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703684/0-17393301626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703684/0-17393301627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703684/0-17393301627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1.爱因斯坦曾赞扬一位科学家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位科学家是( )
A. 开普勒B. 伽利略C. 惠更斯D. 牛顿
2.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等效法
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微元法
C. 当△t→0时,v=△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主要运用了类比法
3.下列关于摩擦力和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产生弹力的地方,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C.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 拿一根细竹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细竹杆的弹力,这是由于细竹杆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表示物体增加的速度
B. 速度大时加速度必定大
C. 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D.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5.如图所示,小滑块P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长杆上,小物块Q与P用跨过定滑轮的足够长无弹性轻绳连接。将P从位置a由静止释放,经过位置b时,左边轻绳刚好水平,图中ab=bc(忽略所有摩擦),则( )
A. 滑块P从a到b的过程,物块Q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 滑块P从a到b的过程,物块P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C. 滑块P从b到c的过程,物块P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D. 滑块P从b到c的过程,物块Q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6.如图所示,光滑竖直墙壁与光滑水平地面交于B点,质量为M的光滑半圆柱体,紧靠竖直墙壁置于水平地面上,O为半圆柱体横截面的圆心。质量为m且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长度为L的细线悬挂于竖直墙壁上的A点,小球静置于半圆柱体上。当换用质量不变,而半径不同的光滑半圆柱体时,细线与竖直墙壁的夹角θ就会跟着发生改变。已知AB之间距离也为L,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关于小球和圆柱体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θ=60°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12mg
B. 当θ=60°时,半圆柱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3mg
C. 在θ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圆柱体受到水平地面的弹力始终保持不变
D. 在θ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圆柱体受到竖直墙壁的弹力始终保持不变
7.老鼠从洞口出发沿直线远离洞口,速度大小与离开洞口的距离成反比,即rv=A,A 为一个已知的定值,单位为m2/s。这个运动不是匀速直线,也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中学物理没有给出相应的规律,但我们可以类比用v-t图线求“图线下面积”从而求位移的办法,根据r 与1v成正比或v与1r 成正比关系,通过求下列图线中某一条图线与横轴所夹“面积”求得老鼠从某点P(离洞口rP)运动到(离洞口rQ )的时间。那么能实现这一目的图线是( )
A. 把横坐标换成v,把纵坐标换成1rB. 把横坐标换成r把纵坐标换成1v
C. 把横坐标换成1v,把纵坐标换成rD. 横坐标换成1r,把纵坐标换成v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8.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境: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④电动平衡车在平直公路上低速匀速直线运动;
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境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
A. 因火箭即将升空阶段速度接近零,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 电动平衡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
9.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B. 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一定等于位移大小
C. 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等
D.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
10.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张纸和一瓶矿泉水,用手拖动纸的右侧,使纸和矿泉水瓶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矿泉水瓶相对纸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在匀速移动的过程中( )
A. 纸对桌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 纸对矿泉水瓶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C. 纸与矿泉水瓶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
D. 纸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与移动速度无关
11.如图所示,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大小恒为v=2m/s,一物块从B端以初速度v0=4m/s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如果物块从A端离开传送带,两端A、B间距离可能为3 m
B. 如果物块从B端离开传送带,两端A、B间距离可能为3 m
C. 如果两端A、B间距离为4 m,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
D. 如果两端A、B间距离为4 m,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2.探究物体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______。
A.只受重力作用
B.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C.运动的初速度为0
(2)下落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为______。
(3)已知在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16。一小球在地球上离地面20m处静止释放,到达地球表面用时______s,在月球上离地面30m处静止释放,到达月球表面用时______s。若一小球在地球表面某一高度静止释放,用时t1,同一高度在月球表面用时t2,则t1t2= ______。(g=10m/s2)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3.(1)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______。
A.220V的交流电
B.约8V的交流电
C.220V的直流电
D.约8V的直流电
(2)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则可大致判断小车做______(填“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______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m,质量为M=3kg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m/s2)
(1)为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F=10N,求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5.如图所示是某供电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在H=80m的高空进行野外电缆线维护。工作人员不慎将手中的一个物体脱落,若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16.物体在斜坡顶端以1m/s的初速度和0.5m/s2 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斜坡长24米,求:
(1)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
(2)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
17.如图所示,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高h=1.8m质量M=3kg的木块,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体静止放在木块的最右端,小物体和木块之间、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g取10m/s2。现对木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
(1)使小物体与木块一起作为整体运动的最小拉力F和最大加速度a;
(2)若木块长L=2m,F=11N,从静止开始拉动多长时间小物体和木块脱离?小物体落地时与木块左端的距离是多少?
(3)若木块长L=2.75m,F=11N,从静止开始拉,要使小物体与木块脱离,求F作用的最短时间。
答案和解析
1.B
【解析】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A、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等效法,故A正确;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理想模型法,故B错误;
C、当△t→0时,v=△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法,故C错误;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主要运用了微元法,故D错误。
故选:A。
3.D
【解析】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
B、根据产生弹力和摩擦力的条件可知,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而产生弹力的地方,不一定有摩擦力产生,故B错误;
C、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弹力,根据产生弹力的条件及方向可知,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误;
D、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是由于竹杆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A、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不是增加的速度,故A错误,D正确;
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速度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如高速巡航的飞机,做匀速运动,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
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是同一个概念,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加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不共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故C错误;
故选:D.
5.A
【解析】A.将P从位置a由静止释放,刚释放的瞬间,Q向下加速运动,当P经过位置b时,根据运动的分解可知,b点P速度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为0,则此时Q速度也为0,由此可知,滑块P从a到b的过程,物块Q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滑块P从a到b的过程,轻绳的拉力一直对其做正功,则其机械能增加,又因为该过程滑块P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则其动能一直在增加,则该过程,滑块P一直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
CD.滑块P从b到c的过程,若P的重力一直大于绳子竖直方向的分力,则物块P和Q一直做加速运动,故CD错误。
故选:A。
A.滑块P从a到b的过程,结合题意,确定初、末状态Q的速度情况,即可分析判断;
6.A
【解析】AB、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连接O1B和OO1,设O1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OO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当θ=60°时,由几何关系可知,由于AB=AO1=L,θ=60°,则△ABO1为等边三角形,则有:
β=90°-60°=30°
由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关系可知α=2β=60°,可知小球受到绳子的拉力T与半圆柱体对小球的支持力N垂直。
水平方向:Tsinθ=Ncsα
竖直方向:Tcsθ+Nsinα=mg
联立解得:T=mgcsθ=12mg,N= 32mg,故A正确,B错误;
CD、若θ逐渐减小,当小球平衡时,小球的位置在以AB为半径的圆弧上,如图2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OO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始终等于θ,总有AO2⊥OO2,则绳子的拉力T=mgcsθ
以小球与半圆柱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可得圆柱体受到水平地面的弹力为:
N'=Mg+mg-Tcsθ=Mg+mg-mgcs2θ=Mg+mgsin2θ
当θ减小,N'将减小,圆柱体受到水平地面的弹力将减小;
在水平方向上可得圆柱体受到竖直墙壁的弹力为:
FN=Tsinθ=mgsinθcsθ=12mgsin2θ
可知,当θ=45°时,圆柱体受到竖直墙壁的弹力最大,故CD错误。
故选:A。
7.B
【解析】老鼠在极短距离△r内的运动右近似看成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
△t=△rv
由类比法可知,把横坐标换成r把纵坐标换成1v,作出1v-r图象,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等于时间。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BD
【解析】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立即获得向上的推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火箭立即获得加速度,所以火箭的加速度不为零,故 A错误;
B、轿车紧急刹车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停下来,故刹车过程汽车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故B正确;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速度几乎不发生变化,故加速度接近零,故C错误;
D、电动平衡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电动平衡车加速度为零,故D正确。
故选:BD。
9.AC
【解析】A、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A正确;
B、只有物体沿直线做单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才等于位移大小,其他情况下,通过的路程总大于位移大小,故B错误;
C、物体沿不同的路径从一点运动至另一点,位移相同,路程一般不同,故C正确;
D、如果物体运动一圈绕回原出发点,则位移为零,而路程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C。
10.AD
【解析】A.纸向右运动,所以桌面对纸的摩擦力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纸对桌面的摩擦力向右,故A正确;
BC.水瓶相对于纸并没有向左或者向右的运动趋势,因为矿泉水瓶和纸一起向右匀速移动,所以水瓶和纸之间没有摩擦力,故BC错误;
D.根据滑动摩擦力的特点可知,纸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与移动速度无关,故D正确。
故选:AD。
11.BC
【解析】A、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μg=4m/s2,如果物体能够从A端离开传送带,则AB间的最大距离为x=v022a=162×4m=2m,故A错误;
B、如果A、B间距离为3 m>2m,则物体一定从B端离开传送带,故B正确;
CD、如果两端A、B间距离为4 m>2m,物体B先向左减速,再向右加速到2m/s,以后匀速运动,从B端离开传送带,故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2.ABC D 2 6 1 6
【解析】(1)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不变,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C正确。
故选:ABC。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变,恒为g,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根据公式h=12gt2,得到达地球表面用时
t= 2hg= 2×20m10m/s2=2s
同理可得,到达月球表面用时
t'= 2h'g'= 2×30m106m/s2=6s
若高度相同,则
t1t2= 2hg 2hg'= g'g=1 6
故答案为:(1)ABC;(2)D;(3)2,6,1 6。
13.B 匀变速 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恒定 0.30
【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约8V的交流电源,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之差Δx=3mm,可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这是因为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恒定;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ΔxT2,
由于相邻计数点间仍有四个点,因此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0.1s;
代入数据,解得:a=3×10-30.12m/s2=0.30m/s2
故答案为:(1)B;(2)匀变速,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恒定;0.30;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低压交流电源。
14.
【解析】(1)当小物体相对于木板刚要滑动时,设两物体的加速度为a.以小物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 得到a=μg
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得F=(M+m)a=μ(M+m)g=0.1×(3+1)×10N=4N
(2)小物体的加速度 a1=μmgm=μg=0.1×10=1m/s2
木板的加速度 a2=F-μmgM=10-0.1×1×103=3m/s2
由12a2t2-12a1t2=L
解得物体滑过木板所用时间t= 1.6s
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v1=a1t= 1.6m/s
答:(1)为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4N;
(2)如果F=10N,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为 1.6m/s.
15.【解析】(1)由位移时间公式H=12gt2代入数据,解得t= 2Hg= 2×8010s=4s,
由速度—时间公式v=gt,解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10×4m/s=40m/s;
(2)由位移时间公式得物体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h=H-12g(t-1)2
解得h=80m-12×10×(4-1)2m=35m。
答(1)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40m/s;
(2)物体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35m。
16.【解析】(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x=v0t+12at2
代入数据得到:14=t+0.25t2
解得:t=8s或者t=-12s(负值舍去)
所以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为8s
(2)设到中点的速度为v1,末位置速度为vt,有:
vt=v0+at1=1+0.5×8m/s=5m/svt2-v02=2axv12-v02=2a⋅x2
联立解得:v1= 13m/s
答:(1)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为8s.
(2)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为 13m/s.
17.【解析】(1)使小物体与木块一起作为整体运动的最小拉力为
F=f地=μ(M+m)g
解得F=f地=4N
当小物体与木块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时,小物体与木块一起作为整体运动的加速度达到最大,以小物块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ax=μmg=ma
解得
a=μg=0.1×10m/s2=1m/s2
(2)若木块长L=2m,F=11N,以木板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μ(M+m)g-μmg=Ma1
解得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a1=2m/s2
以小物块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mg=ma2
解得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2=1m/s2
设经过t时间小物体和木块脱离,则有
L=12a1t2-12a2t2
解得
t=2s
小物体和木块脱离两者的速度分别为
v1=a1t=2×2m/s=4m/s,v2=a2t=1×2m/s=2m/s
脱离后小物体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
h=12gt'2
解得t'=0.6s
小物体落地时通过的水平位移大小为
x物=v2t'=2×0.6m=1.2m
脱离后木板继续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1=F-μMgM
解得a'1=83m/s2a'1=F-μMgM
小物体落地时木板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x板=v1t'+12a'1t'2
x板=2.88m
则小物体落地时与木块左端的距离为
Δx=x板-x物=2.88m-1.2m=1.68m
(3)若木块长L=2.75m,F=11N,从静止开始拉,要使小物体与木块脱离,设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1,则撤去F时,木板和小物体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a1t1=2t1,v'2=a2t1=t1
此时小物体与木板发生的相对位移为
Δx1=x板1-x物1=12a1t12-12a2t12=12t12
撤去F后,小物块继续做匀加速运动,木板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变为
a″1=μ(M+m)g+μmgM
解得a″1=53m/s2
设经过t2时间,小物体与木板达到共速,此时小物体刚好运动木板的左端,则有
v共=v'1-a″1t2=a1t1-a″1t2=2t1-53t2
v共=v'2+a2t2=a2t1+a2t2=t1+t2
联立解得
t2=38t1,v共=118t1
小物体与木板发生的相对位移为
Δx2=x板2-x物2=v'1+v共2t2-v'2+v共2t2=v'1-v'22t2=316t12
又
L=Δx1+Δx2=1116t12
解得
t1=2s。
答:(1)使小物体与木块一起作为整体运动的最小拉力为4N和最大加速度1m/s2;
(2)从静止开始拉动2s时间小物体和木块脱离,小物体落地时与木块左端的距离是1.68m。
(3)从静止开始拉,要使小物体与木块脱离,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2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重庆市康德联考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考前练习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十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