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十二课《活动课: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检测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4594/0-17393495513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十二课《活动课: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检测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4594/0-17393495514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十二课《活动课: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检测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4594/0-17393495514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时单元期中期末检测卷(共27套)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22课 活动课 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22课 活动课 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精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农历二月初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国传统节日中,起源于上古时期祭祀活动的节日是( )
A. 春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2.春节在古代被称为( )
A. 元旦
B. 寒食节
C. 上元节
D. 冬至
3.春节的传统习俗不包括( )
A. 贴春联
B. 吃粽子
C. 放鞭炮
D. 拜年
4.清明节最初是一个( )
A. 祭祀节日
B. 庆祝丰收的节日
C. 纪念祖先的节日
D. 节气
5.清明节的习俗有( )
A. 赏月
B. 扫墓
C. 赛龙舟
D. 吃月饼
6.端午节是为了纪念( )
A. 孔子
B. 孟子
C. 屈原
D. 老子
7.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不包括( )
A. 包粽子
B. 挂艾草
C. 登高
D. 赛龙舟
8.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 )
A. 祭月活动
B. 丰收祭祀
C. 驱邪活动
D. 纪念英雄
9.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 )
A. 吃汤圆
B. 吃元宵
C. 吃粽子
D. 吃月饼
10.重阳节的时间是( )
A. 农历五月初五
B. 农历八月十五
C. 农历九月初九
D. 农历正月初一
11.重阳节的习俗有( )
A. 吃汤圆
B. 插茱萸
C. 赛龙舟
D. 吃粽子
12.我国传统节日中,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的是( )
A. 七夕节
B. 元宵节
C. 腊八节
D. 除夕
13.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不包括( )
A. 赏花灯
B. 猜灯谜
C. 吃饺子
D. 吃元宵
14.腊八节的时间是( )
A. 农历十二月初八
B. 农历正月初八
C. 农历二月初八
D. 农历三月初八
15.腊八节的习俗是( )
A. 喝腊八粥
B. 吃汤圆
C. 吃粽子
D. 吃月饼
16.我国传统节日的传承意义不包括( )
A. 传承民族文化
B. 增强民族凝聚力
C. 促进经济发展
D. 淡化民族情感
17.下列关于传统节日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传统节日与文化没有关系
B. 传统节日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C. 文化对传统节日的形成没有影响
D. 传统节日只是一种娱乐活动
18.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不包括( )
A. 外来文化的冲击
B.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C. 过度商业化
D. 政府的大力支持
19.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春节 ②清明节 ③端午节 ④中秋节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20.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B. 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教育
C. 摒弃传统习俗,追求时尚
D. 创新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
二、材料分析题(共 4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团圆、祈福等。”
材料二:“端午节的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等,都与纪念屈原有关。”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春节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8 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端午节习俗与文化的关系。(12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中秋节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人们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秋节月亮象征意义的文化价值。(8 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12 分)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春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祭祀活动,人们在新旧岁交替之际举行祭祀活动,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清明节源于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
2.答案:A
解析:春节在古代被称为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纪年,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上元节是元宵节的别称;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3.答案:B
解析:春节的传统习俗有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
4.答案:D
解析:清明节最初是一个节气,后来与寒食节等融合,成为祭祀、纪念祖先的节日。它不是一开始就是祭祀节日或庆祝丰收、纪念祖先的节日。
5.答案:B
解析: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以缅怀祖先。赏月、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
6.答案:C
解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每年五月初五举行各种活动。孔子、孟子、老子与端午节的起源无关。
7.答案:C
解析: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包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
8.答案:A
解析: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丰收祭祀、驱邪活动、纪念英雄不是中秋节起源原因。
9.答案:D
解析: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吃月饼,月饼象征着团圆。吃汤圆是元宵节、冬至等节日的习俗;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习俗;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
10.答案:C
解析:重阳节的时间是农历九月初九。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
11.答案:B
解析:重阳节的习俗有插茱萸、登高、赏菊等。吃汤圆是元宵节、冬至等节日的习俗;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
12.答案:A
解析:我国传统节日中,七夕节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传说牛郎织女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元宵节与牛郎织女传说无关;腊八节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道之日;除夕是为了驱赶年兽等传说。
13.答案:C
解析: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有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吃饺子不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14.答案:A
解析:腊八节的时间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正月初八、农历二月初八、农历三月初八都不是腊八节时间。
15.答案:A
解析:腊八节的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粥通常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吃汤圆是元宵节、冬至等节日的习俗;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
16.答案:D
解析:我国传统节日的传承意义包括传承民族文化,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增强民族凝聚力,人们在节日中共同参与活动,增进民族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如节日期间的消费等。传统节日不会淡化民族情感,而是增强民族情感。
17.答案:B
解析:传统节日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内涵。传统节日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对传统节日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传统节日也不仅仅是娱乐活动,还具有文化传承等多种意义。
18.答案:D
解析: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如西方节日的流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一些传统节日习俗难以完全保留;过度商业化,可能导致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被忽视。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不是面临的挑战。
19.答案:A
解析: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在一年之始;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所以顺序为①②③④。
20.答案:C
解析: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可以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节日内涵;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创新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需求。摒弃传统习俗,追求时尚会破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利于传统节日的传承。
二、材料分析题
1.
(1)答案:春节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团圆,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尽量回家与亲人相聚,共享天伦之乐;祈福,人们通过贴春联、放鞭炮等习俗,表达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如春联上的吉祥话语,鞭炮声寓意驱赶邪佞避灾;传承家族文化,春节期间,长辈会给晚辈讲述家族的历史、传统习俗等,将家族文化传承下去;热闹喜庆,通过各种庆祝活动,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展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根据材料一及春节文化内涵的相关知识,从团圆、祈福、家族文化传承、氛围营造等方面阐述。
(2)答案:端午节习俗与文化的关系:端午节的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等都与纪念屈原的文化内涵紧密相连。包粽子,相传是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人们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屈原的敬重和怀念;赛龙舟,相传是为了竞相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后来演变成一种竞技活动,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追思之情。这些习俗承载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文化意义,成为端午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习俗的传承,使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得以代代相传。
解析:结合材料二及端午节习俗与文化关系的相关知识,从习俗的起源、对文化内涵的承载、文化传承等方面阐述。
2.
(1)答案:中秋节月亮象征意义的文化价值:团圆的象征,月亮在中秋之夜又圆又亮,人们以月圆寓意人团圆,增强了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让人们更加重视亲情和团聚;情感寄托,人们在赏月时,将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情感寄托于月亮,成为人们情感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文化传承,月亮的象征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成为中秋节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使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得以延续和发展;审美价值,月亮的美丽形象激发了人们的文学、艺术创作灵感,如诗词、绘画等,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解析:根据材料一及中秋节月亮象征意义文化价值的相关知识,从团圆象征、情感寄托、文化传承、审美价值等方面阐述。
(2)答案: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方法:在传承方面,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教育,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保护传统节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节日的手工艺品、传统习俗等;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如庙会、民俗展览等,让人们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在创新方面,结合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创新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节日活动,举办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创意设计比赛等;将传统节日与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具有传统节日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挖掘传统节日的新内涵,赋予其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意义,使其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解析:结合材料二及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从传承和创新两个方面,分别从宣传教育、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举办、科技融合、产业结合、内涵挖掘等方面阐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 明朝的统治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版(2024)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