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3493/0-17393273144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第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3493/0-17393273144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习作:写读后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习作:写读后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化自信: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按照要求完成习作,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语言运用: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
思维能力: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回顾读过的文章或书籍,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与感受,并清楚的表达出来。
【课前解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读后感”,意在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感想。写读后感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实现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双重提升。
教材第一部分,明确了什么是读后感。教材结合学生学过的课文,列举了阅读中常有的感想——对人物印象深刻、被内容所触动、从道理中获得启发,意在唤起学生的阅读记忆,引发学生的共鸣,为选材提供思路。接着,教材总结了读后感的大致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读后感。
教材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并提示了写读后感的方法。教材首先提示了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先简单介绍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印象最深的内容,再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两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简单介绍是要求学生概括文章或书的主要内容,这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逐渐形成的能力;而“写出自己的感想”是新的要求,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材针对这一情况,提示了具体要求:感想一定要真实、具体;既可以联系已有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成文后的要求。首先,教材列举了两种为读后感拟题目的方法:一是只列一个正标题;二是“正标题+副标题”,其中“正标题”是习作中心意思的提炼,“副标题”是对正标题的补充说明。这种“正标题+副标题”的题目形式,在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意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拟题方法。接着,教材提出了自评与交流的要求:先自己读一读,看有没有把感想表达清楚,再与同学交流分享。通过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学生发现习作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使表达更清晰。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特点。
2.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3.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
4.通过老师的讲评指导,学会修改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习作:写读后感》优质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特点。
2.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3.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教师谈话:同学们,一起来说说图片中的这几本书吧!
预设:《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大名著的片段,你都有怎样的感触?把这些感触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读后感,把这“动人心的呼喊”写成一篇感想之花,让它绚烂绽放!板书习作主题,齐读习作主题。(板书:写读后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利用谈话导入本单元习作的学习,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为写读后感打下了基础。)
二、明确要求,了解内容
(一)审题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习作内容:
课件出示: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有自己的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有时一些情形会让你受到触动,如《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有时文字中蕴含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如《铁杵成针》揭示的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把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2.引导学生拓展交流内容。
3.交流汇报,教师明确习作内容: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二)拟题思路
1.教师提问引导思考:“读后感”的题目应该如何拟呢?
预设:题目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主标题。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交流的拟题方法,试着给《狼牙山五壮士》的读后感起名字吧!
预设:(1)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2)《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3)珍惜幸福生活
——《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三、拓宽思路,交流方法
1.教师提问:你们读过哪些书呢?
预设:《水浒传》、《红楼梦》、《安徒生童话》等。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读后感呢?
(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学生自读: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部分。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2)全班交流反馈
(3)教师小结:通常来讲,写读后感可以先介绍文章的大致内容,再写写自己读后的感想。其中“内容介绍”可以略写,“感想”部分作为习作主体部分要详写。
4.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呢?
(1)回顾课文:《草船借箭》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预设: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教师相机提炼: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2)迁移运用,教师引导:你来试着写一写《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吧!
预设:鲁滨逊乘坐的船在一次航行中失事,他的同伴都遇难了,他最后被海水带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鲁滨逊并没有因此放弃生命,而是用身边仅有的一些物品建了一座“房子”,又在遇难的船上找到了一些面包、酒、衣服、枪弹……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28年后得以返回故乡。
5.教师提问引导思考: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读后感写得真实、具体呢?
(1)我们可以针对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师生交流中知道:“感”是“读”的延伸,是对“读”的某个内容的认识和感悟。读过的文章或书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最有话想说,有话可说的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表达时还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课件出示例文片段明确。
(2)我们还可以联系实际来表达感想。
联系实际的“实际”可以是个人的言行、经历、思想,也可以是他人的言行、经历、思想,或者是某种社会现象,还可以是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
课件出示例文片段明确。
6.关于这篇习作,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预设1:习作开头,我想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自己读的文章或书。
预设2:我会采用先叙后议,叙议结合的方法,把文章写具体,把中心写明确。
预设3:习作结尾,我想用和读者互动的方式,建议大家读一读打动自己的文章或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读后感,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的方法是先读后感,以感为主。再用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学会抓感悟点。)
四、拟定提纲,进行写作
1.教师引导:你想要写什么样的读后感呢?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2.全班交流习作提纲要求。
3.教师相机出示:(1)选择的文章或书是什么?(2)文章或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4)怎样把自己的感想写得真实、具体?
(5)打算拟什么题目?
4.提纲范例指导
5.学以致用。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最想写的读后感写出来吧!写好之后,和同桌交换一下,看看谁写得最好哦!
(设计意图:通过对范例提纲的理解与分析,掌握写读后感提纲的方法,明确习作内容,创造安静的环境,引导学生专心习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习作:写读后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旧知,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习作:写读后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自主选定内容,完成习作,自主评改,分享读书感受,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写读后感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