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汕头牛肉火锅是最受本地人欢迎的美食之一,牛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
    A.维生素B.蛋白质C.糖类D.水
    2.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出门尽量乘坐绿色交通工具
    B.农业上提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积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炼铁原理是将单质铁转化为氧化铁
    C.铁在纯氧中燃烧得到Fe3O4
    D.生铁除去大部分碳后得到的钢是纯净物
    4.为了探索太空,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航天服。其中舱外航天服的最内层由尼龙经编材料制成尼龙属于( )
    A.天然材料B.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
    5.下列课外实验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白糖和水自制白糖晶体
    B.用10%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
    C.用碳酸钠溶液、浓盐酸、泡沫剂等自制简易灭火器
    D.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自制炭黑
    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完成“培植一株绿萝"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先将微酸性的土壤溶解、过滤得到浸出液,再配制 KNO3营养液。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A.AB.BC.CD.D
    化学家对空气成分的发现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结合如图所示的“空气成分发现历程”,完成问题。
    7.“燃素说”认为,可燃物中都含有一种叫作“燃素”的成分,可燃物燃烧就是向空气中释放“燃素”的过程。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实验,最后证实燃烧实际是可燃物与空气中某种成分的反应,该成分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8.1775 年,通过定量实验发现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B.舍勒C.波义耳D.普利斯特里
    9.某同学仿照上题科学家的实验原理,利用白磷(白磷的着火点是40℃)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题 9-1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题 9-1 图 题9-2图
    A.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实验中可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水面先下降后上升
    C.实验结束后左侧玻璃管中水面约上升至“4”刻度处
    D.白磷应保存在少量水中,并贴如题9-2图标志
    10.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硒原子核内有 34个质子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C.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D.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11.生活燃料的变迁经历了“木柴→煤炭→煤气→天然气”等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观念:上述燃料均含有碳元素,完全燃烧后均能生成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
    B.科学思维:燃烧时均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科学态度:上述燃料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任意使用
    D.能量转化: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12.“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A.AB.BC.CD.D
    13.甲烷裂解是制备碳纳米管的重要步骤,反应前后微观粒子种类变化示意图如题13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该反应中,催化剂的质量将逐渐减少
    14.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题14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向50g水中加入4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90g溶液
    C.乙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 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5分。)
    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1)中国节气: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杨梅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这里的"钙、磷、铁"指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其中可以预防贫血的是 (填元素符号)。
    (2)中国年味:过年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 。新春扫尘,以“净”迎新。用洗洁精能除去厨房油污,利用洗洁精的 作用去除油污。
    (3)中国茶:东方神奇的树叶,历史悠久,包含万千。泡茶时茶壶中的茶漏依据的是 (填一种实验操作),可将茶叶和茶水分离。人们对泡茶的水要求极高,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制冷剂是 C4H10O(乙醚)。19 世纪,CO2、NH3(氨气)、SO2和C2H6O(甲醚)相继被用作制冷剂。20世纪30年代开始,氟利昂普遍被空调等制冷行业用作制冷剂。1970 年代中期,臭氧层变薄浮出水面,人们发现氟利昂释放的氟原子导致了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被严重破坏。氟利昂也是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CO2的3400倍以上,氟利昂在多个行业应用如题17-1图所示,我国预计在2030年全面禁止使用氟利昂。
    NH3和 CO2是较早开发,至今仍在使用的制冷剂。NH3有爆燃的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CO2是一种天然绿色制冷剂。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出冬奥历史上“最快的冰”。该技术将制冰过程吸收的热量回收,用于奥运场馆供热、供电情况如题17-2图所示,每年可节约200多万度电。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醚(C4H10O)由 种元素组成
    (2)19世纪所用的制冷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3)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引发的问题有 .
    (4)氟利昂在各行业中应用占比最高的是 .
    (5)CO2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过程中,微观上制冷管道内发生改变的是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氨气是一种安全的制冷剂
    B.氟利昂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
    C.制冷剂选择应考虑安全、环保等因素
    18.【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实验室制氧气
    ①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②实验室制取 O2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如装置 C 所示,点燃沾有酒精的棉条,将其缓慢放入集满 CO2的烧杯中,看到棉条上的火焰熄灭,再将其提起,棉条由上到下复燃。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电解水制氧气
    ④设计并制作电解水简易装置,如装置D所示,将铅笔芯作为电极,接通电源后,水中的两支铅笔芯电极附近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光合作用制氧气
    ⑤向装置 E 的水中通入适量CO2,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草表面有气泡产生,利用 法收集到少量氧气(如装置 E 图所示),此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比外界大气压 (填“大”、“小”或“相等”)。
    19.某小组以“CO2与NaOH反应”为主题进行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可视化研究。
    (1)【知识回顾】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探究】
    实验1: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既可以滴加足量
    (填一种试剂名称),观察到产生较多气泡;也可以滴加Ca(OH)2溶液,观察到产生 ,即可证明CO2能与NaOH反应。
    (3)实验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变色硅胶颗粒遇水会变红色,试设计如题19-1图所示对比实验,预测能证明CO2与NaOH可以反应的现象为 。
    (4)实验3:如题19-2图甲所示,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振荡,容器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情况如乙所示。CO2与 NaOH反应对应的是曲线 (选填“a”或“b”)。加入等体积水的作用是 。
    (5)实验 4:如 19-3 图中 A所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匀速通入 CO2,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 pH变化,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像如B所示。反应后溶液的碱性 (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6)【模型建构】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可以从证明有新物质生成和证明原物质减少(或消失)两个角度展开,上述与实验1属于同种研究角度的是实验 (选填“2”、"3”或"4”)。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展开,实验1和实验4分别从CO32-和 (填离子符号)的微观维度展开研究。
    20.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用 MgSO4 和 CO 制备 MgO,同时用软锰矿(含MnO2)吸收SO2可获得MnSO4产品,其工艺如题20-1图。
    (1)【制取MgO】
    传统方法:2MgSO42MgO+2SO2↑+X↑,X 的化学式是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该反应属于 (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2)现代工艺:反应器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传统方法相比,其优点是 .
    (3)在反应器I中若要提高MgO的产率,当温度为800℃时,通入CO气体流量最优条件为
    mL·min-1。
    (4)已知部分化工原料的市场价格为:烧碱 3200元/吨,熟石灰 1200元/吨。反应器1排出的废气中CO2被吸收后可循环利用 CO,工业上为了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益,吸收CO2的试剂选用 吸收更适宜。
    (5)【制取MnSO4】
    在反应器ⅡI中,先把软锰矿研磨的目的是 .
    (6)从硫酸锰溶液获得硫酸锰晶体可通过 ,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获得。
    21.铜及其氧化物在能量转换和储存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一种纳米氧化铜的再生方法如题 21-1 图。
    (1)反应1加入的试剂是
    (2)反应2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
    (3)反应 3 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制备纳米氧化铜粉时,有时会生成氧化亚铜。将9.8g氢氧化铜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题 21-2图。
    ①若要使反应后的固体只含有氧化铜,需将温度控制在 ℃范围内。
    ②a 的值为
    (4)化学链燃烧技术指用载氧体(金属氧化物)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基于CuO/Cu2O载氧体的甲烷化学链燃烧技术如题21-3图所示:
    在燃料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8CuO + CH44Cu2O+CO2+2H2O,若要使 1.6 kg CH4充分反应,至少需要CuO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B
    【答案】7.B
    8.A
    9.C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1)元素;铁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乳化
    (3)过滤;煮沸
    17.【答案】(1)三
    (2)CO2、SO2
    (3)破坏臭氧层等
    (4)制冷剂
    (5)CO2分子间的空隙
    (6)B;C
    18.【答案】(1)长颈漏斗;A;2KMnO4K2MnO4+MnO2+O2↑;空气
    (2)产生气泡;2H2O 2H2↑+ O2↑
    (3)排水;小于
    19.【答案】(1)CO2+2NaOH=Na2CO3+H2O
    (2)稀盐酸;白色沉淀
    (3)试管①②中变色硅胶不变色,试管③中变色硅胶变红色
    (4)b;氢氧化钠溶液中本身含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也能导致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
    (5)减弱
    (6)2;OH-
    20.【答案】(1)O2;+4;分解反应
    (2)MgSO4+COMgO+SO2+ CO2;更节约能源
    (3)30
    (4)Ca(OH)2
    (5)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6)蒸发浓缩
    21.【答案】(1)AgNO3溶液
    (2)Cu(NO3)2+NaOH= Cu(OH)2+2NaNO3
    (3)300~800;7.2
    (4)设至少需要CuO的质量为x
    8CuO + CH44Cu2O+CO2+2H2O
    640​ 16
    x1.6 kg
    =
    x=64 kg
    答:若要使 1.6 kg CH4充分反应,至少需要CuO的质量为64 kgA.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
    B.测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
    C.称量硝酸钾固体
    D.读取水的体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往冰箱内放置活性炭碳包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去除异味
    B
    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水分后放置
    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
    C
    给家里的花施用草木灰(K2CO3)
    K2CO3属于复合肥料
    D
    在阳光较好的地方晾晒湿衣服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比较锌、铁、铜的活动性
    将洁净的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B
    鉴别 NaCl 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
    D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稀盐酸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

    相关试卷

    [化学][一模]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这是一份[化学][一模]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8页。

    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龙华街道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龙华街道中考化学一模试卷,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龙华街道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原卷docx、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龙华街道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