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与指导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3415/0-17393266010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题导入,自主学习,梳理课文内容,自主学习,体会情感,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徘、徊”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并能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自古以来,人们总喜欢用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你都知道哪些和“月”相关的思乡名句?
预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3.简介季羡林的生平。
设计意图:
文章以经典诗句为题,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通过交流,感知“月”意象,为体会课文中作者的思乡之情奠定基础。
二、自主学习,梳理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交流识记本课生字的办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结合词语,记忆生字。
3.学生自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4.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
5.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梳理课文内容。
6.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预设: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小时候在场院上数星星、古柳下点篝火、坑边望月,以及离开故乡后在各地望月的经历。
三、自主学习,体会情感
1.学生自主学习“童年趣事”部分,体会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第2-4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在回忆这些童年生活的时候,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2)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预设:
①会感到童年生活充满快乐,令人留恋。
②会想念带给自己快乐童年的故乡。
(3)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读出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4)小结:作者借一些典型的往事,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学生自主学习“成年经历”部分,体会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5、第6自然段,注意转折词“但是”“然而”前后内容的不同。
(2)小组分工,读一读对比部分,思考:作者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比。
(3)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作者先写了自己在异乡看月亮的感受,再写自己对故乡月亮的感情。这样对比,衬托出了故乡月亮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点拨:作者写自己在异乡看月,花了很多的笔墨,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
(4)指导朗读,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情感。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考: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读到这样的称呼,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感到作者心中充满了喜爱之情,故乡的月亮在他笔下显得特别可爱。
4.小结:相比于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月亮,在故乡小苇坑旁看到的月亮自然是“小月亮”。然而,作者深深地爱着故乡的“小月亮”。“小月亮”这称呼,凝聚的是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的深情。
设计意图:
“童年往事”部分写的是对童年的回忆,作者选择了典型的、印象深刻的事例,将叙述与抒情相结合,写出了自己当时作为一个孩子的真实感受。教学时,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去体会情感,契合文本的表达特点。
设计意图:
作者写成年后的望月经历是为了衬托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这部分的学习,主要让学生通过分析表达方式,思考如此表达的好处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布置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搜集一些有关思乡的诗文,和大家交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梅花魂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题导入,明确学习任务,整体感知文本,梳理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