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705112/0-17393692212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705112/0-17393692213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28分)
(一)默写与运用(12分)
1.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3.报君黄金台上意, 。 (李贺《雁门太守行》)
4._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小明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兵器陈列馆,看到文物中沉淀着历史的记忆和岁月的印迹,不禁联想到《赤壁》中的诗句“ , 。”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本诗的体裁是 ,作者是 (2分)
7.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B.颔联中“感时”、“恨别”二词,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
C.颈联“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一场大火连烧三个月是阻断家书的原因。
D.尾联表现诗人的苍老之态,可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甲】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智伯①欲伐卫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②有忧色。卫君曰:“举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③,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注】①智伯:名瑶,晋国四卿之一。②南文子:战国时贤士,卫国大夫。③无力之礼:不费力气就得到礼物。④致之:把礼物送给我们。
8.【甲】文选自《列子》。列子,是____时期 家学派代表人物。(2分)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遗卫君野马四百( ) (2)无陇断焉( )
10.翻译句子(4分)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甚矣,汝之不惠!
(2)下列对【乙】文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智伯果然发动军队偷袭卫国,到了边境改变主意了。
B.智伯果断发动军队偷袭卫国,到了边境改变主意了。
C.智伯果断发动军队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
D.智伯果然发动军队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
11.【甲】文中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告诉我们 的道理。从【乙】文南文子的表现“ ”和智伯的评价“ ”中可以看出南文子是个有深谋远虑的治国良才。(4分)
二、现代文(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3分)
生物银行
①北京市首家“生物银行”近日正式营业。与此同时,陕西省肿瘤医院“肿瘤生物样本库”也正式成立。近年来,各种生物样本库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②“生物样本库”到底是干什么的?“生物银行”与每个人的健康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③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教授对此解释道,“生物样本库其实就是生物银行,与一般银行不同的是,它的储存品不是钱,而是各种组织、血液、细胞、体液、器官、
DNA、RNA、蛋白等生物样本,以及与这些生物样本相关的各种临床资料与随访等信息数据,它是按严格的技术标准专业化 、 、 、管理和使用的资源库。”
④一般来说,人类生物样本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正常人群的,比如储存脐带血、加入骨髓库等,有疾病或健康需求时,可以为自己或他人提供帮助;另一种是从病人身上获得的,通过对患者病变组织、血液等样本保留研究,为更多人提供帮助。也有库存无法归类的个例。这些生物样本对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预测疾病提供依据。
⑤生物样本是流行病学、生命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关键源头,是分子医学大数据进行大样本验证、快速实现生物医药转化研究与精准医学的核心环节。只有拥有精准的生物样本,通过高通量筛选研究,才会得出精准的生物分子医学大数据;经过大样本验证、临床试验等产业化研发,才会产生精准的转化医学研究成果,最终实现精准医学。
⑥中国是人口大国,人群疾病种类及遗传资源极其丰富;中国又是多民族国家,存在重大疾病资源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是集中精力打造生物样本库的好地方。早在1994年,中国科学院就建立了中华民族永生细胞库,此后,山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北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SBC芯超生物银行等专项生物标本资源库也相继建立,与欧美相比,我国的生物样本资源库起步时问并不算晚。
⑦英国生物银行首席科学家和执行官罗瑞·考林曾用一句话总结了“生物银行”的核心价值——利用其庞大和详细的样本数据,为全人类健康服务。可以说,生物样本库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银行”。
12.第③段末尾句“它是按严格的技术标准专业化 、 、 、管理和使用的资源库。”其横线上,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收集、运输、存储B.运输、收集、存储
C.存储、运输、收集D.收集、存储、运输
13.从文中看,近年来中国相继建立生物样本资源库的有利条件是(1)
(2) (4分)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生物银行”是“生物样本库”的形象说法。
B.人类生物样本库仅两种:正常人的和病人的。
C.实现精准医学的基础是有精准的“生物样本”。
D.“生物银行”归根结底是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15.下面这段文字可独立成段,应放在文章哪里?请“思前顾后”,简述这样安排文章顺序的理由。(5分)
正因此,近十年来,建设“生物银行”已经成为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战略行动。美国《时代》杂志将生物银行建设列为将来改变世界的十大规划之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于2009年一次性投入30亿美元政府基金资助国家级“生物银行”。美国RAND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本世纪初美国生物银行存贮的人体组织样本数量超过3亿份,并以每年2000万份的速度增加。
(1)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1分)
(2)理由是: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4分)
炭火好似故人眸
李丹崖
①北风劲吹的日子,若是偏逢铅灰色的天气,旧时,在乡村,很多人家会拿出来炭火炉子。那种黄泥烧成的炭火炉子,中间用钢丝捆作的炉箅子,上面架住的是通红的炭火。冬深近炉,人心生暖。炉子上,通常煮着红枣雪梨茶,也煮着羊骨头粉丝,或是地瓜粥……
②有一年冬天,牛肉特别便宜,走街串巷的都是卖牛肉的人,那一年,我清楚地记得,祖父买了很多牛舌、牛肺,洗净了,与佐料一起放在砂锅里来炖。那时候,三叔的三间堂屋刚刚建好,还没有做隔断,那香气,三间堂屋里香了三天,还没有散去。我至今记得祖父煮那锅牛舌牛肺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火柴点燃一根树枝生着炭火,颤颤巍巍地倒入清水,水沸后,他又吸吸溜溜地放入那些牛下水(吾乡喜欢把牛杂称之为“牛下水”)。外面天寒地冻,祖父用压水井里的水来冲洗那些牛下水,还有香菇干。井水来自地下,冒着热气,并不凉,北风一吹,寒气却朝人的骨头缝里钻,祖父双手冻得通红,直到进了屋,把食材下了锅,偎着炉火,心思才定下来。祖父给我发了一双筷子说:“等着吧,一会儿就可以吃了。”我眼巴巴地盯着那炭火,火舌明明灭灭,在温暖的室内,看得人昏昏欲睡,冷不丁地,沸水顶开了砂锅的盖子,呱嗒——我一激灵:“可以吃了吗?”祖父笑了,“快了快了,别瞌睡!”
③不知道砂锅的盖子“呱嗒”了多少下,我的鼻孔都被香气撩得幽深缠绕了,终于好了。我至今记得那滋味,爽脆弹滑的牛舌,嚼起来噗嗤噗嗤的牛肺,酣畅的菌子的香,还有一两块面面的胡萝卜,吃得人大汗淋漓。砂锅吃完了,祖父用纱布裹着砂锅的两只耳,端掉,放在旁边的木板上,炭火将近萎了,却红彤彤的,把祖父的眼睛映得通红,他把一把火钳横放在陶炉上,事先洗好的地瓜一一横放在火钳上。不多时,地瓜的甜香开始再次霸占我们的鼻孔。烤了一半,把地瓜翻了个身,接着用余火再烤另一半,直到地瓜滋滋冒糖稀,用纸板包着地瓜拿下来,顾不上放凉,我就拿起一只,撕开地瓜皮,用筷子掘着吃。蜜甜的地瓜烫牙,在吾乡,把这样新烹好的食物称之为“烫牙香”。祖父要我“慢点吃”,他满脸堆笑,眸子里闪耀着如同那个冬日炭火一样的光芒,那光芒,直至我在键盘上敲下这段文字,依然在闪烁。
④祖父已经离开我二十多年了,他在一个冬日,拖着一车药材,和邻居一起到城市去卖药材。路上,因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我们。那个冬日何其冷,我在祖父身边看着长明灯闪耀跳动,泪光中再次看到他炭火一样的眼眸。
⑤不知何时,炭火消失了一段时间,鲜有人问,似乎有十余年,在乡间已经没有人会烧炭。近些年,炭炉在城市里风靡,竟然转入此中来。城市人大都用炭炉煮茶,老白茶、普洱、秋葵花、陈皮等,如今的炭炉做得更好看,好有一些古诗句,类似于“客至炉上火,邀取小红泥”“寒夜围炉宜煮雪”等句子。因为一个茶局,我在老城中心的“三馆居”再次邂逅陶炉,干净的陶炉壁,明晃晃的炉箅子,铁炉如肺,煮水汹涌,喝的是武夷岩茶,高香;炉箅子上还烤着橙子、雪梨等水果,滋滋冒着果糖香氛。再看现在的炭,也多种多样了,有核桃烧成的,称之为“核桃炭”,依旧核桃形状,很雅致;亦有橄榄型的,称之为“橄榄炭”,炭火本身除了草木香还有一重果香在,且无烟,真是高级。近黄昏,茶过三巡,味道淡了,看人添茶的时候,再次撞见炉子里红通通的烟火,那一刻,我再次想起了祖父的眼睛。
⑥炭会过期吗?似乎不会。炭火通红,多少年过去了,温暖如斯不改。
1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iè____逅 (1分)
17.梳理文章脉络,完整下列表格内容。(3分)
18.结合语境,赏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我至今记得祖父煮那锅牛舌牛肺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火柴点燃一根树枝生着炭火,颤颤巍巍地倒入清水,水沸后,他又吸吸海溜地放入那些牛下水。
19.下列对第⑤段内容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该段花了较多笔墨介绍城市里的炭炉煮茶及炭的不同种类。
B.表达作者对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的喜欢和陶醉。
C.作者比较注重和追求精致讲究的生活品质。
D.城市炭炉煮茶让作者再次回忆起与祖父的美好时光。
20.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题目“炭火好似故人眸”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5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1.下列是对《昆虫记》中几种昆虫的称呼判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尽忠职守的税务官 ②田园中的提琴家 ③花园中的“淑女” ④狂热的夜间捕手
A.①蚂蚁②蟋蟀③孔雀蝶④螳螂
B.①蚂蚁②蝉③孔雀蝶④绿蝈蝈
C.①豌豆象②蟋蟀③瓢虫④绿蝈蝈
D.①豌豆象②蝉③瓢虫④螳螂
22.法布尔的《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作品,而是文学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的典范。请判断下面两个语段哪个出自《昆虫记》,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3分)
A.蝈蝈多生在平原、农田、花生地、豆地、玉米地、菜地农作物区。绿蝈蝈讲究的是通体碧绿,不带丝毫杂色,观赏价值高。绿蝈蝈翅薄,一般叫声偏高。
B.绿色蝈蝈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均匀,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四、写作(40分)
23.诗人海子说:“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美好寓意的词语,它不仅是对美好春天的生动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可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也可以比喻良好的时机或美好的时光,亦或是心中动人的情感在流淌……
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祖父
我
炖牛下水
(2)
(1)
迫不及待地开吃
因病亡故
(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