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5数下-教学计划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705650/0-17394010649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5数下-教学计划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705650/0-1739401065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5数下-教学计划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705650/0-17394010650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西师大版小学1-6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其他 0 次下载
-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其他 1 次下载
- 西师版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其他 0 次下载
- 西师大版四数下-教学计划 其他 0 次下载
- 西师六年级下册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其他 0 次下载
西师大版5数下-教学计划
展开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二、教学内容1.数与代数 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联系是紧密的,分数的学习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以及学生前面掌握的整数四则计算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2.空间与图形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充分体现“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数学实验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在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不但出现了单式的折线统计图,还出现了复式的折线统计图,并且把学习重点不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在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统计观念的目的。4.实践与综合应用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建议的地方,明确要求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非零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非零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识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知道什么是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非零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非零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3.知道什么是互质数和最简分数。4.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知道分数和除法、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5.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6.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7.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8.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9.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0.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11.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1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和统计观念。四、具体教学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5、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6、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附: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第一周3.41.1 倍数、因数3.51.2 练习一3.61.3 2、5的倍数特征3.71.4 3的倍数特征3.81.5 练习二第二周3.111.6 合数、质数3.121.7 练习三3.131.8 公因数3.141.9 公倍数3.151.10 练习四第三周3.181.11 整理与复习3.191.12 练习五3.20第一单元测试3.21试卷分析3.222.1 分数的意义第四周3.252.2 分数与除法3.262.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3.272.4 练习六3.282.5 真分数和假分数3.292.6 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第五周4.12.7 练习七4.22.8 分数的基本性质4.32.9 练习八4.42.10 约分第六周4.82.11 通分4.92.12 练习九4.102.13 分数与小数4.112.14 练习十4.122.15 整理与复习第七周4.152.16 练习十一4.16第二单元测试4.17试卷分析4.183.1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4.193.2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第八周4.223.3 练习十二4.233.4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4.243.5 练习十三4.253.6 体积与体积单位4.263.7 体积单位间的换算第九周4.273.8 容积单位间的换算4.283.9 练习十四5.23.1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5.33.11 练习十五第十周5.63.12 问题解决(1)5.73.13 问题解决(2)5.83.14 练习十六5.93.15 整理与复习5.103.16 练习十七第十一周5.133.17 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5.14第三单元测试5.15试卷分析5.164.1 分数加减法(1)5.174.2 分数加减法(2)第十二周5.204.3 练习十八5.214.4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5.224.5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5.234.6 练习十九5.244.7 探索规律第十三周5.274.8 练习二十5.284.9 一年“吃掉”多少森林5.29第四单元测试5.30试卷分析5.315.1 用字母表示数第十四周6.35.2 用字母表示公式6.45.3 练习二十一6.55.4 等式及等式的性质6.65.5 练习二十二第十五周6.105.6 认识方程6.115.7 练习二十三6.125.8 解方程(1)6.135.9 解方程(2)6.145.10 练习二十四第十六周6.175.11 问题解决(1)6.185.12 问题解决(2)6.195.13 问题解决(3)6.205.14 练习二十五6.215.15 整理与复习第十七周6.245.16 练习二十六6.25第五单元测试6.26试卷分析6.276.1 画折线统计图6.286.2 复式折线统计图第十八周7.16.3 练习二十七7.26.4 发豆芽7.3z.1 倍数与因数7.4z.2 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7.5z.3 长方体和正方体第十九周7.8z.4 方程7.9z.5 统计7.10z.6 练习二十八7.11模拟考试17.12模拟考试2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