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第一课时)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第一课时)第1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第一课时)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化自信:会认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思维能力:体会古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前解析】
    本课编排了三首七言古诗,分别是《从军行》《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它们展现了不同时代诗人的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片赤子之心。
    《从军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通过对边塞战事场景的描绘,表现了戍边战士的崇高精神。这首诗是边塞诗中的佳作,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本诗将意蕴丰富的环境描写与宏伟豪迈的感情抒发融为一体的写法,从而体会古诗的意蕴之美。
    《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作者是宋代的陆游,写了诗人在秋日黎明时分走出篱门,想到北方中原地区尚为金人所统治,心中无限感慨。这首诗以遗民视角来表达自己失望而尚未绝望的心情,使得本诗所表达的爱国之情更为厚重、深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本诗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喜欲狂”的表现和原因,从而体会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1.会认“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篱、仞、岳”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学会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语切入,引入新课
    1.教师导入:清朝爱国将领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名言你理解吗?这是清代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的名言,是千百年来人们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体现诗人爱国情怀的古诗。
    2.自读诗题,通过题目,你能猜猜这三首诗写的是什么吗?
    3.学生自主交流,理解题意。
    4.学习了这么多边塞诗,我们一起来回顾边塞诗的特点。
    5.简介作者。
    王昌龄 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擅长七言绝句。有集,已佚,《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中兴四大家之一,毕生力主抗金,盼望收复失地。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又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品:《春望》“三吏”“三别”。
    二、读三首古诗,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三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圈点勾画不理解的词语。
    (1)我会认
    五千仞岳(rèn yuè) 蓟(jì)北 涕(tì)泪 衣裳(chānɡ) 襄(xiānɡ)阳
    指名读,教师正音,多音字
    (2)我会写
    篱、仞、岳、摩、遗、涕、巫
    教师提问:认真读一读,注意勾画的红圈字,谁来说一说,怎样能记住这些字。
    预设1:“仞”是单人旁+刃,“岳”是丘+山,“摩”字是麻+手
    预设2:遗,遗(yí)民
    预设3:巫,巫峡、巫婆。
    再次朗读古诗。
    教师引导:生字新词,我们都能读准确了,相信同学们古诗也会读得更流利、更通顺了吧!
    三、解读《从军行》
    1.同学们,听音频,感受意境。再自由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教师板书:(从军行 王昌龄 唐代)
    2.教师引导:下面我们先结合注释来疏通《从军行》的大致意思,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初步感受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魅力。(前两句大意:边塞一带阴云密布,烽烟滚滚,皑皑雪山都显得黯然无光,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后两句大意: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飞扬的黄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铠甲,但只要边患仍在,就绝不返乡。)
    3.读前两句诗,圈画出诗中的景物,然后借助插图,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吧!
    4.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5.思考:前两句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景物勾勒出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环境;开阔、萧索的景色描写,侧面反映出将士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
    6.教师点拨:请你读出戍边将士的气势和豪情。齐读诗的前两句,读出“望”的动作,读出沉重压抑之感以及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悲壮感。
    教师小结:是呀!正如同学们所读出的。金甲尽管磨穿,戍边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壮哉!
    教师板书:(黄沙 金甲 环境艰苦 战争艰辛 战士坚定)
    四、领悟诗意,深化主旨
    教师提问:读后两句诗,说说诗人是怎么描写戍边战士的生活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1:全诗的主旨在最后两句,理解为:诗人以戍边将士的口吻发声,代他们立下的豪言壮语。尽管边塞黄沙漫天,环境恶劣,将士又历经百战,铁甲磨穿。但只要楼兰不破,未获全胜,就发誓永不回还。所以说,本诗表现的是戍边将士马革裹尸、誓死报国的豪迈气概和忠勇精神,体现了保家卫国的决心。
    预设2:本诗是诗人代戍边战士诉说在恶劣的环境下,频繁的战斗中内心所产生的怨言苦语。我仿佛看到黄沙漫天、将士的铠甲都磨破了,耳边尽是刀剑撞击声、厮杀声。尽管战士黄沙百战、铁甲磨穿,也尽管他们思念亲人、渴望还乡,然后只要楼兰不破,战士们终将还乡渺茫、希望成空。
    教师引导:我们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想一想:王昌龄早年投身边塞,并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入仕后,再无出塞赴边的行径。唐代文人,多有赴边的经历,目的在于杀敌报国、扫净边尘,也为立功疆场,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理想。那么王昌龄借助这首古诗,到底想抒发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以谁的口吻说的?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将士们为保家卫国血战到底的豪迈气概,这也是诗人爱国之情的体现。)
    教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赞成豪言说——悲中有壮志。本诗表现的是戍边将士马革裹尸、誓死报国的豪迈气概和忠勇精神。
    教师板书:(豪迈气概 忠勇精神)
    教师引导:现在请你带上你的理解,带着你的情感,朗读一下吧!
    五、背诵古诗,主题概括
    1.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 )( )暗( ),( )遥望( )。
    黄沙百战( ),不破楼兰( )。
    2.主题概括:《从军行》通过对边塞战事场景的描绘,表现了戍边战士不怕牺牲的气势和豪情。
    六、拓展延伸,课堂演练
    思考:“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抒发了戍边将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前三句景物描写对这种情感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不破楼兰终不还”抒发了戍边将士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前三句所写的艰苦的环境、频繁残酷的战争和思乡之情对表现这种情怀起到了反衬作用。
    【板书设计】
    王昌龄 唐代 七绝圣手 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从军行 前两句:青海、长云、雪山 典型环境 苍凉、悲壮 豪迈气概
    后两句:黄沙、金甲 环境艰苦、战争艰辛、战士坚定 忠勇精神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古诗,解决字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品读欣赏,深入探究,总结古诗主旨,课堂总结,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品读欣赏,深入探究,拓展交流,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