地跨水稻、小麦产区,收割机种类齐全;周边有众多粮食生产基地,就近收割便利;主要粮食作物一年两熟,收获期间隔时间较长,农机手有充裕的时间外出收割。
(3)黑龙江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高,收割机数量充足;粮食成熟期较晚;距其他粮食产区较远,“机械麦客”参与黑龙江收割容易错过其他产区的成熟期。
(4)各粮食产区专业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自备农机手和收割机,对“机械麦客”需求减少;部分粮食产区农业结构调整,减少种植粮食作物;燃油等成本上升,收割利润减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7洋流湘教版,共4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3水循环湘教版,共4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1锋与天气湘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述天气系统最可能是,图a中,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下列关于梅雨的叙述,正确的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