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日积月累”,积累古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2.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过程:
一、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例句,了解其内容和表达特点
1.让学生自读教材中的两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
预设:第一组句子描写的是埃及金字塔,第二组句子描写了一个被白色大理石包裹的建筑。
2.教师简要介绍第二组句子的出处:这组句子出自季羡林先生的《泰姬陵》一文,描写的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印度泰姬陵。
3.引导学生交流:这两组句子都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预设:都突出了景物的颜色特点。
追问: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预设:第一组句子中,景物都沐浴在金色的光辉里;第二组句子中,景物都闪耀着纯白的光辉。
4.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有怎样的共同点?你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两组句子都突出地强调了某一种颜色。读完句子后,我对这两处景物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5.让学生朗读两组句子,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先了解“写了哪一个方面”,再搞清“表达特点是什么”,最后通过朗读加深感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要求学生讲到写作方法,只要知道这两组句子都凸显了描写对象的颜色即可。
二、学习“日积月累”,积累古诗
1.揭示诗题:常有人说,最美的是人间四月天。农历四月,一般已经到了初夏时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
2.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提示学生读准字音,读好停顿。教师可相机提示“了”的读音。
3.组织学生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1)不懂的语句,学生尝试自己理解。教师可适当提示个别词语,如:山原,山坡田野。川,平地。子规,鸟名,杜鹃鸟。
(2)学生交流。
预设:山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互辉映。
烟雨蒙蒙中,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去插秧了。
4.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读出乡村四月的明丽和生机。
5.让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三题,学习“日积月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习作:写读后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旧知,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第二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自主感悟,交流对宝玉的印象,激发兴趣,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