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做题时间 75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相应试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1. 临床上常通过检验血浆成分和尿液成分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诊断。下列关于血浆成分和尿液成分的
    说法,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可检测到激素、葡萄糖、甘油三酯
    B. CO2 属于代谢废物,不属于血浆成分
    C. 尿液中检出蛋白质可能与肾脏病变有关
    D. 血浆和尿液中均可检测到尿素
    2. 脑的高级功能使人类能够主动适应环境。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进行纸笔测试时,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S 区和 W 区相对活跃
    B. 上网时手机验证码被瞬时记忆后,一般会转入第二级记忆
    C. 条件反射的建立就是人学习的过程,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
    D. 情绪是人体对环境作出的反应,也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之一
    3. 渐冻症患者的运动神经元严重损伤,是由于谷氨酸分泌过多并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NMDA 受体,最终
    导致神经元肿胀、坏死,如图所示,①-⑤表示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抑制①、②过程,可缓解渐冻症患者的症状
    B. 大量 Na+进入神经细胞后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吸水肿胀
    第 1页/共 8页
    C. 谷氨酸能使正常人的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
    D. NMDA 受体既可识别谷氨酸,又可作为载体蛋白主动运输 Na+
    4. 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的疾病,患者体内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患者甲是由抗体 1 引起的,患者乙
    是由抗体 2 引起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所患的糖尿病均属于自身免疫病
    B. 注射胰岛素能治疗患者乙的糖尿病,但不能治疗患者甲
    C. 细胞 X 不可能为肌细胞,因为胰岛素不能促进肌糖原水解
    D. 胰岛 B 细胞没有胰高血糖素基因,但其细胞膜上有胰高血糖素受体
    5. 热射病是一种在持续高温、高湿环境中发生的重症中暑,患者体液大量丢失后关闭皮肤血液循环和汗液
    分泌.心、肺、脑等器官的温度迅速升高,导致全身多器官或多系统功能受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患者应补充大量纯净水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
    B.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患者的产热速率会大于散热速率
    C. 患者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
    D. 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大量减少,导致患者排尿量增多而出现脱水
    6. 针灸是我国流传千年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利用外源性刺激作用于身体特定部位(穴位),引发一系
    列生理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适当电刺激“足三里”穴位会激活机体内一组表达 PrKr2 蛋白的感觉神经元,
    使得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激活、进而驱动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等抗炎物质激活抗炎通路。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 针灸“足三里”穴位,被激活的神经元将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直接传至大脑皮层
    B. PmKr2 蛋白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参与抗炎反应
    C. 可通过人为激活或特异性破坏相应神经元并观察抗炎效果,验证 PrKr2 蛋白的作用
    D. 可通过检测机体中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来评估针灸的抗炎效果
    7. 元代农书《农桑辑要》中记载:“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
    第 2页/共 8页
    花结实”,这是一项提高棉花产量的技术,其中“打去‘冲天心’”是指摘除棉花的顶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冲天心”细胞中的色氨酸在核糖体上合成生长素
    B. “冲天心”中生长素的含量在整个棉花植株中最高
    C. 打去“冲天心”利于“旁条”合成生长素,从而促进“旁条”生长
    D.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能通过促进营养物质向花芽运输实现“叶叶不空”
    8. 水稻根系的生长会受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影响,有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水稻秧苗根部可提高其成活率
    B. 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水稻比正常水稻的根系发达
    C. 在调节水稻根系生长时,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 促进效应相抗衡
    D. 水稻根系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可能依次出现高峰
    9.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下列现象与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不相符的是( )
    序 主要环境影响因
    现象
    号 素
    ① 水平放置植株的根生长方向 重力
    ② 树木年轮的季节周期性变化 水分
    ③ 菊花在夏季不开花,在秋季开花 日照时长
    北极苔原和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不
    ④ 温度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东亚飞蝗为迁飞性、杂食性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科研人员研究了某地区的气温、降水量
    变化对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第 3页/共 8页
    A. 在东亚飞蝗的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以降低其种群密度
    B. 气候干旱是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C. 气温和降水量对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具有综合性
    D.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东亚飞蝗会使其种群产生抗药性变异
    11. 某常绿阔叶林因火灾遭到破坏,其生物群落在恢复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组成情况如图所示。下
    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I→Ⅱ阶段的演替过程与外界环境、种群的相互关系等因素都有关
    B. Ⅱ→Ⅲ阶段的演替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维持
    C. IV 阶段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 155,生物量最多
    D. I→IV 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光能利用率逐渐提高
    12. 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不都是消费者)归属于三个相邻的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如图 1 所示;
    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 2 所示,字母表示能量,其中 a2 和 b3 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
    同化的能量,d1 和 d2 为从饲料中摄入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营养级固定的总能量是该农场的总能量
    第 4页/共 8页
    B. 图 1 中丙、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
    C. 图 2 中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b2+d2)的部分能量
    D. 该农场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
    13. 草木值成,国之富也。近年来,太原市持续加大林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如进行人工“低效林”改造,
    以提高林地生产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由各种生物及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B. 改造前期进行封山育林,可减少人为活动对林地的破坏
    C. 将清除的枯枝败叶粉碎后还林,可促进人工林的物质循环
    D. 补种优质树木,可丰富林地的物种多样性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
    化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食用蔬菜相比,食用牛肉会增大碳足迹
    B. 推广光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促进降碳、减污
    C. “扩绿、兴绿、护绿”要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D. 气候变化是自然现象,个人行为对其影响作用不大
    15. 在生物学实验中,经常有一些操作因素会导致计算结果与真实值有一定的偏差。下列选项中,计算结果
    一般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 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选择死亡较少的区域进行取样
    B. 统计培养的酵母菌数量时,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上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未打开诱虫器上的电灯就进行动物采集
    D. 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
    16.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 调节机制,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
    A. 血液中 CO2 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 CO2 排出以维持其含量正常
    B. 在消化道中,食物通过消化酶的作用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进而被吸收
    C.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会降低血糖浓度,血糖浓度反过来又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D 某湖泊受到污染后,水体中生物死亡导致污染加剧而引起更多水生生物死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个小题,共 52 分)
    17.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其大小与血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有关。
    第 5页/共 8页
    人在紧张、惊吓、焦虑等情况下,动脉血压会突然升高,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直接调节外周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______和______。
    (2)人体受到惊吓时,通过图中途径______和______(填字母)的调节使血压迅速升高,以应对应激状态;
    该过程中的交感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
    (3)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时,需测定血浆醛固酮的含量,醛固酮是由______分泌的固醇类物质,通过促进
    ______对 Na+的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4)高血压患者除了要注意低盐、清淡饮食外,还需配合一定 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上常用卡托普利片(一
    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其降压机理是_____。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骨损伤为主要病症表现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病。
    研究发现,S5 蛋白可缓解 RA 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RA 患者关节滑膜中 某些蛋白作为______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并处理,呈递给辅助性 T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到关节部位,同时被激活的______细胞分裂和分化并与关
    节组织细胞结合,引起______,释放出细胞内容物,引起关节软组织肿胀。
    (2)为研究 S5 蛋白对 RA 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构建了 RA 模型鼠(RA 患病大鼠)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 1、图 2 所示。

    实验材料及处理 检测指标 别
    1 正常大鼠,注射适量生理盐水
    2 RA 模型鼠,注射适量 MTX
    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和

    3 ①
    4 RA 模型鼠,注射含有 S5 基因的腺病毒
    注:MTX 是一种可以治疗 RA 的药物。腺病毒是一种可携带 S5 基因进入宿主细胞并使其表达的工具。
    第 6页/共 8页
    a.表中①处为______,检测指标②为______。
    b.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S5 蛋白的作用机制_____。
    19. 植物通过改变激素水平在自身生长与适应环境胁迫之间取得平衡、研究发现,水稻受到干旱胁迫时,
    GA20 氧化酶基因(NA 基因)表达下降,生长减缓但抗旱性增强。为了研究该过程中的相关机制,科研人
    员以三种水稻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野生型水稻组(WT)、NA 基因功能缺失突变株组(na)、NA 基因过表
    达植株组(OE),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ABA:脱落酸;GA:赤霉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A 主要在植物的______等部位合成,它在植物体中的作用是______(至少答两点)。
    (2)实验一、二结果表明,NA 基因编码的蛋白可______GA 的合成,可______ABA 的合成(填“促进”或“抑
    制”)。
    (3)研究发现 na 植株生长缓慢但抗逆性增强,根据三组实验结果,推测出现这种现象的机制是______。
    20. 三裂叶豚草是某地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物种丰富度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有效扼制三裂叶
    豚草的蔓延,科研人员利用锈菌(一种寄生于三裂叶豚草的真菌)、广聚萤叶甲(昆虫)和野艾蒿(植物)
    开展了相关实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 组 处理
    m-2)
    第 7页/共 8页
    别 第 1 年 第 2 年 第 3 年
    A 三裂叶豚草 8.07 12.24 12.24
    B 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 4.77
    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
    C 8.10 12.43 12.78

    D 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 3.12
    (1)三裂叶豚草入侵初期,其种群数量表现出“J”形增长,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入侵
    物种与其生态位较相近的物种之间形成_______关系,入侵物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丰富度______
    ,群落发生________演替。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有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三裂叶豚草的花粉可引起人类过敏反应。初次接触花粉时,机体产生的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当
    再次接触花粉时,花粉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会促使这些细胞释放_________等物质,引起过敏症
    状,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功能异常。
    21. 菰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被俗称为“茭白”,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小龙虾因食性广、易
    饲养,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茭白-小龙虾是一种收益较高的生态共作模式,
    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龙虾有多种体色,体现了_______多样性。若研究小龙虾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它的_______(至
    少答两点)。
    (2)长绿飞虱是影响茭白生长的主要害虫,主要采食茭白的绿色叶片。茭白的“绿色”为害虫提供可采食的
    信息,该信息属于生态系统中_______信息。为减轻长绿飞虱对茭白的危害,养殖户常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长
    绿飞虱雄性个体,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该防治方法的原理________。
    (3)茭白叶上有昆虫栖息,根系处有小龙虾和水生生物生活,塘泥中生活着蚯蚓、福寿螺、真菌等生物,
    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这种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能调节气候、维持
    土壤肥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第 8页/共 8页

    相关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卷+答案,共1页。

    生物丨山西省太原市2025届高三1月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丨山西省太原市2025届高三1月期末学业诊断生物试卷及答案,共7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试题 生物 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试题 生物 PDF版含答案,共7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